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一年級上冊《比一比》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情境中識字 應用中發展

一年級上冊《比一比》說課稿

  ——《比一比》說課稿

  一、 說教材及學生

(先板書課題)

各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情境中識字,應用中發展》。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一冊識字二里邊的第一課《比一比》。它由一幅情景圖、8個詞語和一篇韻文組成。

打開課本,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這幅農家小院的情景圖。你看,這農家小院是多麼美麗、多麼溫馨、多麼有趣!一邊兒,花貓呼呼地酣睡,黃牛悠閒地吃草,成熟的果子對着你笑。另一邊兒,頭戴草帽的農家娃,"嘰——"的一聲飛上房頂的小鳥,一羣"嘎嘎"歡叫的鴨子。別說孩子們,連我也喜歡上了這幅圖。課件中,插入黃牛、鴨子等動物的聲音。相信孩子們會更喜歡的。圖下有8個帶拼音的詞語。按照動物、水果分兩組呈現。這些事物都能在情景圖中找到。隨後是篇琅琅上口的韻文,內容淺顯易懂,節奏感極強,學生肯定都愛讀,所以可以藉助多種形式的讀韻文來鞏固生字詞。而韻文中的“比一比”更是增添了農家生活的情趣。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這是一種簡單的比較,更是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任你讀過多少遍總還想再讀。讀着讀着,你的腦海裏就跳躍出一個孩子的身影,他在院子裏蹦啊跳啊拍手啊吟唱啊。至此,情景圖也就變活了。

字詞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抽象符號,一年級學生有時很難建立起字詞與它所反映的事物的聯繫。比如說“貓”大家都能想象,可是“花貓”是怎樣的,學生就不一定都能想象。對於形象思維活躍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這種圖文結合、兒歌類的課文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領孩子在情境中自主地識字學詞,從情景圖中生髮開去,力求識用結合。

低段孩子普遍對字音敏感,而對字義比較漠視,所以經常出現"同音別字"的錯誤。課文中有"一顆棗"的"顆",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比較"一棵樹"的"棵",探究辨別兩個"ke"的不同用法。同時我們這裏的孩子對於"杏子"不是特別熟悉,而插圖中的杏子個兒太小,所以要補充"杏子"的有關圖片。

二、說目標

基於以上考慮,我預設了以下三個目標:

1、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和遊戲活動,學生能準確認讀12個生字,並在認字中,認識新偏旁"提土旁";

2、通過"牛與羊"的比較,"小與少"的對比,學生能在觀察、操作中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四個字,並認識新筆畫"豎鉤"。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由說出讀後的感受,在閱讀和實踐中積累量詞。

 三、說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爲達成這三個預設目標,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版塊:一創設情境,識字學詞;二比較觀察,指導寫字;三反覆讀文,拓展延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更多地是藉助他人的肯定、課堂氣氛、情境創設等外在因素。所以,我打算用帶來新朋友的方式導入課文。老師以農家孩子牛牛的口吻與學生對話,並邀請大家去做客,接着就帶孩子們來到牛牛家的小院子。課件出示情景圖。

(都說,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着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所以我引出"牛牛"這個農家孩子的形象,來迎合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以期一開始就能激起學生識字學詞的慾望。你想,學的字詞都是朋友家的東西,是不是學得更起勁了?那麼爲什麼將這個孩子取名爲牛牛呢?主要是考慮到後面的寫字:在寫牛字時可以這樣引導評價:我叫牛牛,你能把我的名字正確、漂亮地寫下來嗎?哦,你把我的名字寫的太漂亮了,謝謝你。)

在來到牛牛家的小院子後,可以藉助課題鼓勵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地看圖說話:小朋友們,我們首先就來比一比誰的眼睛最會觀察。你覺得牛牛家的小院怎麼樣?你從哪看出來的?隨着孩子們的表述,逐個在圖上出示文中的8個詞語。其中生字用上醒目的顏色。先不帶拼音,如果學生髮音不準,再出示拼音拼讀。之後又去掉拼音認讀詞語。在學生能夠正確認讀詞語的基礎上,出示單個的生字認讀。說說自己還在哪看到過這些字。有什麼好辦法記住生字。給生字寶寶找找朋友。

(整個設計都是考慮到孩子們先口語後書面的認知規律。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並鼓勵在生活中認字,既能達到識字的目的,也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低段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所以生字的復現與鞏固相當重要。在鞏固生字這一環節,我主要是設計了幾個遊戲活動。

第一是遞進式開小火車複習,可以開單軌,也可以開雙軌。首先是生字寶寶專列,然後是詞語朋友專列,接着是短語夥伴專列。比如:黃--黃牛--一頭黃牛。(開火車的遊戲雖然已經是個老遊戲,可是隻要稍加裝飾,孩子們仍然喜歡玩。)

第二個遊戲是合作走迷宮。就是說,需要小組裏每個人各認一個字,全部正確大家才能一起安全脫險。(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孩子從小有團結合作的意識。)

第三個是拼字遊戲。主要是針對幾個合體字:貓、邊、羣、顆、堆。(通過這一遊戲,強化孩子們利用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同時還可以在拼字中認識提土旁。)

第四就是將生字帶到韻文裏,通過聽讀、自由讀、指名讀、分組對讀、拍手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鞏固識字。

寫字指導。四個字可以分成兩組,關注牛和羊的共同點,注意小和少的不同點。讓學生在比一比中,學會觀察與說字;在看一看中,學會"先中間後兩邊"的筆順規則。寫完了後,通過實物投影展示評價孩子的書寫,給寫的棒的字畫上星星。

接下來我說說第三個版塊--學習韻文,拓展延伸。

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既要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又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這一課裏的量詞和生活有密切聯繫,有些量詞的使用是約定俗成的;有些量詞的使用則體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如"顆"多用於表示小而圓的事物。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而言,這些規律性的東西不能過早、生硬地灌進他們的耳朵,最好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說說練練中對量詞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正確地使用量詞。

所以在朗讀韻文時,我設計了這麼幾個拓展點:

1、許多隻鴨子在一起就可以說是"一羣鴨子"。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說"一羣"的?

2、這麼多個杏子堆在一塊,就可以說"一堆杏子",還有哪些東西也是一堆堆的?

3、一顆棗,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麼?(如果有學生能說出一些正確的搭配,就引導孩子們自己探究兩個ke的不同用法。如果學生覺得有難度,就出示一些圖片:一顆糖,一顆珍珠,一顆鈕釦,一顆葡萄等。隨着出示,讓學生說說這是什麼?用上量詞"顆"。然後引導孩子說說這些東西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最後課件出示一棵樹的圖片,想想爲什麼不是"顆")

4、提供更多的事物圖片,玩一玩"我指你說"的遊戲:這是什麼?這是一把扇子。

5、鼓勵學生把這個遊戲帶到課外,課間和小夥伴到操場上說說校園裏的設施,回到家裏可以和爸爸媽媽做這個遊戲,說說家裏、小區裏、街上能看見的東西。

6、在分組對讀中,發現韻文的特點:1、3小節是在比大小;2、4小節是在比多少。(隨機板書;大——小;多——少)

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鼓勵孩子們自編韻文。在識字的同時不忘發展語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時時、處處有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我想這對孩子們來說纔是最受用的吧。

  四、說板書

整篇課文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比一比

  大--小 多--少

(田字格中四個範寫的字)

我要準備的東西主要是課件和字卡、詞卡以及生字猜分後的偏旁部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