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小學音樂《春雨濛濛的下》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97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春雨濛濛的下》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春雨濛濛的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春天來了,嫩綠的小草發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兒迎着陽光開放,碧綠的柳條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歡樂的小鳥在雲中歌唱,綿綿的春雨似晶瑩的銀絲輕輕地飄若人間,又像純潔地甘露滋潤着世間萬物。

下面我就《春雨濛濛的下》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敬請指教。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春雨濛濛的下》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十冊第六課,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濛濛的下》是一首電影插曲,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歌詞十分簡潔,卻又十分雋美,使人由衷地讚美春雨,對春天充滿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學生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2、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

(2)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3)情感與態度:通過本課的學習,啓發他們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3、教學安排:

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難以掌握二聲部合唱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劃分爲二課時。

第一課時:三度音程聽辨訓練,熟悉旋律,律動。

(1)遊戲導入

通過音樂遊戲,進行三度音程聽辨訓練,讓學生感受兩聲部的和諧美妙。

(2)合唱訓練

通過師生互動,學唱合唱部分的歌譜,並用豎笛合奏,感受兩聲部的和諧美。

(3)學唱歌譜

採用劃拍視唱法自主學習歌譜。

(4)演唱律動

通過邊唱邊拍手踏腳的聲勢練習,訓練學生身體動作的協調配合,感受邊唱邊動所產生的律動感。

第二課時:感受歌曲,學唱歌曲,表現歌曲。

下面重點說一說本課的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內在美,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表達歌曲情感。

(2)提高學生兩聲部合唱能力,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教學重點: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1)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準和諧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

4、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實物投影儀

學生:有關春景的詩詞、春天的植物(柳枝、花草等)、繪畫工具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詩歌、文學、思品、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二者相互結合。

2、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美”爲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

1、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了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裏進行了場景佈置,將關於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製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四周佈置幾棵柳枝,牆壁貼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圖片,並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

2、導入

上課開始,教師聲情並茂地說:“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學生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有關春雨的小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詩句,學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這時讓學生說春雨的感覺,便不知不覺引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慾望得到激發,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從而爲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聆聽歌曲,體驗感受

1、欣賞歌曲

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用動畫的形式呈現於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地審美情景中,喚起他們學唱新歌的慾望。

2、模唱歌曲

當學生初步感知歌曲後,引導學生用LU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薰陶。

(三)學唱歌曲,情緒表達

1、介紹作者,朗讀歌詞

這首歌曲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喬雨老先生爲我們少年朋友創作的一首優美的歌曲。教師先充滿感情地範讀一遍,和學生共同分析歌詞,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等不僅句式對稱整齊,而且色彩豐富,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色彩美、韻律美、對稱美、意境美的特點,這樣師生融合更能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

2、填詞歌唱

6 | 5 6 5 3 | 1 。 2 | 3 5 3 | 6 2 。 |2 — |

啊!春雨濛濛地下

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劃拍演唱,唱準時值。

3、歌曲處理

如何使學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過學生分組討論,邊總結邊實踐體驗,指導學生二聲部要唱得清晰、和諧,要用較輕的音量,富有彈性的聲音歌唱,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來演唱,結束句表現出春雨越來越弱、聲音越來越小,從而完成教學目的。

4、情感昇華

爲了更進一步

使學生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準確表達歌曲情感,教師向學生介紹歌曲選自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綠色錢包》裏的插曲,並對《綠色錢包》這部影片作簡要介紹,瞭解歌曲的寓意,使學生懂得歌曲以濛濛地春雨象徵祖國的關懷,以河邊的楊柳、村前的杏花象徵青少年,鼓勵青少年健康成長,達到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一大特點,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後,我將本課內容提煉與昇華,讓學生討論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後分小組進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課前準備)、創作詩詞、畫一張畫等活動,進行合作創編,這個創意使學生從感知美、體現美,上升到創造美、表現美,給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願望和機會,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

接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每組推選的代表到講臺前面進行成果展示,給學生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表現、歌唱春天,學生邊欣賞春天的美景邊觀看優美的舞蹈,並有感情地演唱,採用第一段領唱,其他同學合唱歌曲,第二段配樂朗誦(師伴奏),第三段齊唱、合唱。這一環節把歌唱、舞蹈、表演、詩朗誦等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自由創編與即興表演中感受音樂的美,體會創作的快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通過合作,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得到發展。

最後,教師通過與學生交談對本課進行小結,讓學生懂得“一年之計在於春”,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春光。最後學生在歌曲《春雨濛濛地下》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本課我以美麗的春景爲主線,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理念,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音樂環境。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材內容的分析、設計及安排,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