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金融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金融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金融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金融讀後感1

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反覆提醒我們,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規模更大的金融,而是更好的金融。而判別一個金融是好是壞的標準在於它能否有效降低資金兩端建立信任的成本,進而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我們熱愛的金融》這本書以金融發展的制度背景及歷史沿革爲基礎,透過金融演進的視角,分析全球金融體系尤其是中國金融體系過去70年不斷變遷背後的深層邏輯;並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和實證證據,揭示出中國金融體系的一些結構性問題。

書裏提到目前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個時代,我國金融業增加值的GDP佔比在20xx年就已經超過美國。20xx年《銀行家》發佈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排行榜中,136家來自中國的銀行赫然在列,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雄踞排行榜前四名。我爲我是中國工商銀行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深深地感到了壓力。雖然目前我行名列第一,但其它三大國有銀行緊跟其後,隨時有追上來的可能。因此,“三比三看三提高”裏提到,我們要和市場同業比,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差距,提高市場戰鬥力。這是我們今後的戰略方向,也是我們的目標和任務。

科技革命的技術主義者相信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甚至數字貨幣等的力量。它們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一定程度降低資金兩端建立信任的成本。而目前我們開發中心有工銀魔方、工銀天俊、工銀圖靈、工銀聚物、工銀璽鏈、工銀天眼等十大技術平臺。這些技術平臺的搭建,也是爲了更好地將信息科技賦能“數字化銀行”和“智慧銀行”。

書中還提到:“我們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絕不是最少的金融創新;金融更活躍地幫助我們的社會實現其應該實現的目標。”對於工行來說,金融的業務創新需要金融的科技創新持續提供供給能力,這樣纔能有力地支撐全行的業務發展。面對越來越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我們要做好DevOps全生命週期工程的建設,以此提升快速交付和部署高質量產品的能力,以及高質量生產運維及業務運營的能力。

目前我行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實現良好開局,境內外匯業務首選銀行戰略形成整體框架,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方案基本形成,改革創新邁出了新步伐。面對挑戰,抓住機遇,任重而道遠,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金融讀後感2

得益於指導老師的推薦,小編有幸拜讀了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商業法教授費蘭克·B·克羅斯(Frank B·Cross)與羅伯特·A·普倫蒂斯(Robert A·Prentice)編寫的,由華東政法大學兩位副教授伍巧芳與高漢合作翻譯的《法律與公司金融》。

此書從經濟學與行爲決定論方面分析了法律法規在公司和其他企業的發展與成功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介紹了美國法律與公司金融的歷史以及運用跨國實證分析的方法來檢驗基礎法、公司法和證券法對於金融發展的具體影響,最後依據實證分析所得出的結果以及美國市場的現實狀況,提出了當前的有關爭議。此書涵蓋了大量的材料,運用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展示了作者的學術成果,適合商務人士、法律專業的學者、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閱讀。

如今,隨着中國金融市場愈加開放,金融創新服務不斷涌現,金融產品的收益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是高風險、高槓杆。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成爲了今後幾年優化中國經濟結構、加大社會有效供給的重要任務。而降低金融風險的有效方法便是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維護金融市場的良好秩序。

而應該制定怎樣的法律及如何使法律價值最大化是目前我們急需進行探討的。而此書運用迴歸變量分析方法,將法律變量作爲重要的解釋變量對最終的金融變量進行了迴歸分析,以刻畫出法律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效果。小編認爲,在制定法律時可以參照適用此種方法,以探求制定更爲有效的法律制度,這對指導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有着重要意義。

而事實上,在適用迴歸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時,也是有一定的障礙的。一方面法律法規不同於金融數據,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能代表法律法規的現成及準確的量化測量。另一方面,就像有部分學者並不認同“惡法非法”一樣,法律可能並沒有好壞之分,這就導致了我們沒有辦法簡單地用序數的方式來衡量法律的差別。但是我們可以將某一法律規定的存在與否用一個二元變量來表示,讀書筆記。也能夠將它們整合在一起作爲一個連續的變量,以此來刻畫當某一自變量發生變化的時候,會導致用於衡量金融市場變化的因變量發生何種變化。如此便可探究此前的有關法律和金融發展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的正確性以及可靠性,同時也可以將其引入到實踐當中,便於確定已經頒佈的某一法律規定對於過去的金融市場的影響程度,進而評價該法律規定存在的必要性,爲日後制定法律法規提供指導作用。當然,確定了研究法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效果的方法,還需要確定研究中需要用到的自變量與因變量。

《法律與公司金融》一書中是運用了跨國實證分析的方法,其所確定的變量對於研究中國的金融制度改革有一定的意義。但是鑑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仍需進行一定的修正。

此書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已經超出了傳統法學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經濟學中的迴歸變量分析方法,因爲其中的研究不僅覆蓋了法學學科,還包括了經濟學。事實上,此前類似的研究都是由經濟學家進行的,雖然也爲法律的價值提供了一個有說服力的案例,但始終還未能成功地獲得較好的法律變量。於是,此書的作者進行實證分析時,使用了一些前期研究相同的變量,同時利用自身法學研究的工作經驗及豐厚的法學知識,增加了一些變量,使之更有效、更準確地研究法律規定對不同的經濟收益措施產生的影響。

此外,在此書的第三章中更是使用行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從不同角度突出一項設計出色並且嚴格實施的法律在市場經濟中所體現的優勢和價值。凡此種種,都向我們法學院學生傳達出了一種信號:在如今的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除了學習傳統意義上的法律知識以外,還需要拓展性地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這就是跨學科學習。按小編的理解,在跨學科學習上,法學知識是最容易與其他學科結合的。因爲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律法規的約束,法學學科是“最接地氣兒”的。而基於法學的這一包容性,使得我們更願意去學習其他學科,也更有利於我們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

  金融讀後感3

在關於開展“讀書、思考、進步”專題讀書活動中,我一口氣將《金融道》讀完了,書中有對金融的動態瞭解,管理水平經驗,有許多讓人信服的道理和讓人不敢想象的實例。通過一家弱勢銀行在短短近十年時間中、從無到有造就出一家業績驕人的省級分行的經歷告訴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我們信用社,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金融業確實屬於“弱勢羣體”,而我們服務的也往往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如何因“弱勢”而瘋狂?我想,只有樹立學習的觀念,樹立學習增長能力的觀念,在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同時,主動走出去學習先進單位的經驗,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觀念,理清了思路,創新觀念有了轉變,那工作能力就有提升。

“如何讓一羣思想各異的人團結一致,充滿凝聚力?什麼是員工每一?”這個提問深深地吸引了我,作爲一個網點經理我應該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做得又合格不?記得當接任時我的第一份工作總結中提到的關於工作中的難題時,我提到網點的一位員工,我直接指出他不適宜做網點一線的工作,原因是他比別人做得差。後來我更新了觀念,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該員工的自身努力改變了這一情形,現在他由一個別人都不想與他拍檔做事的“新”員工變成了一個可能教導他人的“老”師傅,由以前要別人幫手“執手尾”變成現在主動要學新東西,主動問有什麼要幫忙。一個有十年工作經驗的“新”員工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變化這麼大,新觀念只有一個:

不能對一個員工採取放棄的態度如果大家都放棄他,他也可能會放棄自己,當所有人都覺得他不行時,他可能也不覺得自己不行。

我不能容忍他不熟悉的業務由別人代他做,我要求他熟悉作爲一個綜合櫃員需要熟悉的業務,可能也是機緣巧合,一批舊員工走了,換了一批新的員工,有些還是剛畢業的,這下不但沒有人幫他了,反過來別人要請教他,借這個機會我要求其他員工讓他獨立去完成一個“教學”過程,如果教錯了就糾正他,對了就讚揚他,因爲要表現出比新人強,他主動去做一些以前對他來說“難度高”的業務,慢慢他的自信心有了,責任感有了,業務水平更是提高了不少,更讓我感動的是三月時當我在計提一季度應付利息時他叫我教他,當我教完他後的一個星期,他告訴我設計了一套程序,當輸入原始數據後就可以直接打印計提利息的業務憑證,我們一試果然與手工計提的單據一下,他很開心,向每一位員工展示他的“戰利品”。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許,有時你的一個微笑,一聲讚許,可能就是別人的一支強心針,我慶幸我沒有放棄這個同事,我也沒有資格去放棄他,每個人都有他的能力和閃光點。同他向我們展示“戰利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工作固然是爲了生計,但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工作所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爲它所付出的更多。如果我們將工作視爲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着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那如何讓我們成爲一個團隊,如何讓我不是一個人孤軍作戰呢?思考的答案是:

開心地投入工作當我剛到銀花分社時,正好是存款大幅下跌時,當時我對固有的客戶一無所知,對未來也沒有信心,和同事們開完班後會的飯局聊天中我感覺到大家好像都覺得吸存與我們這些一線員工一點關係也沒有,那是領導們的事,我們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付出太多,豈不被壓榨了?當時我也不知如何去糾正他們這種思想,或許連我自己也是這種思想,但在去年的三季度當我們的存款任務離完成是那麼的接近,我們整個組,上至組長,下至每一位員工,都把衝業績當成了自己的一項工作,知道有客戶的私人資金在股票市場時會主動諮詢客戶是否有多餘未入市的資金轉過來做通知存款,剛好度過“國慶”的七天假期,可以讓資金取得更高的收益,最後雖然我們差一點沒有完成任務,但我們形成了一個團隊,一個有初步凝聚力的團隊,而在那個季度我們團隊的獎金收入是轄內最高的,原來我們是做得最好的,所以我們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以前我們可能會覺得敬業表面上看起來是有益於學習,有益於領導,但現在明白到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自己。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自己從這個工作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

還有一點讓我現在還很感動的,2013年3月中旬才收到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我們一季度的對公開戶數是45戶,因爲開戶所需的時間較多,有時員工覺得“挺累”一個活,而當時我們還差十多戶任務數,但時間只剩下差不多一週的工作日,當我看到每有客戶要求開對公戶時,辦理業務的員工那種私下暗喜的表情,當最後一天我們以超出任務的業績完成了該項任務那種歡呼時,我真的感動了,我們從這種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了快樂。

既然我們選擇工作,選擇爲信用社工作,何必讓工作牽着自己走,何必讓工作成爲自己的負擔爲何不付趁機爲工作付出滿腔熱忱,去享受工作的快樂,因爲工作本身就是生活一個重要部份。

下一個問題是:如何讓我們這個“弱勢羣體”也瘋狂呢?記得幾次開會領導都和我們說,這個世界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金融道》中思考也讓我找到了答案:

在工作中,我們沒有任何藉口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藉口。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我記得自己也曾經不斷爲自己工作的失誤或業務的停滯不前找藉口,工作失誤時,以“員工之間沒有配合好”“員工新,業務不熟悉”爲藉口;當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時,我也曾以“信社理財產品不多”、“金融政策不好”或“我已經盡力了”等等藉口;呵呵,只要有心去找,藉口還是無處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項任務,可以用各種藉口爲自己的當“擋箭牌”,但事實上這只是在掩飾你自己的弱點,自己在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尋找藉口時,卻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作爲一名網點負責人,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不是我的責任嗎?將困難說得再多、再大,只能證明自己的無能;其實,在每一個藉口的背後,都隱藏着豐富的潛臺詞,只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願說出來。藉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藉口的代價卻無比高昂,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不願承擔責任,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別人。一個團隊中,是不應該“我”與“別人”的區別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可能獲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獲得上司的信賴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尋找藉口,就會削弱團隊凝聚能力;沒有人是不犯錯的,所以以自己的能力或經驗不足造成的失誤尋找藉口,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錯就是錯,沒有誰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確的態度是正視現實,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在今天,作爲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職工,一名網點負責人,我認爲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業務書籍上的知識,而是更需要一種精神,一種工作的態度,對上級的指令,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在日常工作中全力和同事配合做好工作,對同事提出的幫助要求,不找任何藉口推託或延遲。說得有位名人講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自己有繫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對藉口的態度,把尋找藉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來。因爲工作中沒有藉口,人生中沒有藉口。

讀了這本書後受到的啓發確實很多,也進步了很多,我很慶幸自己能在此時此刻讀到了這本好書。它不僅端正了我的工作態度,也爲我提出了正確的工作目標。作爲一名黨員,一名基層網點負責人,我努力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進一步解放的思想空間,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推動農信新一輪的改革發展。

  金融讀後感4

近期,有幸拜讀了省聯社肖四如理事長所編著的《大地金融》一書,這是一本對農村金融工作者具有深遠意義的書籍。實踐證明,肖理事長在探索中國特色農村金融道路上畫出了一抹江西特色,打造出了“江西尤努斯”模式,用小額信用貸款將金融服務送進了千家萬戶。書中內容詳實、引經據典、論斷精闢,讓我受益匪淺、深受啓發。

瞄準農村市場,準確定位服務。農信社的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立足縣域,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始終堅持以“客戶爲中心”的服務理念,定位好自身的市場與服務。目前,農村信用社在全省是最大的金融機構,擁有衆多的營業網點,並且絕大部分網點都分佈於鄉鎮,形成了一鎮一點的網點佈局。寧都農信社作爲服務縣域的主力金融機構,已在轄內34個鄉鎮全部設立了服務網點,並結合當地的縣情、民情及實情,深入瞭解當地農村居民的金融消費習慣和金融服務需求。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做優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向廣大農民朋友提供最優、最快捷、最滿意的金融服務,讓信用社成爲廣大農民朋友的“自家銀行”。

把握農村脈搏,做活小額農貸。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三農”問題已成爲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經濟的投資和扶持力度。農信社要抓住這個有力時機,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就必須不斷加快金融產品創新,提升金融服務。《大地金融》通過介紹“典型案例”向我們展示了農信社近年來的改革創新成果,同時也是在探索如何形成專業化、多元化、規模化的金融產品,把準農村發展的需求脈搏,以滿足未來不斷變化的市場發展需求。作爲服務一方的農村主力金融機構,寧都農信社在近幾年向農村累計發放了小額農貸近6億元,充分滿足了當地農民的各類投資與消費需求,幫助農民朋友購置了新型農機具,實現了創業夢,住進了新房。小額農貸也成爲農信社服務三農的主打品牌,要抓住和鞏固農村市場,就要做活小額農貸,做好當前的小額農貸提升工作,推行好百福惠民卡。

強化合規經營,推行流程服務。該書所講訴的各類規制流程,都是在提醒着我們“合規操作、合法經營”的重要性。不久前發生的“鄱陽2·11案件”,就是對規制流程的熟視無睹,沒有嚴格執行好制度,沒有按章做事所引發的。這告誡我們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對規制流程的建設,特別是要加強對各崗位風險點的預防,對各類規章制度進行認真梳理,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更要嚴格遵守和執行好各項規章制度,以制度爲準繩,按流程操作,規範日常行爲,大力推行流程化服務,逐步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協力鑄造商行,打響特色品牌。此書讓人深刻地體會到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改革促進發展的道理。當前農信社通過深化改革逐步成立農商行,就是爲了更好地解決農村金融的供求矛盾,更好地服務“三農”經濟,用市場化手段來解決“三農”問題,讓農民享受與城市同等便捷的金融服務。寧都農信社作爲服務縣域經濟的主力金融機構,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將加快步伐,發揮好機制靈活的特性,擴大區域合作,不斷做大市場規模,做優金融服務,強化內部管控,協力鑄造商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打響特色金融品牌,讓農信社成爲農民兄弟的保護神,成爲這片廣袤農村大地的守護者。

  金融讀後感5

大約一個星期以後,同事將他購買的 時 先生的著作《中國怎麼辦?》帶給我,希望我也看看。我當然求之不得,斷斷續續用了3周時間,終於將書看完。由於年底的工作比較多,所以並沒有將讀書的感受及時記錄下來。現在,工作少了些許,就在此談談讀書的體會。

《中國怎麼辦?》是一部金融知識的普及著作,文字淺顯易懂,所以連我這種非金融專業的.普通人讀起來也並不費勁。文章的主線是圍繞本輪金融危機展開的,對那些比較關注當前經濟前景的人來說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著作,也是非常及時的一本書。

在所有闡述有關金融危機方面的文章中,不乏陰謀論者, 時 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認爲金融危機是美國政府經過多年來籌劃的一次陰謀。他的邏輯大致這樣:要解決國民的住房問題就需要很多資金,而政府不願意也沒有那麼多資金來幫助解決,但這又是一個政府必須要來面對的問題。爲此,布什政府以低首付、低利率的方式鼓勵居民購房。在政府的默許下銀行將購房貸款通過複雜的金融工具衍生成爲各種有價證券銷售給世界各地。政府這樣做,一方面滿足了部分低收入者擁有住房的需求,刺激了房地產和金融業的繁榮,由此擴大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政府從提供住房的任務中解脫出來,將購房風險轉化給了其他世界金融機構。隨着美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房地產的供求和財政政策逐漸發生變化,國家通過提高利率減少貨幣投放量時,很多購房者會因貸款利息的增加而無力償還貸款,於是就產生了次貸危機。以美國爲首的各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深陷其中,於是不得不紛紛引資援救。雖然不少美國低收入者會因本輪金融危機而失去房屋,但房屋被美國銀行機構大量回收後,導致房價下跌,會使更多中低收入者真正擁有自己的房屋。雖然次貸危機衝擊倒閉的銀行系統雖然虧損嚴重,但卻遠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的金融霸主地位,相反,卻在恰當的時間點,給了正在冉冉升起的歐元一下重要的偷襲,使其遙遙欲墜。

這就進一步鞏固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透過金融危機, 時 先生提出了建立亞元,中華貨幣,以及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將之打造成位國際貨幣的種種建議。對此,我個人的看法是比較悲觀的。展望金融危機以後的世界,黃金和資源將成爲世界財富新的走向。貨幣,無論是美元還是歐元,由於其使用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等的客觀因素,終將難逃劇烈貶值的厄運。

金融危機過後,人們會發現,最富裕的美國巧妙地用金融危機中全世界拯救經濟危機的錢來爲自己的國民蓋起了房子。這恰恰說明,金融危機中哭得最慘的一個,卻未必是受傷最重的一個;而看似受災不重的國家,卻爲他人做了嫁衣裳。

寫到這裏,我的腦中突然跳出了唐吉坷德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昨天看了北京大學 張維迎 教授的一篇演講稿子,仍在力挺完全的市場經濟學說,認爲現在以及過去的金融危機的成因都是由於政府不恰當的監管造成的,呼籲建立一個全球的無監管的純粹的市場經濟世界經濟體系(我個人的理解)。他的觀點也許是出於一片學者的社會良心,也許預示着未來社會變革的一個新的方向,但我個人認爲,他的言論還是一種容易誤國誤民的謬論,經不起實踐的驗證和邏輯的推敲。

難以用什麼恰當的詞彙形 容時寒冰 先生,用普通的邏輯和淺顯的知識,配以良知和社會的責任,挑戰着周圍的五顏六色的重重迷霧。無論這些迷霧多麼濃重,他,或者他們,總有一些人,儘管很少,卻能一直堅持着以自己的良知來吶喊。然而這個任務太過艱鉅,他或者他們以一介書生之力,挑戰黑暗利益集團的衆多主流,以有限的清白對抗無限的抗黑暗,以有限的真誠對抗無限的虛僞,以有限的真理對抗無數的謬論,以有限的高尚情操對抗無限的卑鄙下流,以至於在我眼裏,他就像是唐吉坷德一樣,在進行着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一個勇於揭露黑暗,批判現實的人,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在此,我願上帝賜給他更多智慧,願他身體更加健康。

  金融讀後感6

在南海泡沫中一個南海公司的股票已經不能滿足英國公衆狂熱的投資需求,他們在到處尋找下一個南海公司。人們提出了各種荒唐的商業計劃,但在公衆看來這些商業計劃都會帶來高額的利潤。

就在人們都已經瘋狂的時候,一個不知名的人宣稱他將建立一個前景很好的公司,但不會告訴任何人這種前景是什麼。他在招股說明書裏保證投資者將獲得前所未有的高額回報,在他股票發行的當天上午,前來認購的人將他的辦公室擠得水泄不通,幾個小時之內就有1000人認購了股票,這位人士很快關閉辦公室並前往歐洲大陸,從此杳無音信。

這個騙子正好和牛頓相反,他可能不能計算天體的運行,但我肯定他能計算人們的瘋狂。他知道人們瘋狂到這種程度,連具體的謊言內容都不用編了,只說高額回報,具體內容拒絕透露就行了。他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時機輕鬆的施展了騙術,輕鬆的賺足了錢,這個騙子太精明。

這不由讓我聯想起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製造了美國曆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

市場給人的感覺是神祕的,交易是神祕的,總會有一些神祕的交易員在這個神祕的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麥道夫就是包裝自己,讓自己變得神祕起來,麥道夫的吸引投資的苛刻條件是,如果你想投資於麥道夫,那麼請你不要問他關於投資的任何問題。

至於爲什麼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裏,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消息”。 很多精明無比的對衝基金管理者、專業投資人士,竟也被“內部消息”這幾個字輕而易舉征服了。麥道夫宣稱自己採取名爲“分裂轉換”的投資策略,這幾乎沒有人可以解釋清楚究竟爲何物。

他典型的抄襲“龐式騙局”,來繼續保持自己的神祕,其實所有的返還給投資者的收益都是來自於越來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資者。

麥道夫的騙局並不複雜,並且早有蛛絲馬跡顯露出來,負責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10多億美元資產審計的會計事務所,居然只有3名員工:合夥人、祕書以及一名會計師,但市場上的人對這些視而不見,就連監管機構也同樣視而不見。

假如不是因爲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話,也許這次騙局還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正如巴菲特所說的那樣——直到潮退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這一事件脫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資者和銀行家們的游泳褲。數以百計的銀行、對衝基金和富裕的個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錢交給麥道夫基金,因爲他承諾的是一個如此誘人的數字——即使是艱難時勢,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長率。

麥道夫竟然運用簡單的騙局一騙就是20年,一騙就是幾百億美元。不禁要感慨,這個騙子太精明,竟然能把簡單的騙術運用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境地!

華爾街是一個精英彙集的地方,也是充滿謊言的地方。如果想在金融行業立足,自己要成爲精英才行,所謂的謊言,都是對別人講的,誰也不會愚蠢到欺騙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