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初三上冊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1.8W人 

教學目標

初三上冊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設計

1、學習吟哦諷誦的要領,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優美景色,提高審美能力。

3、瞭解一般寫景散文的寫作思路和構思方式

學習重點:

掌握誦讀要領,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由聽泉而生悟,領會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

第一課時

一、朗讀單元提示: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二、閱讀下列資料,將你認爲的關鍵詞語劃出來,以瞭解有關知識。

1、作者簡介

謝大光,1962年由工科大學畢業參軍,開始文學創作。轉業後,任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謝大光的散文創作,用刻意求工、慘淡經營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他的散文創作在數量上並不怎麼引人注目,但是質量上都經得起反覆推敲,耐人尋味。

2、關於鼎湖山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頂湖山,因山頂有湖而得名,後傳說軒轅皇帝曾在此鑄過鼎,遂改今名。也有一說,山頂天湖周圍有三峯鼎立,故取名鼎湖山。風景區範圍包括鼎湖、三寶、鳳來、雞籠、伏虎、青獅等十多座山峯及天溪、云溪兩大溪谷,總面積11.7平方公里,主峯爲雞籠山。鼎湖山自然風光秀麗,現分爲天溪、云溪、天湖三個風景區,其中天溪景區是目前最重要得遊覽區,位於風景區北部,有飛水譚、浴龍池、雙虹飛塹等名勝及嶺南名剎慶雲寺、茶花閣、觀景臺等建築。

三、計時默讀:

用5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將不懂的字詞劃出來。查閱工具書解決疑難字詞。

四、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肇慶()泠泠()淙淙()一脈()

悵惘()()汩汩()古剎()

拾級()污垢()繁衍()

2、釋詞:雀躍:

楹聯:

悵惘:

萬籟俱寂:

分道揚鑣:

五、再讀課文:

要求出聲朗讀,要讀得正確流暢,讀得有情有境,和作者同享受共感悟,時間爲10分鐘。讀後完成以下問題:

3、這是一篇什麼題材的文章?

4、我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

5、挑選出文中你認爲最美的名言佳句再讀,爭取能夠背誦。

教(學)後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吟哦諷誦的要領,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優美景色,提高審美能力。

3、瞭解一般寫景散文的寫作思路和構思方式

學習重點:

掌握誦讀要領,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由聽泉而生悟,領會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

第二課時

六、跳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限時5分鐘完成)

6、本文是一篇遊記散文,這類文章一般都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7、請你概況出作者的行蹤順序

8、爲了讓讀者瞭解當時的環境和觀賞景物時的背景,作者還約略交代了時間的變化,請你在文中劃出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

七、品讀文章第四部分,思考下面問題,並在小組內合作釋疑。

9、作者說“深夜聽泉,別有一番滋味”。說說這別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什麼?

10、“看不見的指揮棒”指什麼?

11、如何理解泉水“汩汩濾過心田,沖走污垢”這句話?

12、爲什麼說“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

八、美文是要通過不斷的誦讀來加深感悟的。請選擇文中你認爲最精美的地方反覆吟誦。說一說,你認爲它好在哪些地方?

九、課文延伸:

你從作者夜聽山泉感悟人生的行爲中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十、請你小結:

我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

檢測達標:

積累與運用:

13、下面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請找出來並改正:

泠泠淙淙、身不由己、了無雜塵、小心翼翼、拾級而上、可見一班、繁花似景

蜂蝶翩飛、生意昂然、迥然相異、綠陰如蓋、與衆不同、萬簌俱寂、新陳代謝

錯別字:

改正:

14、請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摘錄一句描寫山或泉的詩句(寫出完整的一句)。

課內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深夜聽泉,別有一番滋味。泉聲浸着月光,聽來格外清晰。白日裏渾然一片的泉鳴,此時卻能分出許多層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貝司轟響者,應爲萬道細流匯於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下深潭。至於泉水繞過樹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則輕重緩急,遠近高低,各自發出不同的音響。這萬般泉聲,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在這泉水的交響之中,彷彿能夠聽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在新陳代謝的聲部,由弱到強,漸漸展開,升騰而成爲主旋律。

15、在文中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這幾個詞語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爲什麼?

16、用簡潔的語句概括本段的內容。

17、文中的哪些詞語能揭示出泉鳴的層次?

18、你認爲“看不見的指揮棒”應該指什麼?

課外拓展:

閱讀下文,完成第19—25題。

聽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於是就不“細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裏,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藝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爲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後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裏,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裏感到無量的喜悅,彷彿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風生筆底。死文字彷彿活了起來,我也彷彿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爲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於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牀。”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爲複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髮,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爲什麼今天聽雨競也興高采烈呢?這裏面並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裏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幹什麼農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檢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裏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着深厚的感情。農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着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裏,下雨一少,我就望雲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於農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雲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競實現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裏,每一個葉片都彷彿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着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乾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備力量向水面衝擊。水當然是不缺的。但是,細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圈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鑽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裏,頭頂上叮噹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願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也不停。(1995年4月13日)

19、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的成語填在下面的橫線上。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塗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腦海裏常常浮現五彩繽紛的世界……

20、爲什麼本來極爲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21、“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22、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23、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揭示主旨,或揭示主要內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題前能吸引讀者,引導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24、下面有關“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

C、不愁屋漏牀牀溼,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5、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度,閱讀後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