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姜夔揚州慢》教案

本文已影響 2.38W人 

通過學習《姜夔揚州慢》,理解宋詞婉約派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和諧。下面是由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人教版高二必修《姜夔揚州慢》教案,歡迎閱讀!

人教版高二必修《姜夔揚州慢》教案

  教學目的:

1、理解宋詞婉約派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和諧

2、掌握虛實結合寫作方法

3、體味傷古懷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教學重點:抓詞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黍離之悲》感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解題:

揚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譽。遠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揚州就開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餘年的歷史。揚州曾沿用過廣陵、江都、維揚等名稱。古今揚州皆是旅遊勝地,早在六朝時,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說。揚州自古以來,即爲人文薈萃之地,唐代揚州更是名家林立。揚州的古代文明和燦爛文化,也牽動了帝王的情懷和遊興,隋煬帝三下揚州看瓊花,康熙、乾隆六下揚州,給揚州留下了衆多的歷史古蹟。唐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可見當時揚州盛極一時。揚州,在隋、唐、北宋間是著名的繁華之地。古代詩人曾用“春風十里揚州路”,“十里長街市井連”等詩句來描繪它的市容。晚唐大詩人杜牧一生致愛揚州,曾在此流連十年之久,這裏有他無數的浪漫回憶,留下他無數的動人詩篇。但是南宋時金兵兩次侵犯揚州,揚州城變得破敗不堪,詞人感慨今昔,寫下這首詞,抒發了“黍離”之悲。

慢:慢詞,依曲調舒緩的慢曲填詞。

  二.作者介紹: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少年時期流寓湘、鄂間,後移往湖州(今浙江),漫遊蘇、杭、維揚等地,與范成大、楊萬里、辛棄疾等人交往。布衣終生,以清客身份周遊四方,常作達官貴人坐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書法,精音樂,在詞壇上屬婉約派(騷雅派)。他主張嚴謹的格律和章法,反對油腔滑調,不寫淫詞穢語;在文學上刻意求工而不流於浮豔輕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他屢試不中,沒有做過官,遂他託身權貴門下,一生過着清客生活,生活閒適,和當時的社會現實相脫離,以致視野不闊,情調低沉,這在他的詩詞中有明顯的反映。曾說“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用以自解其清苦。著有《白石道人詩集》。其詞作多詠物紀遊,但也暗寓國家分裂、江河變異之慨。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蘊諧婉,但也有用典過多、詞意幽晦等特點。在南宋詞壇上,姜夔、辛棄疾、吳 文 英鼎足而三,成爲騷雅詞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三.背景介紹: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裏,南宋小王朝國勢危弱,長江以北的淮河一帶已成爲荒蕪的邊地。但大多數的士大夫卻只顧宴飲逸樂,不思恢復。在詞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針對這種情況,反映了一定的愛國精神和不滿現實的思想,特別是晚年時,他那力主恢復,同情淪陷區人民的思想傾向較之早期作品有進一步的發展。

姜夔的詞,常有小序,提示寫作緣由和主旨,大都語言精練,文筆優美,一散一韻,值得並讀。

《揚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發作者路過揚州時對昔盛今衰悲涼痛惜的情緒。三、新課講授

  四.整體把握

1、範讀全詞,正音正字。

2、齊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義,重點點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