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揚州慢》優質教案彙總

本文已影響 3.2W人 

  《揚州慢》優質教案1

《揚州慢》優質教案彙總

  【教學目標

1、理解宋詞婉約派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和諧

2、掌握虛實結合寫作方法

3、體味傷古懷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4、與辛棄疾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體味豪放派與婉約派不同風格

【教學重、難點】

抓詞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黍離之悲》感情

  【教學設想】

努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指導學生對《揚州慢》進行個性化解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中國有一個城市被稱爲“中國的月亮城”,因爲這裏的月亮最多情,這裏的月光最溫柔,這裏的月色最蒙朧,這個城市叫“揚州”。正所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800多年前,有一位年僅21歲的詞人經過揚州時卻有着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滋味,這位詞人叫姜夔,之後寫下一首詞叫《揚州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別是一番滋味的詞。

 二、解題及背景介紹

“慢”指慢曲,依曲調舒緩的慢曲填寫詞,一般比較長,同長調一樣在91字以上。本詞是作者21歲路經揚州時有感而作的。揚州在唐代繁華興盛,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但到了宋朝,由於女真族多次南侵,揚州屢遭戰爭洗劫,終於被弄得殘破不堪。這首詞描繪了古城揚州的荒涼景象,指出了殘敗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和對祖國前途的深切關心。

 三、整體感知

1、學生結合註釋,自由朗讀詞作。

2、師範讀

3、指導學生誦讀(字音、節奏、情感)。

  四、具體研習

(一)研習序言

1、詞前小序交待了什麼內容?

交待了詞作的時間(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見所聞揚州景色(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寫作的緣由(感慨今昔),其他詞人的評價(以爲有《黍離》之悲也)

2、詞前小序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交待寫作背景併爲全詞奠定“黍離”之悲的感情基調。

3、提問:詞人在一個冬雪初霽的夜晚,獨自騎馬路過揚州,看到了哪些景物,聽到了哪些聲音,產生了怎樣的情感?請先找出體現詞人情感的句子。

明確:愴然和感慨。

提問:詩人因何而悲而感呢?在序中找出相關的詞語。

明確:黍離之悲。黍離之悲指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傷感之情。

(二)研習內容

1、提問: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詩人路過揚州時看到了哪些景象?

明確:蕎麥、江水、城池、月、紅藥、二十四橋

2、提問:詞人聽到了什麼?

明確:號角聲

3、學生再自由朗讀詞作,品味語言。

(1)提問:如何理解“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明確:此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毀壞的城池和大樹至今仍厭惡談到戰爭。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此句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對敵人的痛恨,對人民的同情,對祖國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對當權者的控訴。那場經歷戰亂的樹,每一個年輪就是每一塊傷疤,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痛只會越深越濃。

追問:這種情景是怎樣造成的?

明確:是由胡馬造成的,胡馬之所以能窺江而來,是因爲宋朝的軟弱無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當權者的控訴。

(2)提問:“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裏?

明確:“漸”字表明詞人佇立時間之久,陷入到一片悲涼之中,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而黃昏,又更加讓人惆悵。

“清”修飾“角”,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揚州的荒涼冷落。

“寒”不僅表明號角聲在寒氣中飄蕩,而且讓人內心涌起一股寒流,讓人覺得心寒。

“空”字與“潮打空城寂寞回”有相似之處,表現城池的蕭條,呼應“廢池”。

而用一“都”字總括,更顯得淒涼。

(3)提問:“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好在哪裏?

明確:解答此題一定要聯繫杜牧的原詩。

用杜牧詩,以原有的熱鬧繁華反襯現在的沉寂冷清。二十四橋仍舊,明月依然,但玉人不在,曾經的繁華已去。隨着水波的盪漾,明月揉碎在盪漾的水波之中,不僅揉碎了月影,也揉碎了詩人那顆本就破碎的心。月亮倒映在水中,不僅水寒,連月也寒。用“無聲”來寫“月”,彷彿月曾經會有聲,她彷彿曾經也被二十四橋繁華熱鬧的景象被玉人的蕭聲所感染,但現如今看到揚州城衰敗殘破的景象,她沉默了。月彷彿像一位見證人一樣,見證了揚州城曾經的繁華也見證瞭如今的衰敗,與劉禹錫的“淮水東邊舊時日,夜深還過女牆來”有異曲同工之妙,真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4)提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難生”好在哪裏?

明確:詞人在這裏盪開一筆,寫二十四橋邊的芍藥。設想來年春天紅藥蓬勃生長出來,開出絢麗的花朵,只可惜如此美麗卻不知爲誰而綻放。這種情景就更讓人傷感。詩中用物來表達情感的有杜甫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還有岑參的“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4、提問:在各個景物前加修飾詞,能體現景物的特點,能體現詩人的情感?

明確:雜亂的蕎麥 清寒的江水 孤獨的二十四橋

無聲的冷月 寂寞的芍藥 悽清的號角

5、上面出現的意象都是冷色調的,渲染淒涼的氛圍,但詞中分明又有一些暖色調,描寫、繁華的詞,請找出來。

明確:淮左名都 竹西佳處

春風十里 青樓夢好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附:

我們下面解讀詞的上片

·作者眼前的揚州城是怎樣的一座城?用最簡練語言概括

空城

·作者用哪些景來寫空城的?

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

·我們看一幅薺麥青青的圖畫,營造了揚州怎樣的景象?

淒涼,荒蕪

·作者進一步描寫具體之景:廢池喬木,有何作用?

點綴,襯托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廢池喬木爲無情之物怎會“厭言”呢?

用了擬人修辭,體現了揚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杜牧的《贈別》詩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同樣運用擬人手法,以無情之物言有情,這是詩歌常用手法,增強了表達效果。

清角吹寒,給人怎樣的感覺?

淒涼,渲染了氣氛

·揚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嗎?以前的揚州是怎樣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

竹西佳處,春風十里,都出自杜牧的詩句。

題揚州禪智寺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贈別二首(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以前的繁華的揚州城我們概括爲:春城。一春城,一空城,形成鮮明對比。

·春城是作者聯想的,在寫作上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虛寫

·作者眼前所見空城之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實寫

·實寫作者又調動了多個感官?有哪些?

視覺聽覺

一虛一實,虛實結合,這是作者寫作的特點。

上片意思概括爲:述所見所聞,揚州殘破景象。

我們下面解讀詞的下片:

贈別二首(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郎俊賞在詞中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豆蔻,青樓體現昔日揚州何種景象?昨日繁華

·今日揚州作者又見到何景? 二十四橋、冷月、橋邊紅藥

·景色什麼特點?今日悽清寫景運用什麼方法?虛實結合

我們來概括下片內容

下片內容概括爲:懷昔感今的情懷

請同學概括整首詞的內容

通過揚州今夕對比,表達作者感慨今昔的《黍離》之悲。

核心板書: 昔日繁華---今日悽清

淮左名都---廢池喬木

  《揚州慢》優質教案2

 [教學目的]

1、體味懷古傷今的黍離之悲及“清冷”意境。

2、理解宋詞婉約派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和諧。

3、掌握襯托及虛實結合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黍離之悲》感情,瞭解本詞最突出的手法特點。

  [教學過程]

一、最愛是揚州

揚州,在隋、唐、北宋間是著名的繁華之地。古代詩人曾用“春風十里揚州路”,“十里長街市井連”等詩句來描繪它的市容。晚唐大詩人杜牧一生至愛揚州,曾在此流連十年之久,這裏有他無數的浪漫回憶,留下他無數的動人詩篇。但是南宋時金兵兩次侵犯揚州,揚州城變得破敗不堪,詞人感慨今昔,寫下這首詞,抒發了“黍離”之悲。

揚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讚譽。遠春秋戰國時期揚州就開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餘年的歷史。揚州曾沿用過廣陵、江都、維揚等名稱。古今揚州皆是旅遊勝地,早在六朝時,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說。也牽動了帝王的情懷和遊興,隋煬帝三下揚州看瓊花,康熙、乾隆六下揚州,給揚州留下了衆多的歷史古蹟。難怪唐·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可見當時揚州自古以來,即爲人文薈萃之地,揚州人傑地靈。鑑真、秦少游、鄭板橋、朱自清。揚州的古代文明和燦爛文化,盛極一時(歷史上的揚州幾度變遷,幾度輪迴)

 二、詞人零距離

姜夔:800多年前,一位21歲的詞人,目睹了這一感人的歷史瞬間(破碎的河山),難抑心中的悲涼,自度聲律,獨創詞牌,追古撫今,聊以爲嘆。他就是南宋的姜夔。[板書課題和作者]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南宋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一生未仕,飄泊江湖,依人作客,卻絕不曳裾(拖着衣襟)侯門,逢迎取合。他與辛棄疾、楊萬里、范成大等爲文字交,詩詞皆卓然成家。其詞格律嚴密,字句雕琢,詞風清空峭拔,清麗典雅,以冷香幽韻和瘦骨逸神獨擅勝場,爲清代浙派詞人所尊奉。他深諳音律,能自度曲、工詩,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綴音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詞樂資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三、名篇不厭百回讀

1.師生試讀全詞,初步感知文本內容. (慢詞是指配樂的曲子曲調舒緩),我們讀這樣的詞,吐字要慢,停頓要長,要讀得沉着,蕩氣迴腸。

2.正音正字。

霽 薺 愴 度 窺 蔻

黍離:是《詩經·國風·王風》中的篇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黍、稷,是兩種農作物。離離,指行列貌,整齊茂盛的樣子。靡靡:行步遲緩貌。搖搖:形容心神不安。噎:憂深氣逆不能呼吸。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大夫行役路過西周故都,見舊時宗廟宮室遺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顛覆,乃作此詩。

  四、含英咀華

1.小序交代了什麼內容,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序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寫作原因。

交待了詞作的時間(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見所聞揚州景色(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寫作的緣由(感慨今昔),其他詞人的評價(以爲有《黍離》之悲也)

2.詞人進入揚州城,看到、聽到、想到了怎樣的圖景?

明確:

見到——薺麥青青、廢池喬木、二十四橋、波心蕩(以動寫靜)、冷月、紅藥

聽到——清角吹寒 (以聲寫靜)

聯想——重到須驚,難賦深情;橋月仍在、玉人已無;花開依舊、人事全非

揚州城已是“空城”(詞眼)

3.詞人的想象與現實相比照,產生巨大反差,詞人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感慨?那麼造成此種情形的原因是什麼?這份昔盛今衰的感慨,詞人是藉助何種表現手法抒發的?

明確:昔盛今衰感時傷世

胡馬窺江

虛(昔日繁華的揚州)實(作者眼前所見空城之景)相濟(見板書設計)

4.如何理解《揚州慢》詞中杜牧詩句的引用?

明確:狀寫揚州之繁華無出其右者,一方面自己可省卻許多筆墨,更重要的還可引發讀者美好的回憶,反襯當今的蕭條敗落。

5.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嗎?

①廢池喬木――擬人-→“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戰爭

[補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廢池、喬木本是沒有知覺的東西,詞人將它們人格化,意即它們是15年前那場浩劫的目擊者,戰爭的恐怖、敵人的兇殘,種種景象仍然留在它們心中,連他們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侵略戰爭,物猶如此,何況於人。這樣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對侵略戰爭的極端痛恨.姜把揚州的殘破完全歸咎爲“胡馬窺江”,如此選材是爲了極表他的“黍離之悲”。

②寂寞紅藥――直抒胸臆-→“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感時傷亂

[補充]姜夔遊揚州時值隆冬,芍藥並未抽蕊開花,但揚州芍藥向來以“甲天下”著稱,作者不禁想象到將來芍藥盛開,而名都已成空城,更何況國難未息,還有誰來賞花采摘呢?全詞至此一聲長嘆,真有點兒“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的味道。詞人藉此曲折地表現出劫後揚州人民的悽苦生活情況,以及自己感時傷亂的情懷。把傷今懷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給讀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③二十四橋/無聲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悽清冷落

[補充]“冷月無聲”,屬於移就辭格,月本來無聲,可這麼一說,反而覺得它是本該有聲的了。爲什麼呢?因爲從前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遊人極盛,笑語盈耳,還有美女吹簫唱歌,月兒見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們一起歡笑。可是現在呢?“二十四橋仍在”,而歌聲笑語卻聽不到了,甚至連月兒也沒有聲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隨波盪漾。如此冷落淒涼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傷懷呢?

④“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補充]暮色降臨後,軍營中傳出陣陣淒厲的號角聲,在空城的上空迴盪。唐朝,揚州有內城和外城,商業繁華、景緻優美,杜牧曾讚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而今僅剩一座空城,滿目瘡痍,軍號淒厲,不由人不生感慨。

  五、牛刀小試

閱讀下文,完成第1~3題.(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試題)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爲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註釋】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爲岳飛所寫的一句是( )

A.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B.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C.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2.詞中說的“心事”指 。

3.這首詞的主旨句是 。

4.有人評岳飛詞說:“一種壯懷能蘊藉(含蓄而不顯露),諸君細讀《小重山》。”請結合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談談你的理解。

答:

【解析】 15.C 16.希望抗金報國 17.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18.分析:這是一道鑑賞評價題。答題時要注意既要指出“含蓄而不顯露”,又要分析“所表達的感情”。

參考答案:此詞(借知音的典故)表現了立功不易、苦無知音的憤怒和沉鬱情懷。(2分)實質上與作者通常表現的豪邁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1分)(意思對即可)

小結:《揚州慢》一詞表達了作者感懷家圓、傷時念亂的心情。上闋全寫眼前實景,寫出了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紀行寫景扣緊駐、看、想、聞開展描述層次;下闋傷今懷古以杜牧當年揚州詩之勝反襯現在揚州之冷清蕭條,扣住揚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橋、芍藥—來寫這首詞,上闋重在紀行寫景,扣緊駐、看、想、聞開展描述層次。作者以反襯作起筆,概寫劫後揚州荒涼,抒發《黍離》之悲。下闋運用聯想對比,從人事、景物兩方面寫出今昔變化。景象愈轉愈悽清,情感愈寫愈悲涼,使主題更爲集中,情調更爲深沉。

結構圖:

上闋實寫蕭條之景

景物1:薺麥青青

景物2:廢池喬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闋虛擬設想

擬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難賦深情

擬想 2:橋月仍在,玉人已無

擬想3:花開依舊,人事全非

淮左名都

昔日揚州竹西佳處 (虛)

(繁華)春風十里 昔 虛

薺麥、廢池、喬木 感 盛 實 黍離

見 (實) 今 相 之悲

今日揚州 二十四橋、冷月、紅藥 衰 濟

(空城) 聞——清角吹寒 (實)

重遊虛驚、難賦深情

想橋月仍在、玉人已無 (虛)

花開依舊、無人來賞

杜牧的詩句。

昔日揚州(繁華)竹西佳處 春風十里 (虛)

今日揚州(空城) 薺麥、廢池、喬木、清角吹寒 冷月、紅藥(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