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科學教案(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科學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請幼兒看清圖形與代號後看圖填數;看數畫圖;看圖填數、看數畫圖。

2、請幼兒猜猜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數學)、鉛筆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一、數圖記憶:

1、教師講解:

(1)出示圖形與代號請幼兒仔細看。1是什麼圖形,2是什麼圖形……...9是什麼圖形。

(2)出示不同的圖形請幼兒填寫數字。如,正方形是數字幾,三角形應該填寫數字幾等。

(3)請幼兒看數字來畫出圖形。如,2應該畫什麼圖形,8應該畫什麼圖形等。

(4)教師出示有圖形有數字的要求幼兒是圖形的就寫出數字,是數字的就畫出圖形。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檢查、指導。

  二、猜猜電話號碼:

1、教師講解:

(1)根據算式題得出電話號碼是多少。如,8—3、2+3、7—4、10-7、5+4、8-7、6-6、3+4。得出電話號碼是55339107。

(2)出示數圖,請幼兒根據圖形寫出電話號碼。

(3)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也變成密碼。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檢查、糾正。

幼兒園科學教案2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並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彙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瞭解放風箏與風的關係。

(1)討論:有風的日子裏和沒有風的日子裏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麼不同?

(2)用數數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小結: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麼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造、材料的關係。

(1)討論:沒有風爲什麼***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隻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小結: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製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係。

(1)討論:爲什麼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高)

(3)師生共同小結: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角爲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收集的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角內學習並調整風箏的結構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並做好記錄。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瞭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係。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幼兒園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西瓜的外形特徵。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並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習慣

2.課件:圖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兒品嚐)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西瓜。

(1)教師: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吃些什麼來防暑降溫呢?

(讓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教師:西瓜就是一種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歡吃西瓜舉起小手讓老師看看。

2.觀察、認識西瓜。

(1)西瓜是什麼樣的?

出示圖片:西瓜

(2)請幼兒觀察、講述西瓜的外形。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西瓜是橢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

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讓幼兒猜測後,出示圖片。

3.引導幼兒瞭解無籽西瓜

(1)出示圖片:有籽西瓜,無籽西瓜的切面。

請幼兒觀察後說出,兩個西瓜有什麼不同。

(有籽,無籽)

(2)教師: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嚐西瓜

(1)你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兒通過品嚐,感受西瓜的味道。

5.畫西瓜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無籽西瓜,

還品嚐了甜甜的大西瓜,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大西瓜好不好?

(2)幼兒塗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綠色或淺綠色,西瓜瓤用紅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嘗,瞭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

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徵。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

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

3、漏勺、塑料小籃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麼?

珠子在哪個杯子裏呀?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這個杯子裏面是什麼啊?

爲什麼珠子在醬油裏面看不清,在水裏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瞭解水--無色無味這一特徵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裏,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麼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它聞起來,嚐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③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說是無色無味的。

④教師驗證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願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並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③提問:你用什麼東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麼了?

④小結: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4、延伸活動

(1)在生活中,你在哪裏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幼兒園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探索、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2、嘗試製作水泥沙,初步瞭解沙子的功用。

3、喜歡科學探索活動,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沙子,人手兩個杯子、攪拌棒。

沙畫圖片、水泥、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沙、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沙)這是什麼?你以前見過嗎?請你去輕輕地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玩一玩這些沙長的什麼樣?(幼兒操作)

教師通過幼兒的回答小結:沙子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摸在手裏軟軟的------

二、進一步探索沙子的特徵

剛纔,有的小朋友說沙子會流的,請你來演示給小朋友看看(一個幼兒操作)教師操作:原來沙子會流動的,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也會想沙子一樣流動的?(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

我們以前做過糖和鹽的小實驗,還記得糖和鹽放在水裏會怎樣嗎?如果沙子放了水會不會溶解呢?(幼兒猜測)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三、瞭解沙子的功用

小朋友,你們知道沙子有什麼用嗎?(可以玩、畫畫(出示沙畫)

出示水泥沙,這是什麼?(幼兒猜測)老師告訴你們這是用沙子做的,請你來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爲什麼沙子是軟軟的,而這個確實硬硬的。原來軟軟的沙加了水泥和水,太陽一曬就會變成硬硬的水泥沙,沙子是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豬想要請我們小朋友爲他做一間堅硬、牢固的房子,你們想幫他嗎?(交代方法、要求)

活動延伸:

你們的水泥沙做好了嗎?現在把他放到太陽下曬一曬,就會變的堅硬,可以給小豬造房子了。

小百科:沙(砂)子的用途很廣泛:它除了用於建築、修路、過濾、養殖美化、當冶煉的速容劑外、還是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它含硅元素、在體育運動上除了沙池外還可做練拳的沙包、防洪用的沙包它功不可沒!

幼兒園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觀察、瞭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有喜歡小兔子、關心秒度 動物的情感。

3.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動準備

1、動畫片:小兔子真可愛

2、兔子一隻,草、白菜、胡蘿蔔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

動畫片引發觀察小兔子興趣。

二、觀察小兔子

1、兔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有順序的觀察兔子的頭部(長耳朵、三瓣嘴)

身體(橢圓形、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

尾巴(短短的)

2、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啊?我們來學一學好嗎?

三、抱抱小兔子

1、那你喜歡小兔子嗎?我們來輕輕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嗎?

2、小兔子全身長滿了什麼?(毛)

3、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的?

4、抱起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軟軟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愛吃什麼?(青菜、青草、蘿蔔)

2、吃東西的時候它的嘴巴是怎麼動的?(

結束部分

教師:那我們一起喂喂小兔子好嗎?

帶着兔子和孩子們一起散步,給兔子吃點。

幼兒園科學教案7

活動過程

1. 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麼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裏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裏面的果數,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 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裏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 記記花生的顆數。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數裏面有幾顆花生仁並記錄在幼兒活動材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瞭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裏花生仁數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 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麼意思。

——品嚐自己剝的花生。

活動建議

1. 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爲合適的

方法進行記錄,並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 可在區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塗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鍊”、“七彩小路”等。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量爲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隻空盆,幼兒活動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感知花生的特徵

師: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農民伯伯收穫了很多果實,今天,他們有份果實要送給大班的小朋友,你們覺得可能是什麼禮物?瞧,這是禮物的影子,你們有新的想法了嗎?說說你的理由。究竟是不是呢?請你們打開看看。請每位小朋友從盤子裏拿一顆花生和她做朋友,一起玩一玩。教師啓發性提問:

(1)你們手裏的花生是什麼顏色的?(黃色)

(2)我們用手捏一捏,看看有什麼感覺?(硬硬的)

(3)我們來搖一搖,聽聽有沒有什麼聲音?怎麼會有聲音呢?(哦,原來是花生寶寶住在裏面)

2、用手剝花生,並記錄每個花生的房間和花生米的數量。

(1)師:有的花生有一個房間,有的有2、3、4個房間(有誰手裏的花生和我一樣?)

(2)那你們想知道花生寶寶住的房間是什麼樣的嗎?

(3)請小朋友想辦法剝開看一看,並且把每個花生裏住着幾個花生寶寶記錄在記錄卡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記錄卡應該怎樣記錄呢?

(4) 教師巡迴指導:與個別幼兒交流剝花生的方法,指導幼兒記錄

(5)將完成的記錄卡貼在黑板上,

提問:你們有沒發現什麼祕密?(花生房間的數量和裏面花生寶寶的數量相等)

有沒有有的花生一個房間裏有兩個寶寶,有的房間裏是空的?呆會有機會的時候你們再去找一找。

(6)集體交流剝花生的方法

提問:老師想問問你們剛剛是用什麼方法把硬硬的花生剝開的?(用手剝,用嘴咬,在桌上敲)

剝花生時遇到什麼困難?

3、用工具剝花生

(1)嘗試用工具剝花生

師:剛剛我發現小朋友們很費勁才剝開一個花生,有什麼好方法能很快把花生剝開?(幼兒相互討論剝花生的好方法)

老師今天爲你們準備了一些特別的工具,瞧,這是什麼?呆會你們可以用工具試試剝花生,看看能不能幫到你們。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用的什麼工具,你是怎樣完成的?

(教師總結各種工具的用法)

你們覺得用工具剝花生好,還是手剝好?

(2)使用工具和用手剝花生進行比賽,體驗使用工具又快又省勁。

師:用工具剝是不是比用手剝的更快,下面我們進行比賽,兩組用手剝,兩組用工具剝,老師給你們相同數量的花生,看看用工具剝花生的小組是不是比用手剝的快。剝花生的時候,同一組的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

總結:原來使用工具剝花生的確更方便!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用做工具幫助我們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多動腦筋去發現哦!

幼兒園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對探究葉脈感興趣。

2、培養觀察能力。

3、嘗試對葉子進行分類、計數。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放大鏡若干、每人個橡皮泥、葉子標本若干。

2、葉脈標誌6個;書本標誌6個(上面畫有不同的葉脈標誌)。

3、事先檢查幼兒園西側花園及附近小花園的安全性。

活動過程:

問題引入:小朋友,你認爲葉脈象什麼呢?所有葉子的葉脈長得樣嗎?

小朋友認真地觀察,記錄所發現的葉脈。提醒幼兒注意保護葉子。並用橡皮泥拓印下來。

二、自由探索:葉脈真有趣。

教師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葉脈;比較葉脈的粗細和紋路圖案。並啓發幼兒可以用託印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下來並進行分類,也可用放大鏡觀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葉脈。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拓印的葉脈,說說它們的花紋分別像什麼?可以分成幾種?

2、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師利用葉脈標誌介紹該類葉脈的名稱。

四、遊戲:小樹葉找朋友。

幼兒自選片葉子標本,觀察它的葉脈類型,進行分類遊戲。

師:今天,風阿姨要跟葉子標本做遊戲,風起時,小樹葉就隨風飄舞,風停時,小樹葉就趕緊躲到它的書本里。

在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模仿落葉飄的動作,並擴充對葉脈種類的認識。

五、自然結束:幼兒隨着風阿姨飄到活動室做新的遊戲。

幼兒園科學教案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誰在水裏不見了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比較觀察瞭解溶解現象,產生觀察的興趣。

2、能初步記錄與交流自己實驗結果,樂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教學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糖、黃沙、赤豆若干, 一張大記錄紙。

2、幼兒操作材料:分別裝有糖、黃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類盒、小調羹若干,記錄板、記錄紙、粘貼紙人手一份。

3、實驗記錄:用貼標記的記錄形式。

誰在水裏不見了 姓名:

我的實驗材料 糖 黃沙 綠豆

我的猜想

我的實驗

4、科學術語及詞彙:溶解。

5、時間安排:20~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幼兒認識材料,激發實驗興趣。

教師出示裝有糖、黃沙和赤豆的盒子,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樣小禮物,看看它們是什麼?

二、幼兒實驗操作——誰在水裏不見了

(一)、幼兒猜想,到集體記錄板上記錄猜想結果。

1、師:今天,三種寶寶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它們藏到水裏面會怎樣呢?你覺得哪個寶寶在水裏會不見了?

2、幼兒獨立思考、進行猜想,交流講述。

3、幼兒到集體記錄板上用粘貼小紅花記錄猜想結果。

4、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覺得糖寶寶到水裏會不見,有的小朋友則認爲黃沙寶寶,還有的小朋友認爲是赤豆寶寶。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待會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做一做,看看到底是哪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

(二)、幼兒實驗,在自己的記錄板上記錄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交待實驗步驟。

師:①請小朋友選擇一種寶寶,放在紅色盒子裏的小水杯裏,用調羹攪拌一下,看一看發生了什麼?它是不是在水裏不見了?②如果這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就把看到的結果用小紅花粘貼在“我的實驗”裏。③記住,試一種記錄一種,然後再去試另外一種,記錄一種。

2、幼兒證實猜想:將糖、黃沙和赤豆分別投入水中,觀察誰在水裏不見了。

3、幼兒實驗記錄:引導幼兒用粘貼小紅花的方式將實驗結果記錄到自己的記錄板上。

4、幼兒自由交流:大家的.遊戲做完了,哪個寶寶到水裏去不見了呀?它們到哪裏去了?請小朋友看着你的記錄表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

5、幼兒交流,教師記錄結果在大記錄紙上。

教師小結:我們發現糖寶寶放在水裏會不見,化掉了,這就是溶解。

三、經驗拓展。

教師提問:還有哪些東西會像糖寶寶一樣放進水裏也會不見呢?我們回去再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10

分享閱讀〈影子和我〉 不錯的

活動目標:

1、結合讀本內容,引導孩子進一步深化對光與影的認識,培養幼兒樂於探索的求知慾。

2、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和討論圖畫,幫助幼兒熟悉讀本文字內容。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我們已經和自己的影子作了很多的遊戲,老師這裏還有一本和影子作遊戲的書,想看嗎?教師指讀書名,與幼兒一起閱讀。

二、大書閱讀:遮蓋讀本中的文字部分,和幼兒一起觀察圖畫。

指導語:

1、小姑娘在看着誰?爲什麼會有影子?

2、小姑娘不管做什麼,影子都會跟着做嗎?

3、影子和小姑娘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4、小姑娘看着影子的哪些地方?

5、影子爲什麼會不見的?

三、大書文字閱讀:

觀察討論圖畫後,指讀文字,幼兒傾聽。每讀完一頁,就指着書上相應的事物,如耳朵、

手等,並注意引導幼兒理解“也”的含義,體會“也”的用法。接着,教師領讀,幼兒跟讀;請個別小朋友指着文字給大家朗讀,其餘幼兒跟讀。

四、幼兒指讀小書,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科學教案11

一、目標:

1、在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2、通過遊戲,已學過的顏色:紅、黃、綠,嘗試認識紫、金黃色。

二、活動準備:

1、請一名大班扮成聖誕老公公

2、蘋果、香蕉、香梨、葡萄、桔子實物各一小袋,裝於大口袋,紅、黃、綠、紫、金黃色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歡迎聖誕老公公引題:

①師:小朋友看誰來啦?

②與聖誕老公公互相問好

2、複習紅、黃、綠,學習紫、金黃色

①聖誕老公公派發禮物,引導幼兒複習已學習的顏色;紅、黃、綠

②聖誕老公公再次送禮物,引導幼兒認識紫色、金黃色

3、遊戲:顏色寶寶找朋友

①介紹遊戲玩法:a、帶上頭飾。b、找找與自己顏色一樣的朋友

c、一起說:我們是ⅩⅩ色寶寶,我們是好朋友。

②幼兒遊戲,師重點紫色、金黃色寶寶的對話。

4、結束:

①送顏色寶寶回家。②與聖誕老公公道別。

幼兒園科學教案12

參觀菜場(重點領域:科學)

  (一)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蔬菜。

2、能講述蔬菜的外形特徵。

  (二)活動準備:

瞭解附近菜場的作息時間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

T:你喜歡吃什麼菜?

你還知道哪些品種的菜?

2、參觀古鬆弄菜場。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菜。(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描述)

(2)教師介紹各種菜的名稱。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瞭解蔬菜的知識。

T:這些蔬菜你們家是怎麼燒的?

它是什麼味道的?

爲什麼要吃蔬菜?

你最喜歡吃什麼蔬菜?爲什麼?

4、教師

  (四)解釋與分析:

幼兒平時跟父母去買菜的機會不多,即使會也不能詳細瞭解菜場上品種豐富的蔬菜名稱,集體外出參觀爲幼兒了講述、交流、表達的機會。他們都樂意講述自己家中常買的菜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有些幼兒還能講述摘菜、洗菜、燒菜的一些情節。

幼兒園科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我班的自然角里飼養着幾條泥鰍,前段時間,孩子們在給泥鰍換水時不小心把泥鰍掉在了地上,幾個孩子們手忙腳亂地抓了起來,“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們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發現。我知道孩子們對泥鰍不容易抓的現象產生了興趣,於是,自然生成了——《泥鰍》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瞭解泥鰍的主要特徵,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瞭解了魚類知識。

2.泥鰍、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紹泥鰍主要特徵及黏液作用的相關錄像。

活動過程

1.觀察感受泥鰍,瞭解泥鰍的外形特徵。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泥鰍是什麼樣的,有沒有特別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會兒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爲便於幼兒觀察,事先在幾個大臉盆中放若干泥鰍和水) 幼兒觀察後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邊有鬍鬚。幼:背上有鰭,尾巴上也有,遊起來很靈活。 師:是呀,這一點和誰一樣啊? 幼:和魚一樣。 師:是的,因爲它也是魚家族中的一員啊。你們有沒有發現泥鰍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從我手裏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師: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麼呀? 幼:叫黏液。 師:這些黏液對泥鰍有什麼好處? 幼:能幫它逃走。 幼:因爲很滑,別人不容易抓住。 師:除了幫它很快逃脫,黏液還會有什麼好處呢,你們猜一猜?(幼兒可能回答不上來),好吧,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錄像,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師:剛纔我們說的,錄像中都說到了。現在你們知道了吧,泥鰍的黏液還有什麼作用呀? 幼:能幫它的皮膚呼吸。 幼:能幫它在泥地裏很快地行走。 師:黏液對泥鰍的好處真不少啊。

2,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捉泥鰍的現象。

幼兒徒手嘗試捉泥鰍後集體交流。 師:剛纔小朋友說泥鰍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現在你們去試一試,是不是真的很難捉。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怎麼捉的? 幼:我捉了很長時間才捉到兩條。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隻手沒捉到,後來用兩隻手才捉到的。 師:泥鰍在你手裏是怎樣的? 幼:我剛把泥鰍捉到,它就馬上從我手裏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裏時拼命扭動,要從我手裏逃走。師:泥鰍這麼難捉,是什麼在幫它的忙啊? 幼:是黏液在幫忙。 師:哦,有了黏液,泥鰍真不容易捉啊。剛纔我還看見幾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擦手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鰍呢,這個辦法也挺好。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試捉泥鰍。 出示材料,交待要求:每一樣都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麼有趣的事。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師:用這些材料捉泥鰍,你們有沒有發現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 幼:我覺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鰍。幼:我用毛巾把泥鰍身上的黏液吸掉就好捉了。 師:爲什麼棉手套捉泥鰍容易些,塑料手套捉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麼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師小結: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變大了,泥鰍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還是很小,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鰍。 3.聯繫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師:剛纔我們捉泥鰍,把地板弄得很溼。瞧,地板變滑了,爲什麼我們在溼溼的地板上沒有滑倒?誰在幫忙? 幼:我們穿了鞋子。 師:爲什麼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爲鞋底有花紋,很粗糙的。 師:這個道理和我們用棉手套捉泥鰍是一樣的。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讓滑滑的地板變得不滑呢? 幼:可以鋪些紙板。 幼:放塊地毯。 幼:放塊厚棉布。 師: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險的,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後想想辦法解決吧!

評析

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立足於泥鰍主要特徵的觀察和感知,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由觀察泥鰍的外形特徵,瞭解外形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密切關係。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着“泥鰍長得什麼樣?他有什麼有趣的地方?等問題進行探究,活動中始終讓幼兒處於一個寬鬆、和諧、自由的觀察氛圍,不要求幼兒獲得完整知識,只要是幼兒有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就行了。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同伴、老師交流,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建構相關知識,而教師此時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在幼兒描述自己的發現時,我們針對“黏液”這一難點展開分析、設疑,讓幼兒自己發現、猜想,而後在操作實踐和觀看錄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們對活生生的泥鰍不易抓是抱有濃厚探究興趣的,我始終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在活動中以抓爲主線,在抓的過程中發現泥鰍因爲黏液的幫忙而容易逃脫的現象。在此基礎上,材料的出現使探究活動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我重在讓幼兒比較粗糙材料與光滑材料捉泥鰍的不同現象,只有發現奇特的現象,才能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讓幼兒發現事物間的關係,獲得新經驗。在活動中,幼兒在親自操作和體驗中自然地發現了棉手套易捉泥鰍的現象,同時,幼兒認識了兩種材料的特點,發現了材料特點與捉泥鰍難易程度的關係,從而讓他們自發地建構起粗糙的材料具有防滑作用的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我的任務是觀察孩子用材料嘗試捕捉泥鰍的過程,提供適時的幫助,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共同探究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有助於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現,促進概念和思維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斷髮展。 科學活動應來源於生活,更應迴歸於生活。本次活動的延伸也是繼續探索的起點,正如《綱要》中說的,孩子們在科學活動中所面對和需要解決的是有關周圍事物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的探究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學會學習,還將發展在社會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爲。所以,我從捉泥鰍的現象中生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讓幼兒知道之所以探索這個現象,探討這個問題,是爲了幫助我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是爲我們的生活所服務的,爲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實踐背景。

幼兒園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小兔的基本特徵。

2、喜歡和小兔做朋友並學會愛護小兔。

 活動準備:

1、自然角中飼養着小兔、小兔圖片。

2、青菜、蘿蔔、青草、魚、肉骨頭圖片若干。

3、畫紙、印泥、手工紙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趣。

1、聽謎語“小兔”,看圖片。

2、根據藏在大樹後面小兔的特徵,猜猜它是誰,並學念謎語。

二、可愛的小兔。

1、跟老師一起觀察自然角中的小兔,分辨其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等明顯特徵。

2、在青菜、蘿蔔、青草、魚、肉骨頭等中挑選食物喂小兔,並輕輕地撫摸小兔。

三、喂小兔。

1、在畫有小兔的紙上,用海綿或用手指(可用左手手指或右手手指分別嘗試)印出蘿蔔、青菜等形狀,喂小兔。

2、用紅、綠色手工紙撕撕貼貼,做成喂小兔吃的青菜和蘿蔔。

幼兒園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激發寶寶對色彩的興趣,感受油水分離的特殊效果。

2.在玩色遊戲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材料櫃(內有自制的海綿球,用白色蠟筆畫過各種小動物的紙)稀釋的各色水粉顏料、抹布

設計思路:通過前幾次的玩色活動,如手指點畫“小花”和製作“匹薩餅”,初步激發了孩子對色彩的喜愛,而且孩子對玩色活動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這幾天,有小朋友一直對我說:“李老師,我們好久沒玩顏料了,我想玩顏料。”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這也符合“超市”課程精神。本次活動以水粉脫色的奇特效果(即油水分離)來進一步提高對玩色的興趣。

重點指導: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捉迷藏

的遊戲,它們就藏在這張大紙上,猜猜看是哪些小動物藏了起來?(幼兒講講說說)

2. 師:我們一起把這些小動物請出來,好嗎?

(二)講解示範

1. 師:我請綿球寶寶來幫忙,給它穿上好看的衣服。(蘸顏料)

2. 教師示範用綿球平塗,從紙的最上端開始塗,從一邊塗到另一邊,順着一個方向來回塗,不留空。並邊塗邊說:“找呀找呀找呀找,小動物們快出來。”

(三)幼兒練習

1. 鼓勵幼兒邊說邊塗,把整張紙都塗滿。

2. 指導幼兒平塗,從一邊塗到另一邊,順着一個方向來回塗。

(四)活動結束

和好朋友說說你把誰找出來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