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3.95W人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講述故事情節,發現小田鼠各種可笑的拖拉行為。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不嘛,再等*分鐘,我還要……”句型,講述故事。

3、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各種幫助小田鼠改掉拖拉習慣的辦法。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故事PPT,故事相應圖片。

2、手偶3個(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媽媽)

【活動過程】

一、手偶導入,引起興趣。

師出示小田鼠:看,誰來了?是小田鼠,還有小田鼠的爸爸媽媽,今天小田鼠的爸爸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幫小田鼠改掉一個壞習慣,你知道是什麼壞習慣嗎?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聽下面的故事。

二、通過PPT,閲讀故事,瞭解故事內容,學説“不嘛……”

1、師播放PPT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2、講述後提問:

田鼠媽媽和田鼠爸爸叫小田鼠幹什麼?他們是怎麼説的?小田鼠又是怎麼回答的、怎麼做的?

(引導幼兒學説小田鼠的話“不嘛……)

3、師展示PPT,講述第二部分。

4、講述後提問:

小田鼠又幹了什麼?它説了什麼?接下來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聽下去。

5、師續講故事第三部分(PPT5—PPT1)

6、講述後提問:

小田鼠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它又是怎麼做的。讓我們看圖説説。

三、播放PPT完整欣賞、講述故事。

1、師:故事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2、幼兒看PPT跟着老師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四、談論“拖拉”,引導幼兒學會不拖拉的辦法。

1、師:你發現小田鼠的壞習慣了嗎?是什麼?你能幫助田鼠媽媽和爸爸幫助小田鼠改掉這個壞習慣嗎?有什麼辦法?

2、師: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做事有時也會想小田鼠一樣拖拉,但那樣是不好的,那你覺得以後應該怎麼做?

(鼓勵幼兒大膽的交流,相互學習)。

附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晚上到了。

媽媽對小田鼠説:“不早了,你該上牀睡覺了!”

小田鼠喊道:“再等10分鐘,我還要啃幾口奶酪!”小田鼠在奶酪上足足啃了10個洞。

“這下滿意了吧?現在去刷刷牙,趕緊上牀睡覺。”田鼠爸爸説。

“再等9分鐘!我要把我的跑車拿進來。”小田鼠叫道,説着跑出屋子,開着跑車整整轉了9個圈,才開進家門。

“換好睡衣,快上牀!”媽媽又在喊了。

“再等8分鐘,我要給仙人掌澆澆水。”小田鼠跑到窗台上,給仙人掌澆了8滴水。

“馬上睡覺,不要磨蹭!”爸爸催促道。

“來了,來了,我去給倉鼠大媽説聲晚安,只要7分鐘!”小田鼠跑到倉鼠大媽家。“晚安、晚安……”小田鼠一連説了7遍,可倉鼠大媽一聲也沒聽到,她已經睡着了。

“再不上牀,我可要生氣了!”媽媽喊道。小田鼠趕緊跳上了牀。可是,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媽媽,我想喝水,最多6分鐘!”小田鼠跑進廚房,足足喝了6大口涼水。

“快睡覺吧!”爸爸説。

“晚安,我的小乖乖!”媽媽説。

“等等,再給我5分鐘。”小田鼠想起他的玩具動物們還沒有上牀呢。媽媽在沙發下面找出了5個玩具動物,放在小田鼠的牀上。

“晚安,做個好夢!”爸爸説。

“給我4分鐘,我想上廁所!”剛才的水喝得太多了。上完廁所,小田鼠放水衝了4遍抽水馬桶。

“好了好了,現在可以睡覺了!”爸爸媽媽一起説。

“等等,我還沒有刷牙呢,只要3分鐘就可以了。”小田鼠跑進衞生間,開始刷他僅有的三顆牙。

“現在總可以睡覺了吧?”爸爸説。

“不,還有一件事,只要2分鐘!”小田鼠對着媽媽的耳朵説,“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媽媽!”小田鼠對着爸爸的耳朵説:“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爸爸!”

“你是世界上最乖最棒的田鼠娃娃!”爸爸媽媽齊聲説,“好了,這下該睡了。”

“還有1分鐘!”小田鼠懇求道,“你們要給我講一個故事,否則我無論如何睡不着的。”

“好吧,”爸爸歎了口氣,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開始唸了:“從前,有一個小田鼠,他總是不肯睡覺,再等10分鐘,再等9分鐘……”

快點睡吧,小田鼠!做個美夢,睡個好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探究活動,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操作感知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

3、在活動中體驗發現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一樣大小的瓶子、瓶蓋(孔的大小相同、數量不同)、大小粗細相同的針管、水、水盆、地毯、報紙、記錄表格、抹布。

2、幼兒經驗準備:會玩噴泉。知道用力大,水噴得高;用力小,水噴得低。

三、活動過程:

(一)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

1、提出問題:

幼兒充分體驗玩“噴泉”的樂趣,並提問:“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為什麼?”

2、幼兒猜想並記錄: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並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實驗驗證: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問題和發現並給以適時的支持與幫助。

預想與對策:

(1)玩的過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問題,如噴泉的水柱總是噴到臉上、手上,有時瓶子愛倒:幫助幼兒發現操作技巧中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沒有注意到要進行比較才能分辨出哪個噴泉的水柱噴得高: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指導幼兒合理的分工與合作,輪流使用操作材料,邊操作邊觀察。樂於參與探究活動,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操作感知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在活動中體驗發現成功的快樂。

3、結果與討論:

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關注每個幼兒的發現和感受,獲得一個孔的噴泉噴得高、兩個孔的噴泉噴得低的經驗。

(二)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

1、提出問題:出示三個孔的噴泉,並提問:“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為什麼?”

2、幼兒猜想:鼓勵幼兒大膽猜想,並能闡述自己的理由。

3、實驗驗證:(預想與對策同上)

4、結果與討論:

知道一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三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並能夠歸納出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的新經驗。

(三)遊戲:看誰的噴泉能噴到報紙上

(四)活動延伸:怎樣才能使噴泉的水噴得更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交替、跳躍的能力,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2、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提高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探索、發現生活中解放軍的特徵。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黃、銀、綠色的塑料圈每人四個。

2、黃、銀、綠色小旗各一面。

3、鼓一面。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興趣。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解放軍嗎?你們想當解放軍嗎?

二、活動熱身。師:戰士們,現在我們要去訓練場操練了,準備好了沒有?(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隊列整合和熱身運動。

三、基本部分。(一)、熟悉鼓聲,練習基本動作,初步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1、幼兒熟悉鼓聲。師:解放軍在打仗的時候都會聽信號行動,今天我這裏有幾種信號請你們來聽一聽?師:請問你們聽到了幾種?如果用走、跑、跳這三種動作來表示,你覺得用哪一種動作表示哪一種聲音更合適呢? 2、聽信號做動作。幼兒根據不同的鼓聲信號練習三種動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邊——跳。(二)走跑交替、跳躍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 1、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圓圈,增加顏色為第二種信號。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手中的信號旗,我舉起什麼顏色的旗子就請你快速的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佔領那塊陣地,明白了嗎? 2、增加信號旗顏色的種類。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兩種(三種、四種)顏色的信號旗,請你想一想你要怎樣才能同時佔領這兩個顏色的陣地! 3、訓練結束收拾訓練場地。(三)集體遊戲——炸碉堡戰士們全體集合!馬上執行司令部的命令進行軍事戰鬥! 1、戰略部署分兩隊同時向敵人進攻。 2、進行軍事戰鬥 ①過橋 ②過電網 ③過雷區:幼兒分為兩組,以老師出示的信號旗的顏色為信號分組前進,信號旗的顏色種類不斷變化,幼兒要根據信號旗的顏色向前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才能安全度過雷區,踩錯顏色的幼兒將被視為踩到地雷受傷不能參加戰鬥。此環節顏色種類和幼兒人數都在不斷增加,並且整個過程都是在行進中完成,因此,這個環節不僅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為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聽信號做相應動作的難度。活動的重難點在這個環節得到了突破。 ④炸碉堡,攻陷陣地,奪旗歡呼。幼兒勝利的急昂的情緒得到抒發和釋放。 3、結束部分戰鬥結束,幼兒跟着情緒歡快的音樂勝利回營(退場)。

教學反思

解放軍是幼兒最喜愛的人物角色之一,新綱要中要求“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因此,整個活動是讓幼兒在解放軍的角色扮演中進行。首先進行“操練”熱身,然後在解放軍的“軍事學習”中讓幼兒練習基本動作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最後在集體遊戲“炸碉堡”中,鞏固前面的走跑交替及跳躍和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到最後攻佔了敵人陣地奪旗歡呼幼兒情感得到抒發和釋放。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適度的自由空間中利用簡單的環境材料通過師幼互動既得到了體育方面的鍛鍊也讓幼兒對解放軍熱愛的情感得到了滿足與抒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3、產生喜歡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簡單瞭解秋天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活動準備

聯繫參觀秋天的農田和果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前的談話。

教師告訴幼兒參觀的地點,並討論外出參觀的注意點,使每一個幼兒都能遵守集體的規則,與同伴一起關注秋天植物的生長變化。

2、帶領幼兒參觀農田,認識幾種常見的果樹和農作物。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果園裏果樹,鼓勵幼兒大膽地説出各種果樹的名稱,外形特徵。

(2)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農田,説説:農田裏的農作物是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並向幼兒做簡單地介紹:秋天到了,除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成熟了,許多農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黃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穀,還有一朵朵可愛的棉花、圓圓的大南瓜。

(4)、豐富幼兒關於農作物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3、瞭解秋天農民的工作,知道要愛惜糧食

人們在果園裏或農田裏做什麼?水果從果樹上摘下來後,怎麼辦?人們是怎樣從農田裏收割農作物的?然後又是怎樣加工的?

4、音樂活動《逛公園》並嘗試進行仿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難點: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活動反思: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課文,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讀書氛圍,適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鼓勵、等待與欣賞中,學會閲讀,使閲讀理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徵,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為此,開課伊始,我巧妙設置懸念,讓學生帶着好奇心從顏色絢麗的樹葉,瞭解秋天的季節特徵,貼近生活,感受秋天。

小百科: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温帶的秋季在8月23日(處暑)~11月20日(小雪);南温帶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滿)。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至立冬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春天在户外活動的樂趣。

2.激發創作潛力,鍛鍊動手能力。

3.感受風力大小對有關風的玩具的影響。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用語言描述春風的特徵。製作各種風的玩具。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製作風箏、風車的材料和工具,如紙、水彩筆、竹條、線、剪刀、礦泉水瓶、塑料袋、報紙、細線、小竹條、透明膠、大頭針等等。

2.幼兒曾玩過的有關風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户外尋找春風,體驗春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輕輕的,細綿綿的,很飄柔,很温馨,很温暖,給人舒暢,讓人忘調煩惱,陶醉其中!感覺自己好象就是那陣春風!)

2.啟發討論:、

(1)户外玩什麼遊戲需要風兒的幫助?

(2)製作風車、降落傘等需要什麼材料?

3.製作玩具。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前收集的製作材料和工具。

(2)啟發幼兒和同伴一起製作風車、風箏、降落傘、飛機等小玩具。

(3)幼兒分成四小組,分頭製作其中一種小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4.和風兒做遊戲。

(1)幼兒在户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與風力、風速等的關係。

5.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風的玩具。

2.請家長利用休息天帶幼兒到户外玩風的玩具。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對春風的描述過程中,又説出了很多春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語言表述很清楚。在製作玩具的過程中,個別小組的孩子動手能力有點差,有很多孩子連剪刀都不會用。因為有些孩子是這學期剛剛入園接受幼兒園正規教育,在家都是在爺奶身邊,動手能力相對就很差。不過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老師就要注意以後在動手方面要對孩子們多做一些訓練。通過遊戲,孩子也發現了風力、風速與玩具間的關係。遊戲的興趣也非常濃。這節課收穫的確是很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

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

難點:能夠利用遊覽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活動準備】

動物園遊覽圖、彩色打印圖每組一張;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我們今天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園、你們想去嗎?為了方便我們參觀動物園、管理員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動物園的景點遊覽圖、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二、出示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

(一)先整體感知、然後分區觀察。

1、這張遊覽圖你們能看懂嗎?上面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區觀察:動物管理員悄悄告訴我、為了方便大家參觀、他們把動物們進行了歸類分區、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一共分為哪幾個區?

3、這裏除了有許許多的動物、你還發現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二)我説你猜:進一步熟悉動物場館在導遊圖中的方位。

1、教師通過不同場館的方位提示描述動物館的位置、請幼兒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按照剛才教師師範的方法描述動物場館的位置、其他幼兒猜。

三、實踐活動:

(一)找一找:老師指定某個動物場館、讓幼兒嘗試尋找到達的.路線、比一比誰找的路線短、為之後分組選擇路線打下基礎。

(二)畫一畫:按要求畫出指定遊覽路線。

1、提出畫路線圖要求:參觀動物園有許多條路線可以走、到底選哪條呢?為了增加遊戲的難度、要求每組的路線必須滿足所有組員的願望、而有線路不能重複走、還必須要經過兩個洗手間。

2、請小朋友六人一組進行自由結伴分組、並學會協商、誰負責拿筆記錄、誰適合作介紹。

(三)介紹各組的路線。

請每組選出的代表説出自己組走的路線、經過了哪些動物館。

四、延伸活動:

(一)你還在哪裏見過類似的平面圖?這些圖可以為我們提供哪些幫助?

(二)教師小結:生活中的平面圖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熟悉陌生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地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動內容選自《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大班主題活動《去旅行》。《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跟隨成人外出的機會增多、景區遊覽圖、場館佈局圖、安全逃生圖、小區路線圖等平面示意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幼兒能夠初步看懂這些平面示意圖既符合幼兒的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並有利於培養幼兒解決現實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意圖:活動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體地參與學習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幼兒與同伴的協商、合作能力是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因此本次活動還着重引導幼兒在遊戲化的學習使用動物園遊覽圖的同時、提供給幼兒嘗試協商、討論確定遊覽路線的實踐機會、提高幼兒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三點目標: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由於幼兒對此類知識少有經驗、因此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難點是能夠利用導遊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二、説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情境體驗法、設疑置趣法、多元整合法。

1.首先是情境體驗法。逼真的遊戲情境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活動開始就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説出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活動內容、孩子的已有經驗對這一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非常感興趣、這就首先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並且整個活動將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始終沉浸在“參觀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中。

2.其次是設疑置趣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通過有效提問、會使幼兒引發思考、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你能看懂遊覽圖嗎?獅子館在什麼位置呢?走什麼路線才能到達呢?一個個問題將孩子推到了探索的前沿、讓幼兒自己主動參與活動、探究發現遊覽圖的特點和作用、並學以致用、逐步深入。

3.最後是多元整合法。任何教育都不是單領域的、在一節活動中能夠給孩子最大程度的將各領域經驗知識互相滲透。此次活動不僅僅是單純對遊覽圖的認識、還在整個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空間方位、同伴協商、分工合作等因素。

三、説學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試一試等方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學會看遊覽圖、瞭解其作用、並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鍛鍊與同伴共同協商、合作的經驗及能力。

四、説活動過程

首先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參觀動物園、讓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興趣和參與的渴望。

其次出示動物園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使幼兒學會認真觀察圖片的每一個細節、並瞭解他們的作用。這環節重點讓幼兒知道:導遊圖中不僅有動物館的標誌、還有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場所標誌、使我們對動物園的整體佈局有了瞭解、給我們的遊玩帶來了便利。為了熟悉不同場館在遊覽圖中的方位、教師通過示範描述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空間方位的認知。

第三、在幼兒熟悉了方位之後、讓幼兒動手進行實踐。此環節重點讓幼兒掌握:有了遊覽圖、遊客就更加清楚自己想看的動物的具體方位了、進一步理解導遊圖的功能。

第四、在延伸部分、讓孩子們對平面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生活相結合、瞭解這些平面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便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一)在互相比較的過程中,關注自己與他人身體的異同。

(二)初步瞭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數字大小與高矮輕重的關係。

(三)快速積極思考,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獲勝。

二、活動準備物質準備:

木製長桌子2張、PPT、稱、尺子三、活動過程:

(一)比較的遊戲1.師: 我們今天來比賽,比比你們的身體,身體可以比什麼?高和……?

還能比什麼?胖和……?或者可以説是重和……?

你們已經把今天比賽的項目都猜出來了,我們今天一共有四項比賽,分別是高矮重輕。

(二)比賽規則:

規則一,每一項比賽每一組只能派一名選手來參賽。

規則二,比賽的選手必須是你們組裏的人自己商量選舉出來的,不是我選的,也不是他自己説的算的,是組裏都同意的,明白了嗎?就這兩個比賽規則,我們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三)身體的比較1.出示ppt(高)比誰高師: 商量一下,看誰上來比高?你們商量一下!為什麼派他?告訴我該怎麼比高?

(幼兒背靠背比高,選出最高者)2.誰能更高師:這樣比沒有什麼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賴皮。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測量高度師: 請一個工具我們判斷誰獲勝了。(出示捲尺)4.: 關於長短,尺子能告訴我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誰更矮師: 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們選誰,怎麼樣能變得比別更矮。給你們兩分鐘時間。

(幼兒嘗試並進行比賽)6.出示ppt(重)誰更重師: 該怎麼比重呢?

(第一遍嘗試,幼兒站上去比賽)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帶上物品去稱重)7.: 秤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具體有多重。

8.誰更輕師: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在秤上"變輕"呢?

9.: 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來讓秤上的數字變小。

(三)還能怎麼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恆。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隻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裏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為什麼?

c你們可以怎麼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反思:

開展此次長度守恆活動前,幼兒已經具有測量的相關經驗,對於測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結合前幾次的測量活動,依據幼兒活動的熱情,請幼兒繼續尋找生活材料,探討長度守恆的原理。

活動的環節很簡單:提出問題——介紹遊戲規則——請幼兒自由探索——總結操作的經驗。

為什麼要創設簡單的環節進行操作呢?我有幾點想法。

第一,幼兒已經具備測量方法的經驗,因此簡單的回憶和提出問題就能夠喚起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第二,大班幼兒已經具備獨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設情景或者遊戲式的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自主自願性,體現活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第三,為幼兒創設寬鬆的操作氛圍,給幼兒的思考留有足夠的空間,便於幼兒從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充足的操作時間發現幼兒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小百科:長度是一維空間的度量,為點到點的距離。通常在量度二維空間中量度線段邊長時,稱呼長度數值較大的為長,不比其值大或者在“側邊”的為寬。所以寬度其實也是長度量度的一種,故此在三維空間中量度“垂直長度”的高都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培養幼兒的運算能力。

2.激發幼兒學習10以內數字加法的興趣。

3.練習加法和組成,並能在生活中運用。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

難點:練習加法和組成,並能在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撲克牌5-6副,並將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示範玩法。

幼兒分成5人一組玩石頭,剪子,布遊戲,確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來指定也可以)。

二、基本部分:教師指導幼兒遊戲。

1.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輪流摸牌,每人摸5張。

2.從桌上的牌中再翻開5張擺放好。

3.確定出要湊的數目(如湊10)

4.幼兒觀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尋找是否有可以湊成“10”的牌(用兩張或三張牌湊成“10”均可)。

5.由能湊成“10”的幼兒出牌,並將湊成“10”的牌收為已有;不能湊“10”的小朋友可隨意出一張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後,再輪流摸牌,將手中的牌補齊始終保持5張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張牌。

7.根據以上規則繼續玩遊戲,最後得牌多的為勝。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分組按以上玩法進行遊戲。

活動延伸:在家庭或活動區中繼續玩此遊戲。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屬於遊戲型活動。這一遊戲,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定出要湊的數目,按對幼兒年齡特點,一般從5開始比較合適,以後逐漸增大到10;在遊戲中可啟發幼兒用多張牌湊出規定的數目如,3和2湊成5,也可用兩個2和1湊成5,以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兒的運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這節課也可以做減法遊戲,方法與其相反,另外,把這節課用別的教材來講也可以,如;用各種水果模型來玩也可以,反正,無論用哪種方法來講,幼兒理解而實際生活中運用每節課所學的內容,才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