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孔子游春》課文的原文

本文已影響 2.08W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子游春》課文原文,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游春》課文的原文

原文:

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着弟子們到泗水河邊遊玩。

陽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髮,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靜,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瀾起伏。活潑歡快的泗水從大山中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孔子動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們不知老師在看什麼,都圍攏過來。

子路問道:“老師在看什麼呢?”

孔子說:“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們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師。

子貢說:“老師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講給我們聽聽?”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一番宏論,無不驚訝,誰能料想,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老師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

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師撥動琴絃,弟子們跟着唱起歌來。歌聲融進溫暖的春天裏。泗水河畔,洋溢着濃濃的師生情誼。

過了一會兒,弟子們三三兩兩散開了,有的採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釣,有的戲水,只有顏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師。孔子說:“可以說說你們的志向嗎?”

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願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爲一個不爲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讚許的眼光看着他們,微微地點了點頭。

子路問道:“老師能和我們說說您的志向嗎?”

孔子微笑着說:“我就盼望着有那麼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時候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都能夠互相信任,年輕的子弟們都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

“顏回呀,聽說你把自己的志向寫進了一首歌裏。何不唱給老師聽聽?”

孔子說着,將琴推到顏回面前。顏回並不推辭,他調好琴絃,一邊彈一邊唱。孔子先是側耳傾聽,過了一會兒,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爲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3]周初三監之亂後,爲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啓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啓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爲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夏邑。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定居。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其官職爲陬邑大夫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啓於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啓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爲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爲氏(原姓子),其曾祖父孔防叔爲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樑爲字,紇爲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說法爲孟皮小時候爬樹摔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於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又因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故起名爲丘,字仲尼(仲爲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爲孟皮,孟爲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

孔子極爲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爲博學好禮。同時,鮮爲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爲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爲豪。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爲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檢法司最高長官);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爲代理宰相)。

孔子執政僅三個月,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於是設置送魯哀公美女良馬從而讓魯國國君沉溺於酒色中這樣卑鄙的計謀,以此擠走道德至聖的孔子。孔子離開魯國後周遊列國,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由於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與當時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歷經十四載不得重用。於是孔子於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爲,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可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爲各國高官棟樑。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爲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經》、《尚書》,定《禮記》、《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爲《春秋》爲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