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語錄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格言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導語:中國文化,就是風雨中堅忍不拔的大樹,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無法將他打敗;就是風雨時同舟共濟的努力,團結一心用愛溫暖每一個人。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格言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爲,別人纔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爲。——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仁者壽。——《論語·雍也》

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寬則得衆。 ——《論語·陽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以家爲家,以鄉爲鄉,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 ——《管子·牧民》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爲的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