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人教版高二語文選修課文《佛理禪趣》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13W人 

《佛理禪趣》是人教版高二選修課文,下面是人教版高二語文選修課文《佛理禪趣》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人教版高二語文選修課文《佛理禪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瞭解《壇經》和《百喻經》的語言特色,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批判地繼承佛教思想對於現代社會人生的啓示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佛教簡介:

佛教在中國。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爲世界三大宗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Dharma)。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淨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簡單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佛教的傳入。佛教最早傳入我國的確切年代,已很難考定。一般說法有兩種:一說是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記》。另一說源於“白馬馱經”故事,即東漢永平年間(58年-75年),漢明帝夜夢有神人全身金色,頂上有光,在殿前繞樑飛行。翌日問訊羣臣,學識淵博的大臣傅毅告之爲佛。於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見西域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便邀請他們來漢地傳授佛教。他們用白馬馱着佛像和經卷,回到洛陽。明帝爲表示歡迎,在洛陽建起我國首座佛教寺廟“白馬寺”。總之,佛教初入我國的時間,當在公元1世紀前後。

佛教的發展。兩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流傳的地區也有限,佛教信徒較少,多爲社會上層人物。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矛盾激化,再加上統治者有意識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發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佛經大量被翻譯,由於佛經的翻譯使得佛教傳播越來越廣;二是衆多寺廟的興建和石窟的開鑿。作爲佛教標誌性建築的寺廟的大量興建是對佛教的一種有力的宣傳,而大同雲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本身作爲一種藝術則是對佛教又一種巧妙的宣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這一時期佛教發展的真實寫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統治者的有意協調下表現得和諧一致。這一時期佛教繁榮的最主要標誌就是衆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們主要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轉折。晚唐、五代至宋,由於歷次法難,更直接的原因是由於會昌法難,又加上社會的動盪不安,佛教走向了轉折。在這過程中禪宗逐漸取代其他各宗,成爲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爲久遠、影響最爲廣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滅南宋而統一天下。雖然元代以藏傳佛教--喇嘛教爲國教,但漢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耶穌教、摩尼教等也允許存在。元代佛教諸派中,禪宗最爲繁榮。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後,佛教愈趨衰落。太平天國時期,對佛教和道教都採取排斥的態度。清末民國以後,新思想、新文化的興起以及科學、民主的提倡,啓發了民衆的覺悟,加之國民革命的爆發,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二、 文化常識簡介:

1、六祖慧能

慧能爲禪宗第六祖。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困,靠賣柴養母。一天,他在集市賣柴,聽見有人誦佛經典籍《金剛經》,頗有感悟,便立志尋師學佛。他告別老母親,投靠到弘忍門下。弘忍問他:“你是何人,來此見我欲求何事?”慧能答道:“弟子嶺南人,今遠道求見,無他也,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訓斥道:“你爲嶺南窮鄉僻壤的蠻人,有何資格成佛?”慧能從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別,而佛性則不分南北;我雖嶺南蠻人,同你尊貴的法師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別?”弘忍聽了十分震驚,未料這位鄉下人對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領悟,於是留他下來當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們召到面前,當衆宣佈讓每人寫一首偈,說明自己對佛理的認識。誰能真正領悟佛理真諦,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誰,並讓他做第六代祖。

當時弘忍門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聲顯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寫在南廊壁間。偈中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慧能聽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體悟“空性”,於是唸了一首偈,由他人代爲寫在牆壁上。偈子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剛寫完,很多和尚都圍過來觀看,都很驚訝,議論說:“奇怪啊!想不到像他這樣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忍見衆人如此驚怪,恐怕有人從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說:“亦未見本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來到舂米房,看見慧能腰上揹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語說:“求道的人爲了佛法而忘記肉身,應當這樣嗎?”接着就問:“米舂好了嗎?”

慧能答:“早就舂好了,還沒有篩罷了。”弘忍用禪杖敲擊碓三下而離去。

夜晚三更時候,慧能悄悄來到弘忍處。弘忍用袈裟把窗戶遮圍住,爲慧能解說《金剛經》,說:“一切事物無自性,皆從心生,如果覺悟到真實本性,心就是無所滯着了。”慧能聽了很有啓發,領悟到佛理的真髓:“一切事物都不離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經真正領悟,就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接着便把禪法和衣鉢祕授給慧能,說:“你爲第六代祖。”還囑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隱居,待弘忍死後再繼承與發展禪宗的事業。

此後,慧能一直堅守師囑,混於衆人,不露聲色。16年後,弘忍去世,他纔出示隱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髮出家,成爲禪宗的首領,在曹溪寶林寺講法二十餘年,影響遍及海內。

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讚賞,是因爲他對於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佛家認爲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什麼菩提樹、明鏡臺統統並非真實存在,人的心性也是如此,根本談不上沾惹塵埃,何必時時勤拂拭?只要內心一旦覺悟到世界空無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這是徹底的唯心論。

2、禪宗簡介:

禪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續印度佛教已有的某個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經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經,標榜自己獨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它公開宣稱以六祖慧能的言教爲經,並以開壇立宗的形式命之爲《壇經》。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創作的、被公開而持久地稱爲“經”的佛教著作。

禪宗歷史有着很多傳說的成分,雖然禪宗以《六祖壇經》爲立教宗經,它的發揚光大也是在慧能弘法之後,但在佛教的著作中,禪宗卻有着很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那裏。這其中雖然有很多傳說的成分,但卻爲大多數的佛教著作所接受。

禪宗自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始於靈山會上,如來拈花示衆,衆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葉“破頰微笑”,由此付法。迦葉也成爲所謂的印度禪宗初祖。祕密相傳27代之後,傳至菩提達摩手中。達摩於南朝梁武帝統治時來到中國傳法,稱爲中國禪宗初祖。其後,達摩傳慧可,又傳僧璨,傳道信,傳弘忍,傳慧能。慧能接受衣法,成爲禪宗六祖,與其同門神秀分爲南北二宗。“安史之亂”後,慧能的弟子神會北上洛陽弘法,聲勢大振,北宗一系逐漸淡出,南宗一派則成爲中國佛教的主流。

“禪”是梵語的音譯,指的是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在徹底寂靜中呈現的神祕思維狀態。這是一種修行的方式,禪宗即得名於此,由此可見禪宗對於禪修實踐的高度重視。與其他宗派將重點放在經典、理論的解釋和研討不同,禪宗重視體悟而輕視理論,在理論的建樹上沒有多少新的東西,對於禪修卻有着重大的發展。大致而言,禪宗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佛性本有。

禪宗認爲佛性是衆生本來就具有的,凡和聖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悟到了它。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須向外求索。這一方面指出佛性的無差等性,就像慧能所說的:“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另一方面指出修行中要依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各自觀心,自見本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無住生心。

慧能所謂的“無住生心”,就是要在沒有執著的情況下,保持心的圓融無滯,自然流轉。因此,他反對一些禪師刻意窒礙思慮,使心趨於死寂,也反對執著於坐禪的方式。他的宗旨是在隨緣任運之中,保持心體的自然無礙。因此,將參禪活動與禪者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強調在一切時中,在行住坐臥中,去體會禪的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困則睡,健則起,夏天打赤膊,冬寒須得被”(景岑禪師語),以及後世的禪師用“蒲花柳絮,竹針麻線”“挑水擔柴”等平常事物比喻佛法,都道出了“平常心是佛”的道理,顯示出一種清靜自然的境界。

(3)頓悟法門。

禪宗認爲,從衆生到佛的轉化就在一念之間,轉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頓悟”。慧能說“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一念若悟,即衆生是佛”。神會認爲悟就是“一念相應,便成正覺”,它“不由階漸”,頓時完成,所以稱爲“頓悟”。爲什麼一念頓悟就等於覺悟成佛了呢?這是由於人心本來具備佛性,只是被妄念隱覆,一旦妄念俱滅,就會頓見自心。因此頓悟就意味着整個人心發生了質變。慧能說:“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就是說只要一燈明亮就打破了黑暗的狀態,只要一念覺悟就滅除了迷妄的心情。我們在禪宗的公案中見到,通曉佛理的禪師們爲了教化弟子,常常以各種各樣奇特的方式,像說公案、逞機鋒、參話頭,甚至包括喝罵、責打、棒喝,來啓示他們瞬間滅掉世俗的妄念。

禪宗的主導思想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不科學的,但是含英咀華,棄除糟粕,我們還是能夠從禪語中覓得一些人生智慧的。禪一度是社會上的熱門話題,有人認爲,如果你面對着種種煩惱,不能自拔,讀一點禪語,參一參機鋒,會幫助你進入一個快樂無憂的境界,促使你的心靈變得灑脫、曠達。有一些具體的認識也可以引導我們思考人生的問題,比如:

禪宗高僧馬祖道一常常告誡人們“不得說長道短”,這是一句很實在的道德箴言。很多人喜歡說長道短、搬弄是非,導致人與人之間互相猜忌,搞窩裏鬥,造成了許多內耗。倘若這種習氣被破除掉了,對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是有益的。禪師們還教導人們“寧可清貧自樂,不做濁富多憂”“心不負人,面無慚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都是極爲精闢又發人深省的警句。

三、 文本研讀:

1、根據註釋解釋《壇經兩則》。(參見課本註釋)

2、閱讀《壇經兩則》,概括每則內容。

3、《壇經》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請結合課文簡要說明。

慧能受法

這段文字說的是慧能受衣法時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誨。

慧能所作的偈,顯示出他對於佛理的精湛領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師的欣賞。弘忍大師想把衣鉢傳授給慧能,又怕別人害他,所以選擇在三更時分,把慧能喚到佛堂中,祕授《金剛經》。慧能天資聰穎,再加上名師的教誨,他頓時就領悟了。於是,弘忍把衣法傳給了慧能,並作了訓誨。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傳法給慧能,宣佈他爲自己的傳人,以自己的袈裟作爲信物,將佛法一代一代發揚光大,二是傳授本門的“獨門祕笈”,即“以心傳心”,不依賴文字的傳道方式和通過引導使學禪者自己頓悟的修行方法。法傳完以後,弘忍說,自古以來,傳授衣法常常引起禪門內部的傾軋,受衣法的人,往往氣如懸絲。並告誡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離開此地。這表現了他的謹慎。

南能北秀

弘忍定居於黃梅雙峯山中,門下人才很多。慧能繼承了他的衣鉢,先在南方隱居,後到曹溪的寶林寺弘法;神秀雖然沒能繼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當的造詣,弘忍死後,爲武則天所召,傳教於北方的當陽縣玉泉寺。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稱爲“南能北秀”。這種劃分的依據,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剛經》而強調頓悟,認爲應該單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則信奉《楞嚴經》,強調漸悟,認爲要達到覺悟,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像掃除灰塵一樣,慢慢地掃除心靈上的種種障礙。

課文對這種認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雖然南北地域不同,實際上他們的師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傳的禪法,在對於人的心性的認識上,他們是一致的,即都認爲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變的真性,而衆生因迷妄顛倒不能覺悟。而從悟道方式上看,雖然側重點不同,卻是互爲補充的。課文說,“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這“法即一種”所說的“法”,就是衆生本具有的自性清淨心。因爲衆生的清靜佛性一向爲迷妄所覆蓋,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顯露出來。但是由於人的領悟能力有遲有疾,領悟力差的可以通過漸修使其慢慢領悟,而領悟力強的則可以引導其瞬間領悟,也就說要因材施法。實際上,法本身並沒有頓漸之分,因爲人的覺悟都是剎那之間的事情,只是因爲人的根器利鈍不同,覺悟之前的過程和方式纔有了不同。

問題探究

《壇經》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壇經》作爲慧能傳教說法的記錄,語言上有兩個特點:一是語言質樸簡潔,不尚浮華。禪宗講究“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因此並不在遣詞造句上下功夫,多用當時口語,夾雜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種雅俗之間的文字風格。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對弘忍和尚講解《金剛經》,一筆帶過,就直接寫出結果“慧能一聞,言下大悟”。一方面說明慧能對於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語言簡潔有力,符合禪宗“當令自悟”的傳法宗旨。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一句,運用整齊的文言,又夾雜白話成分(比如“一種”這種數量詞組,在文言中是不多見的),質樸簡潔,對“何以漸頓”的問題作了辯證的分析。二是善於運用譬喻。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傳法,氣如懸絲”一句,用氣息懸在絲線上比喻危險的境地,非常形象。

四、 作業佈置:

1、 閱讀《百喻經》六則。

2、 自讀《閱讀指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