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中華美德》有感15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8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中華美德》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中華美德》有感15篇

讀《中華美德》有感1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從我做起》。它的主要內容是:要在家裏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在社會上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在學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在公共場所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在獨處時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

看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一次,媽媽帶我去公園玩。我們很快地坐上一輛公交車。開始,車上人少,我和媽媽一人一個座位。過了幾站,一位大約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上了車,她一手拿着一個布袋,一手拄着柺杖,慢慢地上了車。在車上的她,搖搖晃晃的站着,媽媽毫不猶豫地站起來,給老奶奶讓了座。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抱着小孩的母親上了車,我見了,連忙學着媽媽的樣子給她讓座,媽媽問我:“你爲什麼要給着阿姨讓座?”

我回答說:“讓座是爲了給更需要的人提供幫助,我就應該從小做起,不僅是讓座,我還有許多事可做呢。”

旁邊的人聽了我的話,用讚許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在說:“這小姑娘真懂事呀!”

其實,我們還有許多事可以做:在家裏,我們可以給長輩垂垂背,和長輩聊聊天,幫他們乾點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我們要愛護小同學,課堂上互相幫助,不要鬧矛盾;在社會上,我們要主動向老弱病殘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座,主動獻愛心……

學校是我們每一個老師和學生組成的,社會是每一個人和每個家庭組成的。如果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弘揚中華美德,那麼,我們的社會、學校將會變的更和諧。

讀《中華美德》有感2

記得有一次,外面下着瓢潑大雨,就在雷聲轟鳴,雨下的最猛烈的時候,放學的鈴聲敲響了,同學們走出教室排好路隊,不一會兒,整個校園裏便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傘花。我班的幾個同學沒帶雨傘,他們有的在走廊裏焦急的來回踱步,有的已衝出走廊,雨水打在臉上順着臉頰向下流……尤其是我的同桌王貝貝,書包都淋溼了,我見了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今天我向她借小尺她都不借給我,我要不要和她共傘呢?又轉念一想,畢竟是同學嘛,應該互幫互助。我不加思索,連忙衝過去,將傘舉過他的頭頂,他轉頭一看,十分驚訝,刷的一下臉紅了,對我說:“謝謝你!”我什麼話也沒說,和他手拉着手,穿過傾盆大雨,將她送到公交車站,直到她乘上了回家的汽車,我這才走向我要回家的車站。這時候,雨漸漸地停了,太陽公公微微的露出了笑臉,我收起手中的雨傘,抖了抖上面的水珠,坐上了回家的班車。

坐在車上,我想了許多,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都應該互相幫助,懂得謙讓,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在和睦的大家庭中,愉快的度過每一天!

讀《中華美德》有感3

《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書之一。因爲書裏告訴我們很多美德,而且這些美德我們都沒有。所以,我從這裏面學到了很多,比如節約、勤學讀書等但使我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中華美德的精選》是以一個個故事的格式所寫的。其中說到的一句名言是“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的讀書方面發揮得格外突出。無論是善於之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無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羣的科學家,他們現在的成就都是從前用自己的努力學習換來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只要去稍稍瀏覽一下歷史,一個個動人的讀書故事就會出現在你的眼中。匡衡幼年鑿壁透光去讀書,終以說《詩》乃是人們的必讀之一。

歷史再發展,社會在前進。今天,不像往常人們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發揚了中國人民勤學苦讀的美德。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他小的時候不喜歡讀書每次老師不在的時候就偷偷地跑出去玩耍。他跑到了河邊看見了老婆婆在磨針就上前去詢問,老婆婆告訴他:“鐵杵是可以磨成針的。”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從此就開始每天起早貪黑的讀書。他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行動來踐行我們名族的傳統美德。

讀《中華美德》有感4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更應該以身作則。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中華美德》的書讓我受益匪淺,裏面的每個故事都傳揚着我們偉大祖國的美德,而且我們也要一代又一代傳揚下去。裏面令我最深的的一個故事是小學生給老奶奶讓座的事。年老的奶奶走上公交車,可是車上太擠了一個座位都沒有,老奶奶只好站着,有時還有小孩去撞老奶奶在這時一個小孩子馬上從座位上走下拉着老奶奶坐下,老奶奶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讀了這本書,我記起了我自己有一次也做過這樣尊老愛幼的好事。一天,晴空萬里蝴蝶到處飛舞,一個不錯的天氣。我要去圖書館借書,本是想走去,可是天氣太熱了便改爲坐公交車上了公交車後發現最後排還有一個座位,我坐了上去。車裏空調開着,路邊還有一陣陣風吹來,可涼爽了。這時,從站臺上又上來幾個外國人,其中一個外國人挺了個大肚子,正吃力的拉着扶手,這時我馬上飛奔着到了那個孕婦跟前,小心地拉着她的手來到那個空位置上,可是,當我去來孕婦的那個瞬間,一個年齡和我差不多的小男孩一下子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十分氣憤馬上跑過去說:“你怎麼能坐在我的位置上呢?”他反而怪我自己走開。這時,我身邊的洋人孕婦站在我的面前,我又說起了那個男孩:“中國式禮儀之邦,也是個有教養的美德國家,你不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反而還當着外國人的面,理直氣壯地坐上我的座位,丟不丟人。”話音剛落,車上竟想起了一陣掌聲,我十分開心,而那個小男孩臉撲哧一下紅了還低下了頭。我把樣孕婦扶上了座位,那孕婦還對我們豎了大拇指。當時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傳揚中華美德,共創美好家園。從身邊的小事一點一滴來做,就能把中華美德一直傳下去。

讀《中華美德》有感5

“小腳印和大理想”寫的是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生活在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鎮牌坊村的故事。那時他叫鄧希賢,私塾裏的老師經常給孩子佈置描紅寫字的作業,寫得好的會打個圓圈,寫得差的會打個叉,鄧希賢很少得過叉,所以很少捱過老師的責罰。回家後,他總高興地舉起畫滿圓圈的習字,他媽媽也讚不絕口,鄧希賢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努力讀書,不但爲您掙光還要爲國家掙光。今日我莘莘學子,明日我將是國家棟梁!”這表明鄧希賢學習不僅有明確的目標,而且爲此刻苦學習,每努力一次就想目標靠近了一步。最終取得了勝利,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我讀了之後感到非常羞愧,以爲我平常學習不是很積極主動,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總要媽媽監督催促着我才能做好。記得有一次爲了能早點下去樓下和小朋友們多玩一會兒,還馬馬虎虎地把一項作業忘做了,第二天到學校才把這項作業補回來。還有,平時媽媽在學習上對我的關心和管教,我卻很不耐煩。嘴巴上說好好好。可是心裏很不甘心,很不快樂。想到這我羞愧難當,後悔不已。

雖然我的.成績也算不錯了,可是就是沒有定好明確的目標並努力去完成目標,所以我要向鄧小平爺爺一樣先選擇明確的目標。而我的目標是考上好大學,學習更多更豐富的知識。我一定會努力的達成這個目標,我相信,如果我也能像鄧小平爺爺一樣,我也便會今日我是莘莘學子,明日我是國家棟梁了。

讀《中華美德》有感6

《中華美德》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書之一。因爲書裏告訴了我們很多美德,而這些我都沒有。所以,我從裏面學到了很多,比如節約、尊老愛幼等等。但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人,家裏很窮。除了妻子兒女需要照顧,還有一位老母親。

但是,他卻把老母親伺候得非常好,什麼好東西都留給母親,同時還教育孩子們事事都不能讓奶奶生氣。所以,奶奶身體非常健康,和他們生活了許多年,而他們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讓鄰居們非常羨慕。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非常慚愧。

因爲有一次,媽媽買了一雙新鞋,我見自己沒有,便不高興。可沒想到,媽媽的鞋子早已壞了,而自己還有好幾雙好鞋呢!當我知道真相後,心裏非常後悔,想到媽媽起早貪黑,而自己卻一點都不爲她着想,更不要說孝順了,與書裏的那個人相比,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順父母了。弟弟妹妹在我的帶領下,也越來越懂事了。當我看見窮孩子被人欺負,有一個青年挺身而出保護窮孩子,自己卻被打得遍體鱗傷時,我是多麼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對他說:“謝謝你,你是一位偉大的人!”當我看見有人對待花草非常認真,把它們照顧得像自己的親人,真誠的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時,我多麼像對他說:“謝謝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會開得更加燦爛。

你是大自然的使者。”當······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沒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缺少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在就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

讀《中華美德》有感7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看着《弟子規》的一句句經文,簡短、深刻而蘊含哲理,我不禁又回想起那一幕幕往事……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與父母一起回到外公家。我外公是一位中學教師,非常博學,家裏還擺放了許多古代經典名著,很受人敬重。我非常尊敬外公,但我很討厭外公經常讓我誦讀四書五經。因爲我認爲這些書籍都已過時,在現代社會毫無用處,而且那經典中特有的古典陳舊的氣息,與現代社會的時尚、快節奏明顯不一致。

每次回外公家,中午上樓喊外公吃飯我都十分不樂意。因爲當我一打開書房的門,看見黑暗的書房,聞到那破舊的古書的味道,看到黑木書架前,外公坐在一個黑木椅上,趴在黑木桌上,戴着黑框老花鏡認真看書的情景時,總感到渾身不痛快,感覺外公帶着一股古老的氣息,就像一個“老古董”。這一次外公又給了我幾本《弟子規》,還說這本書很不錯,可以送幾本給我同學也看看,離開時我只好裝裝樣子帶走了,反正回家後還是與我之前拿回家的《三字經》、《論語》一樣命運,被埋在我的書堆裏。

回到家裏,媽媽看到我又把書扔進了牆角的一堆書中便生氣了,硬要我看看。於是我極不情願地隨手拿了一本《弟子規》趴在牀上翻開讀:“弟子規——聖——人訓——首——”讀着讀着我卻不時地感到慚愧、痛心。“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着一句句經文,反思自己卻一項都沒做到過。我扭頭看看客廳裏暗黃的燈光下,父親低頭看報佝僂的背影,母親拖地時額頭上亮晶晶的汗珠,才猛然發現父母臉上那原本平靜光潔的湖面上早已掀起了絲絲波紋,原來挺拔的腰桿也彎了,原來秀麗的黑髮上也出現了根根雪白的銀絲……

我們現在還小,也沒有什麼能力可以回報父母的,唯有用我們的自立與成績來彌補一點自己以前的過失和回報父母的恩情,回報我們爲了兒女操勞的腰彎、鬢白、皺紋也多了的父母。

讀《中華美德》有感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從這本書中我瞭解了許多中華美德,比如說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但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讀了這個故事後,想想自己平時的日常行爲,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和外婆去菜場買菜,外婆買了許多菜,手裏還拎了一個大西瓜,看上去很重,而我卻兩手空空,。現在想想,當時我應該主動幫外婆拿一些,這樣的話外婆就可以輕鬆一點。現在想想自己當時是不對的,不能把外婆的心疼當成是應該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其實尊老愛幼有一點讀不難,比如幫爸爸媽媽倒一次水,幫爺爺奶奶讀一張報紙......我決定從現在做起,以美德少年的標準要求自己,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讀《中華美德》有感9

地震中綻放的生命之花,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九個學生的老師;是在地震發生時,用短信給孩子留下了最後幾句話,並將他奮力救出,自己卻不幸遇難的母親;還是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卻熱愛舞蹈,仍然堅持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舞者……

2008年5月12日,是國人們難以忘懷的日子。在那一天的下午14時27分,汶川的大地上突然劇烈地搖晃起來,地震發生了!

這時,什邡市古鎮民主中心小學的年輕教師袁文婷,本能地衝學生們大喊,可是年幼的孩子被嚇傻了,不知該往哪裏跑,袁文婷迅速地抱起一名學生朝門口衝去。把懷中的學生放到教室外,她又立即回去就其他學生。一個、兩個、三個……她奮力救出了十三個學生。“轟”的一聲,整座房屋倒下了……

八小時後,救援人員在一塊厚厚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保持了這樣的姿勢,永遠定格在在場人的心中:袁老師背向門口跪在講臺上,她瘦弱的雙臂撐得很開,形成一個保護傘的形狀,在她的手臂之下,藏着九名學生。

袁老師把她年輕的生命、滿腔的關愛獻給了她的學生,被稱爲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師”。這讓我想起了剛剛結束的大型公益舞蹈節目《舞出我人生》裏的亞軍廖智,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與孩子,可她仍然站在了舞臺上,用自己的實力和勇氣向觀衆說:“我雖然失去了雙腿,但我還是可以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其實與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因爲我還能像普通人一樣舞蹈,我在用生命舞蹈,我在舞出自己的人生!”在明星助夢人的幫助下,她嘗試了用舞蹈輪椅、假肢,還在假肢上穿上了高跟鞋,可她每一次舞蹈都是用心在跳,所以也得到了評委和觀衆的認可,奪得了亞軍,還讓更多人認識了她,同時也給了其他在地震中像廖智一樣遭遇的人們證明了一點:殘疾人沒什麼可怕,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把它做好,你就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地震中綻放的生命之花,一朵永遠開在人們心中的花。當她綻放時,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

讀《中華美德》有感10

何謂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澱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繫、協調、知道、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初祖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滔滔不絕地說着祖先們的那些精神,說什麼要向他們學習,可又有幾個人做到了?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這不就說明了“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佔全國人民弘揚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但並非說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說不幹了,弘揚民族精神,全國人民人人有責,誰都不能丟下這個責任! 自古以來,在地球上誕生了許多民族和國家,大多數都衰敗沒落了,而中華民族何以能歷經數千年滄海桑田仍熠熠生輝,彪炳世界史冊?答案是:靠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內在動力。

讀《中華美德》有感11

寒假裏,我認真閱讀了《中華美德》,《篤實寬厚》這一大章令我深有感觸。

文中的呂端,擔任宰相時遭到陷害,被削官還鄉爲民,當地的官吏們見了對他斜眼相視。誰知官吏們剛散去,呂端又接到聖旨,復任宰相,官吏們只好道歉。呂端的書童破口大罵,而呂端卻原諒了他們,真是“宰相肚裏能撐船”。

呂端在被削官還鄉爲民時,忍受官吏們的斜眼相視;在赴任宰相時,原諒官吏們的過錯。他的篤實寬厚,不斤斤計較,讓我無比佩服。而我與他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同學不小心弄丟我一塊橡皮,我便嚷嚷着讓他賠;同學不小心撞了我一下,讓我寫錯了一個字,我就念叨一整天;同學不小心碰掉了我一樣微不足道的東西,我就恨不得破口大罵……再想想呂端,我真是慚愧不已,我這樣不就像他那位書童嗎?比起呂端,我真是小雞肚腸,而呂端,真是寬容大度。

“有才能有氣度,處事寬厚忠恕”,說的就是呂端。讀完這篇文章,我更是獲益匪淺:我們應該像呂端那樣豁達大度,而不像他的書童,眼裏容不得一點兒沙子。

讀《中華美德》有感12

古人語云:“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我雖未遍知天下,但一遍遍朗誦,慢慢體悟其內容,它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它短小,卻精悍。撫摸着書頁,我耳邊似乎響起了自宋朝來,一個個幼嫩的聲音,三字經似乎只是一本簡單的兒童讀物,但我愈頌,愈覺得這經的博大精深,愈覺得中華文化的深厚。

人之初,性本善。但這開篇的六個字就引我思索,千千萬萬的人,初生時本性都一樣,一樣的性情又如何成長爲不同的人呢?三字經中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人是可塑的,孟母三遷又告訴我教育於兒童是極重要的。

讀三字經,最讓我感觸的還是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孔子乃聖賢,仍從師項橐,何況我這個普通的學生呢?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牛角掛書,有時間就讀。像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自堯舜以來,學者不計其數,他們不論環境的艱苦,條件的優劣,也無需他人的敦促,一心於學,怎能不有所成就呢?今天,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有着無私奉獻的老師,有着裝訂精美的書本。可是還要被父母每天催促到課桌前,還是偷着空兒的玩鬧,“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也正如三字經所說,如果人不學習,不去汲取知識,不能用自己的學識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真不如蠶、不如蜂。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成爲祖國的棟樑,我相信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讀三字經,我領略了中華美德,黃香九齡溫席,孔融四歲讓梨,這些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孩子讓我自愧不如。我更要弘揚中華美德,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是中華歷史長河的積澱,是一塊被中華美德雕琢的玉石,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頌《三字經》,讓中華美德深植於我們心中。

讀《中華美德》有感13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係,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着《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優秀美德所浸潤,我的思緒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幾天,實在熬不過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雙破了卻捨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捨不得,就到小區門口的鞋攤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讀三年級了,這點小事應該難不倒你的。媽媽的堅持使我無計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媽媽塞給我的五元錢,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區門口走去。

媽媽真是的,以前從來沒有讓我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現在卻以我讀三年級爲由讓我自己去補鞋,唉!真是衰啊。難道她還不知道我素來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區門口,我傻眼了,雖是一個小小的鞋攤,卻人滿爲患,我只好低着頭排在後面。 鞋攤的人絡繹不絕,我一直淹沒在人羣之中!忽然從人羣中鑽了個頭出來:小朋友,補鞋嗎?我驚了一下,他,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操北方話的老人。嗯!我點點頭,臉有些紅。把鞋拿過來吧!他笑着說。 擠進人羣,我心裏異常輕鬆,先前那種徘徊時的沉重步伐變得輕盈起來。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

這兒坐,很快就好!他給我拿出一張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圍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讓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過他給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樣,朝我微笑地點點頭,此時我的緊張感在瞬間釋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攤邊看他爲我補鞋。 只見針線在鞋上不停的穿梭着,原本脫線的兩個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攏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個魔法師,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煥然一新。看着這一切,一種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頭,那是一種讓人感動的心情。 我交給了老人五元錢,找你一元。他親切地說着,找零錢去了。剎那間,一個念頭閃過我的腦際,由模糊而強烈:要不要給他道個謝?是呀,是呀!道謝給這麼慈祥的一位老人。

可是那是多麼難爲情的事啊!對他說聲謝謝麼?修了鞋,付了錢,居然還要說謝謝!嗤!怎麼說得出口?因爲似乎覺得這玩意兒過時了,沒必要!現實中真這麼做未免太做作,老人會理會嗎!的確,我並沒有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照顧,但顧客與店員之間的關係難道僅是金錢上的關係嗎?倘若我還小,我可以奶聲奶氣地說:謝謝,老爺爺!倘若我已經是大人了,我可以瀟灑地隨意地說聲:麻煩了!可爲什麼我卻沒有膽識說呢? 給,拿好錢!親切的話語又響起了,我似乎於心有愧,低着頭,但在接錢的一瞬間,心卻突然間豁然開朗:謝謝,老爺爺!我終於將謝謝說出口,此時,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空氣格外清新,回家的腳步也格外輕鬆。 現在我終於懂得了,我的那一聲謝謝說出口後,爲什麼人會一下子那麼輕鬆,因爲這就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也是一種美德。從那以後,無論什麼事,當受到別人的幫助時,我總忘不了說一句:謝謝!謝謝成了我的口頭禪。

讀《中華美德》有感14

今天,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的《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啓發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多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的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練兩三天。可是孔子學習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爲什麼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還要根據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好學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麼也想不出該怎麼做,突然想起一本參考書上有答案,就不懂裝懂的抄下來了,交給了老師。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後爲祖國做出新的貢獻!

讀《中華美德》有感15

有一種境界,不計得失;有一種態度,化千戈爲玉帛;有一種胸懷,能包容天地,那就是寬容。它是傳統的美德;它是做人之根本;它是一種高尚的名族精神。

曾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對夫婦帶着兒子在意大利旅遊,兒子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無辜被害,夫婦倆痛失愛子。但他們最後做了個震撼的舉動:他們在這兒把兒子身上健全的器官分別捐給了五位意大利人,也許我們不知道他們那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以德報怨的人生境界所震撼。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世上唯寬容感人,唯厚德載物。君子者,非量小無立也,凡成大事,就偉業之人,皆不缺度量,“宰相肚裏能撐船”嘛!

戰國時藺相如官位顯赫,引起武將廉頗的不滿與排擠,面對廉頗的非難,藺相如總是一笑避之,不理會他人的嘲笑,於是引出了“負荊請罪”的千年佳話。而東吳大將周瑜剛好相反,好生嫉妒,面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雖自知不如由不甘落敗,最後,還是吐血身亡,還給人留下“三氣周瑜”的笑柄,這是度量小所致。凡事讓人三分,於人於己皆有利無害。“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步,風平浪靜”。

學會寬容吧,寬容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化解了兩顆彼此仇恨的心中的冰點;學會寬容吧,寬容是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曾經跌跌撞撞的日子;學會寬容吧,寬容是一座橋樑,跨越了感情的溝壑與懸崖。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河海澤細流,故能就其深。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寬容處事,要積極弘揚傳統的美德,讓寬容的心充滿人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