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求諫》優秀教學設計(彙編)大綱

本文已影響 3.74W人 

  《求諫》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求諫》優秀教學設計(彙編)

1.知識目標:積累“尋、理、信、遇”等實詞詞義;幫助學生藉助工具書鞏固文言文的相關知識,理解文章內容。

2.技能目標:掌握古代的文化常識,培養分析古文的能力,拓展探討問題的思路。

3.情感目標:瞭解《貞觀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進步意義; 感悟唐太宗對於納諫的認識,體會封建帝王的治國思想。

 【教學方法】

1.誦讀

2.合作探討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即李世民,“世民”是什麼意思?“濟世安民”。正因爲他有這樣的遠大抱負,所以在他統治期間,出現了有名的“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的出現,除了他個人的智慧外,最重要的還得益於他虛心納諫。這一節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吳兢的文章《求諫》,看一看唐太宗對納諫有什麼樣的態度和認識。

  二、找一個學生朗讀第一段

1.給劃線的字正音:

必假顏色 必藉忠臣 遂至滅亡 半身不遂

2.檢查詞義

公等:你們。遂:終於。舉措:舉動、措施。尋:不久。鉗口:閉口不說話。藉:藉助。

諫諍:直爽地說出人的過錯,勸其改正。

3.分析第一段

首句:結合畫像 威容嚴肅——和顏悅色(爲什麼)

A.創造進諫的和諧氛圍

B.表明求諫的態度:虛心、積極

C.求諫的目的:知政教得失

D.對求諫的認識

比喻、類比:求諫的必要(正)

假設:後果(反)

結論(“故”):君臣皆亡

舉例:隋朝君臣

聯繫現在:臣必諫

4.探討:議論文的題目與開頭的關係

A.誰求諫?向誰求諫?(君主求取正言直諫)

B.是真的還是假的?(聽其言、觀其行)

先做(行),後說(言)

放在開頭,既緊扣題目,又令人信服。

  三、全班學生齊讀第二段

1.翻譯句子:

A.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

B.陛下開聖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期,實願罄其狂瞽。

2.分析:

A.“言”

君(求諫)——唐太宗

正主、邪臣;正臣、邪主(不能致理)(反)

君臣如魚水 (比喻)(正)

臣(進諫)——王珪

木頭墨線——國君納諫(比喻、類比)

古者聖主有諍臣七人(舉例)

聯繫實際(既贊太宗,又表態度)

B.“行”

稱善、詔令、納之(說到做到,言行一致)

3.探討:諫——聽諫——納諫——求諫,這一過程反映了什麼?

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其改正錯誤

分直諫(屈原被流放、比干被挖心)和諷諫(鄒忌諷齊王、觸龍說趙太后)

聽諫(晉靈公、當耳旁風)

納諫(被動)

求諫(主動)

拒諫(隋煬帝)

A.唐太宗是一個雄才大略、從諫如流的帝王(諫難,納諫更難)。

英明、勤於政事、虛懷若谷、寬厚體諒、處事謹慎,想把國家治好。他這樣做,成就了“貞觀之治”,是不是一心爲民?

客觀上,人民免受戰亂,得到了休養生息;實際上,他是封建帝王,主要是爲了鞏固統治,像當年秦始皇一樣,使天下成爲“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因此,本單元的題目“家國天下”,這裏講的即爲“家天下”。

  四、學生朗讀課文,歸納寫作特點

唐太宗的言論中,採用了很多論證方法:

1.比喻論證

2.類比論證

3.假設論證

4.對比論證

5.事實論證

五、教師小結

本文通過敘述唐太宗關於求諫和納諫的言論,表現了唐太宗的勤於政事、虛懷若谷、寬厚體諒和處事謹慎,爲後來統治者提供了學習的模範,同時也提醒我們,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六、佈置作業

1.讀完此文,掩卷沉思,在今天“求諫”還需要嗎?

2.下面一段文字出自《貞觀政要·求諫》,閱讀後回答後面問題:

貞觀三年,太宗謂司空裴寂曰:“比有上書奏事條數甚多朕總黏之屋壁出入觀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亦望公輩用心不倦,以副朕懷也。”

A.用”/”給以下部分斷句

比有上書奏事條數甚多朕總黏之屋壁出入觀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

B.翻譯文中句子——“亦望公輩用心不倦,以副朕懷也。”

3.對相關讀物《原君》的指導(附板書設計):

《原君》——推究爲君之道

君主的產生:順應形勢,憑己辛苦贏人擁戴

君主的職責:爲天下人興利除害

古人之君:天下爲主,君爲客

後人之君:君爲主,天下爲客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後反思】

1.爲了讓學生對“家國天下”的思想深入瞭解,教師應適當補充一些理論和事例。如:中國古代政治是以君主爲中心的,《詩經》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秦始皇以武力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董仲舒開始發展起來的 “三綱五常”、“君權神授”、“天人感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明清之際顧炎武、黃宗羲的先進思想等。

2.引導學生辯證看待在皇帝占主導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君主開懷納諫和臣子忠直敢言的'關係;重點探討在現實生活中還需不需要“忠言”等問題。

  《求諫》優秀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瞭解《貞觀政要》和《明夷待訪錄》的主要思想及其進步意義。

2、瞭解唐太宗對於納諫的認識,體會封建帝王的治國思想。

3、瞭解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君主專制的批判,從中汲取有利於現代社會的成分。

4、積累“尋、理、信、遇”等實詞詞義。

  教學時數: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文科班)你們知道的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二、 師介紹“中國古代政治思想”。

中國古代政治是以君主爲中心的,《詩經》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是封建社會裏形容皇權至高無上的慣用語,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卻是皇權的至尊無上與君主專制的現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廣大民衆首次被置於統一政權的控制下。秦亡,漢承秦制,以後歷代王朝基本上沿襲這一格局,無多大變動。

處在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無比尊貴的君主,包括立法權、政權、財權和軍權在內的所有國家權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國家政務均由君主一人聽斷,由此極易產生個人專斷。因此,君主的個人素質、品德、能力在封建國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往往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爲了限制君主權力,防止君主個人專斷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們爲君主想出了一套行爲規範,稱爲“君道”,這包括個人修養、君臣關係、君民關係等方面。本單元所選的《求諫》一文所論及的君主納諫問題就屬於君臣關係的範疇,而我們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論則是君民關係的範疇。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會避免上下堵塞、政務失常的產生,維護封建王朝的穩定。但這些思想畢竟要依賴於君主個人才能產生作用,由於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當君主個人貪慾膨脹,任情喜怒時,這些思想就都成爲脆弱無力的說教了。

處在這一格局中間的是作爲君位附屬物和君主統治工具的官僚集團。封建君主爲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須設立機構,任用官吏,給予職權,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體系,於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現。官僚制度與君主專制制度相結合,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權力,均來源於君主,官僚只需對君主負責,按君主的旨意辦事。違抗“聖旨”要被貶職、撤職,甚至有殺頭、滅族的危險。君主和官僚的關係是主和奴的關係。封建的思想家把這些關係歸納爲一條不可更易的倫理原則,即“君爲臣綱”,併爲臣子的行爲規定了衆多的條條框框,稱爲“臣道”。這種理論發展到極致,就成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歸結爲從董仲舒開始發展起來的三種觀念:“三綱五常”“君權神授”“天人感應”。這些思想,爲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爲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爲歷代統治者所維護和提倡,起着禁錮人們思想、行爲的作用,同時也維繫着中國封建社會異乎尋常的穩定性。

處在寶塔最底層的是廣大的黎民百姓,他們作爲整個社會的底層和被統治層,處於整個統治秩序的基礎部位,以自己的堅忍承受着統治階層的壓榨與剝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廣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會發展,他們又用自己的辛勞和勤勉創造着社會的繁榮與穩定,並給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維持其豪華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們的限度,爆發出來的破壞力又是驚人的。歷史見證着這種變革的力量,這使得歷朝的帝王和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不敢輕易忽視民衆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成爲貫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條紅線,至今仍對現實政治起着積極的借鑑意義。

由於統治者的欺騙性宣傳和御用文人的粉飾美化,這種專制的統治秩序很少受到質疑,上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人物,下到廣大的民衆,他們大都認同這種統治秩序,甚至把它視爲天經地義、萬古不變的“天理”。隨着封建社會一步步走向衰朽,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逐步萌芽,經歷過明清之際社會劇變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變之勢”(顧炎武),於是他們懷着痛心疾首的悲憤,掀起了一個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顧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訪錄》一書,對專制政體的諸要素做了系統的反思與批判,表現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黃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職責在於爲天下人興利、釋害,君主與天下的關係應該是“天下爲主,君爲客”。在《原臣》中,他顛覆了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指出“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間應該是互相配合的關係。

  三、 結合單元說明,介紹兩本書內容。

《貞觀政要》體現的是君主專制框架之內的治國之術,唐太宗作爲一位開明的君主,能夠廣開言路,積極納諫,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一人專權可能產生的弊政,爲中國封建社會盛世局面的開創奠定了基礎。

《明夷待訪錄》是在封建社會末期,進步知識分子跳出君主專制的框架,對君主專制體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與反思。一爲帝王治國思想的總結,一爲帝王專制的批判,兩篇課文對比閱讀,可以使學生全面認識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並吸取其中精華的東西。

 四、 學生閱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必假顏色 必藉忠臣 幸諸公數相匡救 是故古者聖主必有爭臣七人

實願罄其狂瞽 納芻蕘 如屬文之士 美惡必見

等數人勖之 纂組傷女工

第二課時

  一、 齊讀全文。

  二、 藉助註釋自讀第一段,學生質疑,師生答疑。

  三、 視學生疑問講解,然後師提醒學生注意:

1、匡正:糾正 卒令(之)不聞其過 遂(終於)至滅亡 尋:不久

公等:你們 各位

2、這一節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唐太宗積極求諫的態度;二是唐太宗對求諫的認識。

3、運用了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假設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

4、辯證看待:

唐太宗在這段論述中道出了自己對於理想的政體運作模式的設想──君主開懷納諫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這對於君臣關係的論述是有一定說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導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並不是對等的,這種政體運作模式能否順暢進行,主要取決於皇帝一方。隋朝的滅亡雖然有“臣下鉗口”的原因,但這種局面的造成從根子上講是因爲隋煬帝的“暴虐”。

  四、 自學第二段,方法與前面相似。

師提醒學生注意:

1、致:得到 數:多次

2、君臣圍繞諫諍展開議論。

3、運用了對比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對比論證:君臣都有正邪兩類,正主和邪臣的組合、正臣和邪主的組合,都不能使國家太平。這是從反面做的論證,意在說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組合,“君臣相遇,有同魚水”,才能“海內可安”。

比喻論證:魚兒有水才能活,離開了水,就成了枯魚。

用木頭經過墨線標定就能鋸直,比喻國君採納規諫就會聖明。

舉例論證:古聖主有諍臣七人。

 五、 朗讀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 不看書翻譯句子。

1、 至於隋煬帝暴虐……必須極言諫諍。

2、 陛下開聖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朝,實願罄其狂瞽。

  二、 學習三、四段。

1、朗讀後自讀。

2、“開火車頭”,翻譯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積極進諫和受諫。

第四段:唐太宗闡述自己希望得到納諫的良苦用心。

3、 提醒學生注意字詞。

 三、 朗讀五、六段。

  四、 作業:翻譯五、六段。

第四課時

  一、 學習五、六段。

1、 齊讀。

2、 解答學生疑問。

3、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有關字詞句。

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爲之。

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

或在其漸,或已將終。

竟不爲停改。

4、 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段意。

唐太宗強調納諫的重要性。

君臣圍繞納諫的議論。

  二、 討論。

1、 在現實生活中還需要“忠言”嗎?

2、說說“對我最有教益的一個批評或建議”。

  三、 做課後練習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