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蘇教版九上《散文家談散文》同步練習(附答案)

本文已影響 2.69W人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語文知識水平。下面是蘇教版九上《散文家談散文》同步練習(附答案),歡迎過來做一做。

蘇教版九上《散文家談散文》同步練習(附答案)

[請你思考]

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勾畫出幾幅有關白鷺的畫面。

2、在這些描繪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

3、文章採取了哪種修辭方法來描繪白鷺,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4、文章首尾圓合,讚美白鷺,從哪幾個詞語上體現出來,如何理解這幾個詞?

5、全文感情基調爲讚美,爲何作者又說“白鷺不會唱歌?”

6、學完這篇文章以後,給自己怎樣的啓示?

[合作探究]

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鷺是一首詩,那麼,文章是如何將“散文的詩”和白鷺形象相融合的?找出能透視全文主旨的句子。(突破方法:第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從散文和詩的特點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詩這種文體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會本文有形無聲卻有情的優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蘊,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主旨。在這兩個環節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學會品讀文章的方法。)

[嘗試訓練]

1、給加點字注音。

①長喙( ) ②鏗鏘( )( ) ③鑲嵌( )

④嗜( )好 ⑤赦( )免 ⑥爲難( )

2、對《白鷺》一文的內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種表述,不正確的一種是( )。

A.作者通過對白鷺形、神細緻生動的描寫和情感的傾注,讚美了白鷺這一鄉居常見的物象被人忘卻了的平凡樸素的美。

B.作者借對白鷺平凡樸素美的謳歌,委婉地表達了對平凡、質樸的勞苦大衆讚美的真情。

C.作者開篇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是因爲作者本身是詩人,所以對富有詩意的白鷺情有獨鍾。

D.文章運用了對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種藝術手段,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白鷺,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這一平凡物象的獨特發現與感受,從平凡中提煉出不平凡的意義。

3、如何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檢測]

閱讀《白鷺》,然後回答問題。

①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③白鶴太大而嫌生硬,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④然而白鷺卻因爲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⑥在清水田裏,時有一隻兩隻站着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裏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爲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⑧黃昏的空中偶見的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1、 文章第⑤段所寫的內容可分別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

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有言:“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

則太白,敷朱則太赤”。請從文章中摘錄與之內容相近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同學把第⑦段的內容概括爲 “白鷺望哨圖” ,但乙同學不同意,認爲這

樣概括不對。請根據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點評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寫的點評,給其它兩句作點評。

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

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點評:用排比手法表現出了白鷺外表很適宜、結構勻稱的特點。

句子:在清水田裏,時有一隻兩隻站着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裏的畫。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預,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關於散文<白鷺>》,然後回答問題。

我喜歡散文,就在於它的隨意性和多樣性,就在於它是一種沒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體。

因此我喜歡讀各種風格的散文,喜歡魯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摯、茅盾的淳厚質樸、冰心的婉約清秀,也喜歡林語堂的幽默雋永、徐志摩的濃豔綺麗、汪曾祺的恬淡純淨、秦牧的博識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詩一樣,有的寫得豪放激越、氣勢磅礴,也有的寫得柔婉清麗、秀美含蓄。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他的後一種散文。這篇五百字的《白鷺》,就是後一類散文的典型例子。

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極其簡練的文字,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絕妙地描繪出白鷺“因爲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

萊辛說:“不要讓人一看了事,應讓人品味,反覆地品味。”

《白鷺》就是一篇能讓人“反覆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雋永( ) ②liáo廓( ) ③綺麗( )

④睿( )智 ⑤冷jùn( ) ⑥恬淡( )

2、請你仿照下列語段的表達形式再寫兩個短語,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

因此我喜歡讀各種風格的散文,喜歡魯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摯、茅盾的淳厚質樸、冰心的婉約清秀,也喜歡林語堂的幽默雋永、徐志摩的濃豔綺麗、汪曾祺的恬淡純淨、秦牧的博識睿智 、 。

3、第⑤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歡散文的原因是什麼?(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第二段中的這些作家的作品嗎?請列舉一到兩例並講述你的閱讀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寫句子:

白鷺是一首詩,《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視野]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然後回答問題。

山的呼喚

瓊 瑤

①夢中,總聽到那山的呼喚。

②從小,熱愛山,熱愛水,熱愛大自然那渺無邊際、不可捉摸的旖旎與神奇。

③童年時,在故鄉湖南的鄉間,曾有那麼一座山,使我喘息過,使我迷惑過,使我喜悅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縈繞於我的腦際。那山並不高,遍佈着松樹,高大的直入雲霄,小的只有半個人高,泥土是紅色的,土質鬆而軟,沒有雜草,沒有荊棘,只是,遍地散佈着一顆顆的松果。而我常穿梭於那松林間,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連,樂而不疲。玩累了,我會選擇一棵巨大的松樹,倚着它坐下來,讓那如傘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閉上眼睛,我靜靜地傾聽那山風穿過鬆林發出的簌簌聲響,幻想着它在訴說些什麼。我一直是個愛做夢的孩子,我就在那兒醞釀着、堆積着、製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夢。長長久久地聽着那山聲籟、山的傾訴和山的呼喚。

④這座童年時期影響着我的山,始終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帶着一股燒灼般的力量壓迫着我。一座山!我總覺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總覺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開始寫作,迫切地想寫出我對山的那份感覺,我寫了很多以山爲背景的小說,像《深山裏》,像《苔痕》,像《船裏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寫出我那份感覺的,只有一篇《幸運草》 ⑤兩年前,隨着拍攝《幸運草》的外景勘察隊,我上了一座山。我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悅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雲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遠離塵囂、沒有絲毫人間煙火味的山!那座半是夢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⑥那山海拔一萬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沒有什麼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踏實,也再沒有什麼感覺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覺更虛幻,那山半在雲封霧繞中,半在氤氳迷離中。岩石高插入雲,松樹伸展着枝丫,像一隻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個的天空。

⑧站在那兒,世界在你的腳底,寒意深深的雲層包圍着你。濃密的松樹,高大,挺拔,蒼勁。樹枝上全掛着一串一串的蒼苔,雲所帶來的水汽凝聚在蒼苔上,成爲一顆顆晶瑩的水滴,順着蒼苔向下滴落。雲飄浮在腳下,在眼前,在身邊,忽而來,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飄散。太陽的光芒透過樹梢,透過雲層,像一條條閃爍的光帶,遍撒在整個山頭。一會兒,你會浴在陽光的燦爛裏,一會兒,你又會置身於岩石的陰影下。身邊所有的景象,瞬息萬變,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驚歎,驚歎那造物的神祕與神奇。

⑨夜裏,寒月當頭,流星數點。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處處是岩石與巨木的幢憧黑影。給人一份說不出的震懾與肅穆的感覺。山中的夜並不寧靜,風在林中穿梭,時而尖嘯,如一聲壯烈的吶喊,時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風聲,有隔山的飛瀑。在不停不休地飛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鳥兒,此起彼應地互相唱和。有樹枝偶然的斷裂聲,有小蟲的唧唧,有草叢中不明原委的簌簌……這種種的聲浪,匯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喚”,那樣讓人感動,讓人震懾,讓人迷惑。

⑩夢中,我總聽到那山的呼喚。我知道,我將攀登,一次又一次。因爲,那山在呼喚着我。

(選自《美文閱讀》,有改動)

1、認真閱讀第③④兩段,結合語境並聯系文段內容,理解下面句中加橫線詞語的含義。

①我一直是個愛做夢的孩子,我就在那兒醞釀着、堆積着、製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夢。

答:

②我總覺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總覺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答:

2、.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點描繪了玉山白天和夜晚兩種不同的景象。試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這兩種景象的特徵。

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3、聯繫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鄉的山和後來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麼不同?

答:

4、本文描寫景物濃墨重彩,形象生動。請結合你的閱讀經驗,任選一個角度,簡要分析其寫法上的特點。

答:

5、試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

[我的收穫]

十三、散文家談散文答案

[請你思考]

1、作者先通過比較寫了白鷺的形體美,然後再寫它的尋常之中的美麗。

四幅畫面:白鷺的形象美、白鷺立於清水田裏的一幅畫面、白鷺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的畫面、黃昏中低飛的白鷺等四幅圖畫。

2、前兩幅是靜態描寫,後面兩幅畫則是先靜中有動,後動中有靜。

3、比喻,作者抒白鷺比作“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美,說明其容易被人忘卻,因爲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樣容易被人發現。

4、“實在”、“韻在骨子裏”,“實在”是對上文描寫的一個總結,即突出了作者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賞;又呼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5、進一步說明了白鷺是“優美”而不是“鏗鏘”,這就使作者心中白鷺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現。

6、學生髮言,教師適時給予點撥,最後總結:由讚美白鷺美在自然、,進一步聯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奉獻的人,同樣具有美的閃光點。

[合作探究]

詩有美的意境,美的語言,美的意蘊,這跟白鷺相似;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嘗試訓練] 1、略。 2、C 3、說白鷺是一首詩,是因爲白鷺的美麗、精巧、如詩如畫;說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是因爲白鷺的美尋常、樸素、自然天成,這種美需要人們去尋求,在尋求中理解這種美。4、本文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感受和獨到的認識,謳歌了那些因爲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

[自主檢測]

《白鷺》參考答案:1、精巧 適宜

2、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3、沒有標準答案。參考:乙同學有道理,因爲作者並不認爲白鷺是望哨。理由:

(1)文中說:“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是反問,否定了“望

哨”之說;(2)文中還有“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放哨的哨兵是不可能

悠然的。

4、(1)用擬人和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寫出白鷺與水田的配合適宜、和諧,給人

以美感;(2)用擬人和對比手法刻畫出在小樹絕頂,白鷺悠然而立,給人一種清新

高潔之感,超凡脫俗之美。

《關於散文<白鷺>》參考答案

1、略。 2、略。 3、作者引述這段話是爲了說明《白鷺》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體現了郭沫若“柔婉清麗、秀美含蓄”的一種散文風格,意在告訴讀者要感受《白鷺》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必須用心品味,否則無法發現水面的漣漪和珠玉的光輝,是無法聽出寥廓天際的鴻鵠的鳴叫的。 4、略。 5、略。 6、略。

[拓展視野]

1、①對未來充滿憧憬,富於幻想 進行文學創作,寫出自己對“山”的那份感覺 ②不懈追求自己所確立的奮鬥目標

2、①光影變幻,迷離神奇,如構如幻 ②山籟唱和,清幽朦朧,威嚴肅穆

3、童年登家鄉的山是遊球松林,編織夢想;後來登上玉山是欣賞美景,感受自然魅力,尋找和體驗對“山”的感覺,實現自己的心願

4、示例:①繪形、繪聲與繪色相結合,既突出了山上景物的特點,又體現出個人登“山”的切身體會與感受,形象生動,趣味盎然(舉例略)②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既概括出了所見景物的總體特徵,也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各種景物的突出特點,凸顯出“高山”以及大自然的巨大魅力(舉例略)[若從其他角度如調用多種感覺器官、先總寫後分寫、變換人稱等方面舉例分析且正確、通順亦可]

5、通過對兩座山中自然美景的敘寫和描繪,渲染出“山”的巨大魅力,表達了作者對“山”以及大自然的讚美、熱愛與嚮往之情,同時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不懈追求人生目標的決心(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我的收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