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人

李益是哪個朝代的

本文已影響 1.29W人 

李益(748—829), 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下面我們來看看李益是哪個朝代的,歡迎閱讀借鑑。

李益是哪個朝代的

李益是哪個朝代的

唐代

唐代是中國詩歌的巔峯時期。唐代詩人中,出生於隴原的李益,被學者稱爲“大曆十才子”之一,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他每作一詩,教坊樂人都會花錢求取,然後譜曲傳唱。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說:“在大曆詩壇,以邊塞詩獨樹一幟而藝術成就很高的詩人是李益。”明代著名學者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七言絕,開元之下,便當以李益爲第一。”在百花齊放的唐代詩壇上,李益的詩歌是一朵難得的奇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唐詩歌的輝煌。

李益,字君虞,生於公元748年,卒於829年,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是當朝宰相李揆的侄兒。他生於盛世,長於亂世,童年時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少年時期遇到吐蕃、回紇和南詔的連年入侵,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生活動盪不安。

李益從小用功苦讀,受時代影響,特別愛好詩賦。大曆四年(769),22歲的李益考中進士,後在官場拼打近六十載,81歲時逝於禮部尚書任上。

李益的詩歌數量較多,《全唐詩》中收有他的詩二卷165首又二句。清代甘肅學者張澍所輯《李尚書詩集》一卷,收入李益詩173首又五句。李益的詩歌,藝術成就最高的是邊塞詩。中唐詩人中,李益是唯一真正繼承了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精髓的詩人。他的邊塞詩不僅數量多,在質量上與盛 唐時期的邊塞詩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他的邊塞詩在當時影響很大,不少詩篇被人廣爲傳抄,譜曲傳唱,傳遍大江南北。應友人之邀,他曾輯錄過自己的邊塞詩,定名爲《從軍詩》,共50首。他流傳下來的詩歌,邊塞詩佔了近三分之一。

李益自認爲是漢代“飛將軍”李廣後裔。他同李廣一樣,胸懷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渴望橫戈塞外,建功立業。在《塞下曲》中,他的這一願望表現得更加強烈:

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塞下曲》類似於今天的軍事題材詩歌,譜曲後在軍中傳唱,一度十分流行。所有的邊塞詩人,都以創作《塞下曲》爲己任。李益創作過多首《塞下曲》。這首《塞下曲》中, 李益引用了馬援、班超、薛仁貴等人的典故,特別是本朝名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把原來戍邊將士年老思歸的話題,變成了捨身爲國的豪言壯語。這首詩,真實地表現了李益爲國立功的強烈願望和必勝信念。

戍邊衛國意味着殘酷的戰爭。戰爭有勝也有負。即使勝利,也是用將士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李益的邊塞詩中,有不少篇章寫到了戰爭的慘烈場面,如《回軍行》: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沙雲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士卒哭龍荒。

大戰後的邊關,榆葉枯黃,白骨累累,嗚咽聲聲。沒有親身體會,寫不出如此逼真的場面。這首詩,既是詩人對戰爭的詛咒,也是詩人唱給陣亡將士的輓歌。

當然,作爲一位傑出的邊塞詩人,在那種特殊的環境中所寫的詩歌,不可能盡現沖天豪氣, 也不可能都寫大漠白骨。李益的邊塞詩中,有不少篇章反映了徵人的思鄉哀愁。

在外族不斷入侵的情況下,保家衛國是每個人的職責,駐守邊塞的將士更是責無旁貸。但是,遠離家鄉和親人,長年征戰邊塞,將士中間必然產生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哀愁。李益長期生活在邊塞軍營,思鄉之情在所難免。他在《從軍北征》中寫道: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明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