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2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1

《中國歷史研究法》是我國近代着名的資產階級傑出史學家梁啓超所着,其重視史學理論的探討,並有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中國歷史研究法》是他在史學研究方面的代表作。

關於史料的重要性,梁啓超先生給出回答“史料爲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在《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五章中梁啓超先生就史料蒐集與整理給出深刻而又清楚的解答。

首先論史料之蒐集。研究學習歷史,史料是基礎。然各史料散在各處,非用精密敏捷的方法以蒐集,則不能得。所謂精密方法分爲㈠單舉一事,覺其輕重,彙集同類比而觀之,便可知。然要用此方法,是有條件的,即①腦經操練純熟②須耐煩。㈡就消極史料(某時代無某種現象)應以假定加之推算。㈢就舊史中失載或缺略之事實波手旁證則能得意外之發現㈣在面對舊史家故意錯亂證據者,治史者宜別蒐索以補之或正之。

隨後便談及鑑別史料之方法。史料反面有二:一曰誤,二曰僞。面對明明非實而舉世誤以爲史實者,首先應滌除心理結習,然後便能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再者,鑑別史料之誤或僞者,舉出一極有力之反證便可。若苦於無明確之反證以折之者,第一步可以發表懷疑態度以免被真相之蔽,而懷疑之結果。而新理解出焉。

第二部可以嘗試換一方向從事研究。正所謂撞了南牆回個頭。當面對同一史料而史料矛盾者,論原則應以最近者爲最可信。梁啓超認爲當時當地當局之人所留下之史料爲第一等史料。然也應當注意當局中人爲劇烈之感情所蔽,極易失其真相。總而言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懷疑爲出發點。就間接及直接史料便再分而論之。並且應以開闊的眼光看待問題,僞書中有真事,真書中有僞書也。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蒐集與鑑別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的觀念及態度。

在這一章節中,梁啓超先生以詳略相間的論述,總結其治史之經驗,舉出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對於學習研究歷史的人們來說,其教育指導意義非同小可。

以上學期上專業導引課時趙克里老師說的一句話爲結局,便是:“歷史學習中的辨僞和研討,就是在不同’鏡子”所折射的影像中,通過分析與研究,去尋找歷史的真實。”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2

梁啓超先生在講解蒐集史料的方法時,注重提出了“歸納法”,即“彙集同類之若干事比而觀之”。他以在庭院中種植花草一事爲例,“如治庭園者孤植花草一本,無足觀也,若集千萬本,蒔以成畦,則絢爛炫目矣”。正是如此道理,我們在蒐集史料時,一條兩條或許不起眼,看不出來什麼,但若是認真耐煩的蒐集有關此事此物的史料百千餘條,那麼說不定有意外的發現。梁啓超先生在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狀況時,便使用這種歸納法進行整理。他從《左傳》、《國語》中取其所述已亡之國匯而錄之,得六十多條史料,又從《逸周書》蒐集,得到三十多條,又從《漢書·地理志》、《水經注》蒐集而得七十多條,還從其他散見各書者得到三四十條,將這些史料統一歸納對比整理,得到夏商周古國名可考見者猶有三百國,大河以南、江淮以北佔三分之二,最稠密處如山東、河南、湖北這一結論。

從梁啓超先生的實例中,可以看出這種歸納法對於研究某一專門知識確實有極大地幫助。要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一是“將腦筋操練純熟”,即有敏銳的感覺,特別的觀察,二是要耐煩,即“從事於徹底精密的研究”,“非求得其真相不止”。

另外,這種歸納法還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消極性質的史料”。一個朝代明確的有某種現象,即是積極的史料;而一個時代沒有某種現象,則是消極的史料。梁啓超先生在閱讀《戰國策》、《孟子》時,多次見到“黃金若干”這樣的文字,通過這,我們便可以知道在那個時代,金屬已經作爲貨幣流通。但他又發現子書中關於財貨的字都是貝字旁而不是金字旁,《詩經》中也是這樣,殷墟中所發現的古物中亦有貝幣而無金幣,再研究《左傳》、《國語》、《論語》時,同樣沒有使用金屬的痕跡,通過這樣的歸類對比整理,梁啓超先生得出“春秋以前金屬貨幣未通用”的結論。

並且這種歸類法還能得到一些“渴欲得之史料而事實上殆不復能得者”,當今所遺留下來的史料,雖沒有全絕,但也有多少之分,蒐集起來也有難易之分。()梁啓超先生指出:“此類史料若僅列舉其一條兩條,則可謂絕無意義,絕無價值,其價值之發生,全賴博搜而比之觀耳。”梁啓超先生研究某時代中國人口有多少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研究一切史蹟的重要基礎,但是各史《食貨志》及《文獻通考》等書雖有記載,但所記斷斷續續,不甚可信。此問題很重要卻又難得答案,使用歸納法就有一條較好走的路子。梁啓超先生將各史《本紀》及《食貨志》所記數字作爲假定,又查閱各《地理志》中所分記各地方戶口之數,還有方誌專書之中所記,又將各正史、各雜史、筆記中無論文牘及談話,只要有涉及人口數目的,都一一抄錄下來,據此爲基本,以與他時代,他地方求相當的比例。

此種歸納法,有可能獲得舊史中全然失載或缺略之事實,也有可能對於被舊史家故意湮滅或錯亂其證據的給予補或正。這種蒐集方法對於我們學習歷史有非常大的幫助,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加以使用並熟練掌握。

《中國歷史研究法》讀後感3

這段時間讀了梁啓超先生的《中國歷史研究法》有了一點體會,這本書中樑先生介紹了許多關於歷史的知識,譬如史的定義,範圍。同時他還特別注重歷史的發展,他認爲歷史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史料的看法,現在我想談談我對他這部分內容的看法。

梁啓超先生曾經說過:“史料爲史之細胞,史料之不卻或以硬,則無複試可言,又何談冶史。” 在文中,樑啓起先生認爲蒐集史料應對同類史料加以彙集與對比才能從中窺視一個時的現狀。我很認同。但我想,若想做到此點,我們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而最基礎的一點要求,則是我們平日所涉史料要足夠,並要在閱讀史料時注重尋覓自己所需的內容。如先生所言,蒐集整理史料要求我們必須具備敏銳的感覺與耐煩的秉性。史料的數量多且系統性弱,對於某一問題的研究,往要我們要從不同的史料去驗證查閱,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看得準,又要坐得住。文中,梁啓超先生還強調了消極史料的作用。他認爲前代普遍出現的某現象若忽然消失往往與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這對於我有很大的啓發,在我過去的學習中經常會忽視這種現象,現下卻有了許多思考,但我也存在一些疑問,先在對於已消失的現象又該如何進行聯想,而這言的與重大歷史有關又該如何證明呢?針對史料的蒐集上欲有所得而不能得的情況,粱啓超先生提出以相關史料從旁進行補充的觀點。我認爲這種方法與西方所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異曲同功之妙。文中先生所述的由各史《本紀》《左傳》等推測人口情況的例子紿了我很大的啓發。有時了到達“羅馬”我們需要改變方式,從另外的角度出發,觀察到別人所不能觀察到的地方。梁啓超先生還提出提出:“史料以求真爲尚。”其將鑑別史料又細化爲兩個方面,一爲“鑑正誤”二爲“論辨僑”兩個方面。文中曾多次強調第一等史料(當的`,當地,當局上人所留下史料)的重要性,但同時也以自身研究玄奘生卒爲例指出對其不能盡信,要求我們要求真,並對其加以辨析,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我們應如何把握這個信與不信的度?如何對待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之間的異處,是否應該引入旁的史料?還有是否史學家一泉玄因地位的不同而使歪曲史實?在文中梁啓超先生提出了十二種辨書的方法、七種僞事的種類及由來和七種辨僞事的態度及方法。三個僞書出現的原因,而在其中,先生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思想,即爲“求真”,我覺得先生所提出的通過對書的來歷、流傳區域和統傳年代,與事實的對應關係等辨僞的方法很認同,但我們卻要認識到這種方法是以研究者具有豐富的文史知識爲前提的。

梁啓超先生處於社會轉型的階段,此時中國受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之相應的,西方的一些先進的研究方法對先生的歷史研究也產生了影響,如西方的科學與求真的思想,可以說,在當時那個時代,粱先生的研究方法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在本書內容中,有很多地方體現了求真二字,對於我們學習歷史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要謹記這二字,在史料的蒐集中要有敏銳的感覺與耐心。可以說通過這次的閱讀我明白了一些關於歷史的相關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日後的學習中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求真的心態,並不斷的探索,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