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模板(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3.36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模板(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模板(精選9篇)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斑紋”的內在含義,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詩意的語言,賞讀多種寫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領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熱愛自然,敬畏自然,學會以平視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體驗來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學重點:

深刻理解“斑紋”的內在含義,瞭解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的各種“斑紋”,揣摩本文詩意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富於思考的哲理性語言。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采采蠅是非洲一種傳播昏睡病的有害昆蟲,經常叮咬馬、羚羊和其他草原動物。奇怪的是,它們對斑馬卻很少騷擾。這是什麼原因呢?斑馬的斑紋能幫助它抵禦采采蠅的叮咬。

2、斑馬的條紋是一種“護身符”。因爲黑白條紋在陽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吸收和反射的光線各不相同,這樣可以使斑馬的身體輪廓變得模糊起來,遠遠望去,很難將它同周圍環境分辨開來,也就不容易被猛獸發現了。通常,獅子是在黃昏或黎明時狩獵的。一旦它發現了斑馬,對方黑白分明的條紋,也往往使獅子難以判斷自己與獵物之間的距離。如果對方是一匹正在運動的斑馬,那麼準確估計它的實際位置和運動速度,就更加困難了。

二、整體感知

1、速讀全文,畫出有“斑紋”一詞的語句。

2、思考:結合語句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麼?

明確:整篇文章應該是按照由點到面,從小到大,從具體到抽象的順序展開的。

行文思路:由形象的斑紋到抽象的斑紋、由斑紋到生物習性到對生命本質的思考、由生命現象到對神祕自然的敬畏。

三、研習文本

1、朗讀1—5節,思考:文中詳寫哪種動物的“斑紋”?爲什麼?

明確:詳寫蛇。

蛇的斑紋最爲典型、醒目,重點寫蛇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紋”;不只寫了蛇的斑紋,還寫了它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等內容,豐富了文章的表現範疇,作者寫“斑紋”並不爲單一地介紹動物皮毛,同時也是向我們展現一個豐富真實的自然界。重點突出,便於下文畫卷式地展開豐富生動而神祕的自然乃至整個筆底世界。

蛇的文化內涵豐富,相關的寓言和傳說較多,可以引發讀者興趣,以作者強烈的情感來加強讀者的情感體驗,豐富文章的文化內涵。不只說明了蛇這種動物的斑紋,更生動細緻地塑造了一個陰險、詭祕、惡毒的形象,使文章富於情趣,饒有意味。

2、哪裏還可以有“斑紋”?

明確:其他動物;植物;一切生物;人類。

3、關於“斑紋”的含義,課文中有沒有相關表述?

明確:課文對“斑紋”的表述:斑紋起源於對一種簡單圖案的特別嗜好:或直或曲的線條,大小不一的色塊,或者,就是一個普通的圓點,不斷的複製構成驚人的繁複效果。

4、朗讀課文最後四小節,體會“斑紋”在這些段落中的含義。

(1)前面我們已經瞭解到在作者的筆下動物界的斑紋,客觀存在的其他斑紋,如何理解這裏所說的“大地都是有斑紋的”,“斑紋無所不在,就像我們有意修飾並損害的生活”?

明確:大地是有斑紋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紋”預示着自然規律。

生活是有斑紋的:生活的印記,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修飾”過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跡;“損害”過的生活,留下悔恨或醜陋的記憶,這些都可以形成“斑紋”,“斑紋”無所不在。

(2)作者最後以“因爲距離的遙遠,在神的眼裏,我們,不過是一些斑點”結尾,你怎樣理解?

明確:這裏的“神”,可以理解爲神祕的自然,或者自然規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存在許多“斑紋”;換一個角度來看,距離遙遠,生命渺小,衆生平等。“我們”也不過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斑紋”就是我們的生存狀態。“我們”的一切生活,愛恨悲歡,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

這裏既揭示出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是鐫刻在每個人身上的斑紋的這裏,又流露出人與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存的理想和情懷。作者對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讚。

5、小結。準確理解文中“斑紋”的含義。

文章主要寫了動物皮毛的顏色和圖案,也寫到自然界其他事物和社會現象、人類生活的印跡。文中的“斑紋”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指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斑紋,又指社會現象、人們內心的精神生活,情感記憶的印記等,這樣就帶有哲學的意味,寬泛的說也可指一切存在。

四、文本提升

1、自由暢談:我和“斑紋”

“我們”也不過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斑紋”就是我們的生存狀態。人與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存。

2、關注生態:我的綠色家園

五、課堂總結

周曉楓以帶着一種人與自然衆生平等、和諧共存的理想和情懷來看待這個世界,動用了心底的那部分溫存,以“對天地自然持久的熱情關注和對世間諸多存在的悲憫及敬畏之心”來描述這個世界,愛,以一種神奇的力量,使之出類拔萃。如果我們也能夠以對自然、對一切生命、對人類生活的飽滿的情感來觀察,來感知,相信我們筆下的文字也是血肉豐滿的,我們的心靈中也一定能夠綻放一座有着姿態萬千的風景的花園。

六、佈置作業

1、隨筆《我的綠色家園》

2、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作者對斑紋的形象描述和對斑紋的理性闡述,我們已經很清楚瞭解斑紋的深刻內涵,從而來把握作者對生命本質的思考。從中學生深切知道了熱愛自然,敬畏自然,學會以平視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體驗來看待自然和生活。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2

一、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爲師的道理

B、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鬥爭精神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點拔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啓發和點拔)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啓學生思維,然後學生充分討論後明確。(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4.多媒體投影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疏通文中字詞句,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幻燈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日索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東,如是者數矣。

(節選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讓學生看過投影后進行翻譯,然後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然而,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二、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幻燈片放映)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後人編爲《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爲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纔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爲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爲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樂,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纔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爲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爲,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爲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爲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爲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纔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着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個新名字。

三、文體簡介

我們來看一下題目,師說是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呢?(提問學生)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說》,《愛蓮說》,《馬說》等。

四、朗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根據書下注釋,讀準字音並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請全體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後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譯全文

(一)翻譯:請一位同學將第一段翻譯一遍。

着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之—代詞,指道理;固—本來;師(之)—以……爲師(意動用法);庸知—哪裏,管、過問;無—不論,不分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讓學生齊聲朗讀,加深印象。

(二)、其他幾段與第一段講解類同

第二段着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超出;焉—之於(向他);下—低於;恥—以……爲恥;聖—聖明的人,聖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塗;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小學—小的學習方面;族—類;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已—罷了;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

不拘於時

介賓後置句

而恥學於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

(三)總結全文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六、知識歸納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衆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於“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着,不需要。

3、一詞多義

道: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餘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

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瞭解)

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於“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誌。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而恥學於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前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後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後置句:

①而恥學於師。

②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師不必賢於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羣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課後練習。

第二課時

分析第一段

1.提問;本段可分爲幾層?概括每層大意。學生思考後,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爲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後三句承“傳道”,談擇師的標準,即以“道”爲師。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提問:本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

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環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3.背誦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後,明確:本段查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聖人”和“今之衆人”進行對比,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板書〗結果

┌聖人衆人對比聖益聖,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小學而大遺(錯誤認識)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世大夫對比其智反不能及(錯誤行爲)

(對比論證反證)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藉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於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着眼點放在後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①句是對“聖益聖,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爲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3)背誦

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3

教學目的

(1)學習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見解;

(2)掌握對比論證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學習本文詞采華麗、千變萬化的語言特點,處處重複卻不給人以累贅之感,句句相似卻又沒有雷同之嫌;

(4)着重識記並理解“蒙、因、絜、愛、餘烈、弱”等詞的含義;

(5)理解“制、亡、利、固”4個多義詞的不同含義。背誦課文最後三段。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

(2)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以敘史來對比論證。

教學設想:

(1)以誦讀促理解,以理解促誦讀。

(2)本文文言詞彙豐富,注意引導學生識辨積累。

(3)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作者及文章寫作背景,重點學習1─2節。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課文寫作背景、釋題、明確文體。

二.⑴對照註釋自讀第一節。要求讀準字音,先默讀,再朗讀。

⑵指名朗讀,學生老師評價。

⑶再讀課文,劃出疑難。

⑷質疑,討論釋疑。

⑸要學生說出本節活用詞、通假字。

⑹齊讀課文第一節。請同學概括大意,教師板書。

三.1.用學習第1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第2節。

2.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學生口答)

⑴蒙故業

⑵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⑶寬厚而愛人

⑷相與爲一

⑸趙奢之倫制其兵

⑹秦人開關延敵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讀第三節,方法同一、二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3─4節,背誦3─4節。

教學步驟:

一.齊讀1─2節,體會語言特色,板書1─2節內容。

二.檢查自讀第3節情況

1.指名朗讀第3節,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蒙)恬藩籬黔(首)隳(名城)

2.對朗讀給予評價。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3.質疑,討論釋疑。

4.要學生說出本節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異義詞。

5.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要學生口答)

⑴奮六世之餘烈

⑵鑄以爲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⑷因河爲池

⑸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注意句式)

三.指導背誦,概括大意。

1.結合課後練習二(1),指導背誦,加深課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四.1.對照註釋自讀第4節,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牖猗躡氓

2.指名朗讀、評價、教師範讀。

3.質疑,集體釋疑。

4.出示小黑板,請學生口答加點字的用法及意義。

⑴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注意句式)

⑵贏糧而景從

⑶天下雲集而響應

⑷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5.齊讀課文,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6.根據課後練習二(2)提示,指導背誦,加深理解。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五.作業(早或晚自修完成)

1.繼續背誦3─4節,(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讀課文第5節。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第5節,總結全文

教學步驟:

一.指名背誦3─4節,給予鼓勵。

二.學習第5節

1.出示小黑板,翻譯句子和加點字,口頭完成,檢查預習情況。

⑴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

⑵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何也?⑶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根據檢查情況,要求學生質疑,釋疑。

3.指名朗讀、教師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參見教參P170有關朗讀語氣提示)

4.教師範讀

5.指導背誦

6.學生概括本節大意,明確結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導學生看板書,結合課題思考,認識本文“以史實爲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課文中的對比,尋找各組對比之間的關係,並用圖表示,並分析運用對比對論證中心論點的作用。

3.朗讀課文,找出駢句,結合作者生平、體會本文“賦體文心”的特色。

四.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三(多義詞)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4

一、教學三維目標

1.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2.從課文內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3.瞭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教學難點:寫作技巧(將簡單的內容表現得搖曳多姿)。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評價討論法。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

朱光潛,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石、孟實,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中文系,次年進入香港大學,主攻教育學;1922年畢業後,在上海中國公學和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教;1925年入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1929年畢業,轉入倫敦大學,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回國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藝心理學》《詩論》,開華人美學研究的先鋒。

解放後,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迄今無人敢代他的地位,無作品敢代替此書。他早年就讀愛丁堡大學時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國時期出版業的一大景觀。他蹲在牛棚裏翻譯了百萬言的黑格爾的《美學》。

朱光潛腳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紀,與苦難中奮鬥的中國一同走過從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淺近而深奧的大書。我們對他的理解,只限於現在閱讀的《咬文嚼字》,相信通過今天的閱讀,同學們一定回收益匪淺。

二.解題: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這個成語的含義是: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書袋或買弄才學。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題目的含義則是:對文學作品的語言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層(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這”和“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啓示?

明確:①“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語氣堅決。

②六個“你這……”。——感情強烈。 →啓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個好小子。”——表假定語氣。

④“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爲“你這革命家的風度”。→啓示:B.結構不同,不合邏輯

→啓示:C.連郭沫若用好一個字也頗費周折,說明用好語言文字很不簡單,一定要細細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

2.作者列舉改字不當之例,常常用怎樣的寫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確:對比;正誤比較分析,使之更有說服力。

3.所句舉例子的共同點是什麼?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明確:例子來源於名家名篇。啓示:要注意資料的積累、梳理。本文的材料豐富,無論是記憶中的,還是資料中的,都得有資料。如文中的《紅樓夢》、《水滸》、《屈原》、《史記》等。積累知識的方式:筆記、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層(3、4段):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1.爲什麼我們在咬文嚼字時,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明確: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修改後的句子爲什麼不好?給你怎樣的啓示?

明確:①原文“草中石,以爲虎”並非“見草中有虎”。②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之意。③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之意。總之,說明文字一增一減,這表面形式的變化,就引起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啓示:我們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裏,或由此及彼,這樣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當地表情達意。

(三)分析第三層(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麼?

明確:推——步月歸寺——冷寂場合

敲——月夜訪友——熱鬧場合

2.世人與錢鍾書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A.世人認爲“敲”字好,有動作、形象,有聲音。

B.錢鍾書不迷信,不盲從,獨抒新見。他認爲哪一種境界是詩人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就用哪一個字。

啓示: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與前面例比較,此事例從什麼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確:從文字表達的意境。總之反覆強調: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強調語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總結:第一部分舉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一部分的寫作特點:

即舉事例,講道理。不舉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說不好,道理也講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闢,令人心悅誠服。

例子是具體的,具體的例子可以給人以豐富的啓發。

二.分析第二部分:講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

1.文字聯想意義的運用有兩種情況,請各用一個成語概括。

A.正面:點石成金。B.負面:陳詞濫調。

2.什麼叫直指的意義?什麼叫聯想的意義?各有什麼特點?各用什麼修辭格?(略)

3.科學的文字與文學的文字的區別是什麼?(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兩句詩,回答問題:

①詩中人物所處的環境是(夜晚,月影朦朧,山間泉水旁)

②詩中人物所進行的活動是(品茶,賞月)

③詩中表達的是詩人(獨處清淨,安享自然,怡然自樂)的情趣。

④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對偶)的修辭。

5.“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一句可否變換分句順序?爲什麼?

不行。前句與“聯想”銜接,後句與“熟路”銜接。換後,就不銜接連貫了。

6.作者舉從前做詩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圖何在?

表明他們的套語濫調根本與文藝無緣。

7.產生“套板反應”的弊端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無創作動機。②讀者無新鮮真切的情趣。

8.作者認爲人們爲什麼容易產生“套板反應”?怎樣才能克服“套板反應”?

①套板較省力(人生來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層想。

9.最後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東西?

A.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B.必須勤奮。C.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相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歸納總結:

1.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

2.寫作目的:讓讀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標(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謹嚴的態度,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

四.造句:活用詞語,推陳出新的句子。

初來乍到→初學乍練。

五.作業:課後練習。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荀子、《荀子》;掌握文言基本知識點。

2、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語】

提問:同學們知道哪些關於“學習”的名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劉向;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這都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爲自覺的行爲,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爲我們指明瞭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應有的方法、態度,是一篇鞭辟入裏、膾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荀子介紹】

荀子:名況,又名卿,人稱荀卿或孫卿,戰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李斯和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子主張性惡論,並且認爲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有樸素的唯物思想。治理天下既要“禮治”,又要“法制”。

荀子與孟子的差異:“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孟子重義輕利,荀子重義而不輕利;孟子專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專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樑啓雄《荀子簡釋》)

【《荀子》介紹】

《荀子》:荀子所著,共32篇,其中一小部分出於其弟子之手。內容涉及政治、哲學、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其文筆雄辯,說理透徹,氣勢渾厚,多用排比,又善比喻,有獨特風格。

【字詞、文言知識點和內容】

1、同學們,荀子特別強調教育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就闡明瞭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請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學不可以已。

2、荀子從哪三個方面說明學習不可以停止?

明確: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態度。

3、文章通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怎樣論證的?

明確:論證方法——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比喻論證)、作比較、作詮釋、列圖表、分類別等。本文通篇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板書見後)

【藝術特徵】

1、比喻論證的方法: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爲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爲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爲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

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輮木爲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

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捨”,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③反覆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

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捨”。

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三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2、富有音韻美的語言:本文的語言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韻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採用對偶、排比的句式,整齊和諧,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於誦讀。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齊對稱,又參差錯落,增強了文章的節奏感和表現力。還用了一些排比句,讀起來語氣暢達,有氣勢。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並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能力目標:加強誦讀,培養學生文言文的誦讀語感;培養學生能夠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科學的、正確的歷史觀和獨立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學習本文鋪陳渲染、氣勢酣暢的語言特點,注意在誦讀中積累語感。

2.討論秦王朝興衰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瞭解作者借古諷今的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作者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

教法學法

1.教法:講授法 課堂討論法 練習法

2.學法:朗讀法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課文結構。

第二課時:講授課文,領悟寫作意圖,瞭解作者政治主張的進步性與歷史侷限性。

教學準備

朗讀課文,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進行翻譯,課上組織競賽;

蒐集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識記文學常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部戰國史簡直就是一部戰爭史。幾千年以來,“弱肉強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被打破。兩千多年前,當秦始皇做着千秋萬代掌權的美夢的時候,一羣疲憊的農民“斬木爲兵,揭竿爲旗”,輕而易舉地攻破秦國“金城千里”,導致強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闡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過秦論》。“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麼呢?讓我們來共同探討。

(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可以請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準備好,上課時相互交流,教師出示課件補充)

二、整體感知

(一)播放課文朗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讀音:

腴(yú)軫(zhěn)鏃(zú)萬乘之勢(shèng)

恬(tián)比權量力(liàng)藩(fān)孝公既沒(mò)

笞(chī)召滑(shào)俯首繫頸(xì)踐華爲城(huà)

勁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躡足行伍(háng)

牖(yǒu)甕(wèng)朝同列(cháo) 將數百之衆(jiàng)

度長絜大(duó) 一夫作難(nàn)

(二)讀全文後回答,這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秦王朝“仁義不施”,結果導致亡國。

(三)默讀,分組討論: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明確:“攻之勢”體現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強大──鼎盛。“守之勢”體現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統一天下到覆滅。

(四)請各小組討論文章結構,用列表的形式劃分並展示。

明確:

三、翻譯課文

(一)翻譯競賽:請各小組代表口譯課文,翻譯不準確的地方,請本小組成員及時糾正補充,看哪一組翻譯得更準確、通暢、優美生動。

(二)指導要點:

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高考中要求“讀懂文言課文的基本內容”,並有一定的翻譯題,因此,我們在平時就要做到譯文的“信、達、雅”。一般在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譯錯的詞語或遺漏的詞語。

2.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

四、小結

學習古文要注重積累。從實詞、虛詞的用法到各種句式,整理歸納,不斷積累,才能提高翻譯水平,增強理解能力。

五、作業

整理歸納全文文言語法現象,包括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二課時

研習新課

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採用競賽法回答問題,看哪個小組回答的又快又準確。

(一)“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爲基本依據,採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地指出導致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在第⑤ 段議論中。請學生朗讀第⑤段,思考以下問題:

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學符號“〈”連結排列起來。

2.“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

3.說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論的。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着採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小;其次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從課文第2 段“秦人開關延敵”等句中已經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瞭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

(二)“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①-④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 先從第⑤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讀①-④段, 說說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從各段中找一句表明“興”或“亡”史實的句子。

點撥:“攻”是以雍州之地爲本,依靠權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併六國;“守”是以整個天下爲本,採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第③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 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一六國的巔峯。“興”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3.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找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 說說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明確:

(1)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 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

(6)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屍百萬, 流血漂櫓”,已經蘊藏着導致失敗的尖銳矛盾。秦統一天下,攻守之勢轉化以後,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採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鑑,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說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 在固守天下中表現得尤爲厲害。主要體現在治國措施中。

小結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爲改革政治的借鑑。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說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佈置作業

(一)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敘多於議、理寓事中的特點。

(二)細讀文章,找出自己認爲寫的最好的地方,如語言、寫作特點、表達特色等,在班內交流。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7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詞的不同意義和用法。試圖通過語法分析讓學生初步掌握幾個文言虛字和領會一般文言句式的結構和意義。

2.理解課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方面闡明論點,把說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以及逐層推進引出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設想

1.師生結合講析課文,啓發學生多思考、多練習。

2.安排三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解題,講析課文1─3段。

(一)板書課題、解題:

察今《呂氏春秋》

察今,篇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中的第八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今本分12紀、8覽、5論,共26卷,約20萬言。(以下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二節:“《呂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課文節選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闡明瞭法令制度應該隨着客觀形勢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制訂法令制度必須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以下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三節:“文章……關係弄清楚。”)

(二)字音釋詞:

1.讀準字音

弗(fú)損益要(yào)於時

一脟(luán)肉一鑊(hu)之味

一鼎之調(tiáo)澭(yōng)水

悖(bèi)亂殤(shāng)子

鏌(m)鋣(yé)驥(jì)驁(ào)

遽(jù)契(qì)時已徙(xǐ)矣

2.確切理解詞義(包括實詞和虛詞)

對文中一些重要詞語,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並掌握書上的註釋,再適當作些補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說,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係選擇恰當的'解釋。這裏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於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運行。

先表澭水:標誌,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誌。

循表而夜涉:標誌,標準,名詞。

千有餘人:相當於“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敗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於此:類似,像。似於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裏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爲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其父雖善遊:雖然。

(三)講析課文第1─3段。

1.教師領讀課文第1─3段。

2.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第1、2自然段。

明確:“非不賢也,爲其不可得而法。”這是一句並列複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強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語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詞,代“上”(國君)。“而”,連詞,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和中心詞。“法”字後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賓語“之”。“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是讓步轉折複句,修辭作用是欲擒先縱,縱是爲了更好地擒。“雖……猶若……”是“即使……還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爲法者,何也?”是設問句。“之”,結構助詞,嵌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相當於“的”。“所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應特別注意。①“所以……”等於“……的原因”、“……的緣故”等;②“所以……”等於“……的東西”、“……的根據”、“……的方法”、“用來……的”等。這裏作“……的根據”講。“察己則可以知人”的“則”,連

詞,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相承,相當於“就”。“可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詞,相當於“憑藉”,後省略代詞“之”。“人與我同耳”的“耳”,助詞,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

3.引導學生分析1、2自然段的邏輯結構。

明確:文章一開頭,通過設問設答,提出論點: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論據是什麼?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論據之一)

意思是說,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於它有所損益。

那麼,如果先王之法末經損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這是爲什麼?

文章說: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論據之二)

意思是說,先王之法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

顯然,這第二個論據比第一個論據更爲重要。因爲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於是得出結論: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爲法。

接着,作者通過設問設答,闡明先王制訂法令制度的根據。意思是說,先王制訂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爲當時的人着想。

那麼,今天制訂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無疑義,就得從當今的人出發,爲當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見,明察當今的人是制訂法令制度的前提,這很重要。

文章接着說,“而己亦人也”,“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爲什麼?“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以上是從正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制訂的。古今時代不同,所以制訂法令制度應該詳細瞭解當今的實際情況,以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而不應該墨守成規,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課文第3段。

明確:“溺死者千有餘人”的“有”(音yu),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的“向”,時間詞,跟“今”構成一對反義詞。句中的“也”,語氣助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尚猶”,同義副詞複用,起強調作用。“此”,是主語,復指它前面的轉折複句。“所以”,這裏作“……的緣故”講。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5.提問學生這一段所講的“荊人襲宋”寓言故事有什麼寓義?它與第一段提出的論點是什麼關係?

明確:“荊人襲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辦任何事情,包括制訂國家法令制度在內,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着情況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簡言之,必須察今,不能泥古。這是作者從反面形象地論證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論點。

6.師生齊讀課文1─3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書面解答課後“思考和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通過檢查訂正作業,讓學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實詞的不同用法。2、講析課文4─6自然段。

(一)師生研究訂正書面作業:

(二)講析課文4─6自然段。

1.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4─6段。

明確:第4段:“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治國。”這一句的第一個字“故”,連詞,作“所以”講,表明這是緊承上節而來的推論。“則”,連詞,表示兩事時間相承,作“就”講。“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講,“以”,介詞,後面省略代詞“之”。“譬之若良醫”的“譬”,作“比喻”講。“之”,代詞,代“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這是一個複句。主語“良劍”出現在第一分句,兩個分句都是主謂謂語句。主謂詞組的主語“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賓語是省去主語(其)的主謂詞組。“乎”,義同“於”。這句也可以這樣寫:“良劍(人)期(其)乎斷,不期(其)乎鏌鋣。”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爲定語後置的標誌。其結構是:“中心詞+定語+者”。翻譯時應將定語挪前而譯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劍之所從墜”的“所”,附在介詞“從”的前面,和介詞連同介詞後面的動詞“墜”組成“所”字結構,指代介詞所介紹之處所。全句意思是:這裏(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結構助詞,表示它前面的詞(詞組)是定語。“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連同附在它後面的動詞“契”組成“所”字結構,指代行爲對象,“所契”即“刻記號的地方”,後加“者”構成“所……者”結構,這就更明確了這個“所”字結構的名詞性。“之”,代詞,代“劍”。第6段:“有過於江上者”的“上”,按《辭海》解釋:指處所。按於在春說:“上”按古義爲“側畔”。今

暫從於說。“者”,用於動詞性詞組後面,構成名詞性詞組,表示……的(人)。“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前一個“其”,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那”。後一個“其”,代詞,代嬰兒。“荊國之爲政,有似於此。”《呂覽纂》:“荊國”作“亂國”。“爲”,動詞,這裏作“治理”講。“於”介詞,介進比較的對象。

2.引導學生分析課文4─6自然段的邏輯結構: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了什麼論點?

明確: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的論點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提問:這個論點與課文前三段的論述有什麼關係?

明確:課文1─3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今的法令制度應當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如果墨守陳規,拘泥於古法,必將失敗。顯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推論的結果。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提問: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明確:除1─3段的論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個事例做爲比喻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

(1)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

(2)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

(3)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總的說來,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講究實效。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法令制度必須隨着世易時移有所改變。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5段講的“刻舟求劍”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刻舟求劍”爲喻,從反面論證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中心論點。如果時徙而法不徙,是糊塗迂闊的表現。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6段又講了“引嬰兒投江”寓言故事,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引嬰兒投江”寓言故事爲喻,說明不能因爲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這是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4─6段主要說明時代改變,法令制度就應該隨之改變。如果時代已改變,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會取得積極而良好的效果。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通過逐層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結論。爲了把道理說得更充分,更曉暢,使人易於接受,本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證。說理、舉例、設喻三者結合得很自然,頗有說服力。三個故事的寫法,都是先敘述故事本身,再對故事加以評論,最後就故事引出本意,說明道理,使故事成爲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說服力。本文具有樸素的唯物思想,能從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有一定的進步性。

(二)指名學生朗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翻譯最後兩段

(四)佈置作業:

課後筆答“思考和練習”五。

附:“思考和練習”五、二參考答案

五、

1.先王之所以爲法者,何也(作“的根據”講)

2.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爲法(作“的根據”講)

3.此其所以敗也(作“的原因”講)

4.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徙慕君之高義也(作“的原因”講)

5.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的緣故”講)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用來……的”講)

7.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作“的方法”講)

8.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作“的原因”講)

二、

1.刻舟求劍

有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了水裏,他急忙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裏(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來以後,他就從船上剛纔刻着記號的地方跳到江裏找劍。船已經行走了,但劍並沒有(隨着船)行走。像這樣找劍,不也太塗糊了嗎?

2.引嬰兒投江

有個在江邊走過的人,看見有人正牽拉着嬰兒想要把他投入江中。有人問這是什麼緣故。他說:“這(是因爲)嬰兒的父親善於游泳。”嬰兒的父親即使善於游泳,那嬰兒難道就善於游泳嗎?用這種辦法處理事物,必然是謬誤的了。荊國治理政治,與上述的故事有相似之處。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8

[自讀導言]

理解本詩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體內容及詩歌蘊含的深刻寓意。

擴展閱讀:賞析芒克的詩《陽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詩中蘊含的深刻寓意。

[解說]

這是一首蘊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詩,理解詩歌的寓意是學習本詩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討論:這首詩是從哪幾個層面上來闡述哲理的。

明確:兩個。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

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

詩中的草莓指代什麼。

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豔,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都喜愛的一種水果。

1.“我”想不想爬過籬笆?爲什麼?

明確:想。因爲那兒“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2.“我”能不能爬過?爲什麼?

明確:能。因爲“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

那麼,“我”願不願爬過?爲什麼?

明確:不願。因爲“髒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

3.討論:上帝又指代什麼?

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種種清規戒律。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4.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爲怕髒了圍裙捱上帝的罵而不願爬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願望和能力,而怕髒了圍裙捱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爲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

聯繫實際示例:

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着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爲,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解說]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並非唯一的標準的答案。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思考討論,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應加以肯定,答案不強求一致。

詩人爲什麼說“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會爬過去“?

明確:孩子是純真無邪的,孩子對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嚮往與追求。“上帝”如果拋開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拋開了一切清規戒律,恢復其純真無邪的本性,他一定也會爬過去追求世間美好的事物。

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麼深刻的寓意?

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被禁錮者呢?只要他願意並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

[解說]這一層次的理解是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學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錮者這一點,教者要作適當的提示。

小結:集哲學和文學於一身,融理性和感情爲一體,這是哲理詩的顯著特點。而哲理詩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訓示式的說教,而在於悟性的啓迪,學習時應由詩的表層意象入手,展開聯想,逐層深入,最終觸及主旨,才能理解詩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詩總會給讀者留下思索的空間,留下某種不確定性,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自己的理解來拓展詩歌的藝術空間。

[擴展閱讀]

欣賞芒克的詩《陽光中的向日葵》。從詩中的形象描繪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內容及詩中蘊含的深刻寓意。

明確:向日葵指代的是自我意識覺醒後與命運不屈抗爭的人們。第一詩節側重描繪向日葵抗爭的神態。第二詩節着力揭示了向日葵抗爭的意義或價值,向日葵一旦與它所依附的太陽抗爭,則會改變其被支配的命運。第三詩節揭示了向日葵與命運抗爭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向日葵的抗爭是帶血的抗爭,是以自己的整個生命與命運的抗爭,慘烈而悲壯。

這是一株不甘臣服的向日葵,儘管它曾經憑藉太陽的能量,獲得了自己依附的價值,但它最終要以頑強的抗爭精神擺脫太陽對它的壓制,從而獲得自己獨立的存在價值。這一形象喻示着人們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一向承受着歷史慘重摺磨的人最終會以抗爭的方式去肯定自我的存在價值。

這首詩的寓意是,要獲得獨立的自我價值,必須與命運抗爭,哪怕付出慘重的代價。

高二語文開學第一課的教案9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文風特點。

2、品味文中豆腐的特點,領悟豆腐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以小見大,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品味文中豆腐的特點,領悟其文化內涵。

2、學習以小見大,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豆腐,再普通不過的一種食品,人們對它再熟悉不過。可作家林海音卻對它情有獨鍾,大加讚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悟林海音那獨特的“豆腐情結”。

二、走近作家

(展示作家圖片)

林海音(1918-),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出生在日本,不久返臺,因臺灣已被日本侵佔,後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就在北京長大。就讀於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xx日報》記者。1948年回到故鄉臺灣後開始文藝創作,作品有散文集《兩地》、《作客美國》等,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婚姻的故事》等,長篇小說《春風》,及許多文學評論等。她是臺灣女性文學的開山人,也是臺灣文壇之“保姆”。

結合課後參考材料《臺灣文壇的保姆》,介紹其文風特點。

1、生於日本,父母不甘當日本亡國奴,性格受其父母影響。她跟隨父母四處奔波流浪,嚮往一種平和,自由的生活態度,所以她的文風也是很懷舊和平和的。

2、在北京長大和讀書,受到京味文化中那種雍容、大度、典雅文風的影響。

3、作新聞記者、編輯,眼光敏銳,鍛鍊了她的文藝素質。

三、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設題:讀過文章以後,豆腐都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明確:

容易配菜;視覺潔白;觸覺柔軟;味覺香淡;價錢便宜;營養價值高;製作簡單;歷史悠久;有醫學價值;深受歡迎。

四、再讀文章,梳理內容

設題:文章寫了關於豆腐的哪些內容

(1、2段)概說豆腐的美及配菜方便

(3、4段)豆腐的作用:營養價值高,養顏

(5、6段)工藝做法:泡—磨—濾—添—壓

(7、8段)歷史變遷:漢—宋—清

(9段)名稱沿革:菽乳—黎祁—來其—少宰羊

(10段)豆腐是“貧苦老實和勤勞”的象徵

(11—16段)“麻婆豆腐”的傳說和做法

(17—19段)作家樑容若在困苦中“知道豆腐的價值”,及有關各地豆腐的不同做法的見聞和感受

五、三讀課文,品味深意

設題:豆腐對於中國人來講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作者爲什麼要寫這樣一個題目?(領悟寫作意圖)(結合20、21段)

文章寫的是豆腐,但目的是想借豆腐言志。“頌”豆腐,更重要的是讚頌豆腐具有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徵——平易樸素,平和寬厚。

六、讀文章,質疑解難

1、作者出生在臺灣,在北京又住過一段時間,但從文中你能看出她有地域的侷限性嗎?這能看出作者有一種什麼心態?

(1)、看不出

①文章開頭“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表明作者要在“中國”的意義上來談“豆腐”。

②從文中對豆腐的廣泛介紹看,也是泛指的。

(2)赤子心,愛國情。

2、文中引用了幾位作家的話,它們的作用何在?

引用“孟瑤”的話,意在強調豆腐的便於配菜的特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