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古代對人的稱謂怎麼叫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古代文化知識範圍相當廣泛。大致說來,舉凡天文地理、科舉職官、禮儀習俗、姓名稱謂,以及人們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諸多方面,都是。就某一門類說,也有相當複雜的內容,且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內容本身也在不斷髮展演變,這就更增加了它的複雜性。現在我們只能就中學課文中常遇到的,扼要地說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古代的稱謂。

古代對人的稱謂怎麼叫

  1、對人的稱謂

第一種情況是直稱姓名。用於自稱,如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用於作者所厭惡所輕視的人身上,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用於作介紹,爲人作傳,也多如此,如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

第二種情況是稱字、號、齋名、諡號。這種情況是出於稱呼者對被稱呼者的禮貌和尊敬,如東陽馬生君則,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以上稱字。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這是稱號。稱諡號的,如稱王翱爲王忠肅公,稱左光斗爲左忠毅公,稱史可法爲史忠烈公。自稱多有稱齋的,如蒲松齡爲聊齋先生,梁啓超爲飲冰室主人。

第三種是稱官名、爵名。

如全祖望稱顏真卿爲顏太師、稱文天祥爲文少保,黃宗羲稱左良玉爲寧南。

第四種情況是稱籍貫。

如梁啓超稱康有爲爲南海。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幾項兼稱。

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列都督肇基等皆死,餘在史館,聞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等等。這種稱謂,一般說來,先稱官名,次稱籍貫,後稱姓名字號。

此外,由於人們的身分、關係不同,尚有謙稱、敬稱及其它稱謂。謙稱類:寡人、孤(王侯自稱)、臣(臣自稱)、僕、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對人自稱),妾(女子自稱)。敬稱類:陛下、大王、皇上、(稱君),對已死皇帝多稱廟號,如宋太祖、宋仁宗之類。子、夫子、師、先生(稱師),公、君、足下、丈、大人(稱朋友或尊長者)。爾、汝爲上稱下或平輩之間不客氣時,加太表示長一輩,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長者。

 2、特殊稱謂

1) 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 職業的稱謂。對一些以技藝爲職業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

的字眼,因而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職業身分。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表明職業是廚師,丁是人名。其他如《師說》中的師(樂師)襄和《羣英會蔣幹中計》中的師(樂師)曠;《柳敬亭傳》中優孟是指名叫孟的藝人(優,亦稱優伶,伶人。古代用來稱以樂舞戲謔爲職業的藝人,後亦稱戲曲演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