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黃生借書說》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1.08W人 

 第一課時

八年級《黃生借書說》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瞭解課文內容。

2、朗讀,散讀,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多音字的朗讀,難句理解。

 教學重點:

朗讀

  教學步驟:

一、匯入。

(1) 者簡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號簡齋、隨園主人,清朝錢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詩人。乾隆時考中進士,曾任江寧 ( 今江蘇江寧 ) 等地知縣。辭官後居住在南京小倉山,築隨園,生活華奢。他的詩風格清新靈巧,大都描寫日常生活。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2) 作品簡介

1 . 內容: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人努力為自己創造學習條件,奮發向學。

2 .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二、掌握字詞,藉助註釋理解句意

1 . 注音

摩mó 俟sì 輒zhé 俸fèng 度guǐ

2. 詞句補釋

書非借不能讀: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好好地讀。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強從別人那裡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別人借書的人。夫,音fú。強假,勉強借來。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將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膽,憂懼的樣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撫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來掛在高處,收藏起來。“高”形容詞作“束”的狀語,“在高處”。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異日觀:姑且等到日後再來看吧。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異日,日後、將來。

故有所覽輒省記: ( 因為迫切地要讀書,又得不到書 ) 所以 ( 凡是 ) 有看過的就記在心裡。有所覽,有看到的。輒,就。省記,記在心裡。省,音xǐng,明白。

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薪俸花掉了,書籍買來了, ( 屋裡 ) 到處都堆放滿了。落落,堆集的樣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祿。

素鐔灰絲時蒙卷軸:白色的蠹魚和蟲絲常常沾滿了書卷。素鐔,指書裡的蠹蟲。灰絲,指蟲絲。

今黃生貧類予:如今黃生像我 ( 以前 ) 一樣貧窮。類,似,像。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只是我把自己的書拿出來同別人共用,這和張氏吝惜自己的書 ( 不借給別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動詞,同別人共用。吝書,捨不得 ( 把 ) 書 ( 借給別人 ) 。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既然如此,那麼我是實在不幸而遇到張 ( 這樣的吝嗇鬼 ) 。然而,既然這樣,那麼……。固,本來、誠然、實在。

3 . 辨音

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覽輒省記 shěng 節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鐔灰絲時蒙卷軸

4. 辨義

子不聞藏書者乎 你

子孫棄者無論焉 兒子、兒輩

然天子讀者有幾 然而

非獨書為然 這樣

非獨書為然 是

若業為吾所有 被

為一說 作、寫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 接著,這以後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 這樣說來,那麼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表強調語氣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地

子孫棄者無論焉 表感嘆語氣

必高束焉 指代書,也可理解為表感嘆語氣授以書而告之曰 代指黃生

吾不得而見之矣 代指書

少時之歲月 的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獨立性

 二、讀課文。

1 . 讀課文,領悟語旨。

①散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②抽查誦讀情況,重在指導讀出語氣。

③領悟文旨 —— 論述借來的書才能認真讀的道理以勉勵黃生勤奮讀書。

2 . 讀課文,體會語脈。

①首段開門見山,結尾簡明扼要,前呼後應,點明寫本文的緣由。

②中間三段論述“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結構嚴密,層次清晰。首先列舉藏有書者不讀書的例子,再以生動的筆法描繪讀自己書和讀借來的書的兩種不同心理,論述“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最後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和體會,印記“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

 三、佈置作業:將文中加點詞的練習做在練習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就課文內容質疑。體會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觀點,背誦課文,並能夠領會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一、讀課文,品味語詞。

①第二段中兩個反問句語氣和作用,如將它們改為陳述句,效果有何區別 ?

②“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 ? ”與“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詞義相同否 ? 是否都應重讀。

③“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中去掉“惴惴焉”如何 ? “摩玩”一詞表達什麼感情 ?

④“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句中“嘆”與“惜”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 為什麼而“嘆” ? 為什麼而“惜” ? 這句話表達作者什麼感情 ?

⑤“然則予因不幸而遇張乎,生因幸而遇予乎 ? ”中“然則”一詞刪去有什麼不好 ?

⑥為了論證中心論點,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作了對比,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

4 . 讀課文,感受語情。

重在體會作者運用多種句式來加強語氣,表達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語言的感染力,與作者情感達到共鳴。

因課時有限,背誦可放在課外。因議論文的背誦較記敘文背誦難度更大,教師應作必要的指導。可採用線索記憶法或分層消化法進行記誦。

 二、本文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 第1 - 2段 ) 就黃生借書一事,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接著用擺事實、作類比等方法,列舉藏書不讀書的情形進行論證。首句是統領句,指明以下的話是對黃生說的。

第二部分 ( 第3段 ) 寫自己年幼時和做官以後的切身體會,再次說明“書非借不能讀”,這是用談體會的方法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第三部分 ( 第4段 ) 拿黃生與自己相對比,向黃生提出希望,勉勵黃生珍惜有利條件,勤奮讀書。

第四部分 ( 第5段 ) 照應開頭“授以書而告之”,結束全文,進一步表示對黃生的期望。

 三、質疑討論,理解中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