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大自然的文字》的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週五終於輪到我上課了,相較於以前的公開課,在上課之前我多了一些自信心,因爲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大自然的文字》的語文教學反思

週二的得知課題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鑽研教材。本課是一篇說明文,譯自前蘇聯著名作家伊林的著作《十萬個爲什麼》,語言通俗易懂,學情分析後,我認爲,學生在文章表達方面的理解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文中提到的一些科學知識有些難度,但是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做過多的講解,那樣語文課堂就會變成科學課了。解決這個難點我有兩個思路:一是讓學生課前充分的預習,通過查找資料自己弄清楚;二是在課堂上提供相應的幫助,以圖片加簡單的解釋爲主。所以在課件製作上我花了不少的工夫,主要是想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順利的突破這些知識難點。

而如何在這節課中凸顯語文性也是我思考的重點,這堂課我究竟要做什麼?僅僅是讓學生明白幾種大自然的語言嗎?如果是這樣也不需要上這節課了,學生自己讀課文後查閱資料就可以解決了。首先我想到的是在文本上找“亮點”,可是奈何本文真的是平實到家了,只有簡單的幾個比喻和擬人句式,其它的都是娓娓到來,波瀾不驚。而這兩種修辭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知識點,於是我決定把學習課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他們去發現課文中的亮點,然後在交流評讀。

對於大自然語言的理解,我也做了一番思考。書上例舉了星星、雲、石灰石、花崗石四種“語言”,都屬於“無生命物質”,而動物和植物呢?他們也同樣屬於自然啊,應該不能少;書上的“語言”揭示的都是自然現象,人文的呢?聯想到我們曾經學過的《生命橋》、《天鵝的故事》,何嘗不也是大自然的啓示?所以我決定了拓展的方式。形式上採用寫詩的方式,內容上分兩個階段,上半部分是揭示自然的,下半部分關注人文的,這樣也能使主題得到昇華。同時我還安排了寫話訓練,目的是想突出課堂效率,讀寫結合,突出工具特性。

另外,導入我也花了心思,從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入手,從讀字開始,學完本文再讀出內容所描述的大自然的語言,想達到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的語言無處不在,蘊涵在種種細微處。

應該說對我這堂課的設計,自己還是比較有信心的,考慮的比較周全。上課的過程中,我基本上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問題在於課堂節奏的把握上。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時間長了些,導致拓展時間緊張,所以我拖堂了,我當時的想法是:我一定要把這堂課上完,暫時忘記這是賽課吧!也很感謝校長和評委能一直把課聽完。

結束後和本年級組的老師交流,同時自己反思,得出以下教訓:

1、課堂語言不夠精練、流暢。

2、課堂控制能力要進一步加強,主動調節課堂的節奏。

3、提高課堂感染力,情緒上還要進一步錘鍊。

一次上課就是一次鍛鍊的機會,我希望能在下次公開課上有好的發揮,我會更加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爲自己加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