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百家姓

謝氏-姓謝的名人-謝姓起名字-謝姓的起源與家譜

本文已影響 3.8W人 
謝氏分佈地區

陳留郡:秦代置郡,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爲汴州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陳留鎮)。陳郡:秦置陳郡,西漢淮陽國,東漢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河南省淮陽)。隋唐爲陳州淮陽郡。下邳郡: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省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會稽郡:秦置會稽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更包有浙、閩全部。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吳、會稽爲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省紹興),有浙閩之地(今杭嘉湖均屬吳郡)。三國吳分設臨海(台州)等郡後,轄境縮小。隋爲越州。又隋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民國合二縣爲紹興縣。馮翊郡:漢時置左馮翊,爲“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爲馮翊郡,治所在臨晉,相當於現在陝西省大荔縣一帶地區。

謝氏-姓謝的名人-謝姓起名字-謝姓的起源與家譜

歷史來源

「謝」源出

謝姓起源:一、是出自姜姓,爲炎帝后裔申伯之後。據《姓譜》、《元和姓纂》等所載,相傳上古部落首領炎帝,傳至商未有後裔孤竹君,其長子伯夷與弟叔齊一齊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周武王進軍討伐商王朝,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後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繼位後,便封伯夷的後裔爲申侯,稱申伯,是爲申氏之始祖。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爲氏,稱謝氏,史稱謝姓正宗。是爲河南謝氏。二、是出自任姓,爲黃帝之後。據《左傳》、《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相傳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爲任姓。黃帝賜子爲姓,謝氏出於黃帝子族任姓。三、他姓。該姓兩唐書《謝偃傳》記載,隋末唐初有個人叫謝偃,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淇縣,唐貞觀元年移治汲縣,即今河南衛輝市)人,於唐太宗貞觀初年應詔對策高第(即考試成績優秀),被太宗李世民任爲弘文館直學士,又調任魏王府功曹,受詔獻賦(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文體),以能得規諷之意,受到太宗的稱讚。謝偃的祖輩本姓直勒,《舊唐書·文苑傳》說,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齊任散騎常侍,改姓謝。

遷徙分佈

中國的謝姓,發源於河南,申被楚滅後,楚把謝姓人一部遷到淮河上、中游一帶,後又把其中部分再遷到今湖北武當山東南的荊山,楚國亡後,謝姓一部南遷瀟水流域,一部入重慶涪陵。漢魏時期,原瀟水謝姓的謝夷吾發跡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一帶,後裔謝嫁女於孫權,使自己的家族變爲皇親國戚;而中原的謝纘與其子孫均顯貴於曹魏。兩晉南北朝時期,以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謝衡爲代表的謝姓人(謝纘後裔)從北方渡江南下,東山會稽派始祖謝衡遷會稽始寧,其子謝鯤遷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謝鯤弟謝褒,因擔任會稽郯縣令而遷居郯縣(今浙江省嵊縣),這支謝姓顯貴於東晉南朝,僑居於江浙三吳,以謝安、謝石、謝玄、謝琰爲代表,並且使得原分爲南北的謝姓獲得了新的交流,同時陽夏還有一支謝姓遷康樂(今江西省萬載縣東),又有謝姓北上西遷至陝西馮翊郡,南遷居四川成都、彭水、雲南永昌一帶。隋唐五代時期的謝姓在以前的基礎上又有了較大發展,其中謝夷吾和謝纘的後代都在東南沿海地區或中原一帶進一步繁衍播遷,唐僖宗時,謝衡後人中還有一支遷江西寧都。宋時,有會稽山陰謝夷吾之後遷居福建長樂,以及嵊縣、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時,南方各省的謝姓人,發展勢頭遠遠超過北方,並誕生了許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寧都的謝新(謝衡後裔)隨文天祥收復梅州後,任梅州令,謝新之子謝天佑,定居梅州福鄉,成爲謝姓在閩、粵之地的開基始祖。謝姓入臺,始於明末,同時也有謝姓人遷呂宋(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清同治年間,有廣東南海丹山的謝姓遷美國舊金山,至此,謝姓人廣佈全國各地。如今,謝姓人在全國分佈廣泛,尤以廣東、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省謝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謝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二。

堂號

陳留堂:是謝姓最早發祥地,也就是現在河南省陳留縣。會稽堂:是謝姓在東晉時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蘇省東部和浙江省西部。東山堂:東山位於浙江省上虞縣之西南,在晉室謝安末出任征討大都督前隱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薔薇洞、池屐池等遺蹟。另在浙江臨安之西,及江蘇省江寧之北各有一座東山,當謝安征討玁狁建功後,曾在江寧之東山修建別邸,迄今江寧東山山頂仍有一寺廟古蹟,寺中祀奉爲謝安遺像。寶樹堂:相傳晉朝孝武帝駕臨謝安官邸,見其庭園中有一株雄傳大樹,長得青翠茂盛,當時孝武帝指着大樹對謝安言道:“此乃謝家之寶樹。”謝氏以“寶樹”爲堂號,由來在此。另有一說,出自《晉書·謝玄傳》:“與從兄朗俱爲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後來唐代文人王勃撰《膝之閣序》,文中就有“非謝家之寶樹”之句。此外,謝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哲經堂”、“哲經堂”、“存著堂”、“敬業堂”、“閣老堂”、“起風堂”、“烏衣堂”、“宣城堂”、“威懷堂”、“安晉堂”、“永思堂”、“承仁堂”、“葆光堂”、“世德堂”、“承德堂”、“聚德堂”、“同德堂”、“新燕堂”、“奕要堂”、“陳留堂”、“式南堂”等。

【謝姓宗祠通用對聯

〖謝姓宗祠門楣題辭〗

〖謝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系承申伯;源出洛邑。——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周宣王時,爲申伯作邑於謝,後爲氏。

庭生玉樹;世濟鳳毛。——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東晉名將謝玄,下聯典指南朝齊陽夏人謝超宗,。

烏衣望族;鳳羽名流。——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烏衣在江蘇省江寧東南,南朝宋謝弦微等望族居烏衣巷。下聯典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之孫謝超宗,陳郡夏陽人。好學有文辭,帝大嗟賞,曰“超宗殊有鳳毛,靈運復出矣”。

程門道學;江左風流。——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北宋謝良佐,爲理學家程頤四大弟子之一。下聯典指晉謝安,風流灑脫,人稱風流宰相。

託傭復仇;蔽障解圍。——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謝小娥,改男裝託傭仇家,手刃仇人,報殺父殺夫之仇。下聯典指東晉謝安侄女謝道韞聰慧有才名,曾以青綾步障自蔽,爲小叔解圍。

忠義兩盡;節孝雙全。——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南宋謝枋得,拒仕元,絕食而死。下聯典指清謝萬程,家貧不能葬父,妻賣身葬翁,郡丞感其孝,縣旌“節孝雙全”。

南邦世澤;東晉家鄉。——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廣東省龍川縣龍母鎮洋田村謝氏祠堂聯。

東山世第;西晉家風。——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謝氏宗祠東山堂通用堂聯。

〖謝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淝水震北寇;宣城驚南文。——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河南省南陽市東謝營村謝氏宗祠聯。

決心扶世運;翹首望神州。——謝覺哉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謝覺哉詩句聯。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謝晉元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抗日戰爭時期民族英雄謝晉元自題聯。

知足知不足;有爲有弗爲。——謝琬瑩撰謝姓宗祠通用聯,當代女作家謝琬瑩(冰心)自題廳堂聯。

〖謝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治法輕能退谷;文章美若疊山。——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教諭謝金鑾。下聯典指宋代進士謝枋得。

〖謝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西堂自誇夫奇夢;東山系望於蒼生。——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東晉政治家謝安,下聯典指南朝宋·謝靈運。

東山絲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東晉大臣謝安。下聯典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龍煙縹緲烏衣室;鳳燭輝煌寶樹堂。——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安徽省懷寧縣受泉村謝氏祠堂聯。

江左稱風流宰相;程門重道學先生。——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晉代宰相謝安,下聯典指北宋學者謝良佐。

相業古今三太傅;家聲吳越一東山。——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河南省南陽市謝營謝氏家祠聯。

曹子有才稱八斗;倉師無字不千斤。——江綬珊撰謝姓宗祠通用聯,廣東省肇慶市茅坡謝氏宗祠聯。聯首嵌房名“曹倉”。

明代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鬥村謝氏祠堂聯。

鳳毛儀世風流遠;玉樹生庭物色佳。——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鬥村謝氏祠堂聯。

〖謝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施障解圍,曾傳才女;託傭誅盜,羣仰勇娥。——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晉謝道韞。下聯典指唐謝小娥。

絕粒元都,忠義兩盡;懸旌唐縣,節孝雙奇。——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南宋謝枋得。下聯典指清謝萬程。

詩思神奇,忽夢西塘青草;志趣高尚,醉臥東山白雲。——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晉·謝靈運(385-433)。下聯典指晉宰相謝安。

誄擬芙蓉,藻思挹鳳毛之彩;賦志鸚鵡,風華嫋藍王之煙。——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謝超宗。下聯典指謝弘微子謝。

近傍碧溪潭,光照臨風玉樹;遠懷烏衣巷,派分當日金陵。——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安徽省青陽縣謝家村謝氏宗祠聯。

姜水源長,伯祖啓航,陳留始發;東山地沃,安石興苗,寶樹成蔭。——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典出謝姓郡望之“陳留堂”、“東山堂”、“寶樹堂”堂號典故(參見上《謝姓宗祠門楣題辭·註釋》)。

黃蕉丹荔嶺西多,祀祖敬宗,應念我同姓;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啓後,毋忝爾所生。——謝康撰謝姓宗祠通用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東泉圩謝氏宗祠聯。

胥宇兆鹿眠,紀當年斬棘,丕基肇啓創垂志事;斯堂恢鴻緒,詒奕世告虔,入廟永昭尊敬儀容。——佚名撰謝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鬥村謝氏祖厝聯。

家族名人

謝安:(320~385)字安石,東晉陽夏人。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隱居東山,年四十餘,始出爲桓州司馬。淝水之戰任征討大都督,克敵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故世稱謝太傅。

謝玄:(343~388)東晉名將,謝安侄子,陽夏人,字幼度,具經國才略,以精銳八千,破前秦苻堅百萬大軍於淝水,拜前將軍,封康樂縣公,卒諡獻武。

謝纘:魏朝時典農中郎將。陳國陽夏人(今河南省太康)遷居會稽山陰,生子衡,官爲國子監祭酒,寓居於始寧之東山(會稽在隋朝有建郡治),謝纘實爲會稽東山一脈之始祖,其後人遂有會稽郡之稱。

謝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謝鯤子,東晉太傅謝安從兄,陳郡陽夏人,東晉名臣,曾從後趙國奪得玉璽,政績卓著。

謝赫:南齊著名畫家,著有《古畫品錄》,提出了中國繪畫史上“六法”,成爲後世畫家、評論家、鑑賞家所遵循的法則。

謝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長溪(今屬福建省福安)人,後徙居浦城(今屬福建)。南宋愛國主義詩人和散文家。著有《唏發集》、《天地間集》等。

謝遷:浙江省餘姚人,明朝賢相,三朝元老。成化十一年中狀元,授修撰職。明孝宗時,以少詹事入內閣,參預機務,隨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輔政時天下皆稱之爲賢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後以年老而辭歸。卒諡文正,著有《歸田稿》。

謝丕:字以中,號汝湖。是明代著名大學士謝遷(謝閣老)的仲子。於明代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舉順天鄉試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三月,即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考取乙丑科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探花)授編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卒贈禮部尚書。

謝榛:字茂秦,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山東省臨清人,明代文學家、詩人、詩論家,爲“後七子”的初期代表人物,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詩話》等。

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弋陽(今屬江西省)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易、書、詩三傳行於世,並著詩文六十四卷,但大多失傳,明代輯有《疊山集》五集,現存於弋陽縣圖書館。著有《文章軌範》、《疊山集》等。

謝婉瑩:筆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作家,福建省長樂人,冰心的父親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在海浪、艦甲、軍營中冰心度過了着男裝、騎馬、射擊的少年生活。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的屈辱歷史,更激發了她的愛國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學習。1914年就讀於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五四”時期,在協和女子大學理科就讀,後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爲學生會文書,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爲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學,專事文學研究。曾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爲《寄小讀者》,舉世爲之矚目,至今仍然聲譽不衰。1926年回國後,冰心相繼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寫有《分》、《南歸》等。還翻譯了敘利亞作家凱羅·紀伯倫的《先知》。抗戰期間,在重慶用“男士”筆名寫了《關於女人》。抗戰勝利後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東京大學新中國文學系執教。1951年回國後,除繼續致力於創作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