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七年級課件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

本文已影響 2.62W人 

下面是小編爲你分享的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希望能夠爲大家帶來幫助,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1】

  一內容與分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是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指的是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山頂洞人,其核心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理解它關鍵就是要了解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教學的重點是北京人和山頂洞人。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去分析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和生活情況,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去。

  二目標與分析

1.目標: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生產、生活的基本史實。

2、分析:理解人類由低級向高級演化過程中的三個重要環節。這一演化,正反應了人類的不斷進步,而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來自於人類的勞動。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生產、生活的基本情況。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內容久遠、抽象,不易理解。產生這一問題的困難的原因是他們剛由小學升入初中,面臨着許多新變化:感知方式由小學的聽覺型爲主向視覺型爲主轉變;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爲主轉變,理解能力差,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在教學中應適當地選取文字資料、圖片資料等,把歷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在一起,其中關鍵是調動他們學歷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你們是怎樣來到世上的?”“媽媽又是怎樣來的呢?”“那麼,我們人類是從哪裏來的呢?”

明確:我們人類是由古代類人猿演變而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

問題一:我國大地上的最早人類

設計意圖:通過此題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師生活動:學生看書,回答老師的提問。

問題1:我國目前發現的遠古人類有哪些?

北京人、山頂洞人、元謀人。

問題2:它們主要分佈在何處?說明了問題?

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說明黃河和長江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們孕育了中華的遠古文明。在這些遠古人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謀人,他們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問題3:爲什麼說“元謀人是祖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考古發現的門齒化石、石器及相關遺物,經過專家鑑定,證明是遠古人類的牙齒和遺物,證明他們已經會製造工具。而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經過科學測定,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前,在目前我國已知的遠古人類中是最早的。史學界認定距今約170萬年到約公元前2070年,是我國原始社會時期。

例題:我國境內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是(A)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

變式練習:元謀人距今有(D)

A、70萬年B、100萬年C、120萬年D、170萬年

問題二:北京人

設計意圖:通過此目使學生了解北京人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北京人圖片說明了什麼問題?找一找北京人發現的時間、地點、生存年代、體貌特徵

問題1:北京人過着怎樣的生活?爲什麼?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時間順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順序。從中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裏。

距今年代: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

體貌特徵:前額低平,眉骨突出,顴骨很高,鼻子寬扁,嘴巴前伸,腦量較小。他們的頭部殘留着某些猿類的特徵,但具備人的體質。手腳分工明顯,能夠直立行走。

問題2:他們製造工具怎樣?

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他們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樹枝砍成木棒,用來採集植物,獵取動物。

問題3:北京人是怎樣得到天然“火”的?火又哪些用途?火的使用有怎樣的作用和意義?

雷電生火、森林自然火、煤炭自然火、碰撞生火。已經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他們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火的使用,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增強了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問題4:在這樣的環境中,北京人怎樣生存下去呢?

爲了適應險惡的環境,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着羣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例題:根據最新考古拓展瞭解到,在我國中重慶巫龍山骨坡發現了巫山人。一些學者經過科學測定認爲,巫山人距今約240~180萬年。這樣,我國人類歷史至少可以向前推進的年數是(A)

A、10萬年B、70萬年C、100萬年D、120萬年

變式練習:在北京人的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燼堆,並且它們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區。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推斷是(C)

A、北京人使用人工取火B、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腳分工明顯

C、北京人既會使用火,還能管理火D、北京人會製造和使用工具問題三:山頂洞人

設計意圖:通過此題使學生了解山頂洞人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師生活動:同學們看書找出山頂洞人基本史實。

問題1:山頂洞人發現地點、距今年代、體質特徵、生產活動、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怎樣?

時間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一個山洞裏;科學測定,距今約18000年。體貌特徵: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

學生看《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與《北京人頭部復原像》進行比較觀摩,描述變化,得出結論:

山頂洞人整個面部由傾斜變成了垂直狀態,他們前額隆起,顱頂增高,吻部後縮,下巴明顯,腦容量跟現代人十分接近。山頂洞人的模樣同現代人已經基本相同。

生產活動:使用打製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和狩獵爲生,還會捕魚。已用骨針縫製衣服,使用裝飾品,已有審美觀念。小結:山頂洞人仍用打製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和狩獵爲生,還會捕魚。已用骨針縫製衣服,使用裝飾品,已有審美觀念。社會組織:氏族

問題2:氏族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係結合起來的氏族。

例題:從發掘的山頂洞人的生活想象圖(見課文)得到的歷史信息是(A)

A、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B、山頂洞人會狩獵

C、山頂洞人能夠走到很遠的地方D、山頂洞人得到愛美

變式練習:某同學想了解“懂得人工取火”的遠古人類的體質特徵,請你幫助他來識別這一人類(B)

A、元謀人B、山頂洞人C、北京人D、現代人

員一起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共同享受勞動成果,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活動與探究

1、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山頂洞人懂得了人工取火;山頂洞人愛美;山頂洞人活動範圍更大。

  五目標檢測

1、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A)

A、會不會製造工具B、會不會使用工具

C、會不會漁獵和採集D、會不會用火

2、哪一項不屬於山頂洞人(D)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2】

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1—4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爲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瞭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

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

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

[課時]5課時

[課型]新授課、活動課、講評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啓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人類歷史的起源;

(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

(3)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並從中總結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啓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板書設計: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猿人:最早、170萬年

  二、北京人:時間:70---20萬年

生活方式:羣居生活

發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頂洞人: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課過程]

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3】

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1—4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爲對學生

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瞭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

[課時]5課時

[課型]新授課、活動課、講評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啓發式教學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人類歷史的起源;

(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

(3)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並從中總結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啓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板書設計: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猿人:最早、170萬年

二、北京人:時間:70---20萬年

生活方式:羣居生活

發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頂洞人: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課過程]

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啓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然後學生帶着問題預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

2.探究過程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爲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徒,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2)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築有什麼不同?

(3)展示歷史圖片:觀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有哪些農耕經濟現象?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繫如何: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係,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係,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的關係,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係,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係等。

(4)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學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後,啓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佈的情況,尋找分佈特點。

(5)在瞭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爲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

(四)鞏固小結

1.出示話題:我國的原始居民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你願意生活在那個時代嗎?爲什麼?(根據老師展示的歷史實物圖片,學生髮揮想象力,任意選擇一種居民設計、表演他們一天的生活)

2、小製作: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個經濟實用的表格,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五)推薦作業

1、製作與本課農耕經濟有關的自由閱讀卡,可以是神化傳說、歷史故事,詩歌,也可以是農耕小知識。

2、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到農村感受一下農民耕作的苦與樂。

附:板書設計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時間---距今7千年2、生活位臵:河姆渡居民位於長江流域

3、農業: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4、河姆渡居民會建造房屋,還會開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時間---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臵:半坡居民位於黃河流域

3、農業:半坡居民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4、半坡居民會製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時間---距今四五千年2、地點---山東大汶口

3、在後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第3課華夏之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閱讀歷史知識的能力及歸納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方法:採用講述、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爲什麼說黃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說,展現黃帝對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揭示黃帝是人文初祖。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三、堯、舜、禹的禪讓

出示問題:你能說說堯、舜、禹的故事嗎?除了課本上的外你還知道哪些?

你能根據課本內容說說禪讓的含義嗎?

教師設問: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爲部落聯盟首領?教師簡要總結說明

各個小組推選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講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舉出實例說明(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書設計:

炎黃戰蚩尤

黃帝的貢獻

夏朝人文初祖華夏族形成禪讓制堯舜禹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課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