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水鄉歌》教學談(蘇教版第三冊)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水鄉歌》教學談

《水鄉歌》教學談(蘇教版第三冊)

《水鄉歌》是蘇教版低年級的一首詩歌,歌頌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詩歌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雲的特點,給讀者勾勒出了一幅鮮明、形象、秀美的水鄉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又使人如聞勞動的愉快歌聲,讀來讓人浮想聯翩。教學中,筆者以朗讀教學爲中心環節,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想像,把學生帶進一個優美的感情世界,在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水鄉的獨特風光和風俗人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創設情境,以讀激趣

教學伊始,筆者用多媒體課件爲學生創設了一個水鄉特有的生活情境:白帆點點的湖面、千河萬渠的水景、歌頌水鄉的歌聲等,勾勒出江南水鄉水多、船多、歌多的優美畫面,播放歌曲《太湖美》,教師有感情地示範朗讀,再引導學生動情學讀。學生一下都被吸引到充滿水鄉氛圍的情境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文裏的“水多”“船多”“歌多”是三個並列的部分,筆者從課題着手,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中描寫“水多”的部分。首先請一名喜歡“水多”部分的孩子爲大家朗讀,並要求其他學生聽字音、找錯誤,梳理文字,並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像。在理解水鄉的特點時,啓發學生抓住“千”“萬”“一個連一個”“處處”等詞,讀出重音,想像渠水清澈盪漾,波光粼粼的景象,初步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二、自由選讀,以讀激情

筆者認爲,沒有讀者情感的參與,沒有與作者的思想交流,沒有人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整合與生成,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朗讀教學。“這麼美的水鄉,你們自己讀一讀吧。”當孩子們縱情通讀課文後,筆者讓孩子們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仔細地、美美地放聲朗讀。“誰還能讀得更美些?”“誰能把小河、池塘讀得再多些?”“我們要給讀得棒的同學配上音樂呢!”就這樣,我引導學生通過自由練讀、展示讀,使學生由想讀、愛讀邁上會讀的階梯,激發了學生愛水鄉、愛朗讀的情感。

當學生讀到“水鄉船多”一節時,筆者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一下眼前彷彿看到什麼?有的說:“我彷彿看到水鄉的河上飄着很多船。”有的說:“我看到了漁民在湖上網魚。”有的說:“我看到很多的帆船像白雲一樣在水上飄來飄去,還有駁船……”通過想像,打開了學生情感的閘門,詩歌每一小節開頭都採用問答的形式迴環反覆,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人情”呢?筆者主張“強化語感,淡化分析。”在朗讀的過程中,筆者總是飽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音樂、表演的藝術形式去品味,引導學生滿懷深情地踏上語言的橋樑,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收穫智慧經驗和意趣情感。在一個充滿情感交流的江南水鄉氛圍裏,學生敞開心扉,盡情地抒發熱愛水鄉的豪情

三、以悟促讀,讀中感悟

學生自由選讀後,筆者鼓勵學生把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通過朗讀展示出來。在指導“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的朗讀時,筆者利用多媒體中的動感畫面和音響,適時而問:“你感受到了什麼?”(水流動得很快)又問:“你能不能通過朗讀使大家感到水在不停地‘蕩’呢?”再由學生進行表演朗讀,他們的小手翻動着,彷彿河水在不斷地流淌。

教學“歌多”部分時,筆者播放配有“洪湖水,浪打浪”的三分鐘多媒體課件:晨光熹微,漁民撒網捕魚;落日餘輝,漁民滿載而歸;夏日嬌豔、盛開的荷花……聽着孩子們一聲聲發自內心的讚歎和驚喜聲,筆者知道這首水鄉歌已經唱進了他們的心中。

在入境人情之中朗讀課文,筆者還給學生以技巧的指導,並注意變換朗讀的形式。如採取師生各讀一句的形式朗讀,並重讀表示動作的詞語;讓幾個同學分讀,並注意讀出親切的語氣,從而將朗讀作爲一種強化理解和體會感情的手段。

四、自主遷移,以讀促寫

“這首詩寫得多美呀!現在,讓我們也試着做個小詩人,仿照‘水鄉什麼多’來寫一首小詩,好嗎?”筆者讓學生以“小詩人”的身份,唱唱水鄉的新歌,大膽地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創作出了“魚多”“星星多”“樹多”等意境優美的小詩。看着他們上臺朗誦自己作品時的自豪模樣,筆者意識到只要善於引導和發掘,孩子們對美的認識和表現力將會似火山噴發一樣爆發。

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寫出了一首首好詩。如“水鄉什麼多,山多。千座山,萬座山,山上大樹一棵棵,山下樓房一座座。”“水鄉什麼多?魚多。千條魚,萬條魚,又肥又大真好吃,養魚致富奔小康。”“水鄉什麼多?樓多。千座樓,萬座樓,又高又大真寬敞,家家戶戶笑呵呵。”這裏,不僅巧妙地進行了語言訓練,豐富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開啓了學生的詩性思維,陶冶了學生美的情操。“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等故事從不同側面體現了傳統語文教育中強調朗讀、熟讀、精讀、多讀等閱讀訓練的要素,但長期以來,在閱讀教學中重分析講解輕朗讀的現象十分嚴重,我們看到語文課上教師的精彩“表演”,卻聽不到學生動情的朗讀,40分鐘,在“小手如林、對答如流”的熱鬧中過去,學生讀書的時間卻不到5分鐘。不讀,如何品味詞句之精妙、反映理解之深刻?學習新課標後,筆者悟出一個道理:朗讀應該成爲語文教學的主旋律。《水鄉歌》一文的教學,我就以朗讀作爲主旋律,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從而創造美,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