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七年級課件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99W人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通用10篇)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1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從而培養學生關心長輩、尊敬長輩的思想。

2、自學課文中生字詞,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概括母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癱瘓仿膳豌豆訣別。

(2)用“訣”口頭組詞。

(3)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師生共同解決。

2、通讀課文

3、檢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爲什麼叫《秋天的懷念》?

三、細讀課文,說說母親是怎樣關心我?從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親對我的關心?

1、讀課文,用“——”畫出與問題有關的`語句。

2、試着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3、分四人小組說一說。

4、全班交流反饋。

5、你認爲這是怎樣的一位母親?

四、品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1、作者運用一件件小事反覆涌現,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是怎麼體會道的?

2、母親在世的時候,作者想過母親的感情,關心過母親的身體了嗎?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3、誰能把剛纔你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指名朗讀、小組讀、全班讀。

六、讀寫結合。

1、課文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2、回憶下自己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3、學了這篇課文,想對自己的媽媽說些什麼?

4、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給媽媽寫一封信。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藉助表格,理清文路。

師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五)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2、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暴怒無常”“砸”“摔”“捶”等體會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指導朗讀,體會史鐵生的內心。

3、研讀關於母親的描寫,從“躲”“忍”“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愛的無私與深沉;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平凡、堅強、寬容和無私。

(六)昇華情感,感悟人生。

1、母親爲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引發學生對“好好兒活”的思考。

2、“好好兒活”是怎樣的活?結合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刻領悟。

3、引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組委會”爲史鐵生撰寫的頒獎詞,深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內化情感。

1、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四個省略號所表達的意思,並試着說一說省略的內容。

2、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你會有什麼感受?請你帶着這種感受朗讀課文。

(二)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結合課後問題: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我”和妹妹說點什麼?引導學生同人物對話,並寫下來。

(三)背誦語段,豐富積累。

1、按照課後要求背誦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2、學生可在此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引進史鐵生懷念母親的有關文摘。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摘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摘自史鐵生《有關廟的回憶》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摘自史鐵生《合歡樹》

2、推薦閱讀史鐵生相關作品。

(1)閱讀《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母親的懷念。

(2)閱讀《病隙碎筆》《命若琴絃》《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3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選自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主題爲: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愛爲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時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七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的給學生作一次愛的洗禮。同時七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感動中樹立“好好兒活”的信念。

二、教法與學法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爲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閱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閱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我綜合運用了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咀嚼語言,感悟真情。在整體閱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1)賞析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偉大、無私的母愛。

(2)合作交流並聯系生活實際,激發感恩情懷。

(3)積極思考,探尋“好好兒活”的含義。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此確定本課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細節描寫來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感恩情懷。教學難點爲:學習作品中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五、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設計的教學時間是兩個課時,今天我所說課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中國當代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課文所寫內容屬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在介紹作者的同時也就交待了課文的創作背景。因此我就設計了通過介紹作者來導入新課的方式。

在中國當代的文壇上,有一位“硬漢”作家,他的名字叫史鐵生。他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在病榻上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廣爲人知的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絃》,散文《我與地壇》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3年、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多部作品被譯爲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爲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史鐵生,從他所寫的這篇文章《秋天的懷念》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全文,整體把握。

1、我從網上下載了本篇課文的配樂朗讀錄音,先讓學生聽朗讀錄音,整體把握作者情感。

2、提出問題,由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後回答。因爲本篇課文作者是以“看菊花”爲線索

來寫,我在本課時也是以作者三看菊花爲線索來分析文章內容和作者感情的,因此我首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由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後進行小組討論並回答。

文中幾次提到了秋天裏去看菊花?簡要敘述。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第一次(第1自然段):母親是怎麼說的?我什麼態度?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母親: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

第二次(第2自然段):

母親:“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什麼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這一個問題,只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不做過多的分析。通過以上三看菊花的敘述,學生已經從整體上了解了本文主要內容情節和作者的感情變化,下面就很自然地進入了第三個教學環節,也是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環節。

(三)、三看菊花見真情

三看菊花是本文的敘事線索也是感情線索,但在具體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研讀賞析時是各有側重的,以避免授課方式重複給學生帶來的疲勞感。對第一次看菊花,側重於從母親與我的言行描寫的對比中,發現母親關愛兒子的深情,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1、一看菊花,對比之處見真情。

問題:第一次看菊花時,“我”是什麼樣的表現?有怎樣的情緒和心態?母親是什麼樣的表現呢?她爲什麼想讓我去看菊花呢?

我:情緒上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四周的牆壁。

心態上悲觀絕望:“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

母親: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眼邊紅紅的;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好好兒活;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覺。

母親不願看到兒子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她想讓兒子走出去,走出這個壓抑的空間,走出心理上陰影。

總結:母親生病,默默承受——兒子生病,脾氣暴躁

母親生病,兒子毫不知情——兒子生病,母親默默鼓勵

通過這樣一個直觀的對比,讓學生明白:母親在自己身患身病的情況下,對兒子的暴怒無常依然能夠理解並寬容,並堅強地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她對病痛的艱難忍受,對兒子的寬容理解、堅強鼓勵都源於她對兒子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2、二看菊花,細微之處見真情。

第二次看菊花,我側重於從細節描寫方面來引導學生感悟,讓學生明白母親的愛不僅是偉大的、無私的,也是最細膩的。

問題:從本段中找一找,你能從哪些地方發現母親的細心,母愛的細膩?

學生在瀏覽、討論後,會指出以下細節描寫的地方,然後師生共同明確: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爲什麼要擋在窗前?

怕兒子看到窗外蕭瑟的秋天景色而觸景傷情。

(2)“她忽然不說了,比我還敏感”。

由於兒子癱瘓,怕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勾起兒子傷心。

總結:這是一位心細如髮的母親,疼愛而又理解兒子,她在乎兒子的感受勝過她自己,這樣的母愛是細膩的。

(3)這樣的一位細心的母親,怎麼會讓“她侍弄的花兒都死了”呢?

討論後明確:這樣一位細心的母親,愛花的母親,她怎麼會漠視花的死去呢?她定然是有心無力。母親病得那樣厲害,還要爲兒子日夜操勞,她柔弱的肩膀實在無力承受這麼多啊!可她還是將自己的病痛隱瞞,唯恐自己的病情會給兒子的心理再加上了一丁點的負擔,這一切,只因她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兒子啊!

3、三看菊花,“重生”之後悟真情。第三次看菊花,側重於從文章最後一段的景物描寫中,體會作者生活態度的變化,對應教學目標設計中“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1)第三次看菊花時,母親已經去世,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仔細閱讀最後一段,與第一段相比較,說說作者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什麼促使了這種變化?

第一次時,作者情緒上暴怒無常,心態上悲觀絕望,可以從動作與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來。例如:“望着望着天上,四周的牆壁。”“我狠命捶打,我可活什麼勁!”

第三次時,“黃色的花淡雅,好好兒活”,對花的描寫,暗示我走出了心理低谷,重新撿拾起了生活的信心,決定和妹妹一起“好好兒活”。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揭示了主旨,“我”說要好好兒活,體現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

是母愛促使了這一轉變。

4、感悟作者的愧疚之情

找出文中寫母親病痛的句子或表現我愧疚的句子,大家討論一下:

示例:A。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睡不了覺。

B。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已經病成那樣。

“我”在生病時只顧着自己的感受,完全忽略了母親的身體狀況;而母親卻忍受着病痛和心痛鼓勵兒子,這怎能不讓“我”感到愧疚和自責呢?正是這種愧疚與自責,帶給“我”心靈的震顫與反省,讓我徹底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以前的任性與懦弱,也獲得了重新生活的動力和信心。

四、總結

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位偉大無私的、堅強的母親對兒子理解、寬容和關愛,也深情地表達了兒子對母親的愧疚與懷念。

五、作業

推薦閱讀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體會史鐵生對母親的無盡懷念。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一看菊花二看菊花三看菊花

我:“不,我不去”“什麼時候”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母親:聽說北海,去走走北海的,去看看吧

母愛:偉大、無私、細膩

我:懷念愧疚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4

【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敘事散文。本單元以“親情”爲話題,兼顧古今中外,意在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充滿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樸實含蓄的文字和真摯細膩的感情,表現了深沉的母愛,字裏行間蘊含着作者對自己生活經歷、情感變化的回顧與反思。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當然,這種幸福包含着他們每天享受的母愛。可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無私博大的愛。通過《秋天的懷念》一課學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悟出母愛的內涵,生命的意義,同時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這種愛,回報這種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的藝術形象。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

3。體會字裏行間的母子情深,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深沉,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的藝術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字裏行間的母子情深,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深沉,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上課前,老師想做一個課堂調查,在咱們班有多少人曾經和自己的父母吵過架或頂過嘴?(舉手示意)誰能說說之後的感受?

2。今天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一篇也是和母親頂嘴的文章——《秋天的懷念》。

3。讀題,質疑:懷念誰?爲什麼?秋天懷念?

二、感知文章,理解內容

自由朗讀文章,思考:怎樣結合文章內容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PPT出示:____由秋天_____的故事引發的對_____的懷念。

三、走進文本,體會“苦”味

1。默讀文章,勾畫描寫兒子的關鍵詞或者語句。(語言、動作、神態)感受兒子的不幸和對生活的絕望。

2。教師補充資料介紹背景。

3。抓關鍵詞語,讀中體會作者的苦。

明確:脾氣暴怒無常、絕望、不想活

4。補充作者成就。

5。體會母親的“苦”和對生活的態度。(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等方面)

明確:“好好兒活”寫作手法:對比

四、情感昇華,主題探究

文末的菊花就像生命一樣,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寓意,黃色的(),白色的(),紫紅色的(),兒子最終明白了(),母親教會了兒子(),這是一位()母親!

人活得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或淡雅,或深沉,或熱烈,或高潔,但,不管怎樣會潑潑灑灑,爛漫一生,相信每個人都會開出屬於自己的花兒。

五、作業佈置

1。必做:“好好兒活”這句話帶給你的思考是什麼?請把你的思考寫下來,然後和大家分享。

2。選做:推薦閱讀——《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5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與處理: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創新點:

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作者或者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激情導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現象反思小結開放作業

一,激情導入

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內容,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他(她)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三,合作交流

1,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2,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3,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

四,創新想象

在反覆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那種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已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時機給學生虛設情境,訴說心聲。可以這樣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麼?讓學生自由表達。

五,反思小結

學習了本課,我們被文中的母愛感動了,說說你的母親是怎樣愛你的?

六,開放作業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6

教學目標:

1、複習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3、通過分角色朗讀母親和兒子的對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感受“愛母”的思緒,感悟生命之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着的豐富情感;通過分析

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感悟深深的母愛。

教學難點:

感受“愛母”的思緒,感悟生命之美。

表演母子之間的對話。

一、直接導入。

愁是心上的秋,秋讓人思緒萬千,我們繼續來體會史鐵生秋天對

母親的`懷念。

二、溫故而知新,複習第一課時所掌握的字詞(學生齊讀)。

三、感知母愛。

(課件出示)老師朗讀,溫馨提示:一邊聽,一邊思考:

1、母親爲什麼要帶我去看菊花?

2、我爲什麼又要去看菊花?

(課件出示)

四、品味母愛。

提問作者三次提到看菊花,前兩次和第三次有什麼不同?

(課件出示)

學生先自己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你的心我最懂!文中細膩的描寫了母子之間的對話,感人至深,先組內表演再分角色表演(課件出示母子對話)

五、展示作者另一部作品《我與地壇》節選,表現母親的不易。拓展“假如你是他兒子,最後一次看菊花,你會對母親說什麼?”學生現場寫作後展示。

六、“生命之美”分享吧,深情作結,感情昇華。

讓我們記住史鐵生,記住這位身殘志堅,堅強樂觀的作家;讓我們記住母親,珍惜平凡、無私而又偉大的母愛;讓我們感恩父母,關愛父母,用行動回報父母!

七、佈置家庭作業:行孝要及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佈置作業寫小作文“媽媽,我想對您說”

八、欣賞歌曲:《母親》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②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及“我”對母親的一片真情。

4、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味人物內心的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燒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着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母親是那麼親切的字眼兒,提起母親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誰願意說說你的母親?(生各抒己見)

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了媽媽對你們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你們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次來感受博大的母愛吧!

師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麼?

生可能說出的問題:

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

2、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3、他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自瀆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2、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慾望。

通過讀課文你感受到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關心體貼兒子、堅強樂觀)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後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並於小組討論爲什麼受感動。

2、說一說。

(1)師: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生: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得地方偷偷的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得看着我。”從這些句子中我體會到母親對我的寬容和關懷。

生:母親默默的承受着我的粗暴無理,我體會到了深深的母愛。

生: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的肝病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得睡不了覺。

(2)師:母親爲什麼沒讓我知道她得病?

生:不想給兒子在增添痛苦。

師:母親都忍受着什麼痛苦?

生:母親重病纏身,獨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面對風華正茂的癱瘓兒子,又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這位母親是多麼的偉大和無私啊!

生:當聽說我願意去北海時,母親高興的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還不停的絮絮叨叨地說着。

師:在我答應母親看菊花時,母親什麼表情?

生:喜出望外,高興的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絮絮叨叨。

師: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生:母親非常高興,因爲我答應看菊花,說明我對生活還有希望,還有信心。

生:母親知道自己病重,他想最後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讓兒子樹立起對生活的勇氣,兒子的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啊!

生:他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生:母親臨終前,仍然惦記我和妹妹,我們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

(3)師:這些句子震得令人好感動啊!體現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從這些句子中能體會到什麼?

生:兒子愛母親。

生: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愧疚之情。

生:兒子深切地懷念母親。

師:原來的母愛兒子瞭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又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了什麼?

生: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我那未成年的女兒……”

師:母親還想說什麼?

生:你們倆在一塊要好好活。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師:這篇課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讓我們有感情地再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好嗎?

2、師:母親帶着女兒的牽掛走了,我想兒子一定有許多話要對母親說。

清明節到了,他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生答。

五、師:同學們說得太感人了!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學習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

生答。

師:你們說得真好!課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話,用書信的形式寫出來好嗎?

最後,讓我們大聲把這首歌詞讀出來,獻給我們的媽媽好嗎?

出示歌詞《燭光裏的媽媽》。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母親愛

我懷念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爲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力圖體現“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學生對於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爲此,教學中設計的生字學習、初讀感悟、理清脈絡、研讀細節、資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導學生憑藉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薰染,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三、教學準備

1、查閱作家史鐵生的'資料;熟讀課文。

2、製作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2、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暴怒無常”“砸”“摔”“捶”等體會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指導朗讀,體會史鐵生的內心。

3、研讀關於母親的描寫,從“躲”“忍”“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愛的無私與深沉;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平凡、堅強、寬容和無私。

(五)昇華情感,感悟人生。

1、母親爲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引發學生對“好好兒活”的思考。

2、“好好兒活”是怎樣的活?結合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刻領悟。

3、引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組委會”爲史鐵生撰寫的頒獎詞,深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9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秋天的懷念。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後,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說)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秋天的懷念》。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纔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指名讀,互評後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學生讀書,聯繫上下文後說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

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七八年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一)找出行文線索,梳理文章主要內容;

(二)通過品味母親對兒子關心的句子,探究母愛的深沉;

(三)感受作者的情感昇華過程,體會作者對母親、秋天深深的懷念。

二、重難點

(一)感知秋天和懷念的含義;

(二)理解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三)通過對三次看菊的分析,感受母親對兒子熱烈深沉的愛。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題目導入,引出文章線索(3分鐘)

提問:說到秋天,請同學們想象,你們心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從之前學過秋的相關文章引發思考)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促使人變得快樂;但自古逢秋悲寂寥,“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秋天又是愁緒、悲傷的象徵,”那本文的秋天應該如何理解?我們能不能用另外一個詞語來替換?

請同學們用3分鐘的時間閱讀文章,把你覺得能替換的詞語寫在題目的旁邊。

板書:的懷念

看了同學們的答案,寫了秋天、母親、菊花等。那麼秋天的含義到底應該怎麼理解?標題能不能換成母親的懷念或者菊花的懷念,我們一起從文中找到答案。

本文主要以什麼爲線索?(三次看菊)

提問:

1、本文提到了幾次看菊?(3次)

2、那真正看菊花是第幾次?(第3次)

【設計意圖】通過題目“秋天”一詞導入本課,分析在秋天出現了三次的菊花,進而引導學生找到第三次“我”才真正地去看了菊花。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思路(7分鐘)

爲什麼第三次纔看成菊花,前兩次作者拒絕了嗎?怎樣拒絕的?態度怎麼樣?(分析文中出現三次的“菊花”,引出我對三次看花的態度,分析第三次看花時我的態度變化。)

1、不,我不去!——(暴躁)拒絕

2、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厭煩)同意

3、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淡定)主動

我看花的態度由拒絕——願意——主動,我的心情由暴躁——厭煩——淡定,這可以看出我因爲母親的影響而慢慢地成長,直到母親去世之後、我和妹妹去看了北海的菊花才醒悟一切。

第三次看菊,又是秋天,這個時候,他眼裏的菊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朝氣蓬勃。作者轉變了嗎?但作者沒有直接寫自己改變了對生活的看法,而是通過對菊花的描寫,間接、含蓄地告訴我們他成長了。(根據板書,前後對比:絕望——好好兒活)這就是文學語言的魅力,在不經意的文字中體現出較強的表現力。

1、是什麼影響了作者的態度?(母親)(進一步探究爲什麼作者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2、母親是怎樣影響兒子的?(母親的關心、母親的偉大、母親的愛、母親的堅持)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到秋天的含意,從中感受到我的態度變化,我在第三次秋天的收穫——成長,探討出母親的愛對兒子的影響。

(三)前後勾連,體悟借物喻人的語言表達(20分鐘)

接下來,請同學們用2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並從文中勾畫母親關心我的句子。

1、母愛的淡雅:——淡雅:要活得平淡,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5分鐘)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動作)

當一切恢復沉寂後,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

母親悄悄地出去、悄悄地進來,是爲了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恢復平靜和理智之後,再進來帶我去看花。這無疑體現出母親對兒子的關愛。

那母親在出去和進來這段時間在幹什麼?(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1)偷偷地

悄悄和偷偷有沒有區別?有。偷偷是不想被兒子看到,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着“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母親很閒嗎?只是簡單地等待而已嗎?(不是)

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親喜歡花,爲了照顧癱瘓的兒子,連侍弄花的時間都沒有了。而她的時間都用在了兒子身上,還偷偷地關心着兒子,母親處處替兒子着想,不讓兒子看到自己的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活得平淡,對兒子真實的愛。

2、母愛的高潔:——高潔:要活得高尚而純潔(7分鐘)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忍——偉大的母親(動作)

提問:

(1)母親的'“忍”,是在忍什麼?

①兒子的抱怨,兒子的病痛,想讓兒子看到自己堅強的樣子。

(2)只有兒子生病了嗎?沒有。母親的病更加嚴重。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呢?

①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覺。(第二段)②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第三段)③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鮮血。(第五段)④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在艱難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第六段)

可見,母親的忍:(①兒子的抱怨;②忍住自己內心的的痛苦(病)與無奈;③忍住兒子的病痛帶來的雙重打擊。)

母親並沒有自私自利地自我發泄,自己病得那麼嚴重都還要爲兒子着想,體現出母愛的高潔。

3、母愛的熱烈而深沉:——母親對我的愛(8分鐘)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1)擋(母親“擋”在窗前,是在擋什麼?)

身有殘疾的史鐵生面對這“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會感到淒涼、悲愴、甚至絕望。母親這一擋,可以看出她想要擋住?——不僅僅是窗外的樹葉,更是擋住了兒子煩躁的情緒和對生活的絕望。

(2)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母親爲了緩解兒子煩躁的情緒、對生活絕望的態度,爲什麼還要提這類忌諱的字詞?這樣的語言描寫,一方面表現了母親過分的快樂,在不經意間竟然把“跑”、“踩”這類忌諱、敏感的字都提出來了;另一方面更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已經無處不在,竟然連在說話方面的用詞都注意到了,所謂“愛”之深。體現出母親對兒子愛的熱烈深沉。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從文中(根據三次看菊花)找到體現母愛的句子,讓學生感知母愛的偉大,並與最後一個自然段借物喻人的語言表達相勾連。

(四)梳理思路,總結全文(5分鐘)

大家剛剛找的這些體現母愛的句子是第幾次看菊(一、二次),爲什麼沒有第三次?(因爲第三次母親已經去世),那第三次沒有了母親的看菊,我提道了什麼?(“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1、歸納母愛的偉大

淡雅、高潔、熱烈深沉只是說的菊花嗎?(實際上說的母親)結合着板書對比,“平淡、真實”體現出母親愛的淡雅。高尚、純潔體現出母親愛的高潔。深沉、深愛體現出母親愛的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指的是作者的態度。

2、歸納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

對菊花的讚美都對應了母親的人物性格;以菊喻母親,體會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愛,也是這樣的愛,讓兒子對人生充滿了信心,變得潑潑灑灑。(借物喻人)

3、迴歸主題,總結我懷念的母親、懷念的秋天

因此,我們再回到剛開始問大家的問題。本文題目爲秋天的懷念,可以改成什麼?(母親、菊花)?

這是不行的,本文題目爲秋天的懷念,“懷念”是站在現在想過去的事情,我懷念的其實不僅僅是母親,還懷念在那個秋天,自己對人生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悟,是母愛的偉大,讓我最後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好好活兒。(絕望→好好活兒)你們寫正確了嗎?

【設計意圖】通過最後一個自然段對菊花的讚美,結合原文語言分析母愛的偉大,體現出對母親深深的懷念,而母愛讓我成長,我也懷念那秋天讓我成長的足跡。

五、板書設計

六、課外延伸(3分鐘)

史鐵生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要好好兒活,而之後史鐵生的心裏還時常想着母親,牽掛着母親,是怎樣的表現的呢?請看《合歡樹》: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七、作業佈置(2分鐘)

結合《合歡樹》這段話,續寫500字文章內容。(作者明白了母親的沒有說完的話,給母親寫一封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