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3W人 

古人語云:“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我雖未遍知天下,但一遍遍朗誦,慢慢體悟其內容,它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它短小,卻精悍。撫摸着書頁,我耳邊似乎響起了自宋朝來,一個個幼嫩的聲音,三字經似乎只是一本簡單的兒童讀物,但我愈頌,愈覺得這經的博大精深,愈覺得中華文化的深厚。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範文

人之初,性本善。但這開篇的六個字就引我思索,千千萬萬的人,初生時本性都一樣,一樣的性情又如何成長爲不同的人呢?三字經中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人是可塑的,孟母三遷又告訴我教育於兒童是極重要的。

讀三字經,最讓我感觸的還是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孔子乃聖賢,仍從師項橐,何況我這個普通的學生呢?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裏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牛角掛書,有時間就讀。像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自堯舜以來,學者不計其數,他們不論環境的`艱苦,條件的優劣,也無需他人的敦促,一心於學,怎能不有所成就呢?今天,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有着無私奉獻的老師,有着裝訂精美的書本。可是還要被父母每天催促到課桌前,還是偷着空兒的玩鬧,“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也正如三字經所說,如果人不學習,不去汲取知識,不能用自己的學識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真不如蠶、不如蜂。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成爲祖國的棟樑,我相信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讀三字經,我領略了中華美德,黃香九齡溫席,孔融四歲讓梨,這些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孩子讓我自愧不如。我更要弘揚中華美德,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是中華歷史長河的積澱,是一塊被中華美德雕琢的玉石,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頌《三字經》,讓中華美德深植於我們心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