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89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範文
  《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1

寒假裏,我花了幾天時間認真拜讀了吳非老師的《照亮校園的常識》。吳非老師從學校、學生、家庭氛圍、教師等不同角度闡述了一些教育學生及學生學習的常識。全書娓娓道來,一個個常識簡單易懂又引人深思。其實作爲一個老師,一個身處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這些常識都貫穿在日常生活中,但是我們卻很少能真正地停下來去思考總結並積極改進。當我沉浸這書中時,才恍然間意識到自己以前、現在的一些教育行爲的利和弊,纔開始思考未來我該注意些什麼,該如何將這些常識轉變爲自己正確的理論知識和行爲實踐的標準。

吳非老師提到了諸多常識,每每都會讓我聯想起自身的經歷。今天,我想重點講講學習的趣味。吳非老師提到,很多高三學生填報志願時會一籌莫展,他們根本不知道要學什麼專業,只會聽從父母大人們的建議,匆忙決定,常常是“只入其門,不識專業”。我想起自己當年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迷茫的一羣人中的一個。學生時代的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爲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學習非常重要,要努力讀書考高分。鄉鎮上的孩子,只有通過讀書纔能有好的工作機會,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父母也一直是力所能及的給我創造讀書的“好”環境。家務從不需要我幫忙,學習資料是一本又一本。他們不支持我學習興趣愛好,也不會帶我出門旅行。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我一邊倍感壓力一邊順利畢業,填高考志願時,我突然意識到我竟然連想報什麼專業都不知道,我看着一個個專業名詞,也是不知何意。當然我也是很聽話地聽從了父母的建議選擇了英語,走上了師範的道路。工作了以後,我漸漸發現,我誤打誤撞地選擇了自己愛的職業,覺得非常幸運。同時我也很後怕,如果當初父母的建議是其他專業,那我是不是這輩子就會註定和自己喜愛的職業錯過了。所以回過頭來,我才意識到問題的根本不是我的幸運與否,問題在於我沒有找到自己學習的最終目標,我站在人生十字口卻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十幾年灌輸式的學習環境、父母和老師的指導思想讓我成爲了應試教育中的一份子。我只知道閉着眼睛往前衝。待我衝到高考的終點時才發現前面阡陌交通,前面蒼茫大海。

和我一樣經歷的人一定有很多很多。他們中的大多做了一份沒有波瀾沒有激情的工作,無趣地度過一生。即便有些人幸運地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也失去了很多探索知識、追求生命本質的那份熱情和好奇。基礎教育如果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無從談求知慾,就無從談“職業理想”,自然很難有“專業”的概念。

什麼是教育?教育是影響人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是希望幫助孩子成長,給孩子一個更好地未來。何爲一個更好地未來?學習好,大學上的好當然好,因爲學歷是一個有用的敲門磚。但是隻有學習甚至需要因爲學習而犧牲其他,比如愛好、熱情,則是大大的錯誤。因爲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生命的.意義在於會享受生活,樂於探索未知,充滿好奇和想象,有熱愛有激情。當孩子們失去了這一切,從學生時代的“唯分數論”者轉變爲走向社會中“唯賺錢論”者,他的生命就缺失了很多樂趣。

讓生命豐盈而飽滿應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尊重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給與必要的教育和自由,做一個智慧有趣的引路人。只有學會優雅而有趣地學習,學會優雅而有趣地工作,才能學會優雅而有趣地生活。

  《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2

20xx年過年前我們袁校長給我們老師們準備了一本書《照亮校園的常識》,希望老師們在寒假能夠多看看多體會,來年在教學中學習使用,讓老師們也能像吳非老師寫的一樣:能夠照亮校園。

本書主要分爲四大部分,分別是《簡明的常識》、《照亮校園的常識》、《課堂的常識之光》、《教師是守常識的學習者》。對於我這個已工作將近10年的“老”老師來說,讀起這本書,一個個“恍然大悟”和“原來如此”不斷迸發而出。的確,我們不斷提升各種能力,想各種辦法解決各種問題,反而忽視了教育、校園、課堂中的常識,所以很多教師纔會變得無從下手,又或者是掙扎於繁瑣疲憊的教學工作中無法自拔……。的確,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常識應不斷地被關注,被重新認識,特別在出現失誤和遭遇困境之際,理性的反思總能促使人們迴歸簡明的常識。尊重常識,必然能發現常識在不同情境中所呈現的豐富。我相信,這本書會是一場“及時雨”,爲每一個新上崗或青年教師帶來點啓示,爲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涯帶來幫助和引領。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下我的讀書學習和感受。

作爲一名教師,在執行教學任務之前,必先要了解教育常識。是培養“人”,還是培養“才”、要在童年期盡力發展孩子的想象力、習慣如何養成、如何避免應試教育敗壞人的思維、家庭閱讀對孩子的榜樣引領等等,這些關乎學生學情,關乎家庭的認知,關於習慣,關於社會的思考,是所有教育、教學的敲門磚,只有瞭解這些,才能盡其所用。

正如作者說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瞭解常識,尊重常識。”基礎教育是人一生的底子,那張白紙上最早打上的底色,註定要成爲終生記憶。的確,在成爲一名教師之前,就聽過身邊的很多人都認爲小學教育很輕鬆,沒有初中階段的繁雜,更沒有高中的升學壓力。一位負責的好老師,要利用一切可能的積極正面因素來爲他們的校園記憶增光填色,在今後的多少年後,他的學生回憶起來,無論教師對他(她)們嚴厲或亦溫柔,都是一段充滿感激的教育回憶。在《照亮校園的常識》這一章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比成功更有價值的是趣味》一文。雖然我們的教育總是在倡導減負,素質教育,可多數學生依然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高壓下。

沒有智慧和情感,教育就沒有發生。“帶着恐懼學習,不可能享受學習的趣味,更不可能有創造思維。”對於這句話,我不能同意更多。校園是迸發情感和智慧的地方,而作爲教育的執行者,我們不能把學生當成被“教育”的機器,單純地“灌入”與“輸出”,而抹殺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以及對學習和成長的美好期望。讀這一板塊的文章,發現自己有很多做得不妥的行爲。學校要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是來接受教育的,是來改變自己的,在學校他們將開始不同與家庭教育的學習,他們將成爲——人。說起來確實有些道理,如果說學前教育的任務是“育兒”,那麼中小學的教育應該把學生當人,當成有獨立人格的人,而不是需要“監護”的孩子。

課堂,更離不開常識。在《課堂的常識之光》這一章中,“如果多給學生一分鐘時間思考”、“少學與多習的矛盾”、“優雅而有趣地學習”、“閱讀量不足,諸事皆廢”、“合理的作業負擔”等等,課堂上的問題和困惑,作者一一給老師指明瞭方向。如果老師的課堂提問,能多給學生留點思考的時間,耐心一些,讓他們能從容的思考,會更有助於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

一堂課的精彩之處並不是老師的“表演”如何完美無缺,而在於是否教到了學生的心坎兒上。不要只注意教師的“高效”及“聰明的學生”,要觀察學生思考的質量。學生有反應,有猶豫不決,有質疑,有驚訝……都說明教師的提問激發了學生思考,這無疑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教學效果。

期待着每一節都能發生着“吵成一團”的效果,學生爲一個問題爭論激烈,各種觀點針鋒相對,形成一波又一波的交鋒,而教師觀察學生思維的最好機會,就是學生在自由言說時的表達,相信學生也能通過這種形式,學到比教師“教”的更有趣的東西。對於教師本身,作者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常識參考。“一位合格的教師最重要的職業特徵,在於他自身是善於學習的人。”教師應該是自覺的學習者。教師的專業功底不可能是靜止的一桶水,而應當是奔騰的江河或者是海洋。教師應當比一般人更善於學習。他是“教”者,就必然“會學”。老師的專業素養可以慢慢提升,但是,教師的“精神底子”不能太差。講臺前站着一個粗俗無趣的人,對學生的學習而言,便是噩夢的開始。所以,相對於各種培訓和進修,我們更應積極倡導教師的個人學習,教師不僅僅是教育的執行者,教師必須屬於個人的思考,必須經常和“問題”共處。回想一百多年來,國內的基礎教育靠着一批批堂吉訶德式的有識之士不計個人得失、拼命硬幹,忘我工作,纔有了後來的發展基礎,無論做什麼樣的教師,奉獻精神始終必不可少,也期待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能涌現出更多的堂吉訶德式教師。

最後還是引用吳非老師的話:教師是守嘗試的學習者。

  《照亮校園的常識》讀後感3

作爲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常常反思教學方法。有時我會很困惑,我應該怎樣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呢?除了課本知識,我能給學生留些什麼呢?教學相長,這些年,我從學生那裏學了些什麼呢?帶着這樣的思考,我打開了吳非老師的《照亮校園的常識》這本書,我知道,從這本書裏,我一定會找尋到那些曾被我忽視過的常識。

常識是什麼呢?吳非老師說:常識是無數人,在漫長的歲月中,去了解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努力探索,經歷各種挫折和失敗,以教訓和經驗積累而形成的,是人類的生存法則和智慧。常識即是良知。

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究竟是爲了什麼呢?首先,教育必須教會學生生存。生活要繼續,學生總得離開學校,因此學校教育,要讓學生懂得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使他們在離開課堂後,還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學習、瞭解社會、獲取智慧與人生經驗,這纔是真正意義的“教會生存”。其次,教育要教會學生選擇。當今信息時代,我們每天很輕鬆的就能獲取大量信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我們該相信什麼?摒棄什麼?教育,幫助人們擺脫矇昧,是爲了人的解放。照亮校園的常識,正是我們判斷選擇的啓明星,這些常識能指引我們有尊嚴地活,創造並享受生活。最後,教育要引導學生學會審美,教育一定要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之美、生命之美,培育學生富有人道精神——開啓學生的智慧之光,孕育高貴精神。

常識是如此的簡易,那麼爲什麼往往被忽視,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呢?一是因爲私慾在作祟,二是因爲科學認知的缺乏,三是因爲功利主義盛行的大環境。違背常識,給教學、給社會乃至給民族、世界都會帶來重大的災難!歷史反覆的告誡我們,背棄常識會將我們帶到什麼樣的深淵,既然常識如此重要,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怎樣用常識照亮我的教育事業呢?

常識的第一個屬性是簡易,它們大部分是簡簡單單的知識,在物理教學中,首先要掌握教學的規律,啓發學生思考,把最基本的知識講清講透,鼓勵學生從生活中觀察物理現象,從物理知識中思考生活中的規律。

常識的第二個屬性是變易,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人類積存的智慧和經驗也在不斷的豐富和提升。物理學也告訴我們,世界上萬事萬物時刻都在變化着,常識一定要緊扣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

常識的第三個屬性是不易,不管社會怎麼發展變化,教育都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那就是要找尋良知,啓迪學生的想象力,培育學生成長、成才,培育學生的審美激情,引導學生以莊嚴的態度對待生命和世界,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事業和未來。

生活在新時代,我們都站在巨人的肩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兩千多年過去了,這樣的常識仍沒有過時,我想它永遠也不會過時,教育的本質就是要輔助孩子們茁壯成長,揚棄我們的文化遺產,把我們偉大的事業和民族延續下去,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