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優秀]

本文已影響 1.73W人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優秀]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四、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

一、端午文化介紹

參與形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海報形式在門廳展示關於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幫助孩子學習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各班可以開展相關的知識鋪墊和豐富。(屈原的.故事、認識艾草和菖蒲等)

二、包糉子比賽

活動形式:邀請會包糉子的爺爺奶奶來園爲孩子們包糉子,並開展包糉子比賽。(各年級組開展。)包好的糉子可放在門廳展示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

三、各年齡段開展龍舟系列活動

小班:龍舟塗色活動

中班:龍舟製作活動

大班:雪花片拼插龍舟。

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0

地點:五樓多功能廳

活動目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天裏做些什麼?吃些什麼呢?

小結:在這一天裏,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2、人們裹糉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糉子的原料和方法。

3、對民族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2、包糉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糉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糉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糉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裏經常看見大人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爲了什麼?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①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②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爲什麼這樣做?

③綠色的糉子裏面有什麼?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4、品嚐糉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4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

2、童謠《拍手歌》

3、觀看賽龍舟

4、美麗的龍舟

5、龍舟競賽

6、我愛吃糉子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爲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瞭解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習慣及其意義。

2、與家人一起製作香袋、觀看糉子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

1、製作糉子和香袋的各種材料。

2、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引入話題:

1、五月五日是什麼節?五月五日已經過去了,爲什麼我們還要過端午節?農曆是什麼意思?

2、屈原是誰?屈原和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3、觀看PPT,瞭解糉子、艾草、龍舟等。

(二)和家長一起動手製作香袋、紙製三角綜。

(三)觀看部分家長表演包糉子,並與家人一起品嚐糉子。

活動反思:

在這次端午節活動中,孩子們對把糉子拋到河裏,紀念屈原,賽龍舟等都很好奇。

活動剛開始,幼兒和家長都迫不及待的開始裝香料,做香囊,每一個香囊都傾注了孩子家長的無窮用心。在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幾位家長制作糉子後,孩子們在剝糉子的時候發現:各種糉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線扎捆起來的、有的'則不是用線,是直接用糉葉穿過去的。但是孩子們都想知道這糉葉軟軟的怎麼可以穿進去的?是怎麼穿的?當糉子被切成一塊一塊開始品嚐時,他們品嚐各種各樣的糉子。孩子們都很開心,對端午節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在此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更從活動中瞭解了這個活動的由來,以及我們民間對於活動的重視,更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6

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較爲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糉子、戴香袋、踏青採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爲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那如何結合我們的課程,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我們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

在這裏我們利用端午節作爲一個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了解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我們利用《童玩美勞DIY課程》中具體的內容,同時結合幼兒園各年齡段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關於端午節的親子活動,希望在幼兒與家長的親子操作和遊戲活動中,共同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及民風民俗。

活動主題名稱:好玩的端午節活動目的:

1、爲了幼兒能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傳統民俗活動。

2、增進親子聯繫與溝通,豐富幼兒家長與幼兒的節慶生活。

3、配合幼兒園進行《童玩美DIY課程》宣傳。

活動規模:全園幼兒、家長活動場地:幼兒園戶外場地活動時間:3小時背景資料: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遊的場景蔚爲壯觀。這一日正是陰曆五月初五,後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水裏,只爲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活動前準備:

一、活動前: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節慶親子活動。

組織建議:一定要強調並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於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

2幼兒早點或午點爲小糉子。

二、活動開始ING(90分鐘)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麼節日,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並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40分鐘)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於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於端午節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40分鐘)遊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划龍舟遊戲玩法: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遊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爲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並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遊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後面的"隊員"拉着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着向前"划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並感受"划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並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佈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爲遊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遊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遊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爲單位找空地先嚐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ENDING(10分鐘)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7

一、活動目標

端午是中國最具傳統魅力的節日之一,有着20xx年的悠久歷史和獨特的豐富內涵,而如今卻已不得孩子們所熟知,爲了讓孩子們真的正貼近端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能夠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以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我園特以“端午情濃,糉葉飄香”爲主題,面向全體幼兒開展 “快樂端午節”活動。請各班根據活動安排認真組織,通過看看、聽聽、說說、做做、吃吃等活動營造節日氛圍,增進孩子對端午文化的瞭解。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 6日

三、活動流程

1.看看:各班圍繞端午節傳統佈置端午環境,引導幼兒觀察班級和周圍環境的變化。

2.聽一聽:講一講端午節傳統故事。

3.說一說:引導孩子說說家人和周圍人們是如何過端午。

4.做一做:家長和孩子一起包糉子。

5.嘗一嘗:孩子們一起品嚐美味的糉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8

活動一:話說端午節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糉子、艾草、蒜頭、鴨蛋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糉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 (鮮肉糉子、鹹肉糉子、 紅棗糉子、赤豆糉子、花生糉子 …… 你喜歡吃哪種糉子? 爲什麼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包糉子、吃糉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範圍:爲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討論鴨蛋的用處及來歷,並欣賞鴨蛋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二:美麗的龍舟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9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觀看賽龍舟(社會

3、我愛吃糉子(科學)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③動手區: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0

【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環境創設】

1、科學區:

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

放置製作長命縷和紙糉子的材料。

3、閱讀區:

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

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糉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糉子活動。

【活動安排】

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糉子,糉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糉子)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糉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糉子像什麼?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糉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糉子,並講述。

1、認識糉葉。

老師:糉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糉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糉葉。

2、幼兒品嚐。

老師:你們吃過糉子嗎?你吃過哪些糉子?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糉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糉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糉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1

【活動的主題】

我國的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他有着獨特的我國風俗,比如說:吃糉子、賽龍舟等等這些慶祝的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同時鍛鍊了幼兒也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增加幼兒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爲此,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的目標】

第一點、讓幼兒初步的去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並且瞭解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第二點、通過實踐的操作活動,感知糉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的新知識。

【活動準備的各種材料】

1、糯米、糉葉、線、佐料、白糖、各種形狀的布片等等。

2、端午節的一些相關的圖片之內的。

3、邀請幼兒的加人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2、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3、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4、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童謠《拍手歌》(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麼活動?

(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裏,你聽到了什麼?②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瞭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麼?爲什麼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3

在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喜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之際,爲充分發揮優秀童謠愉悅身心、淨化心靈、啓迪心智的作用,豐富廣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積極引導少年兒童進一步瞭解傳統、認同傳統、喜愛傳統、過好傳統節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根據區文明辦、區文明城市創建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現將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要求作如下佈置。

一、關於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1.活動對象:主要是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2.活動安排:

開展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以“六一”國際兒童節爲契機,組織開展“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5月18日至6月10日,中國文明網、視網等網站開闢簽名寄語活動主頁面。各小學、幼兒園要在本地舉辦“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啓動儀式,組織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上網瀏覽80首獲獎優秀童謠,簽名寄語,抒發感言,表達心聲,引導少年兒童廣爲傳唱優秀童謠,抑制“灰色童謠”,快樂成長,做有道德的人。

充分利用童謠讀物。配合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印了《中華是我家》一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80首獲獎優秀童謠彙編成冊,已在新華書店公開發行。各校(園)要充分利用好這本圖書,組織少年兒童認真閱讀、學唱優秀童謠,推動童謠傳唱活動廣泛開展。

開展校園傳唱活動。各校(園)要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把童謠傳唱與校園文化、課堂學習、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利用大課間、班隊會、德育課等時間,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優秀童謠節目,開展“唱童謠、學童謠、編童謠、演童謠”活動;利用校報、校刊、校園廣播站、櫥窗、板報等,宣傳展示優秀童謠。有條件的學校可把童謠內容納入校本課程。

二、關於“我們的節日·端午”邗江區市民主題活動

1.活動時間:20xx年6月7日-6月16日。

2.活動形式:各中小學以主題班會形式,介紹端午由來,瞭解民俗知識,學習包糉子。發起“迎世博、講文明、學禮儀、過端午”倡議活動,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歡慶中華民族傳統佳節。

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在節日期間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在傳唱基礎上開展優秀童謠節目表演,推動愛國主義精神宣傳,提高中小學生文化素養,展示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有關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愛國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極好時機。各學校、幼兒園一定要把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和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作爲對廣大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定活動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推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2.加強宣傳,認真總結。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橫幅、戧牌、宣傳欄及時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活動,營造濃郁的扭轉。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相關民俗知識。做好優秀童謠歌曲曲目推薦工作,各校(園)要做好活動開展情況材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並於6月12日前將活動情況書面總結和圖片上報區教育局辦公室。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賽龍舟是集體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激烈氛圍,體驗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比賽賽龍舟、普通船圖片;鼓和紙棒。

活動流程:

首先,在比賽中展示龍舟比賽的圖片,引導孩子理解這項活動。

1、圖中的人正在進行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區別?

2、引導孩子觀察討論。

雕刻師小Ku:圖中的人正在進行龍舟比賽。賽龍舟的船是龍的形狀。我們平時看到的船都是普通的船。

第二,通過圖片讓孩子瞭解龍舟比賽的故事。

雕刻師講述了《賽龍舟傳奇》的`故事。

現在你知道龍舟是怎麼演變的了嗎?引導孩子根據故事進行討論和回答。

第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孩子瞭解龍舟的特點。

1、你見過龍舟嗎?它的特點是什麼?龍舟中間是什麼樣的?兩頭在哪裏?水龍頭在哪裏,像什麼?

2、請觀察圖片並回答。

肖Ku老師:龍舟有龍頭、龍身、龍尾、槳和舵。龍林將被畫在龍身上。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龍頸長。龍頭裝在龍的長頸上,龍頭和龍的尾巴微微向上翹,像一隻野鴨浮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裏嗎?引導孩子知道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4、要明白賽龍舟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大家的配合。

1、龍舟需要多少人?爲什麼不能一個人做?龍舟上的人如何分工才能讓龍舟快速划行而不互相碰撞?

2、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Ku老師:通常龍舟上至少有17個人。一個人劃不了龍舟。這是一場需要每個人相互合作的比賽。划龍舟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個是舵手,一個是鼓手加油,一個是橈手。隨着鼓聲的節奏,龍舟可以快速前進。

5、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成年人划龍舟的方法。現在讓我們分組玩這個遊戲。我會當鼓手給大家加油,你會隨着我的鼓聲抓着手來回划水。大家的行動來了!否則,龍舟無法快速向前划水。

2、孩子們分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試着按照老師的節奏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纔我們划龍舟的時候,大家的槳都是同一個方向,沒有碰撞,你是什麼感覺?

小Ku老師:玩這個遊戲,一定要聽同一個鼓,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速度和動作,這樣才能一起完成龍舟划船。所以你可以看到,龍舟劃得很快,在家裏都配合的很好,這也是他們如此出衆的原因。

活動擴展:

引導孩子回家和父母講龍舟的故事,和父母玩龍舟遊戲。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5

一、活動目的:

爲了能鍛鍊和發展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豐富生活經驗。同時,可以藉端午節,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

二、活動主題:

悠悠端午節,濃濃糉香情

三、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方案,通過班級校信通公佈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開展。

2、徵集擅長包糉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提前購買包糉子的材料、水果、獎狀等。

4、請有條件的家長帶上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的記憶。

四、活動內容與安排:

瞭解端午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節的由來,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風俗

1、包糉子:

家長可到幼兒園,學習包糉子。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小廣場,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評糉子:

請會包糉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評出6位“包糉子能手”,並頒發獎狀。

3、吃糉子:

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糉子,品嚐糉子的美味和分享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糉子:

小朋友們喂家長吃糉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家長們平日爲小朋友們的辛勤付出。(可以與吃糉子一同進行。)

2、彙報表演:

小朋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彙報表演,向家長展示本學期來所取得的點滴成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