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蘇教版九上《故鄉》教學案例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一、背景說明:

蘇教版九上《故鄉》教學案例

  《故鄉》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課文。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豐碑的意義,可以讓學生初步瞭解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學習,熟悉魯迅作品中閏土等人的典型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表現方法。在教學中應聯繫語境學習探究質疑,圍繞學生的“問題”展開教學。

在教學內容上,認識社會變化對人的思想感情的深刻影響。學習對閏土、楊二嫂等人的傳神的描寫方法,探討小說的主題。學習質疑問難的讀書方法。

 二、過程描述:

兒時的“故鄉”,給“我”許多歡樂、甜蜜的回憶,甚至可以說代表了一種“理想”。而現實的“故鄉”,卻面目全非,沉寂、毫無生氣,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純真與溫情,變得冷漠、麻木、市儈和猥瑣。使“我”感到“希望”的幻滅,心中無比“悲哀”。其實以前的“故鄉”也和現實的“故鄉”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那時“我”是以純真少年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所以世界顯得那樣單純、美好,甚至有一些神奇。我們讀這篇小說,要從作者對“故鄉”的感覺變化中,探討小說要表達的主題。

  (一)、 這篇小說寫故鄉,主要是寫故鄉人的變化,我們梳理課文,引領學生分析作者寫了那些人的變化,體會作者從中表達的情感態度。

閏土:

少年閏土———項帶銀圈,紫色的圓臉,月夜在瓜地裏看瓜刺猹,冬天裝弶捕鳥,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是兒時“我”羨慕嚮往的英雄。

二十年後———他“先前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他那“紅活圓實的手”,已變得“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苦難的生活使他變得呆滯麻木。其外貌的變化,不僅是年輪的印記,更是中國農民苦難生活的反映。人物的外貌描寫與生活命運緊緊相扣,形象鮮明,含意深刻。

他的內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前“只是不怕我”,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許多離奇新鮮事的閏土,現在見了久違的“我”,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謙恭而又含糊,顯得遲鈍麻木。以“老爺”稱呼,態度恭敬,他和“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個稱呼,僅兩個字,卻入木三分地寫出人物的驚恐和卑微的身份;他面對苦難的現實,只能寄希望於求神拜佛,向我要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使閏土發生這樣變化的原因,課文有所提及,“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更多方面的原因,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深入思考,爲什麼中國當時的社會會陷入這樣苦難深重的境況,從而瞭解小說要表達的主題。

楊二嫂:

二十年前的楊二嫂,年輕美麗,因此她的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人稱“豆腐西施”;二十年後,她成了“凸顴骨,薄嘴脣”的“細腳伶仃的圓規”,變得自私,尖刻,貪婪、勢力,愛搬弄是非、愛嘮叨,想方設法從“我”的搬家中撈點東西。從閏土和楊二嫂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舊中國的愚昧、落後、貧窮代代相傳,中國農民的活力被封建社會扼殺了,感受到作者對中國封建社會農民的苦難輪迴無可奈何;他爲純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對理想的人與人關係的渴望。

對這一部分內容,我採取了繪製表格的方式讓學生填空,對比人物在不同時代的形象特徵,對比“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外貌、語言、心理的變化,考察人物性格發展的外在和內在的原因,進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覺教學效果還比較好。

  (二)、對一些句子的`深入領會:

開頭的景物描寫,如“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一個“橫”字,寫出了農村的蕭索、衰敗,烘托出灰暗、悽慘的氛圍。

結尾一段:“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鬥、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鬥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鬥,就會迎來新生活..

《故鄉》具體寫的是“故鄉”,但他表現的卻是魯迅對“祖國”的感受和希望。作者沒有給我們做出美好未來的許諾。所有關於未來的許諾都是虛幻不實的,它讓我們去追求,去追求美好的未來,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教學反思:

總結本課的教學,有一定的收穫,在人物的分析上,應該能夠給學生一些啓迪,爲今後的寫作和閱讀分析,提供幫助和借鑑。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反覆朗讀有關段落,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式方法,學習一定的細節描寫方法,提高寫作水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