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08W人 

本課教學緊緊抓住“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個核心概念,以探究聲音的產生的活動爲主線,引導學生髮現聲音產生的規律。本課教學中的亮點是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活動過程,在加強學生動手做的同時,如何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獲得和諧發展。本課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有幾點成功的做法: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

  1、診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我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探究活動的設計力求與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學生對探究活動纔有高度的探究熱情,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思維活動纔是積極、主動而且真實的,思維能力纔有可能真正得到發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纔會進一步去思考問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在教學中,我用錄音放一些聲音資料,讓學生猜測是什麼聲音,然後再讓學生補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別的聲音和所傳遞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科學課題,讓學生向主動探究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2、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爲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材料。

聽聲音、造聲音、研究聲音,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起來,並以此將學生思維的觸角引向校園、家庭、社會等生活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本課教學中製造聲音的環節,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新的刺激,具有了挑戰性,學生願意探索,願意傾聽,從而找到了很多具體的辦法。例如:敲打音叉、敲打檯面、直尺在桌上彈擊、放個小約團在鼓上敲打……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了鍛鍊和發展。

科學來源於生活,兒童學科學是要學習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學。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做實驗感受發聲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勇於探索,想出了多種辦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他們願意探索,願意合作。具體的辦法有敲打的、有吹的、有摩擦的、有彈的、有拍的。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小鼓、小約團、礦泉水瓶、塑料尺等常見的實驗材料,從多角度、多層面爲學生們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條件,促進了他們的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發展。既便於學生操作,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身邊處處有科學”。

《聲音的產生》廣東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課,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動手使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從而發現聲音有音量和音高的不同。在引入時,老師可複習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師板書“振動”,然後教師再帶領學生做遊戲:讓不同的學生說話,另外一個同學矇住眼睛猜一猜是誰。這樣以遊戲的方式發現聲音有大小和高低的不同,即音量和音高的.不同。然後問:“你能用同一物體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嗎?”學生做後,教師進而講解聲音的強弱(大小)叫音量,從中拋出問題:“物體在什麼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強(大),在什麼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弱(小)”?如此一來,讓學生回憶探究聲音產生時的情況,有的學生就會回憶起研究聲音產生時鼓面振動的大小不同,聲音的音量也不同。在講解音量之前,教師也有意讓學生用同一物體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已經發現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大小有關,從而提出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作爲科學探究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爲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創設條件:或者讓學生再憶起已有經驗,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根據地猜想。讓學生的猜想與假設植根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沃土中。否則,科學探究學習將成爲無本之木、無水之源,無法長大,更無法開花結果。

  3、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動手能力較差,有的不愛動腦思考……在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這個難點活動,我採用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動手與思維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膽量和創新意

  4、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良好的實驗習慣。

要學會思考,有邏輯地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不盲從權威,不輕信自己,培養學生的實證意識,讓他們明白科學是可證的,既可證真,亦可證僞,對自己的結論要負責任。這些培養貫穿於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每一個細節,作科學教師,必須要有這樣大的科學教育觀,爲學生一生的發展負責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