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燦爛千陽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3W人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燦爛千陽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燦爛千陽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燦爛千陽讀後感1

去年寒假在家讀完了《追風箏的人》,現在讀完了《燦爛千陽》,感覺兩個故事都令人震撼,讓人深思。我想,沒有什麼能比戰爭更加給人帶來深重的災難。戰爭的勝利遠遠比不上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悲痛。或許我們會在各種電影的感染下,對英雄充滿敬佩和嚮往,但是,真正面臨和經歷過戰爭的人相比,電影描述的任不夠真實。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沒有食物,疾病蔓延,殘疾,死亡,冷酷,兇暴,陰險……隨戰爭一起滋長。能避免戰亂,實屬不容易。人的貪婪和野心無時無刻不不助燃着戰火。戰爭中受苦的人,他們能活下來,是萬分艱難的。和平只有經歷戰爭的人再懂得其珍貴。

在讀《燦爛千陽》過程中,深刻地意識到人性在災難面前則會盡顯,求生的本能會使人們幹出瘋狂的事來。世界越來越動盪,大國強國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國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戰爭,可以進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則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強食的同時又存在幫助弱者的力量。沒有這力量,人類與野獸的距離也就不明顯了。這力量的根源,是一種愛,我們可以謂之“博愛”。

我們可以自己問問自己,是否具有博愛之心。看完這兩本書,我先想到戰爭,隨後又考慮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從災難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將人的本性在兩本書中一一展現。思考人性,又進一步想到了人類的前進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類自我毀滅的方法,因爲,不論多麼文明的國家,都會有從盛轉衰。人類的盛衰在於自己的認識。這是取決於人類整體而不是少數智慧者。因此,我很想知道人類本身與戰爭的關係,以及人類自身與自己今後所面對的毀滅之間的關係。人類自身具有毀滅自我的性質,就是說,人類的毀滅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作爲關係密切。但是,人類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特性,人類能反省,會改正,能學習,能吸取教訓,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質與惡性是有一樣強大的力量,能讓人存活下去。因爲人類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讓其獲得不可小視的力量,從而生存下去。或許,人類會毀滅,但不會消失。人的惡劣行徑的確與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與人之間,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這些東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我是很願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間的種種奧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學淺,這的確是事實,但我覺得,努力去試試,肯定會有點進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或許能改變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導,這也是有可能的。書籍還是很好的,這個時代,書籍所起的作用,沒有減少,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現,讓人們的認知和理解有了增強和提高。我們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多的交流,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進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結晶。批評和包容,使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品質。而現在,批評似乎多於包容,這需要平衡。和諧,是共存知道,但絕不是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良方,和諧能解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問題,緩和人與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們的確需要先做到和諧,這是必須做的。

  燦爛千陽讀後感2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光明似乎不捨晝夜地在我們身邊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們,或歡欣地在我們身旁騰躍,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視着你。許多人視若無睹,因爲光明彷彿如此地廉價和唾手可得。然而,對於在過去30年的歲月裏經霜瀝雨的阿富汗婦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遠在“屋頂之上”,在“牆壁之後”,近在咫尺地於睡夢中,遠在天邊地於現實裏。這樣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復一日地摧殘着她們的心靈,她們懷疑、憤怒、委屈、恐懼、自卑,她們逆來順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擲……

其中之一是私生女瑪麗雅姆,有錢的父親與其女傭所生下的孩子。私生女,這就是她一出生就被貼上的標籤,是走在大街上會被扔石頭的那種小孩。十五歲的生日願望僅僅是想去父親的電影院裏看一場電影。而這個願望讓她失去了一切。父親沒有如約來接她,她違背母親的意願下山去尋父親,而他不肯見她,她在外面等了一夜,被送回家的時候發現了已自殺身亡的母親。隨後幾天內被父親的其他妻子迅速嫁掉。嫁給喀布爾四十多歲的鞋匠拉希德。十五歲的純真少女,眨眼間,失去了父親,失去了母親,失去了童年,失去了一生。初嫁之時,瑪麗雅姆還算幸福,至少她是這樣認爲的,至少偶爾還能得到丈夫的溫情,但是連續七次流產之後他所能面對的只有丈夫那不知何時會降落在她頭上的恐怖暴力。

而萊拉,則是小說的另一個女主人公。她有一個相對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那是鄰居塔裏克。他可以揮舞着自己的一條假腿像騎士一樣爲自己的公主萊拉去作戰。在戰爭中塔裏克全家逃亡,臨行前塔裏克和萊拉偷嚐禁果,他請求她嫁給他並和他一起走。但她拒絕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不能自私地逃跑,儘管她很想那麼做。

戰火越燒越旺,萊拉父母也準備舉家搬遷。就在搬運行李的時候,一枚火箭彈瞬間就讓她父母雙亡無家可歸了。重傷中瑪麗雅姆和拉希德救了她。拉希德垂涎她的美貌並無恥地買通了別人來告訴她塔裏克已死的假消息,而她在發現自己有了身孕之後別無選擇必須嫁給拉希德,那是塔裏克的一部分。

就這樣,兩個不幸的女人生活在了同一個屋檐下,從一開始的水火不容,到後來的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到最後瑪麗雅姆爲了萊拉和塔裏克的幸福,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卻毀滅了她一生的舉動——殺死拉希德,而自己遭到槍斃。

讀完小說,真不敢想象在今天的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角落,沒有生活在那裏,真是我們的幸運,當滿大街的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時候,阿富汗婦女出門還要穿着布卡(布卡由一件完整的外套組成,它在背後拖到地面,前面的長度到臀部或上面一點,眼睛的地方有一張網紗或格子,是一種蓋住全身的面紗);我們隨時可以出門,而阿富汗女人出門必須要男人陪伴,否則要被懲罰;我們自由戀愛,而阿富汗女孩十五六歲就會被嫁給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而且,她可能是他的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第四個老婆。我們在家可以當家作主,而阿富汗婦女在家承擔所有家務,還要隨時接受掄過來的拳頭。這就是阿富汗,一個女性在其中苦苦掙扎的封閉民族,一個飽經戰爭之苦不能給人安全感的民族。平常,你可能會對現實產生種種不滿,但是讀完《燦爛千陽》,你就會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燦爛千陽讀後感3

阿富汗是一個會被人們淡忘的國家,關於的新聞基本都跟戰爭有關,屬於他們的似乎永遠都是不平和。但看到《燦爛千陽》這部小說還是蠻震撼的。是書中的時間的讓我震撼,將近2000年,離我們這麼近,但卻像不屬於我們80後時代的中國,甚至可以導致於中國的清朝時代。

第一次看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說,是經某人推薦的《追風箏的人》,看後還是挺震撼的,兩個小男孩之間的純真友誼,以及阿米爾爲自己的那次懦弱一輩子的良心不安,以及一直追逐自我內心救贖。《追風箏的人》高潮和轉折點應該是哈桑被侮辱那次,總體而言,整體小說還是趨於平淡細膩的發展的。

《燦爛千陽》給我的衝擊遠比《追風箏的人》強多了,它描寫的完全是一部完全是一部悲劇,兩個女人的悲劇,不是三個人,不,或許是那時整個阿富汗婦女的悲劇。有時想想我們總抱怨現代的社會不好,但我們慶幸我們所在的時代,這個中國,它是和平的。至少大多數的我們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不用擔心隨時而至的炮火取走我們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通過途徑捍衛我們正當的權益。

小說一開頭,就渲染一個女人的悲劇,娜娜,但比起她的女兒瑪麗亞姆和萊拉,她還是幸運的吧!至少她有自由,那個時代,讓一個女人爭取權利,不現實,尤其是一個本就地位低下的女人。瑪麗亞姆14歲被逼嫁人,一生無子女,她自認爲這是她害死娜娜該有的報應。整部小說,我認爲最悲劇就是瑪麗亞姆,萊拉受過教育,至少她的思想一直是自由的,但瑪麗亞姆從來都是逆來順受。是不是一個女人太善良就是意味着被傷害,所以我覺得一個女孩子還是潑辣點好,太溫柔遷順,到最後自己都麻木了,女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愛自己。

萊拉這個角色是我比較喜歡的,她敢愛敢恨,在那麼一個環境,她應該算是個勇敢的女人了。看到最後,知道塔裏克並沒有死,一切不過是個悲劇,她浪費那麼多的青春。不過小說對於她的結局還是完滿的。也讓我們看到了阿富汗的希望。

這部小說以女性的視角展開的,女權問題我覺得是每一個國家一個時期的必然問題,在中國對於女權現狀可是說欣慰,但不是完美。我不敢想象上個世紀阿富汗還處於那麼一個封閉的情況,總覺得他們戰火不斷,但思想其他應該跟我們處於同一水平線,果然是自己視野狹窄了。

在我心裏,一個完美的女人,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經濟能力,有一個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夢想的愛人,一個完整的家庭。有強大的包容性,但原則問題從不退縮。爲這個目標好好努力。

  燦爛千陽讀後感4

因《追風箏的人》瞭解了卡勒德。胡賽尼,瞭解了一點點那個原本遙遠而陌生的國度——阿富汗,基於此開始讀《燦爛千陽》。

這是一部阿富汗民族的血淚史。“每一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滿了死亡、失去和無法想象的苦難,”胡賽尼寫道。30年的戰亂,國王被推翻,政變之後是新的政變,蘇聯人的入侵,然後又是塔得班,一幕一幕歷史現實讓人觸目驚心。《燦爛千陽》中的兩位主人公便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瑪利雅姆,這個哈拉米(私生子),似乎就爲經歷命運的捉弄和苦難而來。7歲那年爲去尋找父親回家看到是母親的身體掛在了樹上,15歲又被父親當作包袱一樣嫁給了喀布爾的中年鞋匠拉希德。而另一個主人公萊拉雖然度過了完整而幸福的少女時代,受過良好的教育,卻在戰火中失去雙親,被拉希德救回了家成了他第二任妻子。

在阿富汗,女性只有一種功用:生養 !而瑪利雅姆沒有生育能力,可想而知她將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男人拉希德是收容者,更是家庭中的統治者和施暴者,在這樣的家庭中,不管是親情還有愛情那簡直是遙不可及的事。所以,18年來,瑪利雅姆所承受的只有冷落、侮辱和毆打。她遵從着母親的教導——身爲女性,特別是一個哈拉米,只有忍受。當少女萊拉來到了這個家,瑪利雅姆除了苦難之外又多一層恐懼:自己被驅逐出門!所以她一直仇視着這個小姑娘。但是有着反抗精神的萊拉絕無此意,時時心懷歉疚地護着她。這兩個心底都潛藏着悲苦與忍耐的女人就這樣生活着,直到一次萊拉以自己的身體救下棍棒中的瑪利雅姆,仇恨就此化解。

隨後幾年的生活是瑪利雅姆一生中最爲幸福的日子!在萊拉和她的孩子身上,她懂得了愛,體會到了被人需要的美好,有人牽掛的甜蜜。娜娜(她媽媽)說,像她這樣的哈拉米,是永遠也不會得到幸福的!不,現在,萊拉和阿茲莎已變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瑪利雅姆望着窗外的雪花紛紛飄下,兩朵新的花朵始料不及地在她的生命中生長出來,她彷彿聽到了真主的恩典。

哈拉米註定是苦難的嗎?也許是,也許不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好像不能單單從一個人的生與死再來給“幸福”下一個定義。爲了救萊拉, 瑪利雅姆基最後一次沒有再忍讓,她打破了阿富汗傳統家庭倫理,她第一次做了自己的主人!她把鐵鍬對準了拉希德的頭部砸了下去,她承擔了所有罪行……最終,她讓自由與幸福抵達了穿越了戰亂的萊拉。

在執行槍決的最後時刻,她閉上雙眼,心中充滿了安寧,想到她進入這個世界的身份,一個低賤的鄉下人所生的合拉米,一棵雜草!然而,當她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一個付出愛也得到愛的女人,這個時候感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瑪利雅姆心底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在萊拉眼中,瑪利雅姆就像一塊河牀中的岩石,毫無怨言地忍受流水的沖刷,然而她的聖潔將不會因此被玷污,藏在她靈魂深處的品質,是拉希德永遠也無法將之摧毀的。

多年以後,萊拉每次與孩子們誦讀經文面向西方(瑪利雅姆墓地的方向)時,她知道瑪利雅姆無時無刻不在自己心中,她發出了一千個太陽般燦爛的光芒。

“每一個佈滿灰塵的面孔背後都有一顆高貴的靈魂!”是的,瑪利雅姆有,萊拉有,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有。

《燦爛千陽》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二本小說,出版之前即獲得極大關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國首發,上市僅一週銷量就突破100萬冊,贏得評論界一致好評,被很多評論家讚譽爲“超越《追風箏的人》的偉大作品”。這次胡塞尼將關注焦點放在阿富汗婦女身上,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婦女的不幸故事,個人要忍耐飢餓、病痛的約束。家庭要承受戰爭的創傷、難民的流離失所。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歷史。小說情節設計巧妙,象徵和意識流的手法運用純熟,除了一如既往對戰爭的控訴,還有爲婦女權利的吶喊,標誌着胡塞尼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燦爛千陽讀後感5

好書確確實實是令人難忘的。

燦爛千陽大約是十天前看的,在家也懶得寫讀後感。現在來寫看來也不晚。卡勒德胡塞尼的著作先後給了我不一樣卻又一樣溫暖的震撼,先是追風箏的人,再是燦爛千陽。現在剛開始看羣山回唱,不得不承認,已成爲胡塞尼作品的忠實愛好者。

燦爛千陽有四部:

第一部主要述說女主人公瑪麗雅姆的身世和悲慘的童年。作爲富人父親和僕人母親的私生女(哈拉米),母親飽受唾棄,不得已居住深山獨自生下了她,她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很悲劇。父親的關照讓她對父親家的生活充滿嚮往。她的任性離開讓她知道其實母親是對的,她不屬於父親的世界。可她的離開導致了母親的上吊自殺。她再次被帶回父親的家,可等待她的確實另一種悲慘的命運。當父親默許他的老婆們把15歲的她嫁給徹底遠離這個城市的地方給一個40多歲的喪偶喪子的拉希德時,她只有恨,只能屈服。拉希德要她生孩子,可在七次流產直至失去生育能力後,在拉希德眼裏她已成爲一個廢物,一個他的附屬品。她的人生似乎就這樣悲劇着,直至死亡。

第二部主要述說女主人公萊拉的幸福童年,以及塔列班,前蘇聯,美國在這裏的戰爭給她的命運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父親一心讓她讀書,她學習成績很好,儘管母親因爲兩個兒子前去戰爭而一蹶不振。但她還有青梅竹馬的塔克,還有她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是個漂亮的女孩,可戰爭奪走了一切親人朋友。後來她被拉希德救了,可邪惡的拉希德設局騙了她說塔裏克在逃亡途中受傷後在醫院慘死,也許他是覬覦她的年輕美貌,但更可能是他想讓她給他生一個孩子。她嫁給了他,只是因爲一個月前她和塔克的那次告別前的放縱讓她有了他們愛情的果實,如果不嫁給拉希德,她該和這個孩子如何活下去。

第三部主要講了瑪麗雅姆,萊拉和拉希德共同的生活。瑪麗雅姆和萊拉從不和到成爲彼此人生中最重要最信任的人,萊拉的孩子也讓瑪麗雅姆再次體會到了人生的溫暖和快樂。她們曾想逃離拉希德的虐待,可萬惡的父制社會把她們傷的遍體鱗傷,她們再也不敢逃。萊拉爲拉希德生了一個男孩,後來有一天,塔克回來找萊拉,終於,萊拉知道了拉希德的謊言。在拉希德知道塔克來過後,他的憤怒足以打死萊拉。在他暴打萊拉令萊拉快要死去時,瑪麗雅姆拿着鐵棍對着拉希德的頭猛打過去,一次,兩次,三次後拉希德便再也沒有動過。在被虐待欺辱壓迫折磨這麼多年了,這位阿富汗婦女彰顯了人類勇敢而偉大的一面。塔克裏帶着萊拉和兩個孩子離開了這個地獄。而瑪麗雅姆拒絕了和萊拉一起離開,在她眼裏萊拉更像是她的孩子,就和萊拉的孩子一樣,她願意留下來犧牲自己,讓萊拉和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另一個國度。瑪麗雅姆的人生雖然悲慘,但她爲她愛的人做出的犧牲讓她的人生變得偉大。她的`勇氣足以鼓舞我們。

第四部萊拉和塔克的幸福生活。第四部爲燦爛千陽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這幸福多麼的來之不易,經歷了這麼多磨難,終於過上了自由的生活。相信瑪麗雅姆在天堂裏也是欣慰的。萊拉在阿富汗恢復和平後回到阿富汗去追憶她的瑪麗雅姆。萊拉會永遠抱着對瑪麗雅姆的感恩和懷念好好的活着。

追風箏的人裏的阿米爾逃離了阿富汗在美國生活。而燦爛千陽裏的主人公確是戰爭的受害者。燦爛千陽更深刻得諷刺了那場戰爭,主人公的苦難也是國家的苦難。這部作品將焦點放到兩個女性身上,不僅彰顯了女性的偉大與慈愛,更體現了人類社會的光明與黑暗。這是胡塞尼的又一本佳作,令人感動,令人思考。

  燦爛千陽讀後感6

寒假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讀了《燦爛千陽》。這本溫暖而又殘酷的書牢牢拴住了我的心靈。瑪麗亞姆和萊拉這兩個名字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我爲瑪麗亞姆的死深感悲痛。我認爲她理應得到上帝的寬耍因爲這個悲劇是由這個動盪不定的社會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家庭暴力,就不會有她的所作所爲,她是迫不得已而爲之的。

我看到了人的渺校法官固然同情瑪麗亞姆的遭遇。也理解她。可她身爲一個小小的法官又能怎樣?是塔利控制了這一切!他也無能爲力。他如果寬恕了瑪麗亞姆,自己也會性命難保。在黑暗的社會裏,一丁點兒亮光終究會被黑暗所吞噬,成不了大氣候。她們受盡了磨難,拉希德根本不把她們作爲人來看待,僅僅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而她們又能如何?只有一個字,忍!在動亂的社會之下。惟有忍耐才能使她還保留着一個真正的自我。惟有忍耐才能使她們還保留着自己那寶貴的尊嚴。這個社會真正實現男女平等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婦女必須穿着布卡才能出行。且出行時必須由男人所伴同。如沒有遵守,擅自一人前行,所帶來的只能是棍鞭的懲罰。她們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只能默默地接受,默默地順從。她們甚至沒有反抗的權力。才14、15歲,就被家人逼迫所出嫁。早早的失去了童年,過早的看到社會的殘酷。這個社會令她們丟掉了許多,許多。

社會需要改革,需要還給她們自由、平等。需要使婦女真正獲得解放。我爲瑪麗亞姆和萊拉所動容。她們給予了對方最真摯的情感。告訴了我們即使社會再陰暗,溫情也依然存在;那股暖流直抵人的心底,匯成愛的海洋。惟有彼此都付出,才能鑄就堅固的情誼之牆。看到瑪麗亞姆的就義,看到萊拉訪問瑪麗亞姆的故居時,我的眼淚不聽話的流了出來,心裏泛起了一次又一次波瀾。這造就了一種美,一種悲劇特有的美。是那種夕陽西下的美,只有在惡劣的環境下所產生的情感更就能打動人的心絃。如果我有能力,我一定要還給阿富汗婦女們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季節。也正如文章所說:“瑪麗亞姆就像是河牀裏的一塊岩石,經受着流水的沖刷”。不錯,瑪麗亞姆忍受着重重的家庭暴力以及社會不平等的待遇,但在她的心靈深處,依然藏有高尚的節操,只是不肯流露。她已深受社會的摧殘。但當另一位心存高潔的人————萊拉來到她身邊時,她的心門不由自主的打開,情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於情感的需求與寄託,只不過有些人是不善於表達的。惟有情感才能激起新的感情。這種情感促使瑪麗亞姆獲得了最高的救贖,促使萊拉過上了新的生活。書讀完了。我的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在剎那間,我突然明白了書名的真實含義:太陽不會計較任何一塊土地。它的燦爛的光芒會照射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它會給阿富汗帶來光明,使它暖暖的照在每個人的心上;而瑪麗亞姆與萊拉的情誼就如同那懸掛在高空中的太陽,它永遠光芳萬丈!我希望和平與自由真正有一天能來到阿富汗,能讓那裏的男女老少真正感受到宛如春天般的希望與光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