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演講稿及其特點講解

本文已影響 1.43W人 

演講稿又稱演講辭,它是演講者在演講前事先寫出來的,供演講時使用的主要依據。簡而言之,就是供口頭髮表演講的文稿。

演講稿及其特點講解

演講稿的含義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的演講稿,是演講者爲準備在聽衆面前發表意見、抒發情感而寫成的文稿。它的外延很寬,許多講話稿也屬於演講稿之列,如學術專題演講、會議報告演講、法庭論辯演講、各種禮儀演講等供口頭髮表演講的文稿。狹義上的演講稿,專指各種主題演講稿,即參加各種演講賽、演講會使用的文稿。

演講稿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演講的成功與失敗,演講者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從以演講的形式發表來看,演講稿屬於演講學研究的對象,從內容和形式的構成來看,演講稿又屬於寫作學研究的對象。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一方面,由於演講是一種輔之以姿態、動作的講話,演講的內容與形式的要求構成了演講稿自己的特點。從另一方面說,演講的內容與形式也只有符合發表的要求,才能使演講獲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演講稿的寫作是不同於其他文章的寫作的。要研究演講稿的寫作,就需要從演講學和寫作學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演講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要符合寫作一般文章的共同要求。但是,演講稿又是適應演講特殊需要而寫作的一種實用文體。因爲,演講稿的傳播對象與一般文章有所不同。寫出來的演講稿要用嘴說出去,它的傳播對象是聽衆。聽演講的人,一般是要一聽到底的,不能有所選擇,除非實在聽不下去了而悄悄退常一般文章的傳播對象是讀者,讀者對寫出的文章可以自由地選擇,願意讀便讀,不願讀則不讀。寫演講稿如果不考慮這個不同之處,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

演講稿的特點是通過演講者在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運用有聲語言面對聽衆直接發表的實踐活動中顯示出來的,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社會性

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它不是個人的自言自語,而是面對廣大聽衆的講話,並且希望產生作用。演講由於既有演講者,又有聽衆。於是就產生了社會性。即有社會性,就要注意社會效果。這種效果主要通過演講稿體現出來。演講的對象是聽衆,聽衆是演講的評論家和驗收員。演講稿要使演講者在聽衆中產生熱烈的反應,怎樣與聽衆產生交流是執筆人首先應該考慮到的。不僅要考慮到演講的本身,還要考慮到聽衆。執筆人必須要使自己撰寫的演講內容適應聽衆。

演講的內容,要能反映千百萬羣衆關心的社會問題,要反映羣衆熟悉的事物和感興趣的問題。同時,也不能遷就某些聽衆不健康的或膚淺的愛好和興趣。但是,演講者不是指責聽衆,而是用演講的內容去打動聽衆,爭取聽衆。特別是隨着教育的普及、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演講會被更多的人所認識、所運用,從而表現出它的日益明顯的社會性。

(二)有聲性

演講稿要將無聲的文字轉變爲有聲的語言。講稿寫完之後,其目的是要講給別人聽。因此,它無法擺脫有聲性這個特點。這是寫演講稿時應着重考慮的問題之一。

爲了發揮演講稿的有聲性的特點,就要把演講稿寫得“上口”、“入耳”。“上口”是說的方面,“入耳”是聽的方面。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與平常說話沒有什麼差別。所謂“入耳”,就是叫人聽起來沒有什麼障礙,如同聽平時說話一樣順當。演講稿寫得“上口”、“入耳”,經得起說和聽的考驗,就能充分發揮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

演講稿要寫得“上口”、“入耳”,就要在語言的材料——詞彙和語言的組織形式——語法上下功夫,做到與現代的口頭語言一致。爲此,演講稿寫成後,不要把它當作看的文章,而要把它當成話來說,看看是否做到了既“上口”又“入耳”。

演講稿要寫得“上口”、“入耳”,不單單是技巧問題,而且和思想內容密切相關。說得順口,意思也必然清楚;聽得不順耳,也就是思想表達得不清楚。要做到話說在口裏,出在心裏,意思傳到聽衆的耳裏,印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因此,演講稿的語言,特別要求通俗、簡潔、易懂,講究有聲性。

(三)整體性

演講稿有自己的體系,有自身的完整性。一篇演講稿是演講者的思想深度和知識廣度的綜合表現。在寫演講稿的準備過程中,要考慮演講的話題和它的目的性,要了解演講時的時間、空間環境和聽衆的情況;同時,演講者自身的表情與動作,還要考慮演講語言的運用等。這些相關的要素,構成和規定了演講稿的結構和內容的整體性。任何脫離整體性而以單體結構形式顯示出來的演講,都不能構成完美有效的演講。例如,如果我們只注意演講稿的有聲性,把精力放在語言和聲音運用的技巧上,而不考慮構成演講稿的其它因素,那麼便不能體現演講稿的整體性的功能。

因此,寫演講稿時,必須從它的整體出發。首先,要明確目的,立定格局。沒有明確的目的,演講就會變成沒有中心,沒有重點的隨意談話。沒有一個格局,演講就不會有清晰的程序和層次,也就沒有嚴密的邏輯性,講出的話不僅語無倫次,也會缺乏邏輯的說服性。其次,語言要樸素,感情要真摯。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莊重典雅的語言,加上演講者的感情運用,會使有聲語言增加引人的色彩和感人的力量。再就是聲音的變化、熱情自如的姿態。用文字寫出的演講稿是無聲的,演講要把無聲變爲有聲,就要注意聲音的變化,使它動聽、悅耳。如果沒有變化,聽衆就會感到厭煩。而熱情自如的姿態,也會給演講增色。總之,演講稿和各個部分之間是互相聯繫、互爲依託的,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四)臨場性

演講稿一般都是事先準備好供演講時使用的,但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演講者在演講時要面對聽衆,聽衆會對演講者或演講的內容都會及時做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疑問,或表示反對,或感到興趣,或表示冷淡。演講者對聽衆的各種反應,不能置之不顧,而應根據聽衆的反應和現場的效果,隨時調整自己的演講。即使有預定的講稿或腹稿,也要靈活運用,及時、主動地改變演講的某一部分結構,以適應聽衆的需要。例如:如果把一個問題講得鉅細無遺,就會讓聽衆感到厭倦。當聽衆對某個問題感到迷惑不解時,可以出現必要的重複。當聽衆有反對意見時,演講者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豁達的態度,善於轉變話題,而不是責備聽衆。當聽衆感到疲倦時,可以適當地插入幽默與笑話。

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持內容完整的前提下,注意內容的伸縮性。既要有簡單的提綱,又要有詳細的內容。在說明主要問題或疑難問題時,要儲備幾個能說明問題的例子,以便必要時使用。運用幽默和笑話時,不要過於隨便,要事先計劃好插在什麼地方適當。

(五)真實性

演講稿不同於文學作品的創造,文學作品可以拔高、可以虛構。演講必須主題正確、觀點鮮明、材料真實,必須講真話。也就是說,演講者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嘗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演講者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讚揚什麼、貶斥什麼,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不可似是而非、模棱兩可。

演講的目的是爲了宣傳人、說服人、教育人,爲此,演講者就首先要有老實的科學的態度。在演講中,使用的材料必須實事求是,不能馬虎大意,更不能隨意拼湊、憑空想象,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不管是旁徵還是引用,都要做到準確可靠、真實可信。所謂真實,即選用的材料要確鑿無誤,絕對可靠可信。事實的大孝多少、程度、範圍,以至一個細節、一個數字,都要言之有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