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科技的手抄報素材

本文已影響 2.86W人 

  科技的辦報素材:經驗性、描述性、實用性與本土化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

科技的手抄報素材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特點是在封建社會初創的秦漢時期形成的,從建立與鞏固新的封建秩序出發,要求科學技術直接爲發展生產服務就成爲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實用性的色彩。秦統一我國後,出現了“焚書坑儒”事件,“所不去者,醫藥、卜巫、種樹之類”,意思是那些有實用價值的書要保留,也就是說科技的實用性還是受到重視的。漢承秦制,這部分科技遺產當然會被繼承。科技的實用性被固定了下來,但有所不同的是,與此同時,把秦始皇打擊的儒家樹立爲統治思想,西漢作爲整理已有科技知識的重視時期,像醫藥、天文曆法、數學與農學四大傳統科技或者在此時成書,或者在原有基礎擴充,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導下,以實用性爲特色的重要成果。由於封建社會綿延2000多年,中國科技在秦漢時期形成的這種特色,也就被進一步固定化,幾乎成爲一種前後繼承的固有模式。

這種特色,不僅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學等自然科學各分支中表現出來,在工程技術、農學、醫藥學等方面更突出地顯示出來。譬如,就我國古代的物理學而言,力學知識是與農耕技術、都邑建築、鐵製工具、各種原動力和簡單機械的應用、水利工程、船舶製造、材料選配等緊密相連的;聲學知識是與樂器製造、音樂娛樂活動、禮樂制度的推進、特殊需要建築的建造以及軍事活動等緊密相關;熱學與物性學知識則與冶煉業和煉丹術、火藥、火箭的研製,氣象、氣候的觀測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聯繫,電學與磁學知識則與雷電現象的觀察、防避,冶鐵業的發展,地形測量,航海事業,軍事,醫學以及日常生活等緊密相關,光學知識則與古鏡研製、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現象的觀察、對天然晶體的考察等息息相連。當然在中國古代物理學發展歷史中也有單純是爲了尋求物理規律的揭示而進行研究工作的,如元趙友欽之於幾何光學,但那畢竟是少數。

科技的手抄報

對於已形成體系的天文學、數學,其實用性特點也不例外,例如天文學就是圍繞“頒歷授時”等維護皇權的實用目的而展開研究的。由於主要致力於制訂曆法和異常天象的觀測,在曆法及天象記錄兩方面雖有不足之外,但成就卻是明顯的。數學的發展是與急需回答的各種測量與計算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聯繫在一起的,因而它往往側重於計算出具體數字,顯示出很強的程序性。

同時,由於在延續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直是社會生產的基礎與主體,它對科學技術能提供的經驗往往是片斷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統性,這樣,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科學抽象當然多數也就只能是經驗性的;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爲科學實驗與觀測所提供的儀器設備,總的講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簡陋的,這就使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測受到限制,對其本質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階段,或者在理論上給予某些定性的說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測。而這種情況,與着眼於實用要求,特別關注工藝技巧與可操作性是密切相關的。當然,我國古代的有些學科,像醫學、數學、農學、天文學也有其獨特體系,中醫、中藥學以陰陽五行說爲主導,包含八綱辯證、六經分證、經絡腑臟、治則治法、藥方配伍、預防預後等在內的一系列理論成果;數學形數結合,數學算術化的特徵與劉徽《〈九章算術〉注》等代表性著作所表現出的嚴密細緻的推理論證;以及農學中天、地、人三者統一併強調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論;天文學中的蓋天、渾天與宣夜說的宇宙理論都是例證。然而,就科學技術的總體而言,由於歷史的侷限性與社會條件的制約,仍然只能說是停留在定性描述爲主的經驗科學階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