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2.6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發現並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瞭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採集的葉子

2、ppt課件(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4、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採集葉子的成果。

(幼兒的桌上陳列有采集來的各種葉子實物)

教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採集到了什麼葉子,它是什麼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1)教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並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葉子。

教師小結: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教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徵嗎?

教師小結: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實物)

(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爲什麼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並製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情況

4、瞭解幾種特殊的葉子(ppt)

(1)瞭解可以吃的葉子。

教師:葉子可以吃嗎?你吃過什麼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瞭解有特殊本領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麼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領。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種植物葉子的特殊本領。

5、總結談話

教師:你看了那麼多有趣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發現。

活動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葉子的經驗。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2

科學:秋天的菊花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

2.能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3.瞭解菊花是秋天裏開放的一種美化環境的花卉,知道要愛護花卉。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菊花課件。

2.兩盆菊花。

活動重點: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

活動難點:能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觀察發現,知道愛護花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讓幼兒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都有些什麼呢?

2.播放《秋天的菊花課件》,激發幼兒觀察菊花的興趣。

給幼兒展示各種菊花的圖片。

教師:這些菊花一樣嗎?都有些什麼顏色,菊花長什麼樣子呢?

3.幼兒自由感知、觀察菊花。

讓幼兒自由地觀賞菊花圖片,並與同伴互相交流。

教師:菊花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菊花有哪些顏色?菊花長什麼樣,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讓幼兒交流之後,請1-2位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菊花。

4.教師根據幼兒的自由發現,引導幼兒運用看、摸、聞等多種感官有序地觀察菊花。

教師: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顏色?(各種各樣)

教師:菊花的花朵像什麼?(像豆芽、捲曲的頭髮、燃放的煙花、蘿蔔絲等)我們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沒有誰聞過菊花有什麼氣味呢?

教師搬出兩盆菊花的實物,請幼兒上來聞一聞,並告訴其他幼兒。

教師:菊花除了長有花朵外,你還發現長有什麼?(葉子)

教師:菊花的葉子長在哪裏,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樣的?(葉子的邊緣有鋸齒)

請幼兒上來觀察葉子的顏色,並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教師總結幼兒的觀察發現,並給幼兒提出思考的問題:這邊只有兩盆菊花,剛剛我們看到菊花有各種各樣的,所以不同顏色的菊花,它們的莖和葉子是一樣的嗎?以後我們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可以和班裏的小朋友分享你觀察到的菊花。

5.給幼兒介紹菊花的用途:可以喝

教師:菊花除了好看之外,還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有沒有誰喝過菊花茶,它是什麼味道的呢?

6.讓幼兒瞭解菊花是秋天裏開放的花卉,知道要關心、愛護花卉。

教師:菊花美不美?但是看我們教室裏的菊花,快要蔫了,我們該怎麼去保護它呢?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撲克牌站立和建構的各種方法,使撲克牌能夠獨立站起來。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並樂意與同伴相互合作,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牌、塑料筐、記錄紙、記錄板、記號筆、PPT、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引出撲克牌,激發興趣。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對,是紙牌,也可以叫撲克牌,在個別化學習裏你們會怎麼玩?

二、出示紙牌,幼兒探索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一)幼兒探索一張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原來你們在個別化學習裏學會了這麼多撲克牌的玩法,不過今天老師請你們和

撲克牌玩一個新遊戲,想不想試一試?你們動動小腦筋想想如何讓一張普通的撲克牌站起來?

2.出示一張撲克牌,幼兒動手嘗試。

3.幼兒嘗試後交流分享,教師提問:你成功了嗎,你用的是什麼辦法讓一張撲克牌站起來?有不一樣的辦法嗎?這個辦法與之前的這個辦法有什麼不同?

4.幼兒交流後把作品呈現在展示臺上。

小結:原來想讓一張撲克牌自己站住只要改變撲克牌的形狀,讓它的身體保持平

衡,這樣一張紙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二)幼兒探索兩張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教師:剛纔上來介紹的小朋友,你們就像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辦法教給了大家,現在呀要增加難度了,請你把兩張撲克牌組合在一起讓它們能站立在桌子上並且能夠站穩不會倒下來,然後請你把兩張撲克牌能成功站立的方法都記錄下來,一張記錄表記錄一種方法,記錄時要把成功的方法記錄得又清楚又大,等會與同伴分享的時候大家都能看清楚。

2.幼兒第二次嘗試探索,記錄探索結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幼兒嘗試後交流分享,教師出示記錄板,把幼兒的記錄紙貼在記錄板上。

4.教師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讓兩張撲克牌組合站立起來的?還有其他的不一樣的方法嗎?請你來說說或做做。剛纔看見也有其他小朋友用了這個方法,但是撲克牌又倒了,這是爲什麼呢?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可以讓撲克牌在桌子上站得最穩,爲什麼?

小結:你們很厲害,想出了好多可以讓兩張撲克牌組合站立的方法,也討論出了

哪種方法可以讓撲克牌站得更穩,所以等會就請你們就用這個本領,完成一次挑戰——用紙牌搭高樓,行不行?

(三)幼兒探索合作搭建撲克牌高樓

1.教師用圖片呈現紙牌搭建高樓的照片

2.教師提出要求:每個幼兒人手兩張撲克牌,需要搭建八層樓的高樓,請每組幼兒相互討論如何搭建出與同伴不一樣的高樓。

3.幼兒合作搭建高樓,教師巡迴指導。

4.教師出示幼兒作品照片,幼兒交流分享,說說是用什麼方法搭建高樓?怎樣才能讓高樓又高又穩?爲什麼有些高樓沒有搭成功?

小結:原來我們知道搭建高樓一個人肯定不能完成,需要與同伴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大家需要相互商量,一起動手,意見一致才能成功搭建出高樓。哇,你們的小手可真厲害,一幢幢的高樓被你們的小手創造出了各種各樣之美,有高低不同之美,有形狀不同之美,有顏色不同之美等等,你們一個個都成爲了創造美麗的

建築師。那老師告訴你,很多偉大的建築師都是從小造玩具樓、造紙牌樓,長大以後設計出偉大的建築!只要你會動腦筋、會動手,愛學習,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爲了不起的人!

三、活動延伸

剛纔小朋友相互合作搭建的高樓都很棒,請你們之後利用個別化學習的時間再相互商量一下,用更多的撲克牌來搭更高的高樓好不好?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加號、減號、等號的含義。

2、學習5以內的加法。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5以內加法題卡,加號、減號、等好卡片,動物卡片等。

2、教室的地上畫一個圈。

活動過程:

介紹新朋友:

1、教師出示"+"、"-"、"="符號。

"+"表示一個數與另一個數合起來。

教師示意:兩個幼兒分別站在教師左右兩邊,"+"表示兩個幼兒分從教師的左右兩邊走到一起並擁抱。

"-"表示原來的總數中去掉一個數。

教師示意:擁抱在一起的兩個幼兒,走掉一位。

"="表示它兩邊的數量相等。

教師示意:教師的左右手分別挽着兩個幼兒。

2、學習加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加法題。

--"河裏本來有2只小鴨,這時游來了1只小鴨,現在河裏有幾隻小鴨?"教師演示算式。

--"原來的2只小鴨用數字2表示;游來了1只小鴨用數字1表示;現在河裏有幾隻小鴨?在數字2和數字1之間用'+',表示着兩個數字合起來,2+1=3。""等號兩邊的數字有什麼特點?"以此類推,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遊戲"奇妙的口袋":

3、教師在教室的地上畫一個圈。

請幼兒參加遊戲,看教師出示的符號,立即做出反應。

--"看到'+'號你們趕快從外邊站到圓圈裏去;看到'-'號從圈裏出來;看到'='表示圈內圈外的人數一樣多。"

教學反思:

爲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活動前我有心收集了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在活動中,由情入境,讓小朋友們用收摸摸這些東西,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活動的興趣,特別是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在摸一摸、猜一猜中,讓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發展想象,這些東西都是孩子熟悉的,幼兒邊玩邊說,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小朋友在動手摸一摸、捏一捏後,感知物體的軟和硬,學習用語言進描述。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5

中班科學:馬路上的車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對富有動感的對象有濃厚的興趣,這些對象極易進入他們的視線。快與慢,所表達的速度現象正是存在於動態過程之中。

環境中的快與慢無處不在,馬路上的車速度有快有慢,動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運動有快有慢,就連吃飯、洗手、穿脫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綱要》指出,“教育活動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車是幼兒熟悉並喜歡的物體,爲了引發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快慢現象,感知事物的差異性,思考爲什麼有快有慢,於是,我們選擇並設計了此項中班科學活動《馬路上的車》。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多種方式體驗速度的快慢,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初步瞭解快慢的相對性。

2、學習記錄車輛行駛的快慢現象。

3、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與氛圍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馬路上的車》(一)(二)。

2、學具:記錄盤25個;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車方向盤模型、摩托車、自行車車頭模型各9個。

3、場景佈置:操作區、馬路

活動過程:

一、 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兒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師介紹遊戲名稱和玩法:孩子們,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名字叫“摸摸xx跑回來”。老師說摸摸大門跑回來,你們就跑去摸摸大門,看誰最先跑回老師這裏。

2、幼兒遊戲一次後,教師提問:誰最先跑回老師這裏?爲什麼?幼兒說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兒再進行遊戲二次。

二、 看一看,說一說。初步理解車輛行駛的速度有快有慢。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有趣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畫面上有什麼?

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提問:

(1)你看到畫面上有什麼?

(2)畫面上的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在幹什麼?

(3)它們誰跑得快,誰跑得慢,請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邊的小夥伴說一說。

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提問:

(1)小汽車比誰跑得快?小汽車還比誰跑得快?

(2)摩托車比誰跑得快?

三、學一學,演一演。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進一步感受、體驗速度的快慢是相對的。

1、學一學。

師:我們來學一學這些車是怎樣跑的?它們的速度是怎麼樣的?

教師小結:小汽車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進;摩托車跑得慢一些,打開雙腳跨上摩托車,用稍慢的速度前進;自行車跑得最慢,擡高雙腿用力踩,慢慢地前進。

幼兒用動作模仿不同車的行駛方式,並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師與五位幼兒自選一種車的模型,並自由選擇一種與自己不同的車兩兩結成車隊,進行車速表演。其它幼兒當指令員發口令,遊戲結束後師幼共同小結表演情況:小汽車和摩托車比,小汽車快,摩托車慢;摩托車和自行車比,摩托車快,自行車慢;小汽車和自行車比,小汽車快,自行車慢。

四、比一比,記一記。引導幼兒把觀察表演的結果記錄下來。

1、介紹記錄盤、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師:每個小朋友有一個小簍子和一個記錄盤,小簍子裏有許多的車,記錄盤上有兩條馬路,每條馬路前面有一個小動物,馬跑的快作爲快標記,烏龜跑的慢作爲慢標記。請小朋友把剛纔看到的表演結果記錄下來,先想一想,什麼車和什麼車比,它們誰快誰慢,把跑得快的車放在快標記後面,跑得慢的車放在慢標記後面。

2、幼兒進入操作區進行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情況。

五、玩一玩。幼兒在遊戲《愉快的旅行》中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

1、幼兒自主選擇一種車的模型。

2、教師介紹遊戲規則,並進行安全教育,幼兒按要求進入場景二——馬路。

師:小汽車跑得最快站在前面,摩托車比小汽車慢,站在小汽車的後面,自行車速度最慢,站在摩托車後面。我們去旅行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車要跑在馬路上,並注意保持車與車之間的距離。

3、幼兒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進行遊戲。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6

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發現鹽溶解於水會增加水的浮力的現象。

2、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準備:

杯子若干,鹽,小蘇打,白醋,攪拌棒,土豆片

過程:

自由探索

1、這是什麼?(教師出示一個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現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裏去,你們猜猜會怎樣?

2、把土豆片放到水裏會怎樣呢?我們來試一試。

3、我這還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裏去,這回會怎樣呢?(幼兒回答教師驗證)

引導發現:

1、爲什麼這個杯子裏的土豆片會浮起來呢?

2、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看看是什麼?你是怎樣知道的?

3、你們每人拿一個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裏的東西,記住綠顏色標籤的杯子裏只能放綠顏色盒子裏的東西,紅顏色標籤杯子裏只能放紅顏色盒子裏的東西,藍顏色標籤杯子裏只能放藍顏色盒子裏的東西。看看土豆怎樣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沒有浮起來,我們來聽聽你在實驗的時候都發現了什麼?

5、現在請你們再拿兩個不同顏色標籤的杯子,想個辦法讓土豆片浮起來,每個杯子裏只能放一樣東西,要不你們就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讓土豆片浮起來了。

6、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爲什麼他們也放了鹽,可是土豆還是沒有浮起來?他放了很多鹽,土豆片才能浮起來,你們再去試試。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太倉促。雖然我不斷的給孩子們用實驗來啓發他們,但是孩子還是有一些朦朧感。

不過在此次活動中還是讓孩子知道了鹽的來源、味道。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生和變化,使幼兒發現影子的產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培養幼兒間的協商、合作關係,鼓勵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3、引導幼兒瞭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個手電筒,若干小玩具和圓柱體積木,每人一份記錄卡,每人一支記號筆,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遊戲導入:猜猜小動物

二、影子的產生。

1、第一次操作觀察:幼兒拿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實驗,探索發現光、物體和影子三者的關係。

2、交流:你是怎樣幫助物體找到影子的?

引導幼兒:打開手電筒,光照在板上——沒有影子,讓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現在板上,關上手電筒——板上就沒有影子了。

3、小結:因爲有光,物體擋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來?

5、小結:生活中的太陽光、月光、燈光、火光都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三、影子的變化

1、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圖片。

請幼兒觀察,都發現了哪些物體的影子?有什麼特點?光源是什麼?

2、交流:你發現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樣嗎?

3、小結:影子有的大,有的小,還有各種形狀。

4、第二次操作觀察: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現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麼變的?

6、小結: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邊,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記錄:讓我們再去試一試,把你試的結果記錄下來。

8、講評記錄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介紹:人們用影子的原理髮明瞭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峯的影子計算出山峯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髮明瞭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3、討論:影子在生活中還會造成哪些不便?

4、介紹無影燈:在醫院,醫生動手術時如果有影子會讓他們看不清,就會發生醫療事故,所以他們向科學家求助,科學家就發明了一種無影燈,在這種燈下影子就會沒有了。

活動延伸:

向家長、老師瞭解無影燈的原理。

活動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是學生從做中學而進行的經驗重組的活動。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活動和交往是學生成爲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的必經途徑。

以活動爲載體,在實踐中感受自然,體驗生命的意義。聽別人說得津津樂道,不如親自做一做來得實在。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實驗、探究。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百味,收穫成功的喜悅。所以在設計《神奇的影子》這一主體活動時我充分的考慮到了這一點,活動主要就是以學生體驗爲主,學生在體驗中獲得,在體驗中發現,在體驗中成長。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在手影遊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觀察、尋找影子的熱情。那麼在這一環節,我充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模仿各種動物,做出關於它們的手影動作,學生的積極性相當的高,同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手影的圖片,給學生以借鑑,這樣他們的興趣更高了,當模仿出一種或多種動物時,從他們的臉上我看見了成功的喜悅。在展示這一環節上更加讓我喜出望外的事,竟然有兩組學生利用自己製作的手影動作編出了兩個優美、風趣的手影故事,頓時,也讓我感受到了成功的的喜悅,這喜悅是學生們賦予我的。課堂上到處洋溢着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聯想,展現着孩子們獨具個性的作品和話語。傳達着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高高興興地耕耘、收穫。在潛移默化的鍛鍊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活動爲平臺,在交流中綻放智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綜合實踐活動把教學過程視爲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這一廣闊天地中進行的多邊、多向、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活動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羣體的目的協調起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一直以來諷刺着我們合作意識的淡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設多種機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進行手影遊戲和影子實驗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的意識,有目的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活動,培養合作意識,鍛鍊交際能力。有的小組剛開始並不團結,導致有的學生能做手影,而有的學生做不了,糾其原因是沒有人幫助拿手電筒,自己就不能做,這樣,小組內的活動就比其他小組要慢了許多,想當然,肯定是編不了故事啦!在展示中就比其他小組要略遜一酬。在第二個試驗中,我就特意走到剛開始不團結的一小組,簡單的跟他們說了說上次的原因,同學們是很聰明的,一會就體會到了老師的意思,也感覺到自己本組不及別組的原因。馬上振奮起來,團結合作,有的紀錄、有的觀察、有的實驗、有的補充……這樣次,每一小組都很積極,得出來的結論也很真實特別,而且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哦。

經過一節課的活動,交流,漸漸的同學們都能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意見爲自己所用了,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方法教給別人了。一方面在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交流中,每個學生是輕鬆的,安全的也是自由的,所以很多新奇的點子和語言都能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另一方面在學生心目中漸漸的形成這樣一個意識:做任何事,幾個人的智慧遠遠超過一個人,爲合作意識的培養打下基礎。

這次活動只是本次活動的開始,真正精彩的還在後面的活動中,雖然在這節課上學生有想法,有收穫,有參與,但是我還是覺得課內還有一些細小環節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雖然這門課程本身就還沒有完善,都還處在一個實驗、探索、蒐集、整理的過程中,但是我相信自己能跟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起進步。

小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由於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爲本影,半影。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筆的名稱,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及構造。

2.探索觀察比較,發現各種筆的不同特性及用途,並積極與同伴交流。

3.瞭解筆的演變過程及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懂得安全用筆。

活動重點:

知道各種筆的名稱,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及構造。瞭解筆的演變過程及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懂得安全用筆。

活動難點:

探索觀察比較,發現各種筆的不同特性及用途,並積極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使用筆的經驗。

2.物質準備:課件,鉛筆、粉筆、油畫棒、水彩筆、簽字筆、毛筆、記號筆、圓珠筆若干:墨汁:白紙、黑板、塑料膜、宣紙、橡皮、黑板擦、溼巾每組一份;溼抹布一塊。

活動過程:

1.創設“筆的展覽會”情境,認識各種各樣的筆。

提問:你認識哪些筆?它們有什麼用?

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筆,它們的名字不同,但都可以寫字和畫畫。

2.觀察探索、試用比較,進一步瞭解各種筆的構造、特性及作用。

(1)觀察操作,瞭解筆的構造。

提問:你們知道這些筆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

小結:這些筆的樣子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一般由筆芯、筆頭、筆桿和筆帽這幾部分組成。簽字筆、圓珠筆用完後可以換筆芯繼續使用;鉛筆、粉筆、油畫棒越用越短:毛筆、水粉筆的筆頭是毛做的。

(2)畫一畫,試一試,感知不同筆的線條特性和作用。

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使用時注意安全。

提問:這幾種筆畫出來的線條是什麼樣的?小朋友經常用什麼筆畫畫?爲什麼?毛筆寫在什麼紙上更合適?橡皮和黑板擦能擦掉什麼筆的字跡?記號筆有什麼特殊的本領?

小結:各種筆畫出來線條粗細、顏色都不一樣。小朋友經常用顏色豐富的水彩筆、油畫棒畫畫;中國獨有的水墨畫就是用毛筆在宣紙上畫的:鉛筆的筆跡可以用橡皮擦掉;粉筆畫到黑板上可以用黑板擦擦掉:記號筆不怕水。不同的筆有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3.藉助課件,認識更多功能的筆,瞭解筆的發展史。

提問:人們最早使用的筆是什麼樣的?各種筆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小結;最初的筆是樹枝,然後人類又逐步發明了刀筆,羽毛筆,以及鉛筆、鋼筆、圓珠筆等現在常用的筆,使用起來越來越方便。

活動延伸:

將可拆卸的各種筆投放到科學區,引發幼兒進一步感知各種筆的構造,掌握安裝步驟,並能將探索的安裝步驟表徵製成安裝說明書。

課程資源拓展:

筆:供書寫或繪畫用的工具,多通過筆尖將帶有顏色的固體或液體(墨水)在紙上或其他固體表面繪製文字、符號或圖畫。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9

【目標預設】

1.知道同一時間不同地方的氣溫不一樣,初步認識熱帶、溫帶、寒帶。

2.能用連線的方法比較兩個事物的直線距離。

3.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各地氣溫差異與離太陽的遠近有關,初步瞭解熱帶、溫帶、寒帶。

難點:能用連線的方法比較兩地的距離。

【設計理念】

在大班滲透式領域中有一次語言活動是《我們的祖國真大》,其中有一篇兒童詩就是講祖國的同一時間因爲不同地方氣溫的差異導致了人們不同的生活景象,那麼基於這一靈感,我想何不把這一話題拓展開來,研究由於同一時間溫度的差異形成的熱帶、溫帶、寒帶的這一地理現象。大班幼兒或多或少在電視上見到過非洲熱帶地區和北極寒帶地區的人,只是他們還沒有一個溫度帶的概念,所以我決定從這些地區人們的圖片入手讓他們從具象的熟悉事物開始,慢慢熟悉這三個溫度帶。在探討溫度帶的時候勢必會引出他們與太陽之間的關係,這就涉及到科學領域了。活動中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思考溫度的高低與太陽遠近的關係,並自己動手操作進行驗證。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所以本次活動的難點讓幼兒用連線的方法比較兩地的距離是符合幼兒能力範圍的。

【設計思路】

溫度帶這一專業名詞是地理課上才教的,怎樣才能把這一專業名詞變得讓幼兒理解呢?這是我設計本次活動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熱帶、溫帶、寒帶最大的差別就是溫度了,所以我通過這三個地方人們着裝的多少就能很快找到切入點,利用圖片讓幼兒自己觀察人們衣服的多少得出這些地方溫度的不同:有的熱、有的溫暖、有的寒冷。再從溫度的不同引出這些地方與太陽遠近的關係,讓幼兒自己探索離太陽近的地方溫度怎麼樣,離太陽遠的地方溫度怎麼樣?最後再通過動手操作判斷這些地方離太陽的遠近程度有什麼不同才導致了溫度的差異,引出熱帶、溫帶、寒帶這三個名詞。整個活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興趣和能力範圍,適合幼兒探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現在的季節。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氣溫怎麼樣?(引導幼兒說出不冷不熱、溫暖等詞)我這裏有三張圖片,仔細觀察哪一張是這個季節的人們?

(教師提供三張圖片,上面的人們分別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襖讓幼兒選擇)

(二)初步探討同一時間不同地方溫度差異的原因。

1.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此時不同地方氣溫差的現狀。

教師再出示兩張圖片:北極人的圖片、非洲熱帶地區人們的圖片。

教師:仔細觀察這兩張圖片,你發現那裏的氣溫怎麼樣?猜猜他們現在是什麼季節?

2.初步討論三個地方氣溫差異的原因。

教師:其實這兩個地方和我們這一樣是春天,那爲什麼這個地方這麼熱,這個地方那麼冷,而我們這比較溫暖呢?(教師邊說邊將這三張圖片擺在黑板上)

3.幼兒自由發表觀點。

(三)通過操作大膽猜想三張圖片在地圖上的位置。

1.教師出示有三座房子標記的地球平面圖。

教師:這三張圖片中的人們分別住在圖上的三個地方,猜一猜分別住在哪裏?請你把他們送回家。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操作材料已經過塑封處理,每張圖片的背後貼有雙面膠,方便粘貼。)

3.展示幼兒的操作成果並請幼兒陳述理由。

4.教師示範正確的操作,並請幼兒調整自己的操作。

(四)操作探索同一時間不同地方溫度差異的原因。

1.談話引出氣溫和太陽遠近有關教師:是什麼讓我們的地球保持溫暖?(太陽)教師出示太陽圖片。

教師:哦,原來太陽能使我們保持溫暖。如果想要熱一點,我可以怎麼辦?如果想要冷一點,可以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離太陽近就熱,離太陽遠就冷)

2.探索操作方法。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及蛻變過程。

2.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

1.將幼兒蝴蝶標本、圖片佈置成展覽臺。

2.幼兒用書、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 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引導幼兒用簡單餓語言描述自己餓觀察結果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引導幼兒自由描述觀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徵和翅膀上的花紋特點,瞭解有關蝴蝶的生活習性。

教師:蝴蝶是一種昆蟲。蝴蝶的種類繁多,愛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於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長,翅膀和身體上有各種花紋。

3.初步瞭解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閱讀幼兒用書《毛毛蟲變蝴蝶》。

教師: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

幼兒嘗試講述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教師提升幼兒的認識結果。

幼兒用圖片排序,瞭解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活動延伸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雲南大理蝴蝶泉的風景。

資料包雲南大理蝴蝶泉位於蒼山雲弄峯下,泉水清澈如鏡。每年一到"蝴蝶會",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大如巴掌,小如銅錢。無數蝴蝶還鉤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串地從大合歡樹上垂掛下倆直至水面,五彩斑斕,蔚爲奇觀。

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達24釐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隻有1.6釐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的標本。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豔麗無比,還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爲蝴蝶翅膀上鱗片裏含有豐富的脂肪,能保護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飛行。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手電筒的結構及其安裝方法,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手電筒人手一個、小筐五個、多媒體課件一個

活動分析:

在上一個主題網《我的生活》中,孩子們非常喜歡科學活動《燈的祕密》,對於電燈爲什麼能夠亮起來十分感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我借用了手電筒這個孩子們常見的生活用品,幫助孩子們通過操作探究和試驗論證瞭解手電筒的結構和安裝方法。瞭解手電筒的簡單結構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運用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採用情景法、提問法、操作法、探究法進行突破。活動的難點是認識電池的正、負極,通過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觀察、科學探究、操作論證等方法,同時配以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們突破難點。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誰可以給我們帶來亮光?”

2、操作探究:“手電筒裏都有什麼?”

這是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得出結論。

3、設置疑問:“手電筒爲什麼能夠發出亮光來?”

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積極的討論。

4、操作驗證:

(1)觀察電池,認識電池的正、負極。

(2)通過觀察,學習兩節電池的安裝方法。

5、知識擴展:初步瞭解多種高科技的手電筒和電池。

6、活動延伸:“是兩節電池連在一起亮還是三節電池連在一起亮?”

活動反思:

在進行了上次活動《燈的祕密》之後,孩子們對電的有關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瞭解了電燈、電線、鎢絲等相關知識。的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一次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本次活動中97%的孩子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從活動目標的制定來看:有兩點優勢,其一與以前相比目標制定得更加清晰,層次分明,其二目標的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由於本班幼兒從小班開始一直進行着科學實驗活動,運用着各種實驗方法,所以本次活動培養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又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開始培養幼兒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從活動過程的制定和實施來看:暴露出以下幾點不足:

1、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動手操作的環節進行的還不夠透徹。比如在幼兒拆開手電筒之後還應該引導幼兒全面的說出手電筒的材料,爲後面的探究打下基礎,而活動中卻漏說了手電筒了還有開關、玻璃片等。

2、應該在吃透孩子上多下功夫。活動前設想的是孩子們會把手電筒完全拆開卻沒有想到很多孩子並沒有這樣做,導致了後面的安裝手電筒這一環節進行得不好,沒有達到預想的後果致使75%的孩子並沒有操作安裝手電筒的過程。

3、活動進行中的靈活性還應該再加強。看到孩子們沒有把手電工拆開就應該及時的提醒孩子們或進行正確的示範加以引導,這樣就可以避免不該出現的問題。

4、心理素質和對待活動的認真態度還應該進一步提高。

本次活動較之以前相比也有進步的地方:例如活動的層次清晰了,更注重觀察在科學活動中的分量,能把一節電池單拿出來引導幼兒進行較細緻的觀察,爲後面的引導幼兒觀察兩節電池相聯的方法打下基礎。

在今後的活動中,還要取長補短不斷的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2

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寬窄肩帶的書包,帶給身體的不同體驗。

2、積極探索,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重點:感受不同寬窄肩帶的書包,帶給身體的不同體驗。

難點:發現寬肩帶比窄肩帶的書包背起來更輕鬆的小祕密。

活動準備:

一、不一樣的小書包--發現不同,引出話題1、這些都是小學生的書包,它們一樣嗎?

2、說說它們哪裏不一樣?

3、小結:小小書包,有這麼多的變化,你一定能找到一個你喜歡的小書包。

二、背背小書包--體驗感受,發現祕密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背背小書包

1、剛纔,你們發現了書包的肩帶有的寬,有的細窄,如果在這兩個書包裏放入一樣多的圖書,背在我們的肩上,哪個會更舒服、更輕鬆呢?

2、請你們2人合作,一起完成一個任務。

小提示:2人合作--在書包中分別放入5本圖書--兩人輪流背背小書包,慢慢繞走一大圈。

3、幼兒合作探索,相互交流。

4、交流分享?說說感受,哪個書包背起來更舒服?

你覺得可能是什麼原因?

5、小結:細肩帶書包壓在我們的肩上,會刻出深深的痕印,我們背起來會覺得痛,很不舒服,而寬肩帶的書包不會把我們的肩膀勒疼,背起來舒服和輕鬆。通過小實驗,我們知道了寬寬肩帶的書包能保護我們的肩膀,讓我們背起來更舒服,所以,我們以後選擇小書包的時候,要儘量選擇寬寬肩帶的書包。

三、遷移運用--嘗試運用,拓展生活經驗1、這是細肩帶的書包,我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它變寬,讓我們的肩膀背起來更舒服、輕鬆呢?

2、出示加肩帶的書包,加上一個小小的寬肩條,就能讓我們背得更舒服。

3、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這樣的好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你想一想它什麼部位加寬了?加寬了以後有什麼用處?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在張弛有序的過程下逐一展開,幼兒學得很快樂、很輕鬆,教學環節的設計爲教學活動目標而服務,活動的有效性得到體現。活動注重幼兒的體驗和探索;注重科學小實驗的論證,讓幼兒在即時有效的觀察中,得到論證,達成共識;注重科學道理與生活的結合,將科學知識淺顯化、生活化的傳遞給幼兒,活動中的延伸環節,讓幼兒更多地關注自己生活周圍的事物,去發現更多這樣的好方法,科學和生活的結合更具有教學的意義。

活動評析:

活動取材源於幼兒的生活,過程中注重幼兒的探索和體驗過程,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將科學道理淺顯、生活化的傳遞給幼兒,幼兒在快樂中學習,獲得經驗。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

2、鼓勵幼兒通過語言交流、表格記錄,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3、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慾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

2、學習打開包裝袋並學會記錄。

活動準備:

1、帶包裝的牙刷、糖果、火腿腸、午餐肉、罐頭食品等需打開的物品。

2、將所裝備的物品放入四個箱子內並封好。

3、剪刀、小刀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打開箱子。

每5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打開一個箱子。

2、教師交代要求,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並進行記錄。

(1)“剛纔小朋友一起合作將箱子打開了,看見裏面放了許多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打開來看一看?”

(2)現在我請小朋友每打開一種包裝袋就把你打開的物品和打開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後再打開另外一種包裝袋。(教師可先舉例)

(3)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並進行記錄,教師輔助幼兒完成。

3、師生交流並統計幼兒打開的方法:

(1)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將幼兒的記錄結果進行統計。

(2)共同探討解決未打開的物品。

教師小結: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用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如果以後你遇到什麼東西很難打開,請帶來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探索自身的興趣。

2.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

活動準備:

1.紅色印泥若干盒,白紙,抹布若干。

2.放大鏡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給幼兒講一個關於用指紋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兒觀察指紋的興趣。

二、展開

(一)印指紋

讓幼兒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觀察指紋

1.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和紙上的指紋印,說說自己的指紋是什麼樣的,它像什麼。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指紋印,說說每個人的指紋有什麼不同。

三、瞭解指紋的作用

1.出示老師們的兩種較爲典型的指紋印,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差異,找一找自己指紋的特徵。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紋永遠不會變,因此可以用來辨認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觸摸玻璃杯、筆、電話等物,請幼兒說說有什麼發現。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這一點對哪方面有幫助?(警察叔叔能夠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紋作爲證據抓住罪犯。)

3.還有什麼用處?老師出示圖片——有關指紋的科技產品爲幼兒講解,開闊幼兒眼界。

4.還有什麼東西像指紋一樣有一些紋理?

四、進行指紋印畫

1.引導幼兒指紋印畫。

2.引導幼兒相欣頎賞指紋印畫、活動結束。

幼兒園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5

教學理論依據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各種各樣的紙對於幼兒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他們隨時隨地能看到、用到紙,但這些紙的真正用途和特性,他們卻是不瞭解的。《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食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對各種常見的紙的用途及特性有一定的瞭解。

實施策略:

1、創設活動情景,通過參觀展覽會,激發幼兒探究活動的興趣

根據中班幼兒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教師創設情景,通過提問、幼兒討論、組織參觀等活動,引導幼兒對紙產生興趣,同時激發幼兒探究紙的願望。

2、創設良好的探究環境和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思考及主動參與探索的積極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所以教師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大膽猜想和嘗試,鼓勵幼兒的探索熱情。

3、形象的課件遊戲,感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通過感知、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實驗等方式,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紙及紙製品,初步瞭解紙的特性和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探索紙的祕密,瞭解紙易折,易撕碎,易揉皺,易吸水,易燃燒等特點。

3、知道珍惜節約用紙。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紙,瞭解紙在生活中的多種用途。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難點:能積極探索紙的祕密瞭解紙的特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生活中有接觸紙製品的經驗。

2.物質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

(2)操作框(摺紙、畫好樹葉的紙)

(3)PPT課件,節約用紙的小視頻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引導幼兒感知紙的多樣性。

1、運用原有經驗講述各種各樣的紙及用途。

提問:你認識這些紙嗎?它們可以用來幹什麼?

幼兒自由觀察討論,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教師注意總結。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一看、摸一摸等,感知紙製品的質地。教師小結:紙是各種各樣的,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澤,有的暗淡一些。

二、爲幼兒提供實驗材料,引導幼兒探索紙的其他特性。

(1)瞭解紙易折的特點。

師小結:通過把正方形的紙變成長方形,我們知道了紙易折的特點。

(2)瞭解紙易撕碎的特點。

小結:通過幫助大樹,我們知道了紙易撕碎的特點。

(3)瞭解紙易吸水的特點。

師小結:通過小朋友的幫助,讓我們知道紙能吸水的性點。

總結:通過剛纔的小實驗,我們又發現了紙易折,易撕碎,易吸水的特點,紙寶寶身上有這點多的特點呀,怪不得它的用處那麼多。

三、出示PPT幫助“紙娃娃”,鞏固幼兒對紙特性的掌握,延伸紙易燃燒的特性。

出示紙娃娃,引導幼兒根據所學經驗將紙娃娃送回展覽館,讓幼兒瞭解紙易燃燒的特性。

四、瞭解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製品,引導幼兒感知紙製品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延伸活動:

瞭解幾種特殊的紙:複寫紙、糯米紙、錫箔紙

五、通過小視頻引導幼兒知道節約用紙的重要性,並能掌握節約用紙的方法。

提問:通過視頻你知道我們爲什麼要節約用紙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師小結:紙製品是利用大樹、樹皮、植物纖維等材料製作而成,

爲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做到節約用紙,就像視頻中的小朋友一樣減少紙巾的使用,不用一次性紙杯,紙可以用雙面等等,希望我們小朋友把這些節約用紙的好辦法教給身邊的人,呼籲大家一起節約用紙。

中班《各種各樣的紙》課後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一開始我設置了一個紙展覽活動,讓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來發現各種各樣紙的不同特徵,如有些紙是厚的、薄的;有些紙是光滑的、粗糙的;還有些紙的顏色是不同的。課前我還讓幼兒收集了各種材料,如銅板紙、宣紙、牛皮紙、皺紋紙等,以便讓幼兒們認識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紙,有意識地加大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慾望。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能以問題去引導孩子,給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幼兒通過自身主動的觀察、發現、感知、探索,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轉化爲自身的知識經驗。但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幼兒對紙的用途還不是很瞭解,有些材料的準備也沒有讓幼兒得到有效利用。如各環節聯繫緊密,但各環節我對幼兒的自主活動時間控制的緊,幼兒在說紙的用途時,由於他們生活經驗不豐富,對於紙的用途說的少,我沒有進行強化,就草草收場,使幼兒對紙的用途的知識面沒有延伸,還停留在原有經驗。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在組織科學活動時,我還應該多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及課堂整體把握的能力,儘量做到授課不慌不忙,沉着穩重。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重視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