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精選9篇)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是個所表達的溫馨的家庭情感。

2.學習詩歌,瞭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關聯。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嘗試結合圖片仿編詩歌內容。

4.認讀重點字詞:大樹、果實、琴絃、音符。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6.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教學讀本、大字卡、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合影照片、大海圖片(圖中有浪花、帆船)藍天圖片(圖中有太陽、白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幼兒展示和家人的合影照片,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引入詩歌。

小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是快樂的,爸爸、媽媽和你,就組成了一家人。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描寫家人的詩歌《我的`家》。

二、閱讀理解

1.出示教學讀本,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幼兒欣賞。

2.閱讀詩歌第一段,引導幼兒理解將一家人比喻成“綠葉”和“花朵”的意思,是父母的愛讓孩子像花朵一樣快樂成長。

教師:在詩歌的第一段中,爸爸是什麼,媽媽是什麼,寶寶像什麼?綠葉和花朵之間有什麼關係?

3.閱讀詩歌第二段,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比喻的“樹”和“果實”的意思,父母的希望就是孩子,而孩子也是他們豐收的喜悅。可隨機出示大字卡“大樹”、“果實”,帶領幼兒認讀。

4.閱讀詩歌的第三段,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比喻的“琴絃”和“音符”的意思,孩子就是家中的歡樂音符,有了孩子,家裏就永遠有唱不盡的歌。隨機出示大字卡“琴絃”、“音符”,帶領幼兒認讀。

(小結:爸爸和媽媽爲總結的孩子遮風擋雨,爲孩子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呵護孩子快樂地成長。)

三、創意閱讀

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按照詩歌的結構仿編。

(一)朗讀詩歌。

1.翻開幼兒讀本,跟隨教師一同朗讀詩歌。

2.分組朗讀詩歌,教師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並加入適當的肢體動作。

3.教師和幼兒共同點評朗讀情況,表揚大膽表演、動作運用恰到好處的幼兒。

(二)想象朗讀。

出示大海、藍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繫,嘗試仿編詩歌,教師記錄。如,爸爸像一朵浪花,媽媽像一朵浪花,我像小船一樣,在浪花的懷抱裏遠航。

四、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讀創編的新詩歌,自然結束活動。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線條的方法裝飾房子。

2、在欣賞範例的基礎上,積累裝飾經驗,大膽創造裝飾房子。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勾線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座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漂亮嗎?

(2)你們覺得這座房子漂亮嗎?

(3)他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2、教師示範裝飾房子。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房子的輪廓線,啓發幼兒想想:你想怎樣裝飾房子呢?

(2)讓幼兒講述,可以用哪些線條、圖案進行裝飾,然後教師在黑板上裝飾房子。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進一步瞭解線描裝飾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兒繪畫裝飾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用各種線條裝飾房子,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用了哪些線條來裝飾房子的,並表揚畫面整潔、裝飾的漂亮的幼兒。

幼兒繪畫活動時表現的非常認真,細心,大部分幼兒完成的作品較好。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弱,經常有小孩被拐賣或走失,許多孩子又說不清家庭情況,給解救的或幫助的人們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針對以上現象,特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說清楚父母的姓名、住址和家裏的電話號碼。(或父母的手機號碼)。

2、在外出走失或遇到壞人時,啓發孩子找到解脫困境的辦法。

3、鼓勵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慌張,機智脫困。

4、培養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能清楚的描敘父母的姓名、住址和手機號碼以及家裏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一張全家福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家庭成員

1、老師:小朋友們,老師昨天交代你們的事辦得怎樣啦?你們的全家福帶來了嗎?

孩子們爭着讓老師看自己家裏的相片。

2、老師:誰來根據相片說一說,你家裏都有哪些人?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都是幹什麼的?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老師抽一到兩名學生到講臺上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紹介紹。

二、認識家庭住址

1、老師:小朋友真能幹,都能說出家裏人的情況,看來,下面老師的這個問題也不會難到我們小朋友的?老師的問題就是:你住在什麼地方?誰能告訴老師?

小朋友們踊躍發言。

2、老師:這麼多小朋友說話,老師聽不清楚,誰能說一說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小朋友既能說而老師又聽得清楚?

小朋友:一個一個來說。

3、抽幾名名小朋友說一說。

4、和自己的同桌說說。

教師小結:小朋友要記住自己住的地方,要不在外走丟了不會回家哦,見不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會傷心的。

三、瞭解家裏的通訊號碼

1、老師:現在通訊技術可發達了,在這裏,就可以聽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聲音?誰能說一說,是通過什麼東西聽到的?

在這裏,可能小朋友說的答案很多,教師要注意引導小朋友說出這種東西就是電話或手機。

2、老師:如果你遇到什麼難題時,你會找誰來幫助你解決?

小朋友可能多數都會說找父母、爺爺奶奶幫助解決。

3、老師:那當時父母和爺爺奶奶都不在身邊,你怎麼和他們說呢?(從而引出打電話這個環節)

4、老師:在座的哪位小朋友,有誰記得父母和家裏的電話號碼?你會撥打電話嗎?

小朋友發言。

小結:小朋友,大家一定要記得家裏和父母的電話號碼,如果外出玩耍時和父母走散了,可以通過電話和父母取得聯繫;遇到壞人時,要找機會給父母打電話,讓家人去解救。

四、遊戲

教師編一個孩子和家人外出遊玩時孩子和家人走散的實例,抽些小朋友來演演,教教孩子怎麼處理這類事件。

五、課後總結

教學反思

這節課,小朋友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整節課,都讓孩子們通過說的形式把自己的家庭情況想大家進行了介紹,同時也讓小朋友對自己的家庭情況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知道遇到困難怎樣去處理,提高了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因爲時間的關係,很多處理困難的辦法都無法一一交給孩子,而且,有的小朋友也沒有機會發言,做不到面面俱到。特別是那些比較靦腆的孩子,就更加照顧不到,這些都有待完善。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4

大家好!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斷的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斷的參與中感受並收穫着。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說說我的家》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等方面談談對本課的構思過程。

一、教材分析

《說說我的家》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是一道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爲內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目的是通過訓練,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家是每個孩子最熟悉的環境,最溫馨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圍繞兒童熟悉的家庭生活圈展開,指導兒童在瞭解自己家庭的基礎上,體驗親情,愛親敬長,同時促進家庭和學校的溝通,兒童和家長的溝通。《說說我的家》要求學生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學會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家庭,激發學生對家的自豪感與幸福感,並能在此基礎上主動關心,體貼家人。

二、學情分析

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對自己的家人是熟悉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瞭解自己的父母,只知道享受父母帶來的舒適,這與父母們對孩子的精心呵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父母對他們往往只是一味地給予,而忽視了對孩子進行關愛家人的教育。我班的學生家長大多父母都是個體戶,學生對自己的父母基本情況不清楚,當然有一定的社會因素,因爲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和父母生活的時間較少,瞭解也相對較少。因此,這節課我注重引導學生關心自己的父母,讓學生更深一步地認識家人,體會家庭的溫暖,感激家人的關心。

三、教學目標:

1、感悟親情,尊敬親人,培養熱愛家庭的情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好習慣。

3、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做到說話有條理,有中心。

四、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能力,能積極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五、教學難點:

說真話,訴真情

六、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圖片的投影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節內容與學生生活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自己思考,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音樂薰陶法。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七、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

通過一個小短片,以學生認識的“家”字入手,再由一首兒歌引出新課內容:《說說我的家》。提到自己的家,同學們興趣較濃厚。

[設計理念]初步感受家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說家人,瞭解家庭成員及稱呼

這一環節,我首先向同學們提了一個問題:說到“家”,你們都想到了誰?孩子們很自然的就說出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還有和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就會說想到爺爺、奶奶。這時,我會告訴大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些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都是我們的家人。

接着,課件展示課件“亮亮的一家”,由我來向大家介紹她們的家裏人情況,以及家人的正確稱呼。

[設計理念]通過提問、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家庭的組合,從感觀和心裏上體會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然後,我又提了一個問題:那家裏人除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還會有哪些人呢?你是怎樣稱呼的呢?

[設計理念]這個問題有一定的困難,旨在拓展和家庭有血緣關係,農村的孩子知道的稍微多一些,當有個別學生答出來一點後,我及時給予肯定,同時相機告訴大家一些比較近的和我們有血緣關係的稱呼。

3、介紹自己的家

首先請一名勇敢的孩子上臺來介紹自己的家。(因爲課前已經叫孩子們回家瞭解過自己的家,以及住址了,所以大家很活躍)

然後請全班同學來評價:聽了他的介紹,你知道了什麼?

通過大家討論得出結論:他是從姓名、住址、幾口人三方面介紹的。(課件展示)

接着請2名學生上臺來照樣子介紹自己的家。再拿出帶的全家福照片分小組交流,相互介紹自己的家。最後是評價,由老師和學生一起評價誰說的好,並給予獎勵。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旨在通過學生自己的介紹,自己的總結歸納,自己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到學習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而且學會評價別人。

4、介紹家人的職業,愛好,生活習慣

我首先拿出我家的全家福,向孩子們介紹我的家人,家人的職業,以及家人的喜好,生活習慣。讓孩子們來評價我的介紹。無論好壞我都表示接受。然後引導孩子們歸納:通過老師的介紹,知道了老師家裏人是幹什麼工作的,喜歡幹什麼等等。然後請2名學生照老師的介紹方法介紹自己的家人。接着是遊戲“擊鼓傳花”,全班交流。

[設計理念]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所以我設計以我作爲活動的一個參與者,與孩子們共同突破完成。遊戲有利於幫助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大膽的進行交流。

5、誦讀兒歌,小結。

[設計理念]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後,讓學生再來讀兒歌,體會家庭的美好,感激家人的關心。

6、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結束新課。

[設計理念]優美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得到放鬆,在輕鬆之餘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帶領孩子們隨音樂拍手,哼唱,通過歌曲中的詞,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感受家的美好,體會家的溫暖。

八、教學反思:

《說說我的家》是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爲內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目的是通過訓練,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在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傾聽習慣。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交談中進行有趣的活動,加深對家人的瞭解,懂得要去關注、瞭解家人,讓學生獲得真正的發展。

課堂設計上,依據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設計了看照片介紹家人,擊鼓傳花的遊戲介紹家人,並引導他們如何進行介紹,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又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知道從哪幾方面瞭解家人,課堂氣氛活躍。

學習過程中,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己介紹,自己的總結,自己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評別人,評自己,使學生在愉悅輕鬆的環境下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和提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促進了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加強了情感交流,拉近了學生與長輩間的距離,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也爲下節課的教學作鋪墊。

通過本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課時要有一定的預設。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活動。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特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對此課,我預料到學生可能說不清自己的家庭住址,所以提前佈置他們回家詢問清楚,孩子們準備得充分,課堂教學自然順利完成。

2.《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要培養這些能力,評價很重要。激勵性評價可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而形成性評價有助於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本課的教學中就是通過老師評,學生互評,互相促進,達到交際目的

3.此次口語交際,將豐富多彩的生活引入課堂,尤其是對學生來說,最親近、最輕鬆的口語交際環境“家”的介入,能使心情完全放鬆,從而激發起他們交流的興趣與意願。當他們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制約時深埋心底的一些言語就被喚醒,思維也被激活。特別是那些在學校沉默寡言在家裏卻很活躍的學生,這樣的情境,對他們日後與人成功交流,無疑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4。“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都開口,在說話的條理性上可隨機引導,適當點撥,不作過多要求,只要學生能積極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就成。

九、附板書設計

說說我的家

我叫—————————大方

我家在————————準確家

爸爸是—————————

媽媽是—————————響亮

(幸福的家)

[設計理念]板書簡潔大方,一目瞭然。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5

在小學學段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散文的考查一直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草原》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第一組第一課,是考查的重點篇目,文章從草原的風光與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爲我們展現了一幅草原美景。中公考試研究院爲大家提供了詳細的教學設計範例以供參考。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草原》。

一、說教材

我認爲對教材的深入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草原》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第一組第一課,這篇寫景抒情的散文,給我們展現一幅美麗的草原風光,也給我們展示了熱情的草原民族,文章條理清晰,作者從風景到人情的描寫展現了草原上的風土人情,最後用一句含義深刻的詩結尾,體現了作者對草原的依依不捨。

二、說學情

我們常說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對這樣寫景抒情類型的文章並不陌生,但對於內蒙古草原上的風土人情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教師加以適時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爲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五、說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六、說教學過程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一)導入新課

我會採用視頻導入,播放關於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這樣導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草原的風光,順勢導入本課。

(二)整體感知

首先,讓同學通讀全文,設置這樣一個問題: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引導學生髮現,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適時講解生字“渲”字,並板書:風光,人情,渲。

2、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後,我會把全班分爲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最後,引入賽讀: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並且對於文章的語言有了初步的感悟。

(三)深入研讀

這一環節是逐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學生通過剛剛的朗讀比賽,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會設置這樣一個問題,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到這樣一句,“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雲際。”並且體會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麼,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將羊羣比喻爲白色的大花,生動形象的爲我們展示了草原的生機,並且講解比喻的修辭手法。板書:比喻。

接下來,我會引導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緻的工筆畫,這裏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下面我會設置承上啓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着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於“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引導學生由景色入情,體會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後載歌載舞。

引導學生思考,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爲什麼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引導學生感悟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最後,全班朗誦文中最後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問題,學生可以把握文中的主旨,感悟蒙古族的真情。至此,我達成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了語文教學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四)延伸作業

蒐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並且爲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這樣不僅能夠鞏固課上所學,同時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抓住了文章的兩個重要部分,草原和人情,並且各選一處的進行精講,最後引導學生體會這種“難捨難分”的感情。這樣的板書清晰直觀,重點明確。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及學生

1、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蒙古短調民歌。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奏較爲整齊,表現了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的熱愛。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古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瞭解蒙古民族風情,增進民族間的團結。

2、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分析結合教材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瞭解蒙古民族風情、音樂、舞蹈。

(2)能力目標:

a、學會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並能感情的演唱。

b、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隨音樂作簡單的即興創編表演。

(3)情感目標:

a、通過演唱蒙古歌曲,學跳蒙古舞蹈,培養學生對草原及蒙古族的喜愛之情,增進民族團結。

b、通過集體創編表演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既定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體會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緒,並能有表情的演唱並能用舞蹈動作表演。

難點:鍛鍊學生表演的能力,能夠用悠揚的歌聲和優美肢體動作來表演歌曲。

4、課前準備及學生分析

施教班級爲一年級學生。一方面一年級學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掌握水平還較低,處在初級水平,有待於教師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幫助他們積累音樂經驗。另一方面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嗓音自然、形體靈巧,適合採用歌、舞、圖片、表演等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二、說教法

1、模枋法

音樂新課標中提倡我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通過模仿積累經驗,爲提高學生音樂素質,激發學生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奠定基礎。(本節課設計:抓住一年級學生好模仿,模仿力強的特點,讓學生模仿蒙古舞動作;模仿馬蹄聲、射箭聲進行節奏練習;根錄音模唱等環節,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模仿中學會演唱表演,提高其音樂素養。)

2、體驗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倡我們引導學生在聆聽、演唱、表演音樂過程中充分體驗音樂,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感受音樂,學習音樂,表現音樂,提高學生音樂技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

(本節課設計:通過讓學生欣賞體驗蒙古歌舞,並學習演唱蒙古歌曲,學跳蒙古舞蹈等環節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進一步體驗蒙古歌舞的特色。提高學生的音樂感覺力、表現力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合作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本節課設計:通過讓學生在二聲部節奏練習中合作及集體創編表演兩個環節培養學生的音樂合作意識)

4、綜合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的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爲主線的綜合實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

(本節課設計:以音樂爲主線,將音樂與舞蹈、民族知識綜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更直觀的理解音樂,併爲學生創造了生動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

5、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話筒、磁帶、鋼琴等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爲主體,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學習興趣。”因此在學法指導中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繞教學目標,通過“聽”“唱”“動”讓學生在模仿學習表演體驗中積極自然的去感知音樂、學習音樂、表現音樂。。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本節課我運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再結合教材內容要求及學生實際情況,作出了以下的教學過程設計,下面請跟我一同走進詳細的教學過程。

(一)律動遊戲,激發興趣。

1、通過師生問好律動,端正坐姿,投入課堂。

(利用自然的節奏律動形式集中學生注意,引導學生在有節奏的模仿動作中自然的進入音樂學習)

2、聽音樂,猜歌名。通過聆聽有關草原歌曲並說出歌曲名稱,練習低年級學生的聆聽、聽辨音樂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引出美麗的大草原。

3、認識草原:通過討論、看圖片讓學生初步認識瞭解大草原及蒙古族,引出課題)。

4、結合課本與課件圖片,說說美麗的大草原上有些什麼?

討論小結: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草地、牛羊多、駿馬奔馳、雄鷹飛、還有善良的蒙古人。

(這一環節以學生爲主體,採用了看圖片,師生討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去認識瞭解草原,最後通過有節奏的朗讀明確小結了討論內容,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草原,感受草原的美麗,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5、節奏練習

提問:草原上的人喜歡做什麼?放牛、放羊、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

節奏練習:

xxxxxxxxxxxxxx

(師)我們一起來騎馬(生)噠噠噠噠噠噠噠

xxxxxxxx-x-

(師)我們一起來射箭(生)嗖嗖

(分部練習-->二聲部練習-->邊做動作邊念)

(利用綜合法將節奏練習滲透到民族知識介紹中,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通過模仿騎馬聲,射箭聲,積極主動的進行節奏練習,培養節奏感,符合了新課標中1-2年級學生創造標準中的要求,能夠運用人聲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

(二)學習歌曲,激活行爲

1、聽歌曲錄音說說歌曲裏唱了什麼?(聆聽、聽辨能力培養)

2、熟悉歌詞

(1)聽歌曲錄音,說說歌曲裏唱了些什麼。培養學生聽記能力。

(2)教師按歌曲節奏的以小快板的型式念歌詞,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邊打節奏邊記歌詞,以此培養學生節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唱歌曲(通過聽唱模唱等方法完整學唱歌曲,指導學生演唱歌曲,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1)教師用鋼琴伴奏範唱。(藉助學生對蒙古歌曲的學習興趣,自然的進入演唱教學,通過教師範唱讓學生自然的進入歌曲學習。)

(2)師生一起拍打節奏,聽錄音模唱。(通過模唱完整學習歌曲)

(3)跟琴學唱歌曲。

(4)指導學生演唱。

(三)合作表演,展示才能

1、通過欣賞簡單的蒙古舞,加深學生對蒙古歌舞的體驗感受,及學習興趣。

2、請同學來表演蒙古舞中的一些自己喜歡的動作,體驗蒙古舞特色。(騎馬、揚鞭、摔跤、鷹飛、聳肩、前後肩等)

(1)分組討論怎樣把同學表演的動作套入到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中去。

(3)學生分組表演。

(4)師生共同表演。(最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自主的愉快的演唱表演,從而即讓學生以音樂表演中獲得愉快感受與體驗,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在學生愉快的表演中自然的提高了自身的音樂素養。)

(在這一個環節裏,教師把學習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通過學習蒙古舞動作,以及表演,培養學生感受力表現力及共同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鞏固知識

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進行總結,組織討論本節所學,讓學生來說說自己在課堂上的收穫並在討論中總結學習方法,真正體現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學習,同時也能及時地反饋教學效果,便於教師查漏補缺。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一年級學生感性認識比較敏銳的特點的,我設計的板書力求簡潔、直觀、易懂,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具體設計如下:

草原就是我的家

放牛、放羊、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

六、說教學預測

在課堂設計中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我讓學生通過有趣的猜歌曲遊戲、多聲部的節奏練習,讓學生體驗多層次的音響效果。在學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時,利用拍打節奏、歌唱比賽等來調動學生唱歌的積極性;在舞蹈表演時,我放手將舞蹈的創編放給學生,留給學生創作和表演的空間。

而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於:

1、在草原圖片的欣賞時,可以加入新授歌曲的曲調作爲背景音樂,不僅能爲歌曲的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而且更能把學生的餓情緒來到蒙古草原中。

2、在表演的時侯,如果能給學生適當的示範,那麼學生的舞蹈將會跳得更到位、更有美感。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我愛我的家》是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第一課。本單元以家庭、學校、社區這些學生的生活舞臺爲範域,以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爲教學的基本素材,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中,學會做人和做事。本課注意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將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與時空相結合,引申出相關知識,以逐步形成學生看問題的整體視野。本課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要對學生進行該門課程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本課總目標爲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本課由兩個話題“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兩個活動天地組成四部分內容組成。

二、說設計理念:

1、科學整合重組教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品德與社會課程內容爲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創造和開發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是教師設計、組織活動,引導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知識的一種資源。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進行再創造,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2、創設情境,重視情感的陶冶。本節課注重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家庭的瞭解和對家深深的愛。

3、體現參與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品德與社會》教材作爲一門思想教育意義的綜合性課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學生的參與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通過看溫馨家的圖片情境導入、介紹家庭生活、講述我家的故事、彙報家庭調查表等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過程加深對家的瞭解,認識到人的生活離不開家,激發愛家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確定本課的知識目標: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瞭解家庭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觀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激發愛家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難點: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體會家人之間的關愛,懂得人的生活離不開家。

五、說教學準備。

學生:畫一張自己家居的圖畫或拍攝自己家居的照片,並做好介紹自己家故事的準備。

教師:蒐集人們的家居圖片、準備音樂《回家》、《讓愛住我家》、家庭資料、照片;做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活動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預計用時7分鐘)運用多媒體幻燈再現一個溫馨的家居圖片,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在優美的“回家”背景音樂下,展現溫馨的家居圖片,引導學生談對家的感受,從而引出本課的話題之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貼出家的圖片,說一說自己、家人什麼時候最想家?

[這樣的設計,與自己的科研課題相結合,用直觀的圖片、學生生活中的事例來幫助學生體驗,獲得對家的認知與感悟。]

(二)活動二介紹自己家的環境與日常生活。(預計用時11分鐘)先由老師拿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介紹自己家庭的環境,再引導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課前蒐集並整理的自己家庭環境的情況,然後讓學生全班交流,將家庭的圖畫貼在黑板中。[《品德與社會》課程準指出,“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學要從生活中來,又要到生活中去。此設計緊扣“生活”二字,同時,讓孩子們從同伴的情景到自己真實的生活中來,在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對家的認識、瞭解。]

(三)活動三講述“我家的故事”。(預計用時12分鐘)教師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然後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後的故事,教師要注意從照片和學生的語言中找到深挖下去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髮現家人之間的關愛、家庭的溫馨。並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品德與社會課程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從自身的生活出發在與教師的平等互助交流中,通過直接參與各種實際活動,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各種能力。本設計根據這一思想,設計了師生的互動活動,讓學生不再成爲被動受教育者,而是成爲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四)活動四

彙報調查內容,主題昇華。(預計用時10分鐘)首先讓學生彙報自己在對家人的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接着明確這使我們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家人。然後引導學生思考:那我們怎樣表達對家人的愛,做一個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呢?再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同時播放背景音樂《讓愛住我家》[品德與社會課程,其內容來源於生活,還要回到生活中去,去指導學生的生活,以兒童現實生活爲切入口,以獲得真實的體驗與感悟,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課堂的針對性、時效性。]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8

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音樂教材第十冊第三單元《母親河》中的第一課《長江我的家》。本單元的題目是母親河,黃河與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爲黃河、長江留下了壯麗的詩篇或音樂、繪畫作品,學習這一單元,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創作歌曲,以“長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媽媽”爲主題,通過孩子的口唱出了人民期盼香港、澳門迴歸,海峽兩岸早日和平統一的願望。

歌曲爲兩段體,採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把孩子急切想要回家和呼喊着要回家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旋律起伏跌宕,音程跨度大,節奏比較複雜,同音連線的使用更使歌曲具有流行音樂的特點。曲調優美抒情,加之歌詞極富兒童色彩,寓意深刻,極富童真童趣,看似複雜的歌曲唱起來卻朗朗上口。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

2.在欣賞《長江之歌》時能體會旋律線的起伏與歌曲表現的內容之間的聯繫。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長江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並能用甜美親切的聲音演唱。

難點:瞭解長江的相關知識,知道長江的走勢與歌曲旋律線的關係。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播放《長江我的家》音樂,學生拍手進教室。這樣不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還讓學生對歌曲旋律有所熟悉,爲歌曲教學做鋪墊。

二、激情導入:

這一環節我採用談話法導入,提問:這一單元的標題是“母親河”,在中華大地,被稱爲母親河的有哪些?它們爲什麼被稱爲母親河?不僅使學生知道了母親河,還了解了母親河的重要意義,拋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三、欣賞歌曲:

本環節我首先請學生欣賞大氣磅礴的《長江之歌》,結合大屏幕的畫面,不但使學生欣賞了長江兩岸的秀美風光,更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總體情緒。然後提問學生對長江的瞭解,教師加以補充,從而介紹長江的走勢。告訴學生《長江之歌》這首歌曲是通過旋律線來表現長江的走勢的。(出示旋律線)從黑板事先畫好的第一句的旋律線上可以看出它的特點是大起大落,學生通過與走勢圖的比對可以看出這一句正好和長江上游的水流走勢相吻合。(出示地圖)教師進一步哼唱歌曲中間的旋律,比如:(哼唱7125)學生感覺音樂比較平緩,從而總結出這又與長江中下游的走勢相吻合。教師總結這種用旋律線表現長江走勢的特點,正是這首歌曲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出示旋律線)教師指導學生用手勢表示第一句旋律線,熟練後師生一起完成整首歌曲的旋律線。本來很抽象的東西通過這樣的講解變得生動而易理解,學生在自己的總結中找到了成就感。《長江之歌》是一首先有曲後有詞的“填詞”歌曲,所填歌詞與曲調完全吻合,通過教師的範讀,激發了學生的朗誦熱情,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的朗頌使本節課推向了高潮。

四、學唱歌曲:

本環節我首先說: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和長江之歌風格完全不同的歌曲。聽完之後,讓學生說出感受,通過歌詞,引導學生說出這首歌描寫了港、奧、臺同胞思念家鄉的心聲,達到以情促教的學習效果。此曲採用聽唱法進行教學,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就可以完成,教師可以糾正歌曲的難點,通過大屏幕的展示,進行樂句的比對,(出示歌譜1)比如:(唱)“長江是我的家”和“長江長江是我的家”兩句的唱法,教師可以直接範唱的方式。(出示歌譜2)還有“心裏裝着媽媽的愛,走遍天涯想着家”

這一句在歌曲中出現了兩次,可謂詞同曲不同,教師可讓學生從曲譜中找到不同點,再加上老師的範唱,基本可以掌握。這首歌曲非常好聽,教師重點強調學生唱出親切,溫柔的感覺。還可以按照書上要求變換演唱形式,如:領唱與齊唱等。學生以情代唱,真正抒發對家鄉的熱愛,對長江的依戀之情。

通過對兩首音樂作品的學習,學生不但掌握關於了長江的系列知識,更激發了學生熱愛和保護母親河的思想意識。

課堂小結:

長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們共同養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共同孕育着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它見證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百折不撓的歷史,曾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現在正譜寫着更加輝煌的新的歷史篇章。讓我們共同關注母親河、愛護母親河,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有不足和不當之處請領導和老師予以指正。

大班語言《我的家》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中第一冊第十課的內容。它由《我們一家子》、《我是幸福的孩子》兩個部分組成。讓學生初步瞭解家庭的組成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激發學生愛父母長輩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二、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一些年齡小,活潑好動的一年級小朋友們。被父母呵護慣了的子女有時會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或許還以爲這是理所當然的。

三、教學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分目標中的第一條情感與態度就提出了,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其中愛親敬長排在了首位。據此,我從知識、能力、情感方面設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初步瞭解家庭的組成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家庭角色意識。

b)通過開展“全家福”展覽,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c)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培養他們愛家、愛父母、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四、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情境教學與遊戲活動相結合的方法,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知識、得到快樂。在教學中爲了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我把孩子的家長們也請到了課堂,一起來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另外,課堂上我充分利用音像教學資源,巧妙的把多媒體VCD內容與教學內容融爲一體,恰到好處的靈活應用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五、教學過程

根據本班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

a)欣賞導入,創設情境

b)介紹家庭,增進了解

i.看看多媒體VCD資源《我的家》中的《我們一家子》全家福照片。

ii.說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大膽地去說。

iii.貼師生合作,共同佈置“全家福”展板。

iv.欣賞欣賞多媒體VCD中“媽媽的愛”,再次感受家人的溫暖。

c)理清關係,昇華感情

學生拍手玩對對歌

d)巧巧手活動

讓孩子在爸媽的配合之下共同去完成一件作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