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一年級看圖說話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看圖寫話是每次考試必不可少的題目,是以後寫作的基礎。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一年級看圖說話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看圖說話教學反思

  一年級看圖說話教學反思1

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從拼音、看圖讀拼音識字、看圖學詞學句到看圖學文,以及課文的學習,教學生認識一個字,會組一個詞,會說一句話。在能說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的基礎上,做到說話有條理,有依據,前後連貫,準確無誤。加強一年級看圖說話的訓練,這不僅是爲中年級奠定基礎,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激發學生看圖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心理特徵之一,這不是自發的行爲,而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時,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使目的對行爲產生激勵作用,使學生擺脫被動依賴的狀態,變“教師要我們觀察事物”爲“我想知道事物”從而形成了觀察事物的動力

二、引導看圖,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指導學生看圖是看圖說話的教學的第一步。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的事物比較少,視野不夠開闊,教學中,教師應常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利用提問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圖意是看圖說話的一種手段。教材中,每一幅都有一箇中心,一個意圖。要看明白圖畫的內容,作爲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圖意。例如:教學第二單元時,教師可先告訴學生圖上畫的都是小學生放學後做的事情。接着同學們一道去認識圖上的人物,給他們起一個名字。然後提出問題:放學後,學生在幹什麼?並引導學生看圖,知道圖中的小學生有的在燈下看書,有的在聽廣播,有的在掃地,有的在拍皮球。同時明白放學後,小學生應做一些有益的事,參加健康的活動。

三、教學生會看圖說完整的話

剛入學的兒童,語言區域狹窄,說話時往往用詞不當,語病很多,不能說完整的話,他們對老師的話也不能完全理解、領會。聽、說的能力都較差。所以,從他們進校的第一天起,教師應結合常規訓練和學習的習慣,教他們說完整的話,規範他們的語言。

1、結合教材編寫特點,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新編的教材,圖文並茂,直觀性強,不僅注重了對兒童觀察能力的培養,而且爲兒童說話的訓練作了很好的誘導。教學時,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純拼音句羣,誘導兒童說完整的話。讓學生看圖意後,明白他們發生什麼事,怎麼說纔是一句完整的話,同時通過訓練學生看圖說話。接着,通過教師演示活動片,使學生明白猴子們發生什麼事?他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訓練學生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事情的經過。這樣,不僅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採用先分述再結合的方法進行說話訓練。一幅圖或一種情景,常需要用一句比較複雜的話,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按觀察的順序進行分述。先說誰?什麼時候?再說幹什麼?然後再綜合成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例如:教學描寫冬天的看圖說話時,教師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圖意。

①圖上畫的是誰?(小學生)

②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冬天)你是怎樣看出來的?(雪地、衣着、樹木)

③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雪地裏)。

④圖上的小學生在幹什麼?(他們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滑雪,玩得很高興。)學生分別回答後,再引導學生把分述的短句綜合,說出圖畫的主要內容:冬天,大雪下一夜,早晨,孩子們在雪地裏玩耍,他們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滑雪,玩得很高興。通過這樣的說話訓練,不僅能較好的完成教學要求,而且能逐步訓練學生把話說清楚、完整。

四、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

低年級的學生說話往往是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不具體,不生動,甚至語無倫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聽清問題,想好了再回答,答後師生共同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講評,哪句話答錯了,應該怎樣說纔是規範的,怎樣說才能準確地表達。比如:學生說“今天天氣很好,我揹着書包來去上學。”先指名說說這句話通順嗎?爲什麼?讓後講評來去上學是自相矛盾的,到底是來上學還是去上學?最後小結我們在說話時不能受到方言的影響。通過講評,相互促進,培養學生說話的良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說話能力。

概而言之,在看圖說話教學中,要按一定的順序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既要注重學生看圖方法的指導,理解圖意,又要促進說話水平的提高。

  一年級看圖說話教學反思2

現在的一年級小學生也見多識廣,雖然他們認識的漢字還不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產生強烈的表達和寫作的慾望;而且,一年級的孩子想象力特別豐富,敢想敢寫,雖然有些字還只能用拼音代替,還稱不上習慣意義上的“作文”,但卻充滿了童真童趣,別具韻味。如果能創造條件,讓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筆試着寫下來,無疑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低年級小學生初學寫作,如同剛學走路的孩子,需要別人引導、扶持,我們作爲教師應有目的的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帶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的樂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是指導學生寫話的突破口。那麼如何在低年級進行說話寫話的起步訓練呢?我在教學過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索。

一、拼音當柺棍提前寫話

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會說不會寫,使表達能力受到了阻礙。爲此,我教他們用漢語拼音做柺棍,要說的話用漢語拼音寫下來,提高他們寫的興趣。首先介紹他們自己家庭的成員,在哪兒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裏很多同學都能介紹得很清楚。接着教他們講心裏話:“你喜歡我們學校和班集體嗎?”“喜歡老師嗎?”“你有什麼話想對老師說?”等等。孩子們一看,漢語拼音用處真大呀!羣情振奮,寫的慾望強烈了,紛紛給老師寫他們的心裏話。我也順着他們的情緒,因勢利導,緊抓不放,也用拼音給他們寫回話、評語等,促進了提前讀寫。別看他們小,寫出的內容可豐富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爲孩子們提前寫話打開了閘門。

二、漢字夾拼音“扶”着寫話

在孩子們學完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教學時,爲了鞏固所學漢字,並同時鞏固漢語拼音,我採取了這樣的做法:用當堂學的生字先口頭組詞,再用組的詞口頭造句,然後將造的句子寫出來。寫句時,會寫的、學過的字一定要使用漢字,不會寫的字則用拼音代替。這種拼音夾漢字,漢字帶拼音的方式孩子們很喜歡,寫句的勁頭很大,不但鞏固了所學拼音和漢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養成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爲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激發興趣愛說樂說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得學會說話。對一個一年級學生來說,說話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師、同學面前講話,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有的緊張得結結巴巴……這就需要培養、扶植,給予引導。利用說話課,給孩子們提供說話的機會。例如讓學生介紹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介紹時要求態度要大方,聲音要響亮,要有條理。我班的小班長孫夕涵同學人前不拘謹,講話乾脆、利落,我就讓她先說。然後啓發、調動不會說、不敢講的學生,動員他們說。聲音小的鼓勵他放大聲音重說一遍。第二遍明顯就比第一遍聲音響亮了,態度也大方了。這樣,膽小的也敢說了,一個帶動一個,課堂的發言逐漸踊躍起來。在此基礎上,再緊緊抓裝看圖說話”等機會讓學生練說,全班同學的說話水平便逐步提高了。對於說話有困難的學生,採取教師一句一句教的方法,讓他們先敢說,學說,再自己練習說。

訓練學生學會說完整的話。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同時,要逐漸培養學生會說完整的話。低年級的孩子不懂語法,更不能過早地向他們講語法,那麼怎樣纔是一句完整的話呢?首先學習重複老師說的話,告訴他們這樣的話就叫完整話,讓學生從感性上知道。在學生們明白了“完整話”的概念後,我就讓他們在課堂上,大量地反覆練習,並放手讓學生評議。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遍提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