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記敘文作文

外婆記敘文

本文已影響 3.07W人 

相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記敘文,記敘文是通過生動形象的事件來反映生活、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寫這類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外婆記敘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婆記敘文

外婆記敘文1

外婆去世已經20餘年了,年年清明節隨着周邊的人們祭祖掃墓,我都會想起她,但我未曾有一次去祭拜那一抔黃土,我雖然忽略了形式,可我的懷念是真切的。

外婆的樣子我是終身難忘的,小小的身軀,不停的勞作,生兒育女五人,三個舅個個高大結實,其體格足足超過她2倍還多,我娘和姨也比她高出一個頭,由於父母輩們忙,幼小的第三輩們又是外婆呵護長大,特別是我父母長期外出勞作,我的童年是在外婆的懷裏度過的,我常想:外婆爲什麼這矮小呢?後來才知道,外婆15歲嫁入婆家,弱小的身軀過早承載着終年勞苦,他幾年都難得回一次孃家,過早失去親情的呵護,把自己的一切有限的能量奉獻給了本也屬於他的大家庭,看到現如今大、中學的健康結實、陽光快樂的女孩子們,我也很自然慢慢的得到答案。

在外婆生活的年代,家庭並不富有,但是典型的傳統家庭,姥姥(外婆的婆婆)雖然是信佛的善良的老太,但他骨子裏承襲着舊式長輩的威嚴,幺三喝四的,自由自在優哉遊哉着抽水煙品熱茶,家裏的上下打理全是外婆一把手,而且在家庭裏無任何話語權,更別說和丈夫和長輩理論了。待到外婆做婆婆的時候,世道變了,舅娘們早已不是舊時兒媳的作派,可憐的外婆只有小心謹慎才能相迎好的臉色,更不用說有如自己婆婆的長輩尊嚴了。這一切是時代的進步和變化,又能怪誰怨誰呢?

姥姥活到了86歲,一直外婆料理陪護,在外婆70歲的那年纔算是做完了兒媳。

晚年的外婆因爲真誠執愛、緘默勤勞、忍讓豁達,贏得晚輩們的愛戴和尊敬,在晚輩們簇擁下幸福的活到了83歲,作爲晚輩的我,從未聽到她對自己艱苦的.訴說,好象一切是那什麼順其自然。在外婆彌留之際,當我趕到外婆的身邊,她已經不能說話了,只是用眼睛看着我,流露出微微的笑意,握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放棄,似乎有很多話要說,當我說買了她喜歡的乾果,她努力的搖搖頭,表示是已經吃不下了,我要給她錢,她依然是搖頭,意思是已經用不着了……

外婆默默的去了,有如一滴水落入泥土,帶走了她一生勞苦的經歷、苦澀無奈的眼淚以及她哺育的後代的成就感。她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和遺願,唯有的是給後人留下的關於她的記憶。但她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生,包容了應該和不應該的人情世故,擔當了應該和不應該的責任重負。

現在,我也是做外婆的人了,和我的外婆一樣,也只能誠服於世界的某一個時代,不懈的包容着,擔當着。同時,又在對比中珍惜屬於自己的幸福,在類比之中承載屬於自己的責任。正是因爲這樣,世界才生生不息,繁衍傳承。

外婆記敘文2

有一天,外婆對我說:“人老了,心不能老。我看你們這些年輕人,出門付錢不帶錢包,乘地鐵不用交通卡,看節目不用電視,看時間不用手錶,一部手機全搞定,多方便,我也想學!”我想,好啊,學用手機就從學用微信開始吧。

我拿出爸爸給外婆買的新手機,下載了一個名叫微信的軟件,指着圖標對外婆說:“這個就是微信的圖標,只要點擊一下這個圖標,就可以打開微信了。”“好像很有趣的樣子嘛”外婆用食指重重地按了一下,“咦!爲什麼沒反應?”原來,外婆已經習慣了使用老式的按鍵手機,換到觸屏就改不過來了。我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給外婆演示,就像外婆在我小時候一遍一遍耐心地攙着我學走路那樣,教她輕輕地觸摸圖標。終於,外婆學會了怎樣進入微信,註冊好微信號之後,我們正式進入了使用微信的階段。

我先教外婆加好友,示範了一遍,添加我爲好友,然後對外婆說:“你自己試一下吧,可以加媽媽爲好友。”可是,外婆畢竟年紀大了,記不住那麼多的步驟。我就拿起了自己的手機,我做一步,外婆跟着做一步。看着外婆一臉茫然的樣子,我拿來一張紙,在上面連寫帶畫,把加好友的步驟都寫上了,然後把它貼在手機殼上,對外婆說:“我先去做作業,你照着試試吧。”過了一會兒,外婆興奮地來找我,她終於照着這個辦法,把爸爸給添加上了。看到外婆終於學會了加好友,我情不自禁地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然後,我又教會了外婆看朋友圈——她第一時間就查看了我的朋友圈,看到了我每天都在學習古文和英語,對我讚不絕口。之後我又教會了外婆發紅包、發表情、發照片……現在,外婆已經成爲了微信“達人”,我的平板電腦裏整天響個不停,外婆一會兒發來一個“你好”的表情,一會兒又傳來一張她和外公在雲南旅遊的'照片,一會兒又彈出一個“學業進步、天天向上”的紅包。

我一開始以爲外婆已經這麼大年紀了,沒想到外婆卻靠着她“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學會了使用微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還要教會外婆使用更多現代化的工具,和她一起“遨遊”信息化的海洋。

外婆記敘文3

我長這麼大,就去年才見到一次外婆。按理說,我們落戶在外婆家,應該和外婆朝夕相處啊,怎麼會去年才見到她呢?這有點情理不通啊!

聽媽媽說,外公去世沒多久,外婆就離開媽媽,去到在廣州工作的舅舅那裏去了,如果在家,無形中她就會想起去世的外公,心裏會難過的。所以舅舅就讓她離開這裏。她只好丟下剛高中畢業的媽媽,那時媽媽剛下學,對什麼事都感到困難,沒辦法,外婆爲了鍛鍊媽媽的自理能力也只好遠走高飛。再說,舅舅也需要她照顧孩子,所以這一走就走了二十多年,直到去年她纔回來。我纔有機會見到外婆的模樣。

外婆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還那麼硬朗,上樓比媽媽都利索。媽媽上樓時累得氣喘吁吁,中間要停下來幾次,而外婆一口氣上到五樓,而且像走平地一樣,我真佩服外婆有個好身體!沒回來之前,媽媽就說:“你外婆今年已經八十一了,咱住那麼高她怎麼上得去啊!”聽了媽媽的話,我印象中感覺外婆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柱着柺杖,弓着腰,走路踉蹌的老太婆。沒想到她一回來竟然毀掉我心目中的映像,不僅腰不弓,走路還很利索。看來媽媽的擔心是多餘的。

外婆不僅身體好,而且腦子還不糊塗。沒事時,她和我一起看電視,看了後她講得頭頭是道,讓我這個高中生也感到自愧不如。有時不想看電視了,她就和媽媽聊家長,聊的都是媽媽小時候的事和外公在世時的事。說到高興時她就開心起來,說到動情時她就留下傷心的淚。尤其是在聊到我的外公時,她對外公很感激,說外公很勤勞善良老實,節儉,對人很厚道,左右鄰居都說外公是個大好人。沒說到這時,她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外婆感到最遺憾的事就是外公沒享一天的福,辛辛苦苦把五個孩子都扶養大,他就離開人世了。每次外婆說到這她眼眶就紅紅的,然後就唏噓不已。我能看得出外婆很愛外公,對外公有種愧疚感。因爲她認爲苦都讓外公吃了,福都讓她自己享受了。

外婆不同於農村的.老人,她的耳朵最好使,你小聲給她說話她都能聽得見。有次,我小聲給媽媽誇獎她,她就聽見了。,哈哈大笑說:“你們在說外婆的’壞話’啊!要小心喲!我耳朵很靈的啊!”奶奶還沒外婆年齡大,給她說話就得大聲給她說,她才能聽見。

外婆最大的特點就是愛乾淨,只要她看見屋裏有什麼地方髒,無論如何也要把它拖乾淨。外婆身上的一切優點都是老年人無法擁有的。她不像老年人,像箇中年人!

外婆雖然回來兩個多月,但我感覺那段日子過得好快!和外婆相處的日子裏我感到溫暖快樂,更主要的是從外婆身上我學到了好多東西。在外婆離開我們去遠方時,我依依不捨地含淚向她揮別!

外婆這一走不知何時還能再回來?

外婆記敘文4

親情親情是一棵青青的小草,沐浴它的是充滿着愛的雨露;親情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照耀它的是充滿着愛的陽光;親情是一棵常青樹,澆灌它的是出自心田的清泉。也許平常你感覺不到親人們對你的愛,可他們卻時時刻刻關愛着你,並且不曾要求一點點的回報,這就是親情的偉大。說到親情,外婆的臉龐不由得浮現在我的眼前,一股暖流也隨之涌上心頭,那令人感動的片斷(段)也歷歷在目。去年冬天,爸爸媽媽去外地了。外婆就義不容辭地來到我家,負責我的衣食住行。在外婆照顧我的那段日子,牀頭的鬧鐘壞了,但我從未遲到過。是外婆,每天早上,頂着嚴寒,買好早飯,叫我起牀。外婆爲了我,多少天都沒睡個安穩的覺,總是在半夜裏開燈去看鐘點。記得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晚上,由於連續多日的體育訓練,我的腿又酸又痛。躺在被窩裏,腿伸也不是,蜷也不是。我不想讓外婆知道,便強忍着痛,手悄悄地捏着那痠痛的腿,不停地翻動着身子。我的翻來覆去還是被細心的外婆發現了。外婆坐了起來問:“你怎麼了?哪不舒服嗎?”我終於憋不住了,強忍的淚水奪眶而出,“我的腿又酸又痛。”“別哭,我給你捏捏,一會兒就好了。”外婆那雙粗糙有力的手,在我腿上不停地揉捏着。漸漸地,我可以感覺到:她那雙佈滿老繭的手已有些精疲力盡了。“外婆,我的腿已經好多了,您快歇着吧。”我連忙說。她卻笑着說:“反正我也睡不着,我再給你捏一會兒。”

就這樣,外婆把我的腿攬在她的懷裏,用她那雙充滿溫暖的手繼續爲我揉捏着。望着外婆那滿頭的銀髮和臉上那深深的`皺紋,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趕緊把頭側向另一邊,生怕被她發現。我就在親人的關愛下,慢慢地睡着了。不知過了多久,我一覺醒來,發覺自己的腿還伸在外婆的懷裏,她還在爲我揉捏着。外婆那佈滿皺紋的臉上充滿着疲憊,眼睛也有些紅腫。當時,我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終於明白了,親情是無私的,親情是溫暖的,親情是偉大的。得到愛的人是幸福的,付出愛的人是偉大的!親情的流露無需理由,無需驅使,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自然地體現出來,爲人們所感動,所珍惜。

外婆記敘文5

“外婆的澎湖灣啊……”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了我的外婆。

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媽媽很早就起牀了,因爲今天要回老家看外婆。很早媽媽就在我的房門口叫我,讓我跟她一起去。我躲在溫暖的被窩裏,心裏一百個不願意,後來在媽媽的勸導下,我才起牀和媽媽一起出發。

陽光四射,涼風吹在身上,感覺身體清涼,車子經過了山路十八彎,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纔到。遠遠看去,我發現外婆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了。泥濘的小路,簡陋的房屋,對從小在城裏長大的我,自然對鄉村的東西有着種種的不適應,所以全程我都像一隻小雞一樣,躲在媽媽的後面。見到外婆後媽媽把我推到外婆前,我看到外婆的銀髮就像在陽光下閃爍着星星般的光,一雙龜裂的手拉住我幼嫩的小手,臉上漾幸福的笑容!

匆匆忙忙吃過午飯,媽媽和外婆聊了聊家常,轉眼已經是傍晚了,夕陽西下,天邊一片霞光。“今晚別走了,在家裏住一個晚上吧”,外婆拉住媽媽對媽媽說道。“不了,媽,明天家裏還有事,改日再來看您吧!”這正合我意。外婆又說:“那就吃完晚飯再走吧!”於是外婆又進去廚房準備了一大桌子的菜,吃飯時外婆又是給我夾菜,又是給我盛湯,又在我旁邊嘮叨,讓我感覺吃個飯就像是犯人一樣,根本不自由,所以我真想早一點離開。

吃完晚飯,我們就要回家了,我心裏特別的'開心,我趕快坐上車,此時我看到了外婆雙手提了一大堆的東西往我們的後備箱塞,裏面有外婆自己種的菜還有很多土特產!車子要啓動時,外婆在車窗外一隻手拉着我的雙手,另一隻手則搭在車窗上,對我又是一陣嘮叨,“韓韓啊,你在學校要好好學習,要吃飽飯……”我突然覺得這不是嘮叨了,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

車漸行漸遠,我往車外看去,外婆依然站在門口,目光跟隨我們的車一直在張望……看到外婆那孤獨的身影,我鼻子一酸,眼淚就像斷了鏈的珍珠,順着臉龐滴落了下來!外婆的背影漸漸模糊了,我朝外婆叫到:“外婆,外婆,請等等我,我下次一定再來!”

雖然我一直生活在城裏,可外婆卻一直住在我的心裏!轉眼一年又過去了,春節時我一定讓媽媽帶我去外婆家!

外婆記敘文6

她,並不是明星,不是名人,只是一位退休在家的普通老人。她,文化不高,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渾身有一種拼勁、闖勁。她是誰?她就是尊敬的外婆。

外婆個子不高,頭髮微卷,眼睛雖不大,卻透露出一種精簡、幹練的光芒。外婆天生大嗓門,吼一聲,“天搖地動”。臉上因歲月變遷留下了N條皺紋。走到哪裏,臉上總掛着淡淡的微笑,給人一種親和、平易近人之感。她有一雙充滿魔力的手,手中總會誕生不少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外婆的“拙嘴”

外婆,從小家境貧寒,所以學業一度中斷,自然不會說變通話。但如今,國家出臺了“推廣普通話”的政策,外婆十分熱情,便拜了我與哥哥兩位“資深”教師爲她教授普通話。次日,我們倆便“走馬上任”了。

外婆十分勤奮,跟着我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地學着“aoe,bpmf……”一個一個認真地記憶着。那股認真鑽研的刻苦精神不言而喻。但是,她未持之以恆,學習一會兒,便沒有了耐心,後來,她索性將書一丟,又去忙她的家務去了。

傍晚,夕陽西下,該吃晚飯了。外婆考慮到天氣熱。煨了一大鍋綠豆湯。待爸媽下班歸來,她一邊從廚房內端出綠豆湯,一邊喊道:“六(綠)豆湯來了!”外婆語出驚人,這句話也成了我們茶餘飯後長盛不衰的`笑料。

外婆的巧手

外婆的手,飽經滄桑,佈滿了像絲瓜莖般的皺紋,但就是這雙手,爲我們做出了許許多多的美味佳餚。什麼南瓜餅、餛飩、湯圓……令人一想起就垂涎三尺,心馳神往。放晚學回到家,方圓幾米都能聞到那令人脣齒留香的美味,不置可否,這又是外婆在張羅美食了。

外婆的善心

外婆有點迷信,她信佛教,提倡我們多做好事,積德行善,誠懇待人。若在沿街行走時遇到那些乞討的不健全的人,總會讓我遞上幾枚硬幣,爲他們潦倒的生活獻一份力量。

這就是我的外婆,有些幽默,心靈手巧,心地善良,與她生活在一起,我們倍感幸福。

外婆記敘文7

自外婆去世之後,她的大多數物品都送給別的人了。一年多來,剩下的東西也愈來愈少了。

偶然走進外婆的房間,再看看牀底下。牀底下的東西不多,也就是一個保險箱,一個沾滿灰塵的風箏,還有一個外婆曾經用來放毛線球的袋子,看我那個風箏,兩三年前用過的吧。

拿出那個袋子,外婆原本那些尚未完工的毛衣和毛線球大都沒了,袋子裏有一件織了一點點的毛衣,還有一個外婆曾經用過的'毛線小袋子。拉開袋子的拉鍊,裏頭真是什麼都有:小本子,紙條,梳子,可惜我沒細看本子裏寫了什麼。因爲我想找小玩具。你不信裏面會有?呵!那可不對。我已經找到了它——梳着兩條麻花辮,穿着一條紫裙子,和我家裏聖誕樹上的一個娃娃一模一樣!看來,在進icu以前,外婆還依然記得我。

那位有卷卷的頭髮、會織毛衣、會燒豬髒粉的老人——我的外婆,留下的除了那個袋子和袋子裏的東西,她還留下些什麼?衣櫃裏的衣物早已消失,曾經放在牀頭那本她還未看完的書也與她一起化爲了灰燼。留在那個老房子裏的還有些什麼呢?只有一張張舊照片和她種過的一盆盆老花了……

外婆記敘文8

她,那忽閃忽閃的眼睛透出叛逆的光,那小嘴不是在嚼就是呈現一個圓(在大聲哭)。“她還小嘛,媽媽在臺灣,只有我一個人照顧她。孩子真是麻煩,如果她媽媽早點回來,我就兩袖清風了。”這小女孩的外婆說着。

小女孩每晚半夜吵着外婆,要她揹着才能睡着,要她哄哄,喂東西吃。“孩子是這樣的,不要怪她,辛苦是辛苦,但沒有辦法,誰叫她從小就沒有多吃媽媽的奶水呢,長得也這麼瘦,怪我啊……”她外婆是這麼說,她很少罵小女孩,遷就她,也許是把她寵壞了吧。小女孩愛哭就哭,想吃就吃,想耍就耍,不要就不要,是那麼我行我素。不知嬰兒的我是怎樣的,也許沒有她那麼頑皮吧。

哎,外婆她忙着幫小女孩換衣服,手裏拿着奶瓶,手還夾着一些舊得辨認不了的玩具。並不是小女孩把玩具弄壞了,是因爲外婆是農村的,貧窮出身,哪裏像小女孩媽媽那麼富裕呢?要有車就車,要什麼都可以。小女孩見慣外婆,其他人想抱她,看都不看。如果強行要抱,那就使出絕招——大聲哭啊。外婆以此爲豪,總說外孫女只喜歡我,到時候會不會跟媽媽我也不知道。

聽人說,外婆要照顧小女孩三年。因爲女孩媽媽工作忙,到時候就接她回去臺灣住洋房,讀好書。小女孩還會留戀這個小城鎮嗎? 小孩子是懂靈性還是自私呢?或許小孩子本來就不懂事,我就是個例子。但難道一點也不思念外婆嗎?外婆是說過很想孩子回到媽媽那裏,帶小孩難道不辛苦嗎?但離開的'總要離開,小孩走後,外婆打去臺灣很多次了,但小孩說不想回到外婆那裏。是啊,那裏環境好,住得好,舒服嘛。外婆也是傻的,小孩最終要和媽媽在一起,還是放手吧。孩子不會那麼重感情的,人還小,外婆就不要再想她了。您不是說過帶小孩辛苦嗎?那就輕鬆了。您應該得到解脫了,不要再打開心靈之門吧。留戀過去那開心的日子嗎?在您生活當中是因爲小孩的笑聲而更絢麗嗎?老人是這樣,誰不想有人陪呢?如果我老了,我想可能不會那麼頑固,但人也是有感情的,我不是動物,不可能不想念親人的。 人間親情好在,好好珍惜。我知道小女孩不會再回來我們這個小城鎮,那打個電話過來吧。我沒怎麼和你玩過,我們做個朋友,好嗎?我想我得讓你知道外婆是多麼愛你,我會盡我的能力讓你知道親情。

老人坐在公園的小凳上,旁邊有着落葉一堆。這也是比詩中描繪的更淒涼吧,那是因爲老人孤獨的心。她真的期待着小孩長大後回來找她,對她說一聲“外婆,我回來了……”

外婆記敘文9

我的外婆他是我心目中的超人,她不像一般的外婆在家裡織毛線呢!而是每天就像陀螺一樣在家裡做這個做那個,也成為家裡的家庭主「嬤」。

每天一大早清晨,外婆和外公一起到秀山公園打太極拳,每天打的太極拳內容都不一樣,有打棍、打棒、打扇、打拳和打劍。外婆說,打太極拳不但能鍛鍊身體,而且還能交到許多的朋友,真是一舉兩得。外婆對打太極拳很有興趣,所以在去年去報名成為太極拳教練,經過一番苦練,他終於拿到夢寐以求的教練資格了,我真佩服他「想做就去做」的精神。

有時候,外婆會做一些小玩意兒,逗我和妹妹眉開眼笑。有一次外婆拿了一隻在樹葉上的蠶寶寶,我嚇了一跳我想:「外婆怎麼可能隨便撿了一隻蠶寶寶呢?」

謎底揭曉,原來那是用衛生紙做成的,真想不到外婆一大把年紀了,還會搞「笑」果。他也曾經利用毛巾做成狗、用碎紙做成天燈吊飾。

外婆有時候也會到慈濟做志願者,最近他成為慈濟大愛媽媽的一員,到學校去講故事,告訴大家有許多人因為有一些人因為受到一些特殊的原因,像是謝崑山等人……但是他們還是堅強的'走下去的真實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告訴大家要惜福。

我很高興我有一為琴棋書畫,老當益壯的外婆,他會教我許多知識,也為家裡添加許多歡樂的氣氛。成為我體育的教練、烹飪的師傅、美術的專家、品格教育的老師等。

外婆記敘文10

我懷念外婆家的田埂。

遠遠地看,它像大地之間一條青色的分界線,四季各有不同,我的每個小長假幾乎都在那度過,所有的激情都被它充滿,當然我就如同它的精靈,認爲夕陽下的蜻蜓是理所當然的,一旁嬌豔的花是理所當然,飄過的炊煙是理所當然的,遠處的竹林裏的鳥兒的啼鳴聲是理所當然的.,小池的魚兒是理所當然的。我那純真,無知的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理所當然地屬於我們。

那是我充滿歡樂,有趣的天地。我們在那嬉戲,打鬧,追跑,不知不覺地融入了一體,記憶裏,我們從早晨就開始放風箏,跟着小夥伴一起牽着線在田埂上追跑,在田埂上旋轉跳躍,我漸漸深入在自我歡樂之中。可能是在過坎時,沒長眼睛的我腳一滑,那深深的印記,印在了我的腳上就如同田埂的擁抱一樣。

我在田埂上製作了我的第一個仙女花環。我坐在田埂上,望着遠方,閒着沒事的我便揪起一旁的藤蔓辮起來,之後在插上獨有的野花。一個獨一無二的仙女花環就完成了。戴着花環,我覺得自己變得更像田埂上的精靈。

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蹟,以爲這田埂永遠地停留,以爲這裏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一切變化地那麼快。隨着拆遷,那我以爲理所當然的田埂早已消失。那充滿童真,歡樂的地方也消失了。每當再次路過那,總能勾起我的回憶,但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那,理所當然屬於我。屬於我們,而且永遠。

外婆記敘文11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每個星期天的早上,聽着這首《春天的故事》,坐在舒適的車子裏,去探望我那親愛的外婆,已成了我們一家三口雷打不動的節目。我好喜歡我的外婆,雖然外婆的年紀一年年的大起來了,可她的能幹勁比起當年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不僅是我們家綠色食品的定點供應站(你瞧:每次去外婆家爸爸準能裝回滿滿一車外婆親手種的蔬菜),更給力的還是外婆自創的“甲骨文”呢,我正試想着幫她老人家去申請這項專利,告訴你噢,我外婆可從來沒上過學,不識字,更不會寫字,那她怎麼會寫“甲骨文”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也是個星期天的早上,我一進外婆家的門就看見外婆坐在電話機旁,胡亂的在紙上畫着什麼,當時我也沒在意,到中年吃飯的時候,外婆突然想起什麼,對我媽媽說:“對了,今天有你的一位老同學打電話來找過你,她叫……姓什麼來着?等等。”外婆說着就叫我拿來電話機旁邊的小本子。只見外婆打開本子看了看說:“噢,對了,她叫李佩劍。”咦,以前一直聽媽媽說外婆是不識字的呀,外婆是什麼時候偷偷學的呀?我一把搶過外婆手中的本子,想看個究竟。我翻開本子,一幅奇特的畫進入了我的眼簾:一個大大的鴨梨,在梨的腰上繫上的一條皮帶,皮帶上扣着一把寶劍。“這是什麼呀?”我左看右看,還是沒能明白,外婆笑咪咪的指着上面的畫說:“你看,梨頭代表姓“李”的,腰上別了一把劍,那不成了李佩劍了嗎!”“啊!”我先是一楞,繼而大笑起來,外婆可真有您的,您的“甲骨文”可真太有創意了!我一邊大笑,一邊迫不及待的繼續欣賞起外婆的這本名著來,我看一頁,外婆給我解釋一頁:這個嘴巴張的老大老大的是“老張”,下面這張嘴巴張的小小的是“小張”。“那個畫着羊頭並留着長鬍須的`叫老楊,沒有鬍鬚的叫小楊……”!外婆一邊比劃一邊講解,我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不禁暗暗佩服起我的外婆來:外婆可真聰明呀,她這些“甲骨文”可真是太有創意了。

對了,聽了“甲骨文”的事件,還得告訴你一件“名演員”事件,外婆現在可是村裏老年文藝說唱團裏的當紅大明星,擁有着一大批的“粉絲”,只要村裏有活動,那肯定是少不了我外婆的,尤其是外婆和村裏30多個老爺爺老奶奶組織的扭秧歌舞蹈特有名,不信您睢,在他們的“夕陽紅”活動中心還高高掛着他們獲得的榮譽獎盃呢。自這個活動中心成立以來,外婆的業餘生活過得特豐富,什麼曲藝隊、花棍隊、彩扇隊、老年迪斯科隊,外婆都能跳得遊刃有餘。

看着外婆的身板越來越硬朗,腳步越來越矯健,皺紋越來越舒展,我真是越來越喜歡,越來越喜歡這變化。記得外婆以前經常和我講起關於她當年的“故事”:炎熱的夏天,伴隨你的只有一個吱吱呀呀響的電風扇,所有人穿的衣服樣式、顏色都一模一樣,整個小村就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每天傍晚爲能搶到一個好位,你要趕在天黑之前拿着小板凳去佔位……這些情景對我來說就象是在講故事,可對外婆來說這卻都是親身經歷。那是什麼使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聽媽媽說,是改革開放把我們的小鎮從原來的道路不平、路燈不亮變成如今的馬路寬闊、路燈似星的花園城市。

是呀,改革開放好,祖國萬象新,家家住樓房,生活奔小康。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我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祝願我的外婆身體健康,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外婆記敘文12

我不常去外婆家,所以每次我一回外婆家,外婆就會做很多菜。有時做羊肉湯,有時做魚湯,還有時會做雞湯,其中我最喜歡雞湯了。

外婆家養雞,每次我一回去,外公就會殺一隻雞。細心地用開水燙去雞毛,然後燒火開始煮,外婆不用小鐵鍋煮。而是用他家的大鐵鍋架在柴火竈上煮。雞湯太香了。連我在客廳也能聞到,我立馬朝廚房跑去,一邊流着口水。一邊盯着外婆正在煮的雞湯,問道:“外婆可以喝雞湯的嗎?”“還不可以哦,雞湯要煮久了才更香。”外婆笑着答道。說完才又開始忙碌起來。

看着外婆忙碌的背影,我感受到了世界上最深的愛,外婆做的一碗雞湯。

在吃飯時,我狼吞虎嚥,還喝了三碗雞湯,雞湯的味道香濃甜津,真是太好喝了,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外婆做的一碗雞湯。外婆笑眼彎彎,慈祥地爲我擦去嘴角邊的殘渣,笑道:“乖孫啊,慢點喝。”那聲音就像是微風輕撫臉頰,就像是月光劃過琴絃,讓我心裏既溫暖又舒適。

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會把它牢牢的記在心裏,雞湯的味道,回味無窮。

外婆記敘文13

微笑像雨露滋潤着小草,微笑像太陽照耀着藍天,微笑像春風撫摸大地……

生活中,我見到許多人對我微笑,我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應該是外婆的微笑。

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膝蓋和胳膊肘磕破了皮哭鬧不止,爸爸媽媽怎麼哄也沒用。後來,外婆聽說後急匆匆趕來,還帶了一盆親手做的紅燒肉,笑眯眯的對我說:“乖,吃點肉補補吧,越跌越長呀,男子漢不能哭鼻子。”看到紅通通的紅燒肉閃着油汪汪的光澤,聞着香噴噴的肉香味,我似乎不怎麼疼了,點點頭大口吃起來。外婆高興地看着我吃肉,佈滿皺紋慈祥的臉上,笑得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放假了,我總想睡懶覺,當我睡眼惺忪地走向餐桌時,外婆總會微笑着對我說:“我家的懶羊羊終於起牀了,快刷牙洗臉吧。”看着外婆親切和藹的笑容,我不好意思地跑進衛生間,迅速地搞好個人衛生。

當然,外婆不是一味的寵着我,當我因爲一時取得好成績,翹起驕傲的小尾巴時,外婆會笑眯眯地把我摟在懷裏,一邊往我嘴裏喂水果,一邊說:“滿瓶子不響,半瓶子哐當,寬闊的河是平靜的,博學的人謙虛的。你名字裏的.遜字就是要你謙遜上進,做個博學廣識的人啊!”這時,我會不好意思擡頭看外婆微笑的臉。

外婆的微笑一直伴隨我成長,給我關愛和激勵,我愛外婆的微笑……

外婆記敘文14

我們現在的小日子過得很舒心,什麼也不用操心,只用好好讀書就行了。外婆小時候則不然,不僅要讀書還要幹活。

外婆小時候的手,像樹皮一樣粗糙,她一放學就得去田裏挑羊草,晚上做好飯要先給老太太餵飯,因爲老太太手腳不方便,只能躺在牀上。等伺候完了老太太,還要等公公回來才能用晚餐。然後是洗碗,洗好碗纔好寫作業,常常寫到很晚,早上5點鐘左右她要爬起來洗衣服,然後買菜,做早飯,一切都做好了才能去學校上課。如果換做是我,估計不是累死就是離家出走。

我們現在每天在飯桌上都可以看見魚、肉、蝦,可是外婆小時候都吃些什麼呢?原來外婆那時候飯桌上最多隻有一個雞蛋,除了過年幾乎天天都喝玉米粥,再炒一盆炒青菜,很少能吃到肉,而且他們吃飯每一次都吃不飽。如果我生在那個時候,我一定會叫苦連天的'。

我們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到可口的零食,可是在外婆那個時候哪有什麼零食吃啊,最多跑到田裏摘兩個茄子吃,或者到地裏挖兩個芋頭解饞,有時拔兩顆三葉草杆含在嘴裏。

唉,外婆小時候真是可憐啊!我的童年比她的童年幸福一百倍。

外婆記敘文15

我最後一次看到外婆正是在去年的今天。她躺在那口紅漆的棺木裏,素面朝天,四肢併攏,穿着一套黑色的壽服,眼睛閉得死死的,兩側的面頰儘管有些浮腫卻是深陷的樣子,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脫光了牙齒的老人,一頭蒼白的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整個一副非常安詳的樣子。我跟着家裏人披着白色的孝服盯着她老人家轉了幾圈之後,棺蓋便永遠的釘死了。幾天後,我們便將她送到了山上。當然,按那邊的禮俗我們爲老人家舉行了一個最後的葬禮。

外婆一生活了七十多歲,生了四男四女,膝下兒孫滿堂。我的母親排行老三,而我則是這一支的獨子。但我的表兄妹卻有很多,其他的姨舅家很少有像我父母這樣堅決貫徹計劃生育的。所以,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如果一家人全部到齊的話,全家吃飯至少要四大桌才能解決問題。現在,我們這些孫輩們也都開始成家立業了,第四代也已經產生。如此一來,在她這位老太婆的名下足足發展了四十多個人,完全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加上大舅曾是80年代的大學生,現在又是企業的老總,所以外婆家在當地的村上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了。這一次老人家仙逝,自然要把葬禮風風光光、體體面面的辦一回。

這讓我突然的想象起外婆當年出嫁的樣子,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但我知道絕對是沒有今天這麼風光的。聽母親說外婆小時候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老長沙城裏。我的外曾祖父是一位破落的小生產者,一來處在那種變亂的時代裏,二來屬於社會的最底層,所以家裏是窮得經常連鍋都揭不開的。當外婆還只有十一二歲的時候,乾脆就把她當丫頭送到了我外公家裏,成了一名童養媳。那時候,收童養媳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一般的貧苦人家是養不起的,聽說當時外公家是富農,多雙把筷子自然是不成問題的。聽說外公小時侯是讀過幾年私塾的,能寫會算,後來人民公社化時期還當過食堂的會計。可外婆卻大字不識一個,連自己的名字都只能念不會寫。一直以來,她就說着那一口永遠都改不掉的長沙話,跟她的父母交流,跟她的丈夫交流,跟她的兒女交流,直到跟我和其他的衆多孫輩們交流。但她現在終於不要再說話了,活了將近八十歲,不知道說過多少話,流過多少淚,做過多少事,而現在終於可以安息了。

母親和姨媽望着棺木哭得泣不成聲,激動時乾脆伏棺大號一陣,將整個氣氛活生生演繹得撕心裂肺。我也禁不住淚眼朦朧。是啊,有誰能真正理解母親的涵義呢?這一切也許只有做了母親的女兒才最終理解吧。我以前常聽母親在家裏說,外婆好。她說小時侯,自己很調皮的,上學的時候,常常想着要吃零食,可那時候哪還有零食呢?能吃上飯就非常不錯了。有一次娘卻偷偷的將家裏的米帶了些去鎮上換包子吃。但很快就被外婆發現了,但她沒有打女兒,她從來都不打孩子的。只是那幾天,外婆每餐都少吃了些,家裏人問爲什麼只吃這麼一點,她只說夠了。其實哪裏夠呢?對於一個家裏的主要勞力,每頓才吃半碗飯,騙得了別人又哪裏騙得了自己的肚子?這一幕讓我娘足足記了一輩子,也讓我想起了外婆的這一輩子。

在我的印象裏,外婆是一位無比慈祥的老人,她從前就沒有對我說過一句重話。每逢春節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去看她和外公。有時侯是和父母一塊兒去,有時候是我一個人去的。每次去了,都是她老人家親自下廚去做飯的,除了最後幾年生病之後。外婆做的菜特別香,每次用得都是那個大柴火竈和那口大鐵鍋。有時見她一邊要添柴燒火,一邊又要炒菜,忙得手忙腳亂,我想上前幫忙時,她總是用那口嘹亮的長沙的話喊我:“孫啊,你走開些羅,莫搞髒噠你的手……”去年她病危的時候,我去看她的時候,儘管她的身子已經不能動彈了,但當知道是我去了,她還在用那僅剩的`一點力氣跟我說:“烤火羅……”我知道這絕不僅僅是一句客套話,而是一位外婆對她的孫兒表達的一份臨終前特別的深情。

在外婆所有的孫輩中,我是第一個大學生。所以在深夜唱靈歌的時候,歌者似乎對我格外的親睞,老是圍着我做文章,借外婆的口一再誇我有出息。我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大概以爲我好歹算個有“身份”的人,想跟我多討些賞錢,我多少意思了一下,勉強應付了過去。但這令我不禁想起了當年老人家對我說的那番肺腑之言:“伢子,要發狠讀書呀,學你舅舅,考上大學,莫作田了,作田太累……有了出息,再好好對你娘,你娘這輩子苦啊……”這是我十二歲那年獨自去看外婆後臨走時,她跟我說的話。那時候,家裏正窮困不堪,連我的學費還是借來的。正是在那一次,老人傢俬下里還給了我一百塊錢,那是老人家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私房錢啊!想到這時,我再也忍不住故作堅強,走到外婆的靈前長跪不起……

外婆的靈就放在堂屋的一側,屋的正中擺着一個道臺,那是做法的主要場所,祈禱老人家早日升到極樂世界裏。做法的並非正宗的道士,是一個年過六旬的眼鏡老頭,大概是當地在這方面已經不可多得的一位在家居士吧。老道人的鑼鼓敲得不錯,字也寫得過去,在道場的四周,她用彩紙足足寫滿了二十四孝的每一個典故,又用白紙置了一副長長的輓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披麻戴孝,清一色白,好一副悽婉動人的場面。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中國人的喪禮至少在商周時期就開始出現了,孔子也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一禮,祭之一禮。”這就是所謂“孝”。所以我知道今天的這一切都是在秉承我們祖先長期以來的傳統,目的當然是要崇尚孝義,尊老愛幼。但我卻暗自反思自己:難道只有這樣纔算是“孝”嗎?如果人要是真有靈魂的,我想與其像眼前的這種無可奈何的“哭”,又何嘗不在老人活着的時候給她多帶些快樂呢?這讓我真的無話可說,因爲我們實在是那種“不孝子孫”。

老人活者的時候我們沒有盡“孝”,也只好等她死了再盡點“心”了。到了送葬的這一天,天剛好下着小雨。大舅捧着老人的遺像緩緩的走在棺木的前頭,而我們則緊跟在後頭,在那條泥濘的路上,每逢溝渠橋彎,路人鳴炮時,我們都是要下跪的,意思是請求老人家別走錯了,或者答謝路人的好意。在這種場合,是無所謂“男兒膝下有黃金”了,所有的只是一羣“喪家之犬”,似乎在跟至親之人做着最後的挽留,也似乎在向路人乞憐着一切。一路上音樂悲涼悽婉,哀聲不斷。如此跌跌撞撞的走了幾個小時,才終於到了山上。這是一個向陽的半山坡,三面環山,一面朝天,聽地仙說這可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可保佑葬者數代富貴不已。墓室設在一個較空曠的地方。一切已經備好就緒,只等時辰一到,就可以正式下葬了。只見地仙拿着那張古銅色的羅盤在墓室的四周再比了比,劃了劃之後,口中唸唸有詞着,接着將帶來的大紅公雞就地正法,將雞血撒滿一地,再丟了一把穀米放進墓室,然後高喊一聲:“下葬……”

棺木漸漸的落到了地平線以下,哭聲再一次激烈的響起……

就這樣,外婆永遠的活在了那座青山之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