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3.16W人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在樑莊》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通用10篇)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1

樑莊的思考週日,到錫市新華書店,隨便翻書,《中國的樑莊》深深吸引了我。樑莊是個村莊,河南襄樊平原的一個普通村落,作者梁鴻,從這個村莊走出來的女兒,將這個村莊30年來的變化呈現在我們面前。農村富了,比過去有錢了,耕地不用牛了,點燈不用油了,有的住上樓房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從新聞聯播上看到老農民的形象都使樂呵呵的。

農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千萬個農民工的歸屬感在哪,作者在兩年利用寒暑假50多天時間裏,通過細心觀察,總結出來的點點滴滴,都體現在這本書中。那些留守在老家跟隨爺爺奶奶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兒童,那些彷徨遊蕩找不到合適職業的少年,那些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還有老無所依的老人,少數留守在土地上的農民,農民蓋上房子的欣喜,外出打工的過年回家的表情,愛的缺失、鄉村貪官、一一展現出來,勾勒出了一幅當代農村真實的畫面。在作者筆下,樑莊是敗落、晦氣、毫無精神的,在城鎮化進程下,鄉村的精神已經被抽乾。讓我們看到了農村在城市化進程的種種危機。我一口氣讀完了書,卻不知道說什麼。在許多城裏有錢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田園夢,但絕不是以樑莊爲代表的莊園,那裏應該是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天高雲淡,心止如水。有嗎?只有在夢裏追憶。中國在樑莊,在書店裏突看這本書的名字時,看成了中國的樑莊,爲什麼中國的在樑莊呢?讀完了這本書,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曾經在鄉村。當今中國有兩張面孔,一張城市;還有一張叫鄉村,城市化進程的關鍵在鄉村,中國的改革進程步伐關鍵在樑莊這樣數以萬計的鄉村。

封面上的幾句話說得好: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國在樑莊!書中描述的幾乎全是和樑莊有關的人和事,作者和我是同齡人,有着相似的成長經歷,村裏的坑窪、坑窪裏的魚、游泳的孩子,各家的雞鴨鵝在村中央樹林裏覓食,泥濘的鄉村小路,騎着自行車到很遠的集鎮上學。不同的是我們村的城鎮化進程沒有樑莊這麼快,外出打工的少。但鄉情、鄉村文化是同樣的。我感嘆作者對鄉村的這份濃厚的感情,她帶着一種社會責任感,對當前農民狀況的疾呼,也是對自我精神的救贖。鄉村模式、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大量農名工涌向城市,他們雖然身在城市,永遠都是異鄉人。我想起了星光大道走紅的農民工旭日陽剛組合:沒有信用卡沒有她,沒有24小時的水,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留在那時光裏。這首歌之所以引起共鳴,唱出了農民工的迷茫與悲傷。樑莊分明是中國當前農村的真實寫照,面對不可抗拒的城市化進程,究竟是應該鼓掌歡呼,還是沉默。通過這本書,我有所痛,有所思,對我們的社會、文化,對鄉村樸素的淳厚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2

在書中,作者並沒有激烈的措辭,亦看不到明顯傾向性的話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種相對冷靜的、客觀的立場來呈現鄉村圖景。正如梁鴻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個歸鄉者的身份再次進入村莊,所以用的並不是一個啓蒙者的視角。這是一個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親人們的心靈與精神的歷程。這本書是一個展示,而不是一種判斷或結論。樑莊分明是中國當前農村的真實寫照,面對不可抗拒的城市化進程,究竟是應該鼓掌歡呼,還是沉默,只能自己體會。

關於留守兒童的問題,樑莊的留守老人芝嬸也明白現在雖然出門打工可以致富,但是小孩的教育的確是個問題。農村的教育素質較低,年輕人出去打工,不管自己娃們,爺爺奶奶只能管吃飽穿暖,不會教育,學習上的問題根本沒法引導和輔導。老人們也知道孫子長期留在自己的身邊,會給孩子帶來父母子女分離,家庭割裂,情感傷害等心理問題,但面對忙於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芝嬸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門,大家都是這樣子"來沖淡這一切的痛苦。留守兒童不只是樑莊才存在,大部分的鄉村都存在這一社會問題。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就這樣被培育,如何能夠茁壯成長?所以現在寒門出貴子越來越少。

有人說過,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村出來的。在作者的敘述中,有着身爲一個觀察者的平實、清醒、客觀,卻又時刻讓人感受到其中所飽含的對與故土的深情與眷戀。這份紀實文本,從社會學角度看,可能不夠高屋建瓴。然而,它確實如此鮮活,如此具體。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村沉痛的現實,讓每個讀這本書的人,都會在心中自問:爲何我們的農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這就是中國農村的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正如書上所說: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重慶,有些中國在西北,有些中國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國在樑莊。

面對一個如此複雜的社會問題,不是一兩個方案都可以解決的。但我們社會可以試着步步推進。解決這一問題,如加快發展適合本地區的鄉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農民工返回家鄉,這樣家長在發展家庭經濟的情況下,可以照顧並教育子女,充分發揮家庭難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全社會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鄉二元體制,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城鄉就業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留守兒童入城難的問題。

我們看到,中國現代化轉型以來,鄉土中國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結構方面的變化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存在。這種難以用是非對錯來衡量的矛盾存在,讓我們的困惑、猶疑、欣喜、傷感都交織在了一起。

農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擱淺下來了,對於未來社會的發展,我覺得這將是一個十分可悲的事情。農民爲了生活不斷往外跑,但卻很少時間與孩子們相處,這很容易會現成一個潛移默化的分離狀況。但不到外面打工卻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決,所以在中國最苦的是農民,最悲哀的也是農民。甚至在農民工心中,教育也不再是孩子將來的唯一出路。在中國大學嚴重擴招的年代裏,在中國大學嚴進寬出的時代,農村的孩子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考上重點大學,畢業之後能順利找到一份工作,提高自己家裏生活水平已經不錯了。但現實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每月的工資還不如一個農民工的工資,更不用說依靠自己買房、結婚成家了。現在的學歷就像坐火車,研究生坐臥鋪,本科生坐硬座,專科生買站票,高中生在廁所旁站着,初中生逃票,火車一到站,都要下去找工作的,老闆不會關心你是什麼學校畢業什麼學歷,他只會關心你會幹什麼能夠創造多少利潤。有關係的找份好工作,沒關係的特別有能力的也能找份好工作,但大部分只能找一份僅能解決自己溫飽問題的所謂"白領"的工作,還有一部分甚至找不到工作。

作爲一名在農村長大的讀者,我很喜歡這本書。誠如梁鴻教授所言,從小而言,村莊的潰散使鄉村人成爲沒有故鄉的人,沒有根,沒有回憶,沒有精神的指引和歸宿地。往大里說,村莊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民族的子宮,它的溫暖、它的營養度、它的整體機能的健康,決定着一個孩子將來身體的健康度、情感的豐富度和智慧的高度。面對這樣潰散無根的村莊,我們這個民族將何去何從,我們這些從鄉村走出來的個體又何以安放自己的靈魂?也或許,對我們來說,從離開的那一刻起,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3

這就是現實《中國在樑莊》讀後感今天,又看完了梁鴻的《中國在樑莊》一書。這是一本描寫現實現在農村的真實生活。看完後,一驚:這也叫作品,在我的內心,只要是文學作品,哪怕是傳記、報告文學,它都有在現實上加工的東西,至少給人以驚奇、給人以新鮮、給人以震撼、給人也吸引。可這本書,純粹就是身邊最尋常的事和現象,你從東西南北,那個中國的鄉村都能見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鄉村,這太平常無奇,看完後,想:這也叫書,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帳嘛。可一再思:農村的變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讓人悲哀!或許這本書沒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我在農村呆過,不過說實話,二十多年,沒在農村親自生活過了,但六年前,我在鄉鎮初中教書,我的妻子家在農村,偶爾回去,見到、聽到的完全都是另一個一模一樣的樑莊!!不過,我是見怪不怪了,沒有作者那種濟世的胸懷。或許,我從來沒有像作者那樣,生活過在農村,但現在離開了農村到了北京,她對農村的變化如此,有如此的震驚和深刻。

因爲我現在即使在一個縣級市裏教書,但可以說,或許我從未離開過農村,對它的變化雖有感知,但已經習以爲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說,我對農村的感覺,是慢慢來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熱的水裏的青蛙,到死的危險時,都不知不覺,或許生活在縣級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僕,都是我這種感受,並未覺得什麼,更何況是身在其中的農民呢?可一看這本書,我靜靜思索:這真的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旁觀者清啊!!書中說的,我都見過,甚至經歷過。農村,平時真的沒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點的,連小孩都隨父母到城裏上學,或者到城裏上私立寄宿學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時和妻子回她們農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邊打打麻將,過着日子,農民的負擔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憐的少,這纔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問題。包括老人的贍養,這也是我在農村見到的最揪心的事。

只有每到了過年,鄉鎮的街上纔會有了人氣,可年一過,鄉村又沉寂下去了。留守兒童,更是如此。這點,我的體會深些,因爲我是教師。留守兒童,留守學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教,不僅是學習,更擔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勸說一些家長,留個家長在家,照顧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來對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點,出去也行,不要耽誤了孩子的將來。可家長也有苦衷:不出門打工,雖說現在農村負擔少了,但經濟來源單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掙錢,掙錢爲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現在重要,可沒錢怎麼辦?因爲現在家長也清楚,讀書的出路並不明朗,也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可現實的讀書無用論,讓家長首先選擇的是去掙錢,這是現實,這也是生活。

所以,家長都雙雙出去打工,掙了錢,讓孩子有好點的讀書環境,可那時已經晚了,可即使孩子讀不書了,有了錢,可以讓日子過得好點,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總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讀書,而且讀書,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說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績的,若讀不出來,以後孩子既沒有了前途,家裏也沒了錢,怎麼辦?因爲現在大學生的出路不像原來,可以看到光明和未來的。每次,我給留守學生的家長談話,勸其留下來,陪孩子時,說實話,我都言不由衷,因爲我也能確定孩子的將來如何,可我一直堅信:讀書、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親威們,他們可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說服我自己的理由,讓家長能安心留下來。還記得自己從疆回川時,住在農村時的場景:傍晚,一個院子裏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樹下,一邊吃着飯,一邊聊天的熱鬧場面,大人說笑着,小孩戲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時,才各自散去;還記得,大人們對各自孩子的學習的重視,那種對讀書的神聖感。生活是該好起來了,但願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園爲代價。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4

懷着困惑、猶疑、欣喜、傷感交織的情感讀完《中國在樑莊》一書。合上書本那刻,肖邦的鋼琴曲在書房流轉縈迴,涼風從敞開的窗子灌入,雪白的窗紗隨風飄動。我的思索隨風越飄越遠,飄過山川,飄過溪谷,飄過草原,飄落在故鄉的河流……是的,作者梁鴻筆下的樑莊,讓我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也喚醒我對故鄉的回憶與留戀。此刻,我有淡淡的憂傷。我知道童年的時光、故鄉的歲月,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而我現在能做的,僅僅只是通過文字,把它記錄下來。爲我日後回憶的時候,幫助我暫時回到過去或者留住往昔,幫助我“掙扎着反抗時間”,有機會重新爬上“美好歲月的山坡”,看萬物在各自的世界裏盡情儘性,自由生長。

《中國在樑莊》這是一部“田野調查”式的紀實作品。本書重點關注農民與土地、留守兒童、老人贍養、鄉村政治、農村道德、教育、村裏姓氏、宗族關係、家族成員、房屋狀態、個人去向、婚姻生育等問題,作者用了5個月的時間,以訪談、調查的形式,行走在鄉村與各色人物交談,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質樸的文字,使村莊的過去與現在、村莊所經歷的歡樂與痛苦、村莊所承受的悲傷,慢慢浮出歷史的地表。由此透視當代社會變遷中鄉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狀況和物理形態、中國當代的政治經濟改革、現代性追求與中國鄉村之間的關係。一個村莊如何衰敗、更新、離散、重組?這些變化中間有哪些與現在、未來相聯繫?哪些是已經毀滅就永遠不會再有,但對我們民族來說又非常重要的東西?

在書中,作者並沒有形成一些結論性的東西,但是字裏行間,卻可以體會到作者的一些觀點:她否認鄉村已經完全淪陷,但卻又接受鄉村已經千瘡百孔的事實;她不認爲農民的處境已經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但又認同整個社會最多的問題又集中的農民和鄉村那裏。作者認爲,在城鄉二元體制下,農村只是原始積累的提供者,只是廉價勞動力的輸出者,卻不是真正的獲益者。它爲城市提供生活必須的農產品,提供建設和發展必須的勞動力,成就了後者的飛速壯大和發展。然而由於體制和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對從村的反哺卻微乎其微。農民在城裏辛苦勞累,卻無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遠的異鄉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們終歸還是要回去的。”;他們攢錢回鄉,蓋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沒有幾天住在裏面;夫妻兩地分居,使子女缺乏家長管教,家庭是不完整,農村勞動力匱乏,鄉村政治建設遇冷,兒童入學率降低……這一系列問題,又使得農村更加落魄、荒涼。我們所看到的經濟騰飛的背後、城市繁華的背後、哪些喜人數據的數據背後,是用無數個消失了的村莊換來的。正如作者所言,“中國人在20世紀完成的,不過是一個產業資本從形成到過剩的歷史進程;而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完成的,則是一個金融資本因產業過剩而異化,並且必然走向過剩的歷史進程。樑莊,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滅的40萬個村莊的縮影。”這就是中國農村的現狀,發人深省。

樑莊的所有這些問題,在生養我的西岸村同樣存在。

西岸村在九十年代中期,村子裏常住人口多達兩千餘人,是鄉里人氣最旺盛的村莊。每天天還沒有亮,村子就被從各家各戶的廚房裏傳出碗盆清洗的聲音、孩子的哭鬧聲中驚醒,開始新的一天。

早飯吃過過後,年輕人外出工作,老人縫補煮洗,孩子們成羣結隊遊玩。村子逐漸回覆平靜。夏日的夜晚,村子裏的人吃完晚飯後,習慣性地從自家拿着凳子,到村頭的曬場上來乘涼。大家大聲聊天,談論各種話題,好不熱鬧。一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結伴玩耍,稍微年幼的,在父母的懷抱中入睡。深夜的時候,逐漸有人回去,但是依舊有人躺在騰長椅子上休憩。生活簡易純樸。

村子後山下,有一條河流。河流清澈見底。各種各樣的魚遊玩其中。清晨,村裏的年輕人挑着水桶到河裏裝水,女人們提着衣物、瓜果蔬菜到河邊清洗。傍晚,河流變成了親子沐浴場,父親們帶着自家孩子到河裏戲水、捉魚。歡聲笑語,一片和諧的景象。而這樣的好景不長,大概是我上高中那年,鄉里引進了幾個項目,工廠依山而建,污水直接排放到河裏。河流一旁的土地也被鎮府徵去搞開發。童年時的河流,如今已經變得狹窄不已,河面上流淌着各種垃圾,白色塑料袋,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發出難聞的氣味。經過橋面的人神色冷淡,腳步加快,一些年輕時尚的男女則捂着鼻子,匆匆而過。

2005年市裏開展“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爲重點的村莊建設,按照“想要富、先修路”的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鄉里通向鎮上、通向縣裏、通向市裏的公路,實現鄉鎮公路路路通。西岸村的村民爲充分享受到公路建設帶來的實惠,同時爲更好地通過市場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居住環境,紛紛沿路而建起了二三層的小洋樓,部分村民還建起了商業用的店鋪。從2007年到2014年,7年的時間裏,公路兩旁的水泥結構的新房、商鋪,仿似雨後的春筍,在一夜之間破土而出。而與此同時,西岸村就像一座被掏空了的煤窯,一座座老房子枷上了一把把鐵鎖,人越來越少,走動在小路、田頭、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以及幼童,整個村莊被屋前屋後的荒草、廢墟所統治,毫無生氣。沒有了人氣村子,就等於沒有了靈魂。沒有了靈魂的西岸村,將在歷史的河流中慢慢消失。

2014年清明節,我回了一趟西岸村,青磚黑瓦老宅子,承載着我整個天真無邪、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可現如今,老宅子裏的六間房子已有三間坍塌,院裏雜草叢生,堂屋的大梁不見蹤影,房頂的瓦片被人揭走……遠遠看去,老宅如同風燭殘年的老婦,命數將盡。我瞬間明白了,十年前當家人舉家搬遷到鎮上時,當我提着筆桿子進城時,老宅子的使命已經完成,屬於它的輝煌時光已過去,而昔日那些屬於我的歡樂時光同樣也過去。

著名學者熊培雲曰“沒有故鄉的人尋找天堂,有故鄉的人回故鄉。”落葉歸根是每個遊子最終的心願,當衆多的農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一個個的消失時,當很多人已經找不到自己的故鄉時,作爲一個有故鄉的人,我想我是幸運的。當然,我知道在城鄉二元體制下,隨着縣城擴建步伐的加快,故鄉也終將難逃消失的命運。但縱然它已經面目全非,我最終也會回到那塊土地上,回到那個靈魂的歸處。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5

書裏有很多我們熟知的農村現象,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

我無法理解那個了老人並將其殘忍殺害的高中少年到底是爲何這麼做,他的內心到底埋藏着怎樣的一種力量讓他做出這樣的事情,是孤獨、好奇,還是缺失的人性

作者在書中寫到了他北漂的哥哥。我被她哥哥的經歷所震驚了,迫害他哥哥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整天打着“爲人民服務”口號的地方。縱使他哥哥爲了謀生違法亂紀地去當黃牛,那也不意味着他可以被隨意地販賣給黑心窯廠被殘忍的剝削。

我記得曾今有一個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過一個他自身的經歷,他說他當時剛剛去北京教書,買了一套房子,他從老家請了熟識的人來幫他裝修。有一天,那個兄弟出去買材料,因爲由內而外都散發着一種農民工的氣質,所以他就被公安帶走了。假如不是那個老師及時發現,想必那位老鄉也會被送去一些黑心窯廠當苦力吧!

假如一個社會會讓人們莫名其妙的消失,那麼這種恐慌感應該會造成大動亂吧!縱使這種莫名的消失可能從某種程度上是由於通訊的不發達或是科技的落後,但是究其本質,還是社會與制度內部的腐朽。

現代,城市之間,城鄉之間人口都開始大了規模的流動,這種流動在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農村的勞務輸出帶來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而流入城市的農民工也被一種無盡的孤獨感所吞噬,他們的那種不歸屬、不存在感也許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

我的家鄉在安徽寧國,經常聽我媽媽說我們那邊的農村人都很富有。這種富有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土特產的種植,二是政府徵地所賠付的補償金。

今年大旱,聽說南極的山核桃都旱死了,因爲農民爲了提高山核桃的產量,把山核桃周圍的其他植物都砍掉了,所以一旦遇上大旱,土壤根本留不住水。現如今,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鼓勵農民在主要的經濟作物周圍也要適當的留出一些空間給雜草。

也許現實就是要在一次次教訓中不斷地進步吧,縱使我們知道生態與經濟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也不願一開始就主動去遵循那一套規律,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也許只有毀滅才能帶來重生。

作者最後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有沒有可能,農民不進入城市淪爲貧民,在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也能夠過上幸福、團圓、現代的生活?”

希望有一天,這種可能能變成現實。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6

近日,在老師的推薦下,閱讀了一部作品——《中國在樑莊》。它是作者梁鴻利用假期時間,重返自己的家鄉,用時5個月做了一系列客觀真實的調查後完成的一部紀實性鄉村調查,獲得了2010年度“茅臺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作品獎、《亞洲週刊》2010年度非虛構十大好書、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書和《新京報》2010年度文學好書等各獎項。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樸實。文字很樸實,內容很樸實,純粹就是鄉村裏最尋常的`事和現象,無論是在哪一個中國的鄉村都能見到。她以一種最樸實的方式,用中國在樑莊的形象爲縮影,給大家展現了整個中國鄉村的現狀。

書的主要內容是,當作者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故鄉,發現記憶中的故鄉已改變得面目全非,童年時代的坑塘乾淨,現在卻變成了蚊蟲的滋生地,梁鴻曾經讀過的樑莊小學早已倒閉,小學淪爲豬場等一系列“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農民工問題”“農村文化道德危機”等當代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其實每個人仔細想想,自己的家鄉感覺上是經濟越來越發達,變得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富裕了,但自己家鄉的土地、樹木、水塘、河流、建築、房屋等等難道真的變得越來越好嗎?只要每個人慢慢回憶、細細感受對於自己家鄉,就會發現自己一直沒去注意的鄉景與十年前記憶中的鄉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別:童年時代看到的水塘是乾淨的,現在卻變得渾濁的了,成了蚊蟲的滋生地;老家以前有個小學來着,好像現在也關閉了;我們家鄉也有個水庫來着,以前可是蓄水豐足視之清晰淺綠,倒是現在像個小河了,水中還停留着挖沙機器……是的,改革開放以來,當代鄉村的經濟狀況從總體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但是鄉村的生存狀態,並不見得真的有比以前有所改善。

留守兒童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是父母愛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的結果。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青中年的傾巢衝向城市,農村幾乎只剩下老人與小孩,這些少年正值身心瘋長階段,處於一個思想萌芽的關鍵時期,他們卻無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更無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從小他們就生活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懷中成長長大,這些留守兒童生活在這麼一個缺失父母之愛的環境裏,對他們的成長很不利,這會使他們的思想產生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認知水平的欠缺。在這種環境下,能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簡單的。有些孩子很無辜的丟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許自暴自棄,厭惡學習、迷戀網吧、談情說愛、打架鬥毆……走上輟學道路,更嚴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農民在城裏辛苦勞動,卻買不起房子,也無法帶上自己的子女,在這個城市中,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他們辛苦攢錢回鄉,蓋起了新房,一年卻沒有幾天住在裏面,不能享受家庭歡樂,被迫跟父母、孩子分離,有些夫妻還得兩地分居。離家打工使得他們更本無法給予孩子父母之愛,無法孝順父母,無法跟與伴侶相處,無法享受一個普通的家庭帶來的溫暖。他們不但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更失去了自己在家鄉的落腳點,他們漸漸迷失。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7

並未翻起一頁,已然停頓在封面那一句:“樑莊是我的家鄉,也是你的家鄉,是我的鄉愁,也是你的鄉愁,是每個中國人化不開的心結。”簡潔直白,又引人入勝,一窺究竟。中國人的心結是什麼?從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千百年來思鄉的愁緒從未散去,總在無數月薄星稀的夜裏撥弄心絃,提醒着我們常回家看看。《中國在樑莊》便從作者的故鄉樑莊那些事兒聊起,娓娓道來,呈現出一幅中國鄉村演變的畫卷。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天真的預示》“一顆沙裏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裏一座天堂。”我們生活的世界微小卻又巨大。樑莊,中國地圖中無跡可尋的地名,承載的卻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鄉村變遷的縮影。你的故鄉或許也是鄉村,那你世界觀中的故鄉是什麼模樣?電影《後會無期》中有句臺詞“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來的世界觀。”一語擊中,諷刺入耳,又發人深省。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潛移默化來自生長環境的薰陶,所謂一方水土滋養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這份鄉愁的厚重在遠行遊子的身上愈發濃烈。作者生於樑莊,本能的對它有着千絲百縷的情感。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闊別多年,重歸故里的感慨。見着幾載未聞的親朋故友,濃濃的故土情不經意涌上心間。他在鄉間野地裏,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竟發現故鄉已非記憶中的模樣。一次次的調查走訪,實地交流,試圖勾勒出舊時的人、事、景,將一個個支離瑣碎的小故事,匯聚成村莊鮮活的模樣,卻得知村中人口銳減,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樓空。曾經熟悉的景象早已改頭換面,曾經相知的故人無處尋蹤,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較量。誰能說清村莊歷經的滄桑歲月裏的悲歡離合?歷史被慢慢沉澱下來,成了口頭相傳的當年事。

一個樑莊,訴說着中國社會變遷裏最真實的容貌。面對無法抗拒的城市化進程,我們該是高聲雀躍,還是默然沉靜。那曾是隻屬鄉村特有的相處方式、生活印記、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支離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見鄉間野地,揮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門前屋後,鄰里相歡的熱騰。四目可及,只剩下頹廢破敗的樓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涼的寂寥氣息。大量的青壯年相繼涌入城市,他們像候鳥般生存,遊離飄走。長年務工,鮮有歸家,鄉村頹敗了,生機黯淡了。《第三隻眼看中國》中說的好:“中國的城鎮化,農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節奏是農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討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驚醒夢中人,處在城市與農村的邊緣地帶,他們爲城市的建設夜以繼夜的辛勞,竟無法獲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卻難以言表。身處鬧市,心卻遠在異鄉。心酸與迷茫誰人與之?他們懷抱着理想入城,最後發出“世界上最壞的東西是理想”的無奈,融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鄉村。

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社會結構是一種“差序格局”,以己爲中心,和別人建立聯繫,大家不是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開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國的鄉村正是“人情的鄉村”,鄉村的建設關乎國家的未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不可懈怠。我們不禁的感慨:“如果沒有故鄉,沒有故鄉的維繫,我們將去哪裏?沒有展示我們逝去的歲月和曾經,生命的痕跡,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奮鬥,所有的成功與失敗有何意義?”我們曾爲理想行走天涯,後來在迷惘中遺忘歸家。卻未曾尋思,如有理想何必遠方,投身家鄉建設,亦能開出絢爛的花來。

從樑莊出發,便回樑莊去啊,不說再見故土,不言再見媽媽!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9

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樑莊不爲人所知,因爲它是中國無數個相似的村莊的一個,並無特殊之處。但是,從樑莊出發,你卻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我是在讀完梁鴻教授的《出樑莊記》才得知《中國在樑莊》這本書的。《出樑莊記》是《中國在樑莊》外延,講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樑莊兒女的生活。假如說《中國在樑莊》還算得上是一部人類學範疇的著作的話,《出樑莊記》倒是更接近於訪談記錄,而實質上,它也是新浪好書榜中紀實類文學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讀完了《出樑莊記》,看到樑莊兒女們在廣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國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對作爲樑莊打工者們的最終歸處——樑莊,更加感興趣。於是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書,隨着那些平實,卻又充滿畫面感的文字走進樑莊,走進樑莊人的生活,並與樑莊人對話,出來後,我竟然發現樑莊和我的老家是那麼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風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對應的模型。《中國在樑莊》所構建的確實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其具有中國無數村莊所共有的特徵。中國作爲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所佔的比重之大是總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讀懂中國,就不能少了農村,而對一個具體村莊的考察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切入的視角。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重慶,有些中國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國在樑莊。不曾認識樑莊,我們或許就不曾認識農村,不曾認識農村,何以認識中國?

這本書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莊,以一種整體的眼光,調查、分析、審視當代農村在中國歷史變革和文化變革中的位置,並女裏展示出具有內在性的廣闊的鄉村現實生活圖景。而當作者真正走進村莊的時候,當她每天和村裏人一起吃飯聊天,以一種親人的情感進入村莊的時候,她發現作爲一個長期離開了鄉村的人,你並不瞭解它。它存在的複雜性,它面臨的問題,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機,所蘊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難釐清,也很難理解。你必須用心聽,把他們作爲一個個體,而不是籠統的羣體,你才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痛苦和幸福。他們的情感、語言、智慧是如此豐富,如此深刻,讓人震驚不已,因爲這些情感、語言、智慧來自於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鴻教授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對村裏的姓氏、宗族關係、家族成員、房屋狀態、個人去向、婚姻生育作類似於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調查,並用腳步和目光丈量村莊的土地、樹木、水塘與河流,尋找往日的夥伴、長輩,以及那些已經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國在樑莊》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形成一些結論性的東西,但是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的一些觀點。她否認鄉村已經完全陷落,但卻又接受鄉村已經千瘡百孔的事實。她不認爲農民的處境已經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但又認同整個社會最多的問題又集中在農民和鄉村那裏。與此同時,政府對於農民工,對於鄉村的種種政策和努力似乎都無濟於事,鄉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飛奔而去,彷彿一個個巨大的城市贗品。

在書中,並沒有激烈的措辭,亦看不到明顯傾向性的話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種相對冷靜的、客觀的立場來呈現鄉村圖景。

正如現在梁鴻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個歸鄉者的身份再次進入村莊,所以用的並不是一個啓蒙者的視角。這是一個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親人們的心靈與精神的歷程。這本書是一個展示,而不是一種判斷或結論。

我們看到,中國現代化轉型以來,鄉土中國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結構方面的變化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存在。這種難以用是非對錯來衡量的矛盾存在,讓我們的困惑、猶疑、欣喜、傷感都交織在了一起。

落葉歸根是每個遊子最終的心願,當衆多的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個消失時,當很多的人已經找不到自己的故鄉時,作爲一個有故鄉的孩子,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最終也會回到那塊土地,那個靈魂的歸處,縱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給我的故鄉也做一次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調查,收集那裏的人,那裏的事,那裏的傳統,那裏的建築,將這一切組合成一個整體。當若干年後,現在的故鄉真的消失在了時代的洪流中,至少還有這麼一部筆記,能夠給我的子孫後代還原一個故鄉,縱然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故鄉了。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10

餘華在海外分享自己寫作的時候,國外的一些作家根本不相信他寫的幾個不同時代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因爲實在太過於跨越了,確實,60年代生人到如今,不過60年,但是中國所經歷的時代鉅變,可能是歐美兩三百年所經歷的漫長曆史。

面對這時代鉅變帶來的無限素材,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21世紀的文學將在中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無時無刻不在體驗着時代鉅變,每一次發展都是跨越式的,無法想象的。但它確確實實發生了。

所以當我們從鄉村出來,到了城裏,再回首看看過去,總是會充斥着太多情感,想逃離,又想回歸。中國自古以來的地大物博,如何管理成了歷朝歷代所關注的,一個國家總有管理半徑和信仰半徑來支撐,直接的管理半徑總是很有限,皇帝老兒靠着那點軍隊能控制百多公里範圍就算不錯的了,但長久以來,中國能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還得歸結於信仰半徑,所謂信仰半徑,就是通過文化的力量,讓一定範圍內的人民有了共同的圖騰和信仰。

儒家思想顯然最具代表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造就了不一樣的中國圖景,家族式的強聚合力使得利益共同體更加不可抗爭,在歷史的洪流中,其如同一艘巨輪,讓人們找到方向,雖然代價可能是失去一定的民主、自由——西方以民主自由立國,巴掌大的地方分出那麼多國家,凝聚力無法比擬。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難以取捨的矛盾。中國的農民,在這個矛盾中自得其樂,那麼容易滿足,唯有歷史觸底時候才揭竿而起,爲生抗爭,大多數時候都是逆來順受。中國之大,竟產生如此繁多基本一致的村莊。

正因爲有了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國的農村,彷彿是一座巨大的文化礦場,從哪個角度切入,都能獲取甚多,問題在於,你是否真的走進了,作者回樑莊的時間大概是10年前,所寫的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村莊,讀來無限感慨,有種那就是我的家鄉的錯覺——其實也不是錯覺,那就是我們共同的村莊。

趕上中國發展最迅猛的幾十年,我們的心態受現實改變衝擊實在太多太多,不管是客觀的面貌變化,還是主觀的內在思想,都在這衝擊中忽左忽右,村莊,成了那個中心點,一個模糊又清晰的符號。

習慣了現代主義城市觀發展下的城市生活,我們對於鄉村有着兩種相悖的情感,一方面,在城市裏摸爬滾打,體會人情冷暖,無比懷念當初那個簡單的鄉村生活,簡單的人際關係,想回到那個山山水水的鄉村;另一方面,習慣了城市便捷的生活,又對親裏關係的維護倍感焦慮,而想着逃離。

總說落葉歸根,什麼是根呢?我以爲是歸屬感,是內心的安寧,是不經意的習慣。這像極了人生,年少時總想着去闖蕩,去體驗不一樣,等歷經浮沉,卻發現,原來那個簡單的、懵懂的少年,纔是生活的真諦。

故鄉,亦如是。

《中國在樑莊》讀後感 篇12

梁鴻以一個人文知識分子的態度與執念,深入自己的家鄉,做以客觀真實的調查,書之平易樸實的語言,用中國在樑莊的形象和縮影,映射了整個中國鄉村的現狀。展書,我們既可隨着她步履行走,隨着她的眼晴觀察,她用心靈感受的大地,讓我們觀書即以行走在真實的鄉村。一本普通的薄薄的《中國在樑莊》她娓娓道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進城的農民工、隔代教育、親情缺失、鄉村政治、生態與發展、新農村之“新”等等鄉村一系列問題,給予我們強烈的心靈震動,與時代產生共鳴。迷失在現代的我們,應該感謝梁鴻,她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也道出了農村人的心聲。

《中國在樑莊》梁鴻書之以八章:“我的故鄉是樑莊”、“蓬勃的“廢墟村莊”、“今天的“救救孩子”、“離鄉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閏土”、“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閏土”、“被圍困的鄉村政治”、“農村的‘新道德’之憂”、“鄉村的未來夢想”忠實的記錄了一次次的訪談,沒有任何的弄虛作假,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藉助於錄音筆,用她的腳步行走在鄉村和各色人物交談,平和的記錄自己家鄉的現狀,映射出了中國無數個相似的村莊。

和衆多讀者感觸的一樣,樑莊真的只是被消滅的40萬個村莊的縮影,感覺我的家鄉境況和書中寫的沒有多大差別。雖說父母在我三歲時就舉家搬離去了縣城,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我是必要回老家的,因爲老家裏還住着與我流着同樣血液的親人。對於家鄉,因爲每年回去幾次,會去倒是待在奶奶叔叔家多,大概也是很少出去的緣故,在我的感覺中,老覺得家鄉沒什麼變化,但對於故鄉的生活狀況,總體來說我覺得是越來越好了。但細細想來,對於自己家鄉的土地、樹木、水塘、河流、建築、房屋等等難道真的沒有變化麼?我的故鄉其實也存在着類似樑莊的問題,我慢慢回憶、細細感受對於自己家鄉,發現自己一直沒去注意的鄉景與十年前記憶中的鄉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別:童年時代看到的水塘是乾淨的,當時清晨奶奶就會在那裏洗着衣服,現在卻變得渾濁的了,成了蚊蟲的滋生地;我們老家以前有個小學來着,堂哥們小學就在那裏讀的,好像現在也關閉了;我們家鄉也有個水庫來着,以前可是蓄水豐足視之清晰淺綠,倒是現在像個小河了,水中還停留着挖沙機器……是的,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看,當代鄉村的經濟狀況從總體上是比以往更好了。從絕對收入角度看,農民的生活水準是提高了。但是鄉村的生存狀態,依然還存在着很多很多的問題。

關於留守兒童——父母愛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好像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我們時不時的在報紙、期刊、電視、甚至網絡上可以看到關於這類問題的報道。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青中年的傾巢衝向城市,農村幾乎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他們獨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與大地。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了城市,可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孩子,讓他們留守在老年人身邊。而這些少年正值身心瘋長階段,處於一個思想萌芽的關鍵時期,他們卻無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更無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從小他們就生活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懷中成長長大,在他們濛濛朧朧長大過程中,對於父母的認識和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或許會很難相處、也或許會造成感情的難以理解,而父母在無法與孩子正常溝通及產生小小的矛盾時,這些孩子或許會產生很大的反感、甚至心理產生排斥。

很多農民在城裏辛苦勞累,買不起房子,也無法帶上自己的子女,在這個城市中,只能成爲遠的異鄉人;他們幸苦攢錢回鄉,蓋起了新房,一年卻沒有幾天住在裏面,有些夫妻還得兩地分居。離家打工使得他們更本無法給予孩子父母之愛,更無法管教子女。在如今這個不確定的社會裏,缺愛的留守兒童很容易形成負面的價值觀,在這些負面價值觀逐步深入且渲染下,造成羣體的統一。總的來說,這些留守兒童生活在這麼一個缺失父母之愛的環境裏,對他們的成長很不利,這會使他們的思想產生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認知水平的欠缺。在這種環境下,能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簡單的。有些孩子很無辜的丟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許自暴自棄,厭惡學習、迷戀網吧、談情說愛、打架鬥毆……走上輟學道路,更嚴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雖然很多農民出門打工緻富了,但是那些留守在家裏的小孩,教育卻成很大的問題。中國大部分村莊對於留守的兒童好像都屬於隔代教育狀態,即由祖輩撫養的監護方式,我雖在老家待得不多,但我的村莊也是如此。只要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對留守兒童大部分採用的是這種監護的方式。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問題。由於血緣、親緣關係,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再加上祖孫輩年齡差距大,很多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一般來說,祖輩們往往以他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來教育要求孫子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而現在的孩子見識廣,喜歡趕新潮,尋求刺激和創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法很難爲孫輩接受。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濟,健康狀況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遠不止一兩個小孩,真是力不從心。

由於一些鄉村學校的教育質量較差,校風不好,再加上如今社會就業壓力的殘酷,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留守兒童到了中學,覺得升學無望而產生厭學情緒。繼續學習者只是其中少數。很多兒童在小的時候就想好以後的出路,什麼中考後就和父母一樣出去打工。比如很諷刺的鄉村教育:“樑莊小學,教書育人”,居然變成了“樑莊豬場,教書育人”。正如書中所寫: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兒童在這裏過着缺乏愛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遊戲,讀書有啥用,將來還不是出去打工?”

教育是社會進步,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着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覺得政府要完善和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取消不公平的戶籍制度,農民工同樣也爲城市爲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跟市民待遇應該是同等的,他們的子女就也應該在父母所在的城市享受同等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對於在農民工集中地區,應該鼓勵、扶持專門對民工子女進行義務教育,適當降低辦學條件的“門檻”,並切切實實給予必要的政策、資金傾斜。家長們也要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學校要加強管理,傾注關愛;地方政府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寫的這裏,我看了前面所寫的,感覺有點羅嗦,才發覺:什麼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農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這些村莊出現的問題正處於一個循環怪圈中,比如農民工問題引起的留守兒童問題,留守老人牽動的隔代教育問題,……想想,這些好像就是一個問題——經濟問題。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問題我是不懂,但是還是想表達一下我看書之後的感想。正如我們看到的,當今的中國仍舊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經濟還有待高速發展,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在這個階段城市和農村出現經濟差距是必然的,這也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必然產物。我國經濟要騰飛,但我國還處於第二產業時期,工業化的發展造成的經濟衝擊,使得大量勞動力涌入大城市,特別是沿海城市。我國要發展經濟,就得有所犧牲,就如沿海經濟就比我們中部發達,出現農村平困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經濟的發展也不能犧牲農村爲代價呀,更不能以犧牲農民工爲代價吧。但是社會就是這樣了,中國的經濟起步了,沿海城市也發達了,西部大開發,中部倒是有待崛起了,農村一直是平困的,更是危機不斷的,農村問題更是層出不窮的。所以,政府又得處理農村問題了,政府還是得向農民有個交代的。領導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然後帶動後富,這就是中國的經濟體制。是的,我們都看到了,中國出現了一堆富二代,也出現了一堆官二代,但農民的孩子依舊過着平窮的日子。

在當代的經濟發展模式,城鄉二元體制下,城市始終是農村的剝奪者,農村依舊只是原始積累的提供者,充當着廉價勞動力的輸出者,卻不是真正的獲益者。它爲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農產品,提供建設和發展必需的勞動力,成就了後者的飛速壯大和發展。然而由於體制和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卻微乎其微。農民工在城裏辛苦勞累,卻無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遠的異鄉人;他們攢錢回鄉,蓋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沒有幾天住在裏面;夫妻兩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長管教,家庭是不完整,農村勞動力匱乏,鄉村政治建設遇冷,兒童入學率降低……這一系列問題,又使得農村更加落魄。爲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導致的環境破壞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在漂亮的統計數據背後,我們到底付出了什麼代價?讀了梁鴻的這本書,你會驚覺,我們實在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們當然不能說政府拋棄了農村,政府不是也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農村的政策麼。就如,我們高中政治考得最多的就是“三農”問題、“城鄉互哺”,還有現在的新農村建設問題,這些大概就是我們這些90後有點熟悉的,關於有利於農村建設的政策。但是,我國的農村,我國的農民依舊得充當着我國經濟騰飛的犧牲者,現在,以至短暫的未來都是。誠然,我們必須得看到農村的未來,必須得相信我們的黨,相信我們的政府,我家的農村問題會得到解決的,農民也會過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們有目共睹的,我國農村的生活水平確實是越來越好了!只能說,政府還需加大對於農村的建設,還需投入更多的財政到農村建設上,制定出更多有利於農村的措。經濟基礎絕對上層建築,我國人民仍需繼續努力,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爲國家做貢獻!讓我國經濟得到真正騰飛,讓人們可以共享勞動成果,讓人們的生後水平可以更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