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五年級作文

【精品】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裏,人們不僅以龍舟競渡來歡慶,而且有吃糉子的習慣。吃着清香的糉子,人們不禁要問:糉子是怎麼包的呢?包糉子大致可分以下五步:

首先是浸米。包糉子要用糯米,米要事先浸泡一下,這一步工作最好放在包糉子的前一天進行。浸泡時,要先把糯米淘乾淨,然後倒入容器,假如稍多的水,靜放即可。

再次是拌料。當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糉子時,拌料的選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國民族衆多,各地風貌人情、地方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拌料方法也數不勝數,無法一一說明。這裏,我只講講溫州地區常見的方法。

最簡單的是“白糉”,只有純糯米一樣東西。較簡單的有豆棕,花生糉等,只要把紅豆或蠶豆、花生等東西和在糯米中,以糯米爲主即可。較難配的是肉糉,也就是夾肉糉。肉最好是稍鹹的,精多肥少。和時,把肉切成小塊,米中倒入少許醬油、味精、放置待用。最複雜的是嘉興的“百寶糉”,它用料很多,如花生仁、松仁、核桃仁、火腿絲、蓮心、棗肉等,這些適量即可,用得最多的是豆沙,豆沙中要多放些糖。包前,要先把前面說的東西包在豆沙中,揉成球狀。

拌料結束接着是包糉。包法也多種多樣,而且隨糉葉不同而不同。就糉子的形狀來說,有夾角糉、小腳糉、秤砣糉、三角糉、八角糉、魔方糉等等。包法不一,各有千秋。包時注意:豆棕裏的餡要均勻;肉糉的餡心要在中間,但不宜太大、太多,否則會隔斷糯米。包糉子是一門看來容易、實際卻很難掌握技巧的技藝,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學會。

最後一步是煮糉。煮糉時,把糉子都放在高壓鍋中(溫州老店都是放高壓鍋裏的),但不同味道要放到不同的鍋中,加上浸沒糉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燒開,再用文火加熱半小時。煮好後,千萬不能馬上開鍋,而要悶上半天才行,這樣才能熟透。

糉子吃起來清香、味美,殊不知,包糉子還有大學問呢!不論何事,持之以恆纔是硬道理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爲了不讓他的屍體被魚蛟蝦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糉子投到江裏,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屍體。

每年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包很多糉子。我們家每次都包幾十個,裏面只有二、三個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爸爸一個不包,我雖然只包了二、三個,但是跟他比起來也不少了。

糉子的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蜜棗、臘肉、蛋黃、豆沙......我比較喜歡吃豆沙和蛋黃餡的,因爲真的很美味。

你喜歡什麼節日?端午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糉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糉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糉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糉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糉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糉葉,生怕是破壞了糉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糉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爲,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糉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糉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糉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糉糉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糉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糉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纔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可真不容易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此時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此時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國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來到了江邊看龍舟!

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今天是一個極好的天氣,來到江邊放眼望去,之間沿岸紅旗招展,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還熱鬧啊!我擠過人羣,終於來到了大堤上,之間河面上停着數十條龍舟,龍舟上坐着十多個壯漢,他們手握船槳,蓄勢待發,等待着指揮員的哨聲準備衝刺。我細細的數了下,龍舟上一共有是19人,船頭沾着一位指揮的人員,然後船頭和船尾各有兩名大打鼓的人,其餘的人都市划船的人。我只聽見一聲尖銳的哨聲,爸爸說:“比賽開始了。”只見龍舟迅速向前,在划船人員的奮力划槳下。龍舟像離玄的箭一樣飛快的向前移動。鼓聲震天,岸上的人們在爲他們加油鼓勁,划船的叔叔們也更加賣力了,你爭我趕 ,誰也不想落後,龍舟不一會兒就劃到了終點只是人們歡呼雀躍,大家都高興極了。

這是我難忘的一次端午節,我體會到了划龍舟的那種激情,那種興奮,真高興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當時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忠國愛民投河自盡了,當地的人們爲了不讓河裏的魚毀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動手包起了棕子,再把糉子丟進河裏讓那些魚來吃糉子,而不損害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爲了紀念這一天都會包美味的糉子,也有的地方賽龍舟,有的舉行糉子比賽……

端午節這天,按照我們那裏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糉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糉子了。奶奶是包糉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幫忙包糉子呢,做完後,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此時但是最喜歡吃糉子的,一見到糉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於是,我丟下手邊的糉葉,吃起美味的糉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糉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糉子了。“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來,我不知所措地難爲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爲什麼都要在偷笑我呢?最後有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着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最後把糉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糉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着,嘴裏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後便燒起了紙錢,然後回家吃糉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十分開心,因爲既有美味棕子吃,還能夠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棕子的來源。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你們知道爲什麼嗎?因爲我出生在端午節這一天,所以端午節註定與我有緣。每到這一天,全國人民都在爲我過生日,那感覺簡直是太爽啦!

今年的端午節更是不一般。我們班特意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你一定猜到是要包糉子,吃糉子啦!但是隻對了一半。不信,你看……

活動開始了。只見兩位小主持人李泓文、張知行溫文爾雅、亭亭玉立地站在講臺前。一身華麗的漢服把他們襯得格外精神。同時似乎也把我們帶到了偉大的中國古代。這時,張知行開始說話了:“今天……來……有……”哎呀,怎麼一開始就結巴了。原來由於她太緊張了,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了。好在李泓文靈機一動,在緊要關頭接話道:“今天出席我們活動的嘉賓有檀老師、徐老師,大家歡迎。”真是有驚無險,活動順利開始。

在主持人既風趣又幽默的介紹下,我們初步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爲什麼民間在端午節時要包糉子,賽龍舟,泡雄黃酒等等。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大家一起講與端午節有關的PPT。你別看我們年紀小,本領可大着呢。每個人都精心準備了精美而富有內涵的PPT。

蔣姜的PPT雖然只是告訴我們包糉子的方法,可是每一張幻燈上面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小糉子圖案。有的是伸着手的萌萌的小糉子,有的是可愛的瞪着大大眼睛的小糉子,還有的是看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美味小糉子。真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可見蔣姜真是煞費苦心!

下一個是李泓文,他的風格完全不同於蔣姜。他不僅PPT做的精美,講得還特別幽默。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他說到他是吃貨的時候,幻燈上正好顯示的是一隻小豬正在狼吞虎嚥,更可笑的是李泓文還學了幾聲小豬的叫聲。不僅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就連班主任檀老師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就在我們興致高漲的時候,一股股糉葉的清香飄進了我們的鼻子。原來家長團們已經把她們親手包好的糉子煮熟了。“吃、吃、吃……”同學們忍不住大喊了起來。於是一頓美味的糉子大餐讓我們大大飽了一回口福。

在端午節,在學校,在我的生日當天。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分享端午節的點點滴滴,一起品嚐美味糉子的甜甜蜜蜜。今天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0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如戲曲、剪紙、相聲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午日節等,聽說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國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每到端午節,人們會買來菖蒲、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避邪。有的人還用它們熬水洗澡,聽老一輩說用這種水洗澡,夏天蚊蟲不叮咬,不長痱子。

端午節那天還有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尤其能吃上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糉子有不同形狀的,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糉子主要由糉葉、糯米包成,有的還會放點肉、紅棗、鹹鴨蛋黃等,使糉子的口感更好。

端午節最有趣的要數賽龍舟了。河面上一字排着十幾條龍船,每條龍船上坐着二十個划槳手,他們穿着整齊的隊服,手握船槳,蓄勢待發。而河岸上早已站滿了觀看賽龍舟的人。只聽一聲槍響,划槳手們一齊奮力向前劃,唯恐落後。船頭站着的隊長邊擂鼓邊喊着口令:“一、二……”隊員們士氣高漲,隨聲附和着。岸上的觀衆邊拍照邊聲嘶力竭地喊着:“加油,加油!”那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有的甚至追着自己理想中的龍船跑,那場面真是壯觀!

端午節不僅讓我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糉子,還讓我看到了賽龍舟的壯觀場面。這真是一個美好而有趣的節日,我愛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