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實用】普通話推廣作文4篇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普通話推廣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普通話推廣作文4篇

普通話推廣作文 篇1

普通話是我國的語言.普通話的作用是利於消除語言的隔閔,促進社會交往.國家規定,推廣普通話,必須從學生抓起.現在說普通話發音較準的還要算是我們小學生.

今天是普通話宣傳週,老師讓我們班裏的同學討論怎樣宣傳普通話,有的辦了普通話宣傳欄,有的表演節目,有的當節目主持人.

我和錦坤自編自演了一個小節目《蟲子》,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北方人到外地,因爲那裏的`語言不通,鬧出了一場笑話,那個北方人到一家泥鰍粥店吃,他剛進去飯店裏,一位服務員就走到他面前問他“:先生,您要吃蟲子粥嗎?”北方人聽了很奇怪,怎麼有吃蟲子的,荒唐!北方人對他說:“我要泥鰍粥。”服務員對北方人說:“我們這裏只有蟲子粥,沒有別的了,這樣吧,我給你叫碗蟲子粥。”於是,服務員對廚師說:“來碗蟲子粥!”北方人聽了,拔腿就跑。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別人,別人對他說:“蟲子在那個地方意思就是泥鰍得意思。”你看,因爲語言不通,造成了多大的麻煩呀!

普通話推廣作文 篇2

“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在這段日子裏不僅僅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一種時尚,很多人遲遲說不出口的普通話也逐漸風行。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我們所有人賴以交流、溝通思想感情的工具。

學好普通話非常重要,不然的話,就不能把你正確的意思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有這麼一個故事,叫鄉村小餐館。說的是在一個偏僻的'農村,有一個遊人路過,因爲肚子很餓了,就走進一家小餐館,說“有什麼好吃的,做快一點,我吃完了還要趕路呢。”可是這家小餐館由於有特殊原因今天不營業了,所以服務員回答說:“咪——”意思是“沒有”,而這個遊客聽成了是面,他心想:“面也行”,就點點頭坐在那兒等了。

過了好一會兒,見沒有一點兒動靜,他就火了,生氣地說:“快點!做麪條!是怕我不付錢嗎?”店裏人說“洞國咪——”意思是:“我跟你講了,沒有面!”遊客聽成冬瓜面,就說:“冬瓜面也可以,爲什麼不給我去做?!”服務員說:“咪就是咪,吵什麼啊咪——”意思是:沒有就是沒有,你再怎麼吵也沒有用。遊客又聽錯了,以爲是炒麪。他不耐煩了,說:“原來還有炒麪,你爲什麼不早說?”……就這樣,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意思,現在是越扯越遠了。

學好普通話,說難不難,說不難還真有點兒難呢!在小學一年級時,天天讀a、o、e,這對我們後來學好普通話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一個字正腔圓的標準的普通話能給人一種美感,給人一種無窮的享受。普通話是我國最美的語言!

普通話推廣作文 篇3

在以前的社會中,人們都講着自己家鄉的方言,造成大家溝通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後來,在不斷進步的社會努力下,創出了一種共同使用的語言——普通話。爲我們溝通上畫出一條橋樑,不過還是有些人說着自己的家鄉方言,再次造成了溝通上出現了一點困難,下面是造成的困難和鬧出的笑話。

比如說我,有一次星期六感到無聊,就想去同學家玩,便打了個個電話給張蕎蕎,沒想到是她奶奶接的電話,我就說:“奶奶您好,我想找一下張蕎蕎。”他似乎聽不太懂,愣了愣,就嘰哩呱啦地說了一大堆我聽不懂得潮汕話,我有點兒失望,當她說完時,我又說:“奶奶,我找張蕎蕎!”她隱隱約約聽懂了“蕎蕎”二字,,也許是她這次認真聽吧?她終於叫張蕎蕎來聽電話了。折騰了大半天,終於可以出發去她家了!

再比如說語文老師,在一次聽寫中,老師把“遼闊”念成“流闊”,讓我反反覆覆想了又想,最後終於知道,所謂的“流闊”其實就是“遼闊”而已。唉!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地面了!!

還有我看《天天向上》節目的時候,其中的主持人有一位日本人,他叫矢野浩二,會說點兒漢語。嘉賓出場,有位叫張頌老師的嘉賓來了,浩二叫到:“讓棕老師,零好!”張頌老師是漢語專家,如果沒有他,張丹丹也許會說着自己的家鄉話主持背後的故事……他一聽浩二說“讓棕”教浩二糾正了過來,然後,張頌老師說了個有趣的.故事:有位廣西同志,他要去銀行取錢,正巧趕過去時,銀行快關門了,他大聲喊:“打劫,我缺錢!”所有人心跳加速,慌忙逃竄,心裏十分害怕,正關門的大姐更加害怕了。警察來了,經過調查才知道,原來那位廣西同志,要講的是:“大姐,我取錢!”警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以上的事情都是不說普通話鬧出的笑話、困難,你覺得好不好笑呀?!嘻嘻!爲了防止再次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希望大家少用家鄉話,多說普通話!願大家在行走“國語橋樑”的時候順順利利地到達另一邊吧!

普通話推廣作文 篇4

我深知不說普通話,甚至不會說普通話的痛苦!所以我從小就開始學普通話,現在已經練得很好了(但是,還帶了點家鄉口音)。

我的外公,他一點兒也不會說普通話,說家鄉話是家常便飯了。而且,經常鬧出笑話:

炎熱的`夏天又快到了,要說商店裏生意最火的,當然要數賣席子的鋪子嘍!那兒的人裏三層,外三層人山人海。我和外公也混在人羣中。

我們好不容易纔等到人羣漸漸散了,我們纔來到鋪子前,外公開口就說:“阿拉(我們),要馬(買)小啊子(席子)!”售貨員聽了一頭霧水,他們互相打手勢,結果,誰也聽不懂。

最後,外公終於想到了在玩的我(因爲我會講普通話)我就用流利的普通話買回了席子。

還有一次,外公想買一套房子,到處打電話想問問有沒有房子。

有一次,外公問到一套十樓的的房子,外公就問:“有沒有地毯(電梯)?”問得人家是丈二和尚——摸不到腦袋。外公只好放棄了這套房子。

因爲我們中國太大,方言太多,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普通話,便於溝通。特別是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學好普通話,推廣普通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