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9W人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⒊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重點: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計劃: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⒈瞭解本文的文學知識,掌握本文的生字、詞。

⒉熟讀課文,初步體會作者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學習了《春》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從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機。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無數可以值得讚美的東西,在冬天,人們也許看到過白雪皚皚的銀白色的世界,那麼,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誰能說說?(指名說出)不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濟南這個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們學習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

二、新授:

⒈解題及作家、作品介紹。

這是一篇寫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文。作者——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地同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由於他的勤奮創作,解放後寫了20多個劇本,被譽爲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1930年前後,老舍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青回憶,老舍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爲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第一節《濟南的馬車》、第二節《濟南僞洋車》、第三節《濟南的大蔥》、第四節《濟南的秋天》、第六節《齊大的校園》、第七節是全文的結語),發表在《齊大月刊》歐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雖系節選,但能獨立成篇。

2.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給它們注音、解釋,並學會運用。

響晴:(天空)晴朗無雲。溫晴:本課指天氣械極爲晴朗、明亮、溫和。

安適:安靜而舒適。

肌膚:肌肉和皮膚。

出奇:特別,不尋常。

秀氣:清秀、小巧玲瓏。

水藻:生長在水裏的藻類植物。

貯蓄:存放。

澄清:本課指明亮,透明。

空靈:美妙無窮無不可捉摸。

藍汪汪:形容藍得發亮。

3.朗讀課文,思考課後研計練習題。

4.就課文不理解之處提出問題質疑。

二、導入

1.作家作品導入。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

2.導語

老舍對濟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愛的,一切都有是可愛的,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當們探究課文時,當一幅幅畫面浮現在你的腦海裏時,你將進入那片美的天地。

是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

三、正課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⒉解析文章題目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⒊探究質疑:請給文章分段並歸納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討論並歸納:文章可分爲三部分。(劃分的依據是描寫的景物不同)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

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讚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細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又分爲三層)

第一層: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層;寫雪後的山景。

第三層:寫城外遠山。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質疑:第一自然段怎樣寫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石感情?

討論並歸納:通過三組對比來寫。

⑴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⑵倫敦的暗————濟南的明

(倫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見太陽,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⑶熱帶的熱————濟南的溫

(熱帶地方的日光永遠是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濟南有溫晴的天氣。

⒋探究質疑:這裏運用對比手法有什麼好處呢?

討論並歸納通過三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由“奇蹟”、“怪事”、“害怕”、引出讚譽“濟南真算個寶地”。文章緊扣這一天氣特點,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

⒌探究質疑:“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爲“沒有風的”行不行,爲什麼?

討論並歸納:沒有風聲不等於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如果改成“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十分準確的。

四、小結

文章一開頭,就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天氣特點,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的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

五、作業

⒈完成課後研計練習一。

⒉選用教案後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一、預習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就課文不理解之處提出質疑。

二、導入

⒈寫文章爲什麼要學會分析抓住景物的什麼特徵,是怎樣描寫景物的,爲什麼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對自己今後寫作也會有收益的。

⒉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課文中濟南美好景色語句,並質疑。

三、研討新課。

⒈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⒉探究質疑:文章第一段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第二段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這兩段是怎樣轉過來的?(分析過渡句或過渡段)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而寫到濟南冬天的山。

⒊探究質疑:濟南的山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寫出了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⒋探究質疑:作者怎樣寫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討論並歸納:

⑴擬人的句子更多,個性化更明顯,如把濟南老城說成是“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把濟南周圍的一圈小山寫得很有溫情,“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用一連串的動詞,烘托出舒適溫暖的環境。

⑵“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安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⑶從人們有感受寫:“面上含笑”“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還寫了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了人們的笑容,更突出了人們舒適溫馨的感受。

⒌探究質疑: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雪後的山景的?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間、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了秀美聯社的山景。

⒍探究質疑:“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並歸納:

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⑵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7探究質疑: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辭手法來雪後的山景的?

討論並歸納:

⑴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來比喻雪色。

⑵比喻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寫出了雪動人的雪態。

⒏探究質疑:第四自然段怎樣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來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來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⒐探究質疑:第五自然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

⑴水的綠:作者通過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的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⒑探究質疑:這段文字還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討論並歸納:可讓學生各抒已見。

⑴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現出濟南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

⑵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徵。

⒒探究質疑: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又一個特點。

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種寫法:

一是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後邊還有“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結尾一句蘊含着“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情意。

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⒓探究質疑:篇末用“這就是濟南的冬天”作結,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

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四、小結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第2段開始,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又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種寫法:一是直接抒發感情。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

老舍先生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如:“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況且”,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補充、追加新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有所增益或補充。這裏“況且……還”連詞和副詞配合,起關聯作用,恰當地組合了要說的意思。

五、作業

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二、三題。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

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課時:1課時

三、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

2、體味文章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感

五、教學難點:

1、作者是怎樣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的?

2、體味文章的語言美

六、課型:自讀課

七、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賞圖法

、教具:多媒體

九、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人新課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但冬天也有雪後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嚮往的溫暖。在北方就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寶地,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攔路虎

①聽課文錄音,欣賞畫面,初步感知課文的語言與景物之美。並在聽讀中檢查預習。

②掌握字詞: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2、再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並思考問題: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背誦大比拼。讓同學們試着背誦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內容:一句,一段都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三)賞圖品析,自擬標題

結合圖片,解讀課文,並給各幅圖擬個小標題。(小山搖籃圖、雪霽晴巒圖、空靈水晶圖等只要學生能抓住景物的特點突出就行了。)

(四)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通過上面環節的學習,對課文已經有了大體的瞭解,學生合作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1、問題探究: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b、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2、研讀賞析:

①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爲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②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思考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

3、修辭品味:

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爲運用了大量比喻、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巴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4、互動釋疑:

進一步提問探討,互動釋疑,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

教師準備:

a.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爲主線貫穿全文的。

b.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讚美的深情。

e.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五)、課文小結,作業佈置:

1、課文小結:

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後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緻,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2、作業佈置:

寫一篇名爲《校園的冬天》的小作文。

要求: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並要求運用今天學過的修辭手法,500字左右。

十、教學後記:

(一)優點:

1、這是一節課堂氣氛還算是比較活躍的語文課。

2、教學總體上還是能緊扣住教學目標來展開,也基本上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3、方法比較新穎,基本上體驗了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宗旨,充分體現教師“導”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擴大教學的容量,並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於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4、注重朗讀教學,符合散文的教學特點。

(二)不足之處:

1、容量太大了,難以很好地把握。

2、均衡用力,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因而不能夠很好地突出重點。

3、教學時不能很好地執行,未能充分地調動課堂氣氛。

4、語言表達不夠生動,有趣。

5、教學設計的條理不是很清晰。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濟南冬天總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品味語言,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2、仿照第3段中的寫景方法,仿寫片斷

情感態度與價值: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對寫景方法學以致用,進行片斷仿寫

教學方法:

品讀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投影“上帝把春天的藝術賜給西湖,把夏天的賜給瑞士,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我們剛剛學過朱自清的《春》和樑衡的《夏感》,他們筆下的春和夏都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生命力、勃勃生機;熱烈、緊張、急促)。沒得上帝賞賜的春和夏就已經那麼迷人了,這個深得上帝厚愛的濟南它的冬天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今天就一起跟隨老舍去領略一下濟南的冬景吧!

二、整體感知

(聽範讀,思考問題)

1、作者的眼中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怎樣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詞來概括?

溫晴

2、濟南冬天的這個特點作者是通過哪兩種景物來體現的?

山(2、3、4)水(5)

三、文本研讀

1、老舍先生抓住“溫晴”這一主線,雖然只選取了山和水兩種景物,但是卻向我們呈現了四幅美麗的濟南冬景圖,你能爲這些風景圖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嗎?

老師先來示範一下:第一幅圖主要寫的是陽光照耀下的小山,取名陽光朗照圖,其他三幅圖請同學來取?

陽光朗照圖、薄雪覆蓋圖、城外遠山圖、空靈水晶圖

2、四幅景物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

過渡:同學們描述的每幅圖都非常的美,老師都喜歡。但如果一定要說最喜歡的話,那老師會選擇第二幅圖——薄雪下的山景圖。爲什麼呢?我們一起從這幅圖畫中找尋答案吧。

3、集體朗讀

一般說來,冬天凜冽的寒風已經讓給人感覺很冷了,而下雪過後的冬天更增添一份寒意,作者是不是也是這樣認爲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

4、爲什麼作者會認爲下點小雪後會更妙呢,這個妙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快速閱讀,找出你認爲能體現小雪之後的小山更妙的詞句,並說說妙在哪裏呢?)

①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運用比喻,鬆的青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形象寫出了小雪後矮鬆的秀美形態。

頂:準確表現了“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並暗指這是“小雪”,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土)的比喻

②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

運用比喻,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彷彿給藍天鑲上了銀邊。

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裏的“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着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暗指是小雪,如果是大雪,也決非僅山尖是白的

③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運用比喻,白雪和暗黃的草色組成了彩色的景象,互相映襯

運用擬人,(想象)以動寫靜,生動形象寫出了草色半露不露的動人的形態

穿: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山坡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

④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運用擬人,生動形象寫出夕陽映照下雪嬌美的顏色和情態,以及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師總結:作者通過矮鬆、白雪、草色、斜陽這些景物來襯托雪的顏色與情態,從而生動形象的體現小雪後的小山更妙的。這是對小山妙的一個具體分析,那麼文中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薄雪後小山的妙,也就是薄雪小山圖的特點——秀氣。作者就是抓住秀氣這個主要特徵,通過一系列妙景來體現來突出。

5、對這些景物的描寫過程中,作者採用了一種怎樣的描寫順序?(找出表示順序的詞)

從高到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6、通過剛纔的賞析,同學們覺得我們能從這段中學到哪寫景的方法?

師生歸納板書: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順序,修辭運用,用詞的正確、虛實結合

7、其實,作者之所以能把薄雪覆蓋下的山描寫得如此亮麗多彩,除了剛纔我們所說的要抓住景物特徵,注意寫景的順序和修辭運用之外,老師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哪一點呢?(融入作者的情感,對景物的熱愛)

補充作者經歷及簡介:本文約寫於1931年間,是作者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他從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七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被成爲他的“第二故鄉”。正因爲融入了他的故鄉之情,所以將濟南的山色描寫得如此得富有魅力。那麼對於老舍,同學們還知道關於他的哪些資料嗎?(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茶館》

四、學以致用

剛剛我們通過賞析第二幅圖,總結了一些寫景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習的目的就是能夠運用,下面請同學們仿照這幅圖,借鑑其中的一些寫法,學以致用。

1、改寫下面的句子,使其更形象生動。(比喻、擬人、動詞選擇)

羣山把小山村圍在中間

山伸出長長的、彎彎的手臂,把村莊溫柔地擁在懷裏。(擬人、動詞地選擇)

2、片斷仿寫:描寫我們校園秋天的景象,用你的筆來表達你對校園的熱愛吧!

要求:字數150字左右,抓住景物特徵,運用修辭手法(1-2)種,注意用詞正確

學生當堂練習,教師挑選2-3篇進行點評

五、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學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穫?(寫作方面的)

教師總結:領略到了老舍筆下的北國之城濟南與衆不同的冬季景觀,尤其是薄雪下的小山景觀,此外通過本文的學習還學到很多寫景的方法,比如抓住特徵,注意寫景順序,運用修辭等等,希望本節課的歸納的寫作方法能運用到你的作文中。

六、作業佈置

1.試用所學雪景圖的方法來品讀其他三幅冬景圖。

2.沒完成的同學課後仿寫完,完成的課後修改。

課後評析:

本教學設計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採用了讀寫結合的方法,就一個重點語段作爲閱讀分析的範本,然後從中總結寫作方法進行學以致用。。

教學結構上設置了“整體感知”、“文本研讀”、“學以致用”等三大教學板塊,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老舍《濟南的秋天》裏的一段話作爲導入,引起學生好奇的好奇的心理。本文賞析過程中,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十分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和指導性。其間穿插相關的優美圖片,激發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互動性較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訓練。學以致用部分對所學的寫作方法進行運用,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熟悉課文,同時使學生都覺得這樣的片斷寫作有章可循,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並且通過自己作品與課文比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