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上冊《差半車麥秸》教案

本文已影響 3.63W人 

  【九年級上冊《差半車麥秸》教案】

教學目標

九年級上冊《差半車麥秸》教案

1、知識與技能:掌握小說的相關知識,瞭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表現手法;學會分析和欣賞短篇小說,瞭解其“以小見大”的特色;學習小說中的細節描寫手法,並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分析本篇小說人物形象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生結合歷史背景,在教師的的指導下,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析本篇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結合本文中的細節描寫,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細節描寫的要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使學生感受廣大人民對鄉土的熱戀、對和平的嚮往以及人民羣衆中蘊藏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和反抗侵略的精神;學生通過學習本文,應深深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來之不易,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小說的三要素,即人物、情節、環境。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及其代表的意義。

3、體會細節描寫的運用及其效果。

  教學難點

1、瞭解和把握短篇小說“以小見大”的重要特色。

2、學習短篇小說“以一目盡傳精神”的細節描寫方法。

 教學準備

預習,完成字詞積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結合抗戰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介紹本文作者姚雪垠。

作者簡介:姚雪垠(1910-1999),現、當代作家,河南鄧縣人,其作品《李自成》1976年出版的第二卷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二、 檢查預習

1、給下列字詞注音

嚏 擤 癟 舐 嗝 瞟謾諂媚 茶盅 霹靂

2、解釋詞語

哽咽 瞟謾罵諂媚

3、給學生5分鐘時間快速閱讀本文,標出 理解的字詞,思考本篇小說的三要素。

 三、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1、提問:“差半車麥秸”的含義以什麼? “差半車麥秸”在本文具體指什麼?

明確:“差半車麥秸”表示不夠數,不夠聰明的意思;本文具體指工人游擊隊裏的一個隊員。

2、肯定學生的回答,並提出問題:本篇小說的三要素各是什麼?(即本篇小說的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說的環境和 故事情節)

本文塑造了“差半車麥秸”——王啞巴爲代表的游擊隊員的形象;小說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後戰 場上;本文主要說明了的成長經歷。

3、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講解本文的人物、情節、環境,讓學生思考分析王啞巴這一人物形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

王啞巴參加游擊隊前,憨厚、質樸、 善良,但愚昧落後,懵懂無知,有着小生產者的狹隘、自私觀念和習 氣;他參加游擊隊後,在集體鬥爭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鍛鍊,從昏睡中覺醒並奮起抗爭,成爲一名勇敢幹練的革命戰士。

4、提問:王啞巴初到游擊隊時,思想行爲有哪些特點?後來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思考, 可以展開討論。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思考產生變化的原因。

5、提問:作者塑造王啞巴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爲了說明什麼?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情況?讓學生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加以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本文“以小見大”的特點以及作品深刻的社會內涵。

說明在日本不斷侵略的情況 下,人們的反抗精神被進一步激起;說明日本侵略者已經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必然的。

 四、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王啞巴出場前,課文先寫了游擊隊員用“差半車麥秸”這個綽號打趣他,以及由小菸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讓學生分析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這樣可以設置懸念;前面的敘述爲後面人物的出場 做了鋪墊;這樣比平鋪直敘的效果要好。

2、細節是文學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細節描寫對於刻畫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靠細節描寫,使王啞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學生在文中找出幾處典型的細節描寫,仔細體會,並在以後的習作中可以進行模仿。

文中的細節描寫很多。比如:“漢奸兩隻手被綁着,臉黃得沒有一點血色,兩 條腿顫抖得幾乎站立不住。他的脖子後面插一把舊鐮刀,腰裏插着一根小菸袋,頭上帶着一頂古銅色的破氈帽”等 細節描寫都有助於塑造人物形象。

3、總結

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王啞吧、外號叫“差半車麥秸”的落後農民,參加游擊隊後成長爲一名出色的游擊隊員的過程。

王啞吧這個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豐富的歷史內涵。作者及時捕捉萌芽狀態中的'民族新性格,採用傳統敘述方式,描寫細緻生動,風趣幽默,善用羣衆口語,具有濃郁鄉土氣息。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短篇小說“以一目盡 傳精神”的特點和細節描寫在文學作品中運用,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五、作業。

1、給下面加點的字詞注音。

擤( ) 癟( ) 舐( ) 謾( )罵

諂媚( ) 霹靂( )

2、“差半車麥秸”的本意是什麼?在文中具體是指什麼?游擊隊員爲什麼喜歡用“差半車麥秸”打趣他?

“差半車麥秸”本意是不聰明的意思;在文中具體是指新加入遊擊 隊的王啞巴;游擊隊員們見證了“差半車麥秸”王啞巴由普通百姓成長爲游擊隊員的歷程,隊員們喜歡用“差半車麥秸”打趣他,也表現了他們對王啞巴的喜歡和懷念及其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體會下面一段話中動詞的運用。“

有時候他一個人離開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子邊,蹲在一棵小樹下面,皺着眉頭,眼睛茫然的望着原野,噙着他的小菸袋,過很長的時間,把兩片嘴脣心不在焉地 吧嗒一咂,隨即,有兩屢灰色的輕煙從他的鼻孔裏呼了出來。” ,

文中的動詞形象而生動地反映了王啞巴當時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形象、生動、逼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這種典型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刻畫了人物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王啞巴到游擊隊後的思想行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使他發生了變化。

王啞巴從一名普通百姓成長爲一名游擊隊員,離不開全體游擊隊員對他的關心和幫助,離不開當時激烈和艱苦的鬥爭條件,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板書設計:

7、差半車麥秸

變 愚昧膽小 貪小有陋習

覺醒 勇敢堅強

沒變 憨厚質樸 節儉善良

熱戀故鄉和家人 痛恨侵略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