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蘇教版七上《安恩和奶牛》課堂實錄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師:通過第一段對安恩的外貌描寫,你能概括安恩的特點嗎?

蘇教版七上《安恩和奶牛》課堂實錄

生:老邁,貧窮,愛乾淨。

師:爲什麼要表現她的老邁和貧窮?站在全文的角度看,這樣寫於後問有關係嗎?

生:寫她的老邁和貧窮,會讓買牛人認爲她是無力掙錢賙濟生活,所以牽牛來賣的,推動了後文情節的發展,爲後文鋪墊。

生:也爲後文有人質疑“是你的奶牛嗎?”埋了伏筆。

師:說得很好,那爲什麼要刻畫她的愛乾淨呢?

生:爲下文寫牛的“毛色鮮亮”“刷洗得乾乾淨淨的的皮毛”鋪墊唄,只有這要愛乾淨愛整潔的人才能把牛照顧得這樣乾淨、這樣優秀。

師:很好,那第二段描寫牛的毛色鮮亮、健壯結實,僅僅是爲了表現安恩對牛照顧得好嗎?

生:好像也推動了後文情節發展。因爲牛好才招來了許多買牛人。

師:除了外貌描寫之外,還有動作細節描寫,第一段後半部分“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拿着毛線針飛快地翩然起舞。”中“飛快”“ 翩然”表現了什麼?

生:勤勞。

師:不錯,還有嗎?

生:我覺得是安恩內心愉快、安閒的得一種外現吧。

師:我不太明白,這裏爲什麼會寫她的內心愉快、安閒呢?和後文有關係嗎?

生:與牛的“神情厭煩”形成對比。

生:也和後文買牛人的氣憤形成對比。

師:還有嗎?他自己前後心情有變化嗎?

生:她自己最後也是“氣憤”“慌亂”最後不得不尷尬離開,前後也形成了對比。

師:那我們來一個一個來說。安恩把牛“帶到集市上來”“讓他跟同類聚聚,散散心”牛爲什麼會“神情厭煩”呢?

生:因爲它可能以爲主人要賣它吧?

生:因爲第一段寫了“周圍一片嘈雜喧鬧”,長期生活在“小村莊”的牛恐怕不習慣。

師:有道理,後面沒有寫到牛的情緒,你覺得隨着時間的推移牛的情緒會不會好些呢?

生:只能會越來越“厭煩”

師:何以見得?

生:因爲後來它又受到許多買牛人的騷擾。

師:那麼安恩本來室想讓它“散散心”,怎麼會讓它“厭煩”了呢?

生:因爲安恩只憑自己的意願主觀地決定,其實她不懂牛的心。如果把牛帶到牧場與同類聚聚,或許會好的多。(學生鼓掌)

師:呵呵,有點意思,竟然化用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這句歌詞。你還鄉到了什麼歌詞來表達牛的心聲?

生:如果你愛我就別傷害我。(學生鼓掌)

師:很好,我們再來說說買牛人,他是不該氣憤的,兩相情願才能做成生意,買賣是勉強部來的。人家根本就沒有想賣牛,你幹嘛那麼氣憤?

生:前面已經寫了,這麼窮的老婦人牽這麼好的一頭奶牛來牲口交易市場,應該是來賣牛的,因爲除了賣牛,她應該沒有力量和能力改變當前的生活。

師:可安恩就怕引人注意,故意“悄悄地站在一邊”,而且“傾聽着雜貨攤飄來得音樂聲”“在那裏曬着太陽,打着她的毛襪”“旁若無人”,已經表現出無意買賣的態度了呀。

生:可她這種表現恰恰被別人認爲是“也許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的待價而沽或擡價而沽的營銷手段

師:從哪能看得出來?

生:接二連三地來了那麼多買牛人,而且還給出高價不就是證明嗎?

師:很好,能用文本材料支撐自己的觀點。那安恩怎麼做才能不引人注意呢?她站在市場中

心,與來往的生意人搭訕行嗎?

生:當然還是會招來許多買牛人。

師:那麼大家幫他出出主意,到底該怎麼辦呢?

生:(沉默,沉思)

生:不管她怎麼做都會被認爲是來買牛的。

師:這是爲什麼呢?(學生大笑,大概是想到了小瀋陽,這幫孩子--)

生:因爲牲口交易市場是買賣牲口的地方,不是溜牛的地兒,安恩去錯了地方。

生:安恩帶那麼好的奶牛來交易市場卻不賣,這本身違背了市場的潛規則。生意人有理由認爲安恩在“拿大夥開心”,因此氣憤是自然的。

師:看來安恩沒有真正在意牛的感受和買牛人的.感受,沒有在意市場的潛規則,沒有在意自己、奶牛、買牛人及市場環境幾者之間的關係,僅憑自己高興去做事,結果弄的奶牛不高興,買牛人不高興,最後自己也不高興了。

生:老師,問個問題,第一段最後“旁若無人”一詞,除了表現安恩無意賣牛外,能不能看是對安恩這種只憑自己意願做事而不顧其他的性格的一種暗示?

師:完全可以這麼理解。那麼你們從這篇文章中悟出什麼道理呢?

生:做事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要只憑自己的喜好。

生:做事要考慮他人的習慣,當地的風俗法規。

生:也就是要注意人物、地點的聯繫,我覺得還要注意與時間的聯繫。

師:說說看。

生:比如談戀愛本來室正當的,但中學生早戀就不好了,就是沒注意到和時間的聯繫。

師:還有嗎?

生:我覺得就是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這五者之中有一個不合適就會出問題。(學生鼓掌)

師:很好,做事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方式、事件五維之間的聯繫,寫文章也要注意用“五維和諧”來表現和諧。

生:老師寫作文可以用“五維錯位”來製造不和諧呢?

師:當然可以了,《安恩和奶牛》不就是通過製造矛盾,在矛盾的展開中展現人物性格,揭示人生哲理的嗎?現實生活中也充滿了這種“錯位”導致的不和諧,誰能說說?

生:蘭州人楊麗娟,16歲開始癡迷劉德華,後輟學追星,多次赴港及赴京。2007年3月在香港,因沒有被安排單獨見面,其父跳海身亡,追星13年,終導致家破人亡。這是對錯誤的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錯誤的方式,做錯誤的事。

師:很好,你們還能想到什麼話題?

生:家庭教育,父母按自己的意願,不顧我們的愛好、條件,強迫我們學這學那。

生:自由和紀律。

生:個人和社會,人與環境,人與動物。

師:好,歸結起來就是如何看待和處理事物之間的聯繫。請大家以“己之所欲與人之所欲”爲話題,寫一篇小說,運用“錯位”的手法制造矛盾,題目自擬,不少於八百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