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抒情小賦

本文已影響 3.81W人 

導語:東漢的文學體裁以抒情小賦爲主,這種作品的特色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抒情小賦吧!

抒情小賦

漢賦的演變與發展經歷了騷體賦、漢大賦、抒情小賦這三個時期。

騷體賦形成於西漢初期,代表作家作品有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與淮南小山的《招隱士》。大體而言,漢初賦作多近乎屈原的騷體,重在抒發一種悽惻哀怨的情感,並使用“兮”的語氣詞,因而漢初的賦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對屈原騷體的繼承。不過,漢初騷體賦在形式上也開始趨向散文化,同時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較整齊,顯示了由騷體向漢大賦的過渡。

漢大賦始興於景、武之世併成爲漢賦的.主要樣式。枚乘的《七發》是漢大賦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家作品爲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漢大賦的基本特徵:用反覆問答的問答體形式,以鋪敘渲染帝王、貴族生活爲手段,以微刺帝王、貴族淫奢爲旨歸,內容上改變了騷體那種哀怨憤激感情的抒發,形式上改變了楚辭多用語氣詞的特點,成爲結構宏大、首尾用散、篇中入韻、句式以四言爲主、專事鋪陳描寫的散文。鋪陳渲染了大漢帝國無可比擬的氣魄與聲威。

抒情小賦產生於東漢中後期。東漢中後期的賦,重在抒情述懷,篇制短小,故稱之爲抒情小賦。代表作家、作品爲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

所以,騷體賦與抒情小賦是有區別的。

騷體賦多抒發個人的懷才不遇之情,悽惻哀怨。多用“兮”字以助語勢。

抒情小賦多抒發憤世嫉俗與表現個人的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問答體,通篇用韻文。

代表作有:張衡《歸田賦》,趙壹《刺世疾邪賦》,禰衡《鸚鵡賦》等。

刺世嫉邪賦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秦漢無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寧計生民之命?爲利己而自足。

於茲迄今,情僞萬方。佞謅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正色徒行。嫗竬名勢,撫拍豪強。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懾逐物,日富月昌。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啓,又羣吠之狺狺。安危亡於旦夕,肆嗜慾於目前。奚異涉海之失柂,坐積薪而待然?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於勢族,恩澤不逮於單門。寧飢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爲詩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伊優北堂上,抗髒倚門邊。

魯生聞此辭,系而作歌曰: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爲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羣愚。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