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故宮博物院》人教八上14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故宮博物院》人教八上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意,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築佈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和立足點的能力。
3.體會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當導遊,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築結構及佈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2.課文第六段爲突破口,實現以點代面的目的,突出課文重點,解決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祖國傳統建築藝術,瞭解故宮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築藝術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1.以太和殿爲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理解說明的空間順序——條理性。
2.方位詞的準確運用——立足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提起北京,大家就會想到什麼?(長城、故宮、圓明園、天壇、頤和園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古城,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紅牆黃瓦的巍峨宮殿,去領略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風采。
2.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即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爲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磬(qìnɡ) 攢(cuán ) 鰲(áo)頭琉(liú)璃藻(zǎo)井蟠(pán)龍
金鑾(luán)殿鎏(liú)金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修繕(shàn) 詔(zhào)書
肅穆:嚴肅而恭敬。幽雅:幽靜而雅緻。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水深火熱:比喻人民生活處境的極其痛苦。
大肆揮霍:毫無顧忌地大量花錢。
迥然不同:很不相同。迥然:顯然,清清楚楚地。
2.以“初讀課文,我瞭解到”的句式,談對課文的理解。
3.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
着眼於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築物。作者沿着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爲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華殿合稱爲“前朝”。然後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於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後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來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4.理清說明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採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裏、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築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於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繫。
★★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遊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另外,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全文按照參觀遊覽的路線,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功用。從不同方面印證故宮建築羣“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佈局統一”的特點,高度讚揚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美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研讀分析
1.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第一部分(1-2)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築中的地位、總體佈局和藝術風格。
★★故宮的別稱
①紫禁城,以建築命名,整個建築羣在城牆內,表示皇帝的最高權威,在北京城中 心,又稱城中之城,牆爲赭(zhě)色,因此稱赭色城的禁區爲~。
②故宮,從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得名,“故”指從前的(事情或處所),明清兩代是早已過去的舊事,因此我們今天稱他們的宮殿爲~。
③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或標本,供人們參觀的地方,“院”指全國性的最大規模的。
★★故宮的藝術風格--(故宮建築羣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這句話提綱挈領,把故宮雄偉壯麗的全貌作了概括說明,從三方面講出了建築羣的特點,是全文的總領句。
第二部分(3-15)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後面的小廣場爲界把故宮分爲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
★★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築(4),然後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三大殿(4—10)作者重點介紹了太和殿。
內容:規模、外觀、內部擺設和裝飾、功用、位置
空間順序:從外到內、由下到上、先中間後兩邊
說明方法:列數字、摹狀貌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作者分別從高度、面積、格局、色彩、氣勢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外觀上的特點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臺基上,臺基有三層 ②奇(臺基):〈見書劃線處〉)
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殿堂,金黃、大紅看上去富麗堂皇,再襯上藍天,白玉石臺基,更是豔麗奪目,金碧輝煌,體現了前面所說的“宏大、壯麗”。
★★第 6節、作者介紹太和殿由外觀轉入內景,總的順序是先下後上,其中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爲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後、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爲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方位詞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後、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第6節對內景的描寫,用得最多字-“龍”。 這一節不僅寫出了殿中龍的圖案之多,而且寫出了“雙龍戲珠,單龍飛舞”以及“行龍、坐龍、開龍、降龍”等多姿多態的龍,並且在最後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着流雲火焰”使得這些圖案更顯得生動活潑,聯想到臺基上看到的一千多個龍頭,我們簡直到了“龍”的世界。
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徵決定的。故宮建築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徵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把自己神化爲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把龍作爲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爲皇權的化身。
★★三大殿建在中軸線,說明建築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徵皇權,象徵一切以皇帝爲核心,一切權力集中於皇帝,封建統治者希望他們的皇位代代相傳,永世不變。
★★ 太和殿的用途是舉行重大典禮。三大殿爲什麼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
因爲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築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築羣中最具代表性(外觀氣勢雄偉、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爲介紹的重點。
對於中和殿、保和殿、作者僅僅指出了他們的用場。
這樣有詳有略的方法,使得重點突出,因爲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宮的特徵和本質。
★★ 內廷主要介紹“後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着總結介紹後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
後三宮是用途方面來寫的。抓住宮中鳳凰圖案增多特點來寫。
★★寫後三宮,爲什麼鳳凰逐漸增多呢?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羽毛美麗,象徵吉詳美好,封建統治者把后妃比作鳳,因此她們住的地方,用的東西都畫鳳。
★★養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後庭建築藝術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東西六宮的建築,作者只介紹了長春宮和儲秀宮,是因爲這兩宮是慈禧太后住過的地方。作者描述了慈禧五十歲生日的場面, 是爲了揭露封建統治者大肆揮霍,奢侈浪費的罪行。
第三部分()總的概括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
寫法:首尾呼應
2.文章是怎麼把故宮給我們解說清楚的?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宮總體特點,還抓住了局部建築的特點,如對太和殿的說明。
其次,要明確說明的順序,有序則不亂。介紹建築的時候沿故宮的中軸線按空間順序。介紹養心殿的時候,爲講述其功能的時候,又以時間爲序,說明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
第三,要準確使用方位詞。介紹太和殿內景像的時候,就運用了正中、上面、背後、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方位詞
第四,要突出重點,把對象的特徵呈現出來。仍以太和殿爲例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描繪龍有十次之多。爲什麼?寫建築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都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
3.小結: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永樂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他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羣,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採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築物的特點與聯繫,清晰明瞭,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
在當時社會條件下,能建築這樣高大雄偉的建築羣,充分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在建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四、拓展延伸、文化薰陶
建築沉澱着深厚的文化,更凝結着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的國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會有不同風格的建築。(圖片)
①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誌性建築物,它將宮殿、寺廟與靈塔融於一體,並吸收漢族及印度、尼泊爾寺廟的建築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藏族建築風格。
②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個有着自己光輝燦爛的科學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門樓,門樓是整個建築的精華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繪、凸花磚等材料,串角飛檐,花枋輕巧,斗拱重疊、玲瓏剔透、雄厚穩重不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築結構技巧上也獨具風格。
③四大名樓,它們各具特色的造型,無不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④更讓人歎爲觀止的是山西恆山的懸空寺,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設計非常精巧,建築藝術高超。
⑤江南古鎮,河衢交錯,臨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鄉間小船,於蜿蜒水道中緩緩而行,櫓聲篙影,漁歌迴盪,如詩如畫,儼然是夢中的水鄉……
所以,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築是無言的史詩”,是“人類文明的紀念碑”。
五、佈置作業
1.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築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2.在你的語文資料庫中設立一個“建築覽勝”專欄,多方收集有關建築的資料。
3.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4.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
5.變個順序說故宮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紹故宮,你將怎樣解說?
(2)假如逆作者的路線而行,你將如何導遊?
★★故宮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皇宮。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俗稱故宮。
故宮始建於明永樂15年(1417),3年後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從南京遷都北京。至今故宮有近600年曆史。
故宮坐落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約佔1/3。整個建築以中軸線爲中心展開,天安門爲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爲其終曲。整體建築主從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後應,左右對稱,由此形成了宮廷區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宏偉氣魄和井然秩序。僅在宮廷區範圍內,共有殿堂館舍號稱9999間半(現存8000餘間),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佔地72萬平方米。爲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傾全國人力物力,徵調能工巧匠10萬餘名,民夫逾百萬,所用建築材料採自全國各地,真可謂“量中華之物力,給人間之仙闕”,堪爲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最。
故宮平面爲長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長約3.4公里的宮廷圍括,牆四隅各設造型別致的角樓一座。宮牆四面分別建有宮門,南爲午門,北爲神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牆外環繞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公里,河水清幽,終年不斷。
故宮作爲中國古代建築的代表作,其佈局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主體,左右銜連文華、武英兩殿。三大殿以北爲內廷,內廷又分中、東、西三路,中爲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其後是御花園;中路兩側爲東、西六宮。東六宮向南是奉先殿、齋宮、南三所,西六宮向南爲養心殿。內廷的外圍東有寧壽全宮,西有慈寧、壽安儲宮。這種佈局,充分體現了古禮所謂“前朝後寢”的格局。前朝爲“大內正衙”,後寢即所謂“三宮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築羣,所以未給人雜亂紛繁、侷促擁塞之感,主要因爲突出了一條極爲明顯的中軸線和重點突出、簡繁得體的建築手法。建築羣以太和殿爲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於前朝的中心位置。這裏是皇家政治活動的中心,皇帝繼位、大婚、朝會、殿試及命將出徵均在此舉行,所以它的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充分體現了皇權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軸線上的內廷主體建築如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雖然也是帝、後經常活動和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實用性甚至超過外朝三大殿,但它們畢竟不是重大活動的中心,所以它們的建築規模、體量和豪華程度明顯遜於太和殿,表現出嚴格的“內外有別”。再以各殿飛檐的垂脊獸爲例,太和殿設置10尊,乾清宮設置9尊,交泰殿設置7尊;而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各主要大殿僅設置5尊。由此不難看出,紫禁城內人與人之間複雜的等級關係,即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這裏被明白無誤的建築形式完整地體現出來了。等級是權力的象徵,也是皇權賴以維繫的基礎,這其中政治與禮制的內涵,被我們聰明的古代匠人以簡潔明快的物質架構昭示於世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