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推薦】

本文已影響 3.12W人 

 【教學目標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推薦】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自然、熱愛自然、感悟自然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蒐集作者的有關資料和相關背景。

3.準備課件、音頻等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一想到冬天,大家腦海裏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學生自用回答,教師給以肯定)

那麼對於四面環山的濟南,又該是一幅怎樣的美麗圖景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二、展示目標,學有所向

1、體會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2、品位積累優美的語言;

3、學習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

 三、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1、學生展示蒐集到的作者資料。

2、教師補充,學生齊讀相關資料。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爲了理解爲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文中的情爲什麼那麼濃。)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⑴圍繞濟南的冬天寫了哪些景物?

⑵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帶着問題跳讀全文,圈點勾劃,教師巡視)

2、學生髮言,相互補充,教師引導明確。

濟南冬天的景物:山、水

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3、作者是怎樣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的?

通過三組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向晴 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教師追問,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明確,並要求學生齊讀第一段,感受這三組對比)

4、梳理全文結構:

本文在結構安排上有什麼特點?據此可將全文分作幾個部分?

(學生展示,教師引導明確)

結構的總特點:總—分—總 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二部分(2-4)寫濟南冬天的山;

第三部分(5)寫濟南冬天的水。

 五、課堂總結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研讀寫法,品味語言

1、學生跳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文中寫了幾幅圖景?各突出了什麼特點?(學生抓關鍵詞概括)

(四人小組討論後,舉手發言,學生補充,教師引導、點撥、明確)

①陽光朗照下的山——搖籃圖;

②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圖;

③城外遠山圖——小水墨畫;

④空靈水晶圖—一綠、活。

2、欣賞四幅美圖

A:陽光朗照下的山——搖籃圖

①小組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②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a、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b、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c、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B: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圖

①小組朗讀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②“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學生抓住“妙” 字討論並歸納:

a、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 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b、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這段文字爲什麼寫雪後的山景這麼“妙”?

討論並歸納:運用修辭。

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C:城外遠山圖——小水墨畫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D:空靈水晶圖—一綠、活

①齊讀第5自然段,討論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

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②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討論並歸納:

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3、品味結尾之妙

學生自由品讀文章結尾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問:結尾句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表達了對濟南的喜愛讚美之情。

 三、小結全文作歸納

①請用“這是_________________的濟南啊!”的句式,說說你對濟南的印象。

(學生回答,教師肯定、激勵)

②《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學習了本文後,給你在寫作方面有哪些啓示?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進一步明確)

寫景要抓住特徵;要合理安排順序 ;要景中含情;可採用多種修辭;

語言要準確、生動。

 四、學後再次質疑問難,學生相互解疑,教師點撥。

  五、思維拓展,遷移運用

以《家鄉的冬天》爲題,抓住家鄉的山、水、草、樹、田野等景物的特點,用最生動的語言說一句話。

(小組之間合作討論,由幾位學生展示發言,教師點評)

 六、結束本節,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有大風) 無風聲

總特點 倫敦(有濃霧) 響 晴 “寶地”

熱帶(日光毒) 溫 晴

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溫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安適

山 薄雪覆蓋下的山 ——嬌美秀氣

城外遠山 ——小水墨畫

反在綠萍上冒着熱氣 ——暖

水 把終年貯蓄着的綠色全拿出來 ——綠

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清

 教學札記:

關於《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很多,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合理安排教學進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