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下冊《長亭送別》模擬測試題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詩人王實甫寫的。反映了自由愛情與封建禮教的尖銳矛盾,表現了對封建禮教對人性人情嚴重束縛和壓制的控訴。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高二語文下冊《長亭送別》模擬測試題,希望能幫到大家!

高二語文下冊《長亭送別》模擬測試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棄擲 斜暉 挺身 舉案齊眉

B、揩拭 青霄 狼藉 蠅頭微利

C、暮藹 蝸角 胸臆 蕭瑟淒冷

D、廝守 把盞 扶持 喁喁私語

2、下列詞語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A、忳忳(行動遲緩的樣子) 破題兒(開始,起頭) 棄擲(遺棄) 靨兒(笑臉)

B、搵做(用手指按) 煞強如(遠勝過) 諗知(深切體會,深知) 口占一絕(即興作詩)

C、就裏(內中的實際情況) 賡續(繼續) 玉醅(美酒) 泠泠(清淡

D、棲遲(留戀) 只索(只好) 餘蔭(多餘的蔭涼) 推壺(假裝整理)

3、下列語句停頓恰當的一項是( )

A、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B、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D、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4、紅娘問鶯鶯:姐姐今日怎麼不打扮?鶯鶯無心打扮的原因是( )

A、你哪知我的心裏啊!你不懂我的心。

B、見安排着車兒、馬兒,不同人不熬熬煎煎的氣。眼前車馬忙碌,分明離別在即,別情沉重。

C、準備着被兒、枕兒,只素昏昏沉沉的睡。被老夫人如此逼迫,弄得頭昏腦脹。

D、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恓恓惶惶的寄。想到離別後惟一可作慰藉的只能是魚雁傳書,就心痛欲碎。

5、對《長亭送別》中《端正好》一段戲文,分析不當的是( )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A、前四句,寫秋天、秋地、秋風、秋雁,天碧、地黃,風緊、雁飛,有聲有色,動靜相間;既是寫秋天的實景,又暗含着離人的傷感。

B、這首曲詞的前四句,由范仲淹《蘇幕遮》一詞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四句演化而來,同爲離別渲染氣氛。

C、最後是個設問句,先暗中點明離別的具體時間曉,然後借景抒情,一問一答,是離人的淚染紅了遍野的霜林,讀來催人淚下。

D、整首曲詞,借對秋景的描寫,構成蕭瑟淒涼的氛圍,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相融合,景語境語不可復辨,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6、[滾繡球]一曲中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兩句,金聖嘆贊其爲真正妙文,下面的解釋哪個是錯誤的( )

A、張生騎馬在前,鶯鶯坐車在後,鶯鶯要馬兒慢慢地走,車兒快快的'跟上,好讓自己同張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點的時間呆在一起。

B、鶯鶯看見馬兒慢慢地走,車兒快快地隨這種情景,勾起了內心的離別之情,正是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C、這兩句是緊扣鶯鶯惜別的心理進行描繪的,刻畫出鶯鶯又苦惱、又聰明、又憨癡的生動形象。

D、馬兒慢慢的行,車兒快快的隨是景,而實際抒發的卻是鶯鶯的那種不忍遽別的,雖一時半刻的廝守也不肯放棄的惜別深情,真可謂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7、《長亭送別》這折戲的矛盾焦點是( )

A、張生急切上京應試,鶯鶯捨不得他離去。

B、老夫人催着張生上路,鶯鶯對老夫的催促不滿。

C、張生下決心掙揣一個狀元回來,鶯鶯怕他得中後停妻再娶妻。

D、老夫人看重門第、功名、鶯鶯看重愛情、婚姻。

8、四周山色中,一鞭殘照裏中的一鞭指的是( )

A、夕陽一抹。

B、遠看,四圍之山成一線。

C、張生於煙靄殘照中揚鞭遠去

D、殘照中的一條古道。

9、下面的句子,體現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的一項是( )

A、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B、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

C、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峯華嶽低。

D、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

10、下列對課文情節結構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全折可以分爲四部分,它們分別是寫赴長亭路上的場面、長亭餞別的場面、臨別叮囑的場面和分手後的場面。

B、這一折戲,有頭有尾,有一相相對完整的故事,有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C、鶯鶯是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這主要表現在她珍視愛情而輕視功名利祿,但她在離別時痛苦和怨恨之情,卻主要限於兒女情長。

D、張生在愛情方面和鶯鶯是一樣的真摯,但在對待功名方面,卻也還有些許留戀,這就使得鶯鶯對二人的前途有着深深的憂慮。

答案:

1、C

2、C

3、C

4、B

5、B

6、B

7、D

8、C

9、A

10、C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