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家鄉變化手抄報資料

本文已影響 2.32W人 

家鄉變化手抄報資料

(一)出生及彌月(滿月): 嬰兒出生後,主家在門環上照例懸掛老薑一塊,紅包一封,以示“腥臊”,不許閒雜人內進,不許乞討的人在門前逗留,以免犯衝。孕婦分娩後不出房稱“坐月”或“住月”,家裏隨即把孕期中浸備的酒缸打開,以姜酒佐膳,叫“開酒”。主家攜備酒果到嬰兒外婆家報喜,外婆家即回敬姜、蛋、豬腳等禮物。嬰兒面世後第三天,請老人替嬰兒沐浴(俗稱湯餅會),盤湯爲用艾葉或柚子葉滾過的暖水。彌月前,外婆向外孫送帶(揹負孩子布帶的土語稱謂)和童衣帽,其他親友也向嬰兒送衣料或賀儀。嬰兒滿月,主家設姜酒宴親友,並向親友及鄰舍分贈酸姜和紅雞蛋;延請理髮師給嬰兒理髮“開光”。有友鄰到家探訪,即以黑醋姜煲豬腳贈嘗。建國後,嬰兒滿月時分贈姜蛋仍沿舊習,其他方面的習俗多已廢除。

(二)入學:舊制兒童五六歲便入學進蒙館或私塾讀書。開學的日子多選在冬季,稱“開冬學”。開學時,主家制作“角仔”(以米粉捏皮,以肉料爲餡,蒸熟)向親友及近鄰分送,以角諧“閣”,表示將來讀書功成入閣或指“聰明乖覺”的意思;親友則向主家贈送水紙、毛筆和墨條作禮品。開學之日,孩子多於晨前起牀,穿上新衣,參神祀祖,帶上用紅紙皮包裹着的三本紅皮書(三字經、千字文、幼學詩),內夾蔥、蒜各一株,表示“聰明”、“會算”,提着寫有“一路光明”、“步上青雲”的紅燈籠在前帶領,由家人挑着裝滿酒食果蔗等擔子,踏着晨曦上學。入塾後,先參拜孔子,再拜敬塾師,然後由塾師領着選定學位。坐下前先將帶來的糯米“餺”(用糖水勻和糯米粉煎成的薄餅)放在座位上才坐下去,其用意是黏在座位上專心讀書,不隨便離開。接着由塾師教讀《三字經》,拿着學童的'手描紅字格(又稱開筆),然後把帶來的果蔗分發給塾中的同學,蔗取互相藉助的意思。民國初年開設新學制後,這種入學的舊儀式逐漸廢止,但是吃糯米“餺”、分果蔗的習俗還常見,至建國後才完全廢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