教育範文讀後感

吶喊自序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魯迅的思想發展與改變說明,他不是先知先覺,也有個認識、辨別、改變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吶喊自序讀後感,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吶喊自序讀後感範文

  【1】吶喊自序讀後感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爲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魯迅回憶道:“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感受如此貼切,博主注)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爲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對庸醫的諷刺)……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這就是他童年的經歷,家道中落、由富到窮,痛切的記憶促使他一定要學好知識,天真的以爲長大以後去做醫生,求治像他父親的那樣的疾病,戰爭時就去當軍醫。中醫是不可大用的,於是選擇了去日本學先進的西醫。一次偶然的機會,看電影,大體內容是日本士兵活捉了一名爲俄羅斯(沙皇)作探子的中國人,殺頭時狂熱的日本人高呼“烏拉!”而站在那裏的中國留學生們卻呆呆的、木木的無任何反應!“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這大大刺傷了他的愛國熱情。認爲當務之急不是治病,而是先從根本上解決國人的覺悟問題。怎麼解決?魯迅以爲要靠文藝的影響,於是改學文藝,以爲文藝可以喚醒民衆,這就是魯迅棄醫學文的起因。

魯迅前期寫作的文體大都小說和散文等文學文體。《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都帶有明顯的諷刺時政的傾向,成功塑造了阿Q、祥林嫂、閏土等農民形象,還有對農民教育問題、對婦女問題的深切關注。對“呆呆的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後來蔣中正在上海4.12大屠殺背叛革命,槍口對準了人民,於是再次促使魯迅的覺悟:認爲過去是誇大了文藝的功能,光靠文學作品是不行的,政治纔是第一位的。於是改寫雜文。因爲雜文來得快,鍼砭時弊、冷嘲熱諷、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很使國民政府派頭痛。多次封殺他的作品。魯迅的雜文代表他創作的最高成就,目光犀利、嫉惡如仇,一切與民衆緊密相連,這是他受尊重的主要原因。魯迅世界觀的形成與風起雲涌的時代緊密相連,絕不是偶然的,是愛國愛人民、富有責任心的知識分子必然的選擇。

  【2】吶喊自序讀後感

讀完《吶喊》的自序,我瞭解到魯迅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人生感悟,我從心底發出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

小時侯,魯迅幾乎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之間,隔着比自己高一倍的櫃檯,魯迅爲他久病的父親買藥,最有名的醫生開的藥引果真稀奇。回憶起我們小時侯的生活,那真是太幸福了,而我卻常常撒嬌,惹爸爸生氣,那時,我爲父親做過什麼?我真慚愧。

魯迅在他的父親亡故之後,便到東京留學,他一開始選擇醫學,後來有棄醫從文。學醫是爲了拯救像他父親一樣被庸醫所害的人,他在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也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但是後來他又深刻的認識到學醫只能治療人們身體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國人的心靈。

魯迅在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的夢想,不管是學醫還是做文章,他的目的都是爲了拯救被腐朽思想束縛的人們,爲了拯救國家,他的這種執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的幹勁,也激勵着我要百尺竿頭,更近一步,堅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斷的去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相信成功會在前方等着我。

我一直以爲“ 國家”離我很遠,我的存在似乎與國家無關,國家太大,太空,太遠。但是,在我看了《吶喊》的自序後,我發現我錯了,我這樣想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其實,我和國家還是密切相關的,國家減免學雜費的措施不就惠及到了我嗎?我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在高考的考場上自由的發揮,之後在自己工作的崗位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給國家添麻煩,雖然沒有魯迅那麼有影響力,但也盡了一份力。

魯迅在棄醫從文後,也遇到一些困難。但他沒有放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挫折是難免的,我們只越過這些坎坷,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迎來令人興奮不已的成功。

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然我佩服不已,他將拯救人們的思想作爲自己的責任,並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寫作中,一篇篇優秀的文章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人們的修養。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3】吶喊自序讀後感

魯迅“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中醫救父夢、西醫救國夢、文藝救國夢……曾經無不縈繞在魯迅年青的頭顱內,無不激盪在魯迅稚嫩的心房中。美夢華而無實,如絢爛的花朵遭遇暴風雨的拍擊後紛紛地凋謝,花謝遍地,化爲泥土。

四年中幾乎是每天奔波於當鋪和藥鋪之間的經歷譬如昨日發生一般,歷歷在目,可魯迅說“年紀可是忘卻了”。自相矛盾的說法隱藏了魯迅童年沉痛的心靈創傷。這是一個不可不回憶卻又不忍回憶的童年“好夢”。魯迅,幾乎每天受到當鋪掌櫃居高臨下的“侮蔑”性白眼的刺扎,這個敗落家庭的少年內心本已怦怦地劇跳,現已被扎得千瘡百孔。可憎的“世人的真面目”深深地烙在懵懂的腦海裏,呲啦啦地疼。

故鄉成了煎炸情感的煉獄,再也攔不住魯迅叛逆的腳步。青春期叛逆倔強的青年置世俗偏見、孤母寡婦如若罔聞,執拗地“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在南京洋務學堂,魯迅知識視野的溪流從江南水鄉驟然奔向遼闊的大海,他“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這纔是父親亡故的真實“病”因——生理之病和無知之病。殺父者,不是庸醫,而是裝神弄鬼的中醫,是被裝神弄鬼的中醫欺騙卻仍舊迷信中醫的父親和家人。魯迅此時似乎意識到了自己也無意間充當了“殺死”父親的幫兇,內疚填膺。對於國人的無知和國人對“無知”的迷信,他“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中醫殺人,騙人,病人甘心被殺,甘心被騙,病人的家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兇手,或是主犯,或是幫兇。

來南京之前,家道中落、世人侮蔑、父親亡故,魯迅耿耿於懷,難以釋懷,大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狹隘報復心理。而此時魯迅的思緒已經觸及到了更深層、更普世的問題了——像中醫這樣的僞科學正麻痹着國人的頭腦而國人尚且自醉其中。鑑於“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魯迅留學日本。“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在醫學校課堂上,魯迅作爲其中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被裹挾到日本師生野蠻的自豪、炫耀和嘲弄中,在尷尬中“隨喜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野蠻的日本人可惡,麻木的中國人更可惡;投奔俄國的被殺者可惡,圍觀日本劊子手的觀衆更可惡。無論前後,都對日俄“狗咬狗式”的侵略行徑無動於衷。魯迅“美滿”的夢被“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驚醒了,他咬牙切齒般地恨,“愚若的國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爲不幸的”。因此,魯迅提出“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孤注一擲,在“冷淡的空氣中”尋找同志,他把希望寄託在熱衷於實用性自然科學的東京留學生。此舉無異於對牛彈琴,人和財聚而復散,期待中的《新生》尚未孕育出“新生”,便已胎死腹中。

人財兩空,南柯一夢,魯迅感到了“未嘗經驗的無聊”。早期的魯迅並未深究“無聊”的原因,也許僅僅是對留學生們本身的人格產生了懷疑。但他後來感到了“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的渺小、恐懼、無助。曾經懷有中醫、西醫、文藝救國夢時,魯迅尚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慷慨激昂,此時他的心態卻已然鉅變,甚至是自暴自棄——“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在經歷了深刻的反省以後,魯迅憤懣指責的鋒芒直指自身,從否定他人到否定自己,從認清現實到認清自身,魯迅跌入了絕望的深淵。

爲排遣內心的苦楚,魯迅唯有“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沉入於國民中,使回到古代去”。沒有釜底抽薪般的決絕,只有揚湯止沸般的觀望。魯迅已埋葬的思維中隱隱散落着些許不甘的種子,絕望的心臟裏緩緩流動着一時溫涼的血液。沉默等待爆發。

世人迷信,魯迅偏不,願與虛無縹緲的鬼魂爲伴,寓居縊死過人而年久失修的老宅。寧陪天國的鬼魂,不伴世間的活人;寧鈔塵封的古碑,不談聒噪的“問題和主義”;鬼魂比活人更可愛,古碑比“問題和主義”更具生氣。鬼魂和古碑相映成趣,撫慰着魯迅寂寞的形影。陰森的宅院、滄桑的古碑、斑駁的青天、冰冷的槐蠶,魯迅再也按捺不住了。

“金心異”的拜訪把魯迅從自甘沉淪的泥淖中艱難地拽了出來。黑暗、窒息的“鐵屋子”中,人們如死屍一般,雖然死之將至,卻“熟睡”鼾雷。“清醒”反而“不幸”,即使心有不甘,無奈裝睡;“熟睡”卻能安樂,理所當然,心安理得。魯迅對“熟睡”的人們固然有着拍案而起的憤恨,但他不情不願的“裝睡”心態在與“金心異”的對話中再次流露出來。與屈原自沉汨羅的做法迥異,魯迅選擇了一條苟且避世的活法。

在喉的魚鯁吐納而出,魯迅開始“吶喊”,但前景仍然令他擔憂。他內心希望如他“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轍,但對他們能否美夢成真實實在在感到了深深地憂慮。

縱觀全文,魯迅在從事小說創作前飽嘗了世事的艱辛困苦,從幼年起便彷徨於希望和失望、夢生和夢碎之間,終於一蹶不振,心灰意冷。這也許是中國文化薰陶出的文人的宿命。“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也許魯迅後來用鋒利的文字猛烈殺伐中國舊的文化,但不可否認,魯迅身上秉承着先秦時期孔子式的品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