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我的回顧》高一語文教案

本文已影響 1.26W人 

  一、作家作品

《我的回顧》高一語文教案

愛因斯坦(1879~1955),生於德國,1900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國籍,1955年4月18日卒於美國的普林斯頓。他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畢業後即失業。在朋友的幫助下,纔在瑞士聯邦專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1909年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學教授,兩年後任德國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柏林大學教授,當選爲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離開德國,1933年10月定居美國。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貢獻,比如研究毛細現象、闡明布朗運動、建立狹義相對論並推廣爲廣義相對論、提出光的量子概念,並以量子理論完滿地解釋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固體比熱,發展了量子統計。因創立相對論學說,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寫作背景

懷疑精神是由求實精神引申而來的,它要求人們凡事都要問一個“爲什麼”,追問它“究竟有什麼根據”,而決不輕易相信一切結論,不迷信權威。合理懷疑是科學理性的表現,著名的科學方法論學者波普爾說:正是懷疑和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實踐,去觀察。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科學的歷史就是通過懷疑,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的歷史。在科學理性面前,不存在終極真理,不存在認識上的獨斷和絕對“權威”。懷疑精神是破除輕信和迷信,衝破舊傳統觀念束縛的一把利劍。沒有合理懷疑,就沒有科學創新。馬克思、恩格斯懷疑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的學說,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達爾文懷疑“物種不變論”,創立物種進化論;愛因斯坦懷疑牛頓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這篇《我的回顧》,就表現了愛因斯坦的懷疑精神。

  三、重點字詞

  1.字音

訃告(fù)卓越(zhuó)桎梏(zhìɡù)吞噬(shì)毋庸置疑(wúyōnɡ)

  2.詞義

訃告:①報喪;②報喪的通知。

真知灼見:正確而透徹的見解(不是人云亦云)。

桎梏:腳鐐和手銬。比喻束縛人或事物的東西。

毋庸置疑:無須懷疑。

以致:連詞,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如:他事先沒有充分調查研究,以致作出了錯誤的結論。

以至:①表示在時間、數量、程度、範圍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由於前半句話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果。如:他非常用心地寫生,以至野地裏颳起風沙來也不理會。

[教材優化全析]

  一、文脈梳理

本文可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寫這篇文章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7段),按時間順序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領悟。

  二、內容詳解

本文選自《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是一篇自傳性的文章,全文可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文章第1段,交代寫這篇文章的緣起。愛因斯坦首先交代了自己的年齡,他已經67歲,年事已高,因此說“要寫點類似自己的訃告那樣的東西”,語氣幽默而親切。接着說明寫作的緣起:不僅是因希耳普博士的勸說,更因爲自己確信,“向共同奮鬥的人們講一講自己努力過和探索過的事情在回顧中看起來是怎樣的,那該是一件好事”。這說明他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爲了向“共同奮鬥的人們”提供一點經驗和啓示。“自己努力過和探索過的事情”是這篇文章的“綱”,總領全文。

  第2段,寫自己少年時期對物質生活追求的摒棄和懷疑態度的養成。愛因斯坦清晰而深刻地回顧了他少年時期的思想軌跡:他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這裏所謂的“追逐”,從後面“每個人只是因爲有個胃,就註定要參與這種追逐”可知指的是對物質生活享受的追逐。愛因斯坦認爲,“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卻不能由此而得到滿足”,這說明,愛因斯坦注重的是“思想”和“感情”,他所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的滿足。因此,愛因斯坦開始信仰宗教,但很快,這種信仰在他12歲時因爲讀了通俗的科學書籍而突然中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科學對於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多麼巨大的影響,它不僅使愛因斯坦“在腦海中充溢了一種真正狂熱的自由思想”,而且引起了他“對所有權威的懷疑”,“對任何社會環境裏都會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種懷疑態度”。可以說,是科學給了愛因斯坦最初的思想啓蒙,而由此產生的懷疑精神造就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第3段,回顧自己人生目標、人生道路的確定。宗教信仰中止後,愛因斯坦轉向了對身外世界這個“偉大而永恆的謎”的觀察與思考。不久他又注意到,“許多我所尊敬和欽佩的人在專心從事這項事業中,找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這樣,愛因斯坦逐漸確立了“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的人生“最高目標”,並選擇了終生無悔的人生道路——凝視深思世界,進行科學研究。

  第4段,回顧四五歲時對一個羅盤的“驚奇”。愛因斯坦所謂的“驚奇”,就是好奇心,包含着一種探究的慾望。愛因斯坦這樣描述他的驚奇:“這隻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給我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後面。”還是孩童的愛因斯坦表現出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可貴的稟賦,它是求知慾的萌芽,蘊含着進行科學研究的種子。而愛因斯坦的父親給他看羅盤,可以說就是科學教育的開始。

  第5段,寫12歲時對平面幾何的“驚奇”。愛因斯坦說這是“另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驚奇”,因爲這已不再是羅盤那樣的具體的實物,而是抽象的數學定理,愛因斯坦說“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這說明,愛因斯坦保持了從小就有的好奇心,而且他的思維已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對於平面幾何的定理,愛因斯坦不僅加以證明,而且有着深入的思考:“幾何學研究的對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覺的對象似乎是同一類型的東西。”愛因斯坦進一步指出:“這種原始觀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個著名的關於‘先驗綜合判斷’可能性問題的根據。”這說明,愛因斯坦的思考很早就上升到了哲學層次。

  第6段,回顧12到16歲這段時間對於基礎數學和理論物理學的學習,以及對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瞭解。隨着年齡的增長,愛因斯坦閱讀、學習的範圍不斷擴大:他熟悉了基礎數學;知道了整個自然科學領域裏的主要成果和方法;進入大學之前,已經學過一些理論物理學了。所有這些,爲愛因斯坦的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愛因斯坦對數學及其他自然科學讀物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歡“能夠簡單明瞭地突出其基本思想”“幾乎完全侷限於定性的敘述”的著作;對於所喜歡的讀物,他聚精會神地閱讀,深入思考。

  第7段,回顧在蘇黎世工業大學的學習情況:對物理學的興趣及對數學和物理的學習體會;順便論及考試及現代教學方法的弊端,強調興趣的重要性。在這一段中,有不少愛因斯坦的真知灼見,如“……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邃知識的東西,而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它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介紹了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這株脆弱的幼苗(指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勵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會夭折”強調了鼓勵和自由探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愛因斯坦的感受、見解很深刻,但我們讀來並不覺晦澀,一方面因爲愛因斯坦語氣親切,另一方面也因爲他在介紹中引用寓言、打比方,語言比較生動形象,避免了枯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