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題

本文已影響 1.21W人 

  【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題】

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3分)

①詩歌,也只有在時代風雲的激盪下,才能飛翔,才能燃燒,才能炸響,才能 ▲ 。

②與持續火爆的微商市場相比,一段時間以來,海外代購市場呈現出 ▲ 的狀態。

③它不是金蝶,只是一片離開樹的葉子,它並沒有向花朵 ▲ 自身,進而索取花粉。

A.振聾發聵 不溫不火 炫耀 B.震耳欲聾 不瘟不火 炫耀

C.震耳欲聾 不瘟不火 誇獎 D.振聾發聵 不溫不火 誇獎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3分)

A.“一帶一路”這一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將有助於沿線各國在獲得更多利益的前提下攜手推動大交流、大開放、大融合。

B.魏則西之死引發熱議,是否應在搜索引擎中顯示醫療廣告及事件所折射的醫療管理漏

洞等,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C.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稱,隨着深受全國人民所關注的第一張增值稅發票成功開出,標誌着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正式實施。

D.在全球影迷的見證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終於在2016年獲得 “奧斯卡影帝”稱號,杜比劇院裏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3分)

再順眼望去,在青海湖所能目及的盡頭, ▲ , ▲ , ▲ 。 ▲ , ▲ , ▲ ,

草灘上佇立着連綿起伏的褐色的山巒。

①垂向一片碧綠的草灘 ②是一道尚未退卻的烏雲

③再往上,就是那雨後特有的萬里晴空了 ④它翻滾着,好似奔騰的駿馬

⑤在水天相連的地方 ⑥這淡藍色的蒼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後

A.⑤②⑥③④① B.⑤②④③⑥① C.③⑥④⑤②① D.③⑥⑤②④①

4.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借代”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3分)

A.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B.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C.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D.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5. 對下面這幅漫畫寓意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要想知識在頭腦中生根發芽,只有反覆記憶

B.讀書要有適合的場合和愉悅的心情

C.只有勤讀樂思,書中知識才能在頭腦中生根發芽

D.讀書,是一個人修身養性、保持活力的最佳途徑

二、文言文閱讀(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自生堂記

歸有光

予友盛徵伯,與餘少相善。而吳純甫先生與予爲忘年友,徵伯遊其門,與顧給事伯剛等輩四五人,尤爲同學相好。數十年間,純甫既謝世,諸公相繼登科第,徵伯獨連蹇不遇。爲人亢直負氣,不肯少幹於人,用是日以貧困。去歲,倭夷犯崑山,徵伯家在東南門。所藏誥命及先禮部篇籍之遺,悉毀於兵,屋廬蕩然。予既力不足以振之,獨伯剛篤故人之義,館之齊門之內,所以賑恤之甚厚。

始,其先禮部官留都,無事,喜方書。徵伯少皆誦習,年長多病,方益精。其女婿鄭生,傳薛氏帶下醫,擅名於時。徵伯兼得其書,故於醫學博通。嘗授徒海上,方數裏之內,無病死者。徵伯不爲藥劑,但書方與之。其人輒愈,來謝。予家有病者,徵伯輒療之。或病而徵伯不在,多死。今年徵伯居齊門,所療甚衆。一婦人已死,徵伯爲湯灌之,便覺身動,能舉手至胸。須與,病良愈。郡人皆以爲神。徵伯亦喜自負,曰:“吾不復授徒矣,將以是行於世。”因誦扁鵲注之語云:“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起之耳。”遂以自生名其堂。

予一日過郡城,徵伯語以其故。嗟夫!越人之言,吾少時與徵伯相戲,謂治天下者當如是耳。予是時年少放誕,慨然以古皋、夔自命。徵伯復時時誦古文詞,稱說純甫之言。今皆窮老無所遇。餘方馳騖不止,徵伯乃能於讀書之暇,用其術以活人。此餘之所嘆也。遂書之以爲其堂記。

(選自《震川先生集》)

注:扁鵲,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名醫。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徵伯遊其門 遊:求學 B.予既力不足以振之 振:救濟

C.須與,病良愈 良:非常 D.徵伯語以其故 語:告訴

7.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3分)

A.將以是行於世 B.慨然以古皋、夔自命

C.用是日以貧困 D.遂以自生名其堂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獨伯剛篤故人之義,館之齊門之內,所以賑恤之甚厚。(4分)

(2)餘方馳騖不止,徵伯乃能於讀書之暇,用其術以活人。(4分)

9.文中“自生”的含義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3分)

三、古詩詞鑑賞(10分)

10.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回答問題。

調笑令•漁父

蘇軾

漁父,漁父,江上微風細雨。青蓑黃箬裳衣,紅酒白魚暮歸。歸暮,歸暮,長笛一聲何處。

調笑令•歸雁

蘇軾

歸雁,歸雁,飲啄江南南岸。將飛卻下盤桓,塞外春來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注:兩首詞都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

(1)簡要分析第一首詞是怎樣刻畫“漁父”形象的。(4分)

(2)第二首詞中“將飛卻下盤桓”反映了“歸雁”的什麼心理?(2分)

(3)兩首詞思想感情有何異同?(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10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代代無窮已, ▲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戰士軍前半死生, ▲ 。 (高適《燕歌行》

(3)明月鬆間照, ▲ 。 (王維《山居秋暝》)

(4) ▲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5)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書懷》)

(6) ▲ ,西風愁起綠波間。 (李璟《浣溪沙》)

(7)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 。 (柳永《八聲甘州》)

(8)飛雲冉冉蘅皋暮, ▲ 。 (賀鑄《橫塘路》)

(9) ▲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陰》)

(10) ▲ ,笑語盈盈暗香去。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

駱駝刺

陳忠實

①在沉沉夜幕中,列車進入柴達木。已是滿天星斗,我渾然沒有察覺,就己經置身於地理課本上用沙點標示着的這片大戈壁了。熱鬧變成一種奢侈,萬家燈火遙不可及。

②早晨起來,睜開眼睛就感受到裹入柴達木巨大的無邊無沿的蒼茫與蒼涼之中了。上邊是藍天和白雲,天的藍讓人萌生一種喜歡,飄蕩的白雲令人無限遐思;下邊是一望無際的沙礫,沒有遮掩也沒有騷擾,沒有一縷響聲和一絲動靜。天地間便平靜到如同死亡了一般,唯有寂靜。

③無論把眼光投向哪裏,火車剛剛駛過的來處和正在奔去的前方,車輪下路軌所枕伏的一綹直到目力所及的遠處,灰青色的灰白色的沙礫無窮無盡。沙漠的顏色變化着,一會兒是望不透的青灰色,一會兒又轉換成灰白色的了,無論怎麼變幻,依然是構成主旋律的單調。在這無邊無沿無法望盡的灰白色的沙的世界裏,看不見一隻飛翔的鳥兒,甚至連一隻小蟲都不存在。在感受寬闊、浩瀚、博大、雄奇的深層,柴達木投射給人心理的蒼茫和蒼涼同樣是切實的、刻骨銘心的。偌大的火車在柴達木的腹地上奔馳,恰如一隻節狀的油蜈蚣在緩緩地蠕動,總是讓人產生沒有指望走出去的疑慮。

④生命在這荒漠裏呈現出異常簡單的景象。沙漠的顏色所營造的單調令人生畏,整個世界簡單到只剩下一種兩種綠色植物:駱駝刺和芨芨草。一株一株的駱駝刺,形似球狀,零零散散撒落在沙礫上,沒有簇聚,單株單個,據地自生。看不到印象中的森林和草地上那種或互相擁擠互相纏繞的複雜,或勾肩搭背倚杆爬高的姿勢,或交頭接耳唾沫相濺的喧譁。乾旱和寒冷的嚴酷,使一切綠色生命望而卻步,只有駱駝刺以最簡單的形式生存下來,形成柴達木的唯一點綴。

⑤駱駝刺,短而又細的枝,針狀的葉,無媚無嬌,僅僅只是一個綠色的生命體。駱駝刺,開一種細小到幾乎看不出的花,和孕育它的沙地一樣的顏色,也應是花中最不起眼的色彩了。然而它的功能卻與任何花毫不遜色,授粉,結籽,在沉靜的等待中迎接雨水,便發芽了。

⑥遠處是崑崙山,寸綠不見,如鐵打鋼鑄似的擺成一道屏障。白如棉絮的雲團,在或高聳或低緩的峯巔和峯谷間纏綿。

⑦一條泥漿似的河出現了。名曰飲馬河,再恰切不過的好名字,卻使人感到徒具虛名。赭紅色的水,幾乎看不見流動,細小到無法與河的概念聯繫起來,充其量只算得小河溝罷了。然而畢竟有水,便是理直氣壯的河了。有水,不管赭紅色也罷,渾如泥漿也罷,就能孕育繁衍出綠色的生命,各色水草,就圍繞着水的走向蓬勃起來,蜿蜒出荒漠戈壁上一道惹人眼熱的綠色。自然,擁擠和纏繞、簇聚和繡集、勾肩搭背和攀爬倚仗便如任何草地一樣發生了,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然而,在蒼茫而又蒼涼的柴達木,飲馬河畢竟流出來這一縷生動和一縷活潑,一縷讓人遏止不住想要擁抱的俗世綠色。

⑧畢竟使人難忘的還是駱駝刺。在柴達木,在毫不留情地虐殺一切綠色生命的乾旱、暴風和嚴寒裏,只有駱駝刺存活下來了。駱駝刺接受了嚴酷,承受了嚴酷,適應了嚴酷,保持而且繁衍着龐大的家庭,便可驕傲於所有的嚴酷,成爲點綴和相伴柴達木的唯一秀色。

(選自《陳忠實文集》)

12.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駱駝刺的?請簡要概括。(4分)

13.請簡析文章第③段在內容表達方面的作用。(6分)

14.賞析文章第⑥段的藝術特色。(4分)

15.請探究文章最後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題。

什麼是“諷刺”?

魯迅

①我想:一個作者,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誇張的筆墨——但自然也必須是藝術地——寫出或一羣人的或一面的真實來,這被寫的一羣人,就稱這作品爲“諷刺”。

②“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誣衊”;既不是“揭發陰私”,又不是專記駭人聽聞的所謂“奇聞”或“怪現狀”。它所寫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是誰都不以爲奇的,而且自然是誰都毫不注意的。不過這事情在那時卻已經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於可惡。但這麼行下來了,習慣了,雖在大庭廣衆之間,誰也不覺得奇怪;現在給它特別一提,就動人。譬如罷,洋服青年拜佛,現在是平常事,道學先生髮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幾分鐘,這事蹟就過去,消滅了。但“諷刺”卻是正在這時候照下來的一張相,一個撅着屁股,一個皺着眉心,不但自己和別人看起來有些不很雅觀,連自己看見也覺得不很雅觀;而且流傳開去,對於後日的大講科學和高談養性,也不免有些妨害。倘說,所照的並非真實,是不行的,因爲這時有目共睹,誰也會覺得確有這等事;但又不好意思承認這是真實,失了自己的尊嚴。於是挖空心思,給起了一個名目,叫作“諷刺”。其意若曰:它偏要提出這等事,可見也不是好貨。

③有意的偏要提出這等事,而且加以精煉,甚至於誇張,卻確是“諷刺”的本領。同一事件,在拉雜的非藝術的記錄中,是不成爲諷刺,誰也不大會受感動的。例如新聞記事,就記憶所及,今年就見過兩件事。其一,是一個青年,冒充了軍官,向各處招搖撞騙,後來破獲了,他就寫懺悔書,說是不過藉此謀生,並無他意。其二,是一個竊賊招引學生,教授偷竊之法,家長知道,把自己的子弟禁在家裏了,他還上門來逞兇。較可注意的事件,報上是往往有些特別的批評文字的,但對於這兩件,卻至今沒有說過什麼話,可見是看得很平常,以爲不足介意的了。然而這材料,假如到了斯惠夫德或果戈理的手裏,我看是準可以成爲出色的諷刺作品的。在或一時代的社會裏,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癒合於作諷刺。

④諷刺作者雖然大抵爲被諷刺者所憎恨,但他卻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諷刺,在希望他們改善,並非要捺這一羣到水底裏。然而待到同羣中有諷刺作者出現的時候,這一羣卻已是不可收拾,更非筆墨所能救了,所以這努力大抵是徒勞的,而且還適得其反,實際上不過表現了這一羣的缺點以至惡德,而對於敵對的別一羣,倒反成爲有益。我想:從別一羣看來,感受是和被諷刺的那一羣不同的,他們會覺得“暴露”更多於“諷刺”。

⑤如果貌似諷刺的作品,而毫無善意,也毫無熱情,只使讀者覺得一切世事,一無足取,也一無可爲,那就並非諷刺了,這便是所謂“冷嘲”。

(選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16.請簡要概述第③段的論述層次。(6分)

17.結合全文,簡要概括“諷刺”的特點。(6分)

18.文章第④段中“適得其反”有何含意?(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浮雲”“落日”中能捕捉到離別之意,歷史遺蹟中可生髮出興亡之慨,日常小事中能悟出人生哲理……你若有心,生活處處散發着詩意。


1.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練習試題

2.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語文)

3.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題

4.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模擬試題

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綜合複習試題

6.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模擬試題

7.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

8.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模擬試題

9.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模擬試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